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地球与地图 考情精解读 目录contents 考纲要求 命题规律 命题分析预测 考点1经纬网的判断与应用 考点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 考点1经纬网的判断与应用 a 考点帮 知识全通关 知识体系构建 方法等高线地形图中的常见计算方法 读图1等值线图的判读 读图2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判读与应用 c 考法帮 考向全扫描 b 方法帮 素养大提升 考向1通过经纬网进行距离计算考向2通过经纬网进行区域定位 考情精解读 考纲要求命题规律命题分析预测知识体系构建 考纲要求 1 地球仪 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2 地图上的方向 比例尺 常用图例与注记 3 海拔 绝对高度 和相对高度 等高线地形图 地形剖面图 命题规律 分析预测经纬网的应用与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主要以区域经纬网图与等高线地形图为背景 考查距离计算 区域定位 地形特征分析 地形对生产生活的影响等 命题分析预测 知识体系构建 a 考点帮 知识全通关 考点1经纬网的判断与应用考点2地图三要素考点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 一 经纬网的判断1 经线和纬线 考点1经纬网的判断与应用 地理第一单元 地球与地图 2 经度和纬度的划分 名师提醒 经纬度的判断方法1 纬度的判断 1 某地的纬度 就是该地点到地心的连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 2 北半球某地的纬度 近似该地北极星 南半球看不到北极星 的仰角 即北极星的地平高度 3 自南向北数值增大为北纬 数值减小为南纬 4 同一经线上两点纬度相隔1 则两点之间的经线长度约为111千米 因此 在同一经线上的两点相隔的纬度数 大致等于其直线距离除以111千米得到的商 地理第一单元 地球与地图 2 经度的判断 1 顺地球自转方向数值逐渐增大的为东经 数值逐渐减小的为西经 2 两条正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已知一条经线的经度为x 则与它正相对的另一条经线的经度y 180 x x y所属的东 西经不同 地理第一单元 地球与地图 3 经纬网的类型 地理第一单元 地球与地图 思维拓展 在经纬网图上确定对称点1 关于赤道对称的两点 经度相同 纬度相反 数值相等 例如 右图中a 40 n 20 w 与b 40 s 20 w 2 关于地轴对称的两点 经度相对 和为180 纬度相同 例如 a 40 n 20 w 与c 40 n 160 e 3 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 对跖点 经度相对 和为180 纬度南北相反 数值相等 例如 a 40 n 20 w 与d 40 s 160 e 地理第一单元 地球与地图 地理第一单元 地球与地图 二 经纬网的应用1 定位置地球上除极点外 任何地点都有确定的经度和纬度 这也是区域定位的重要方法 根据图中的经纬度特征 东西经 南北纬 数值大小 可以确定某点或某区域的地理坐标 判断该点或该区域所在的半球位置 五带位置 时区位置 风带位置 也可以联系各大洲 大洋 主要国家的经纬度特征判定该点或该区域所在大洲 大洋或国家 地理第一单元 地球与地图 2 定方向 1 确定方向的原理 根据纬线确定南北方向 分别在南 北半球的两点 北半球在北 南半球在南 同在北半球的两点 纬度大者在北 同在南半球的两点 纬度大者在南 根据经线确定东西方向 同在东经度 经度大者在东 同在西经度 经度大者在西 若分别在东西经 如图所示 地理第一单元 地球与地图 易错警示 东经度未必在东 西经度未必在西 要通过经度变化判断东西方向 2 不同类型经纬网图确定方向的方法 方格状经纬网图 地理第一单元 地球与地图 弧线式经纬网图 以极点上空俯视经纬网图为例 呈现特点 此类图中经线 纬线一般呈直线 交织成方格网状 具体定位方法 地理第一单元 地球与地图 不在同一经纬网图上的判断若已知两点不在同一经纬网图上 或只告诉两点的经纬度 则需要把两点转绘到同一经纬网图上再判断方向 例如甲在乙的什么方向可以通过下面转绘来判断 呈现特点 此类图中 纬线为弧线 经线为线段 确定自转方向是定方向的关键 具体定位方法 地理第一单元 地球与地图 3 定 距离 1 在经线上 纬度1 的实际弧长处处相等 大约是111千米 如下图中ab 若两地在同一条经线上 只要知道两地的纬度差 就可以计算出两地之间的距离 地理第一单元 地球与地图 4 利用经纬网定 最短航线 最短距离 球面上任意两点的最短距离 是过这两点的大圆的劣弧 确定最短航线时 可依据下面两个步骤进行 2 在纬线上 经度1 的实际弧长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大约111 cos 千米 表示该纬线的纬度 如下图中ac 3 如果图示为小范围区域 那么图中bc的距离可根据勾股定理估算出来 地理第一单元 地球与地图 1 确定 大圆 在地球上 常见的 大圆 有赤道 经线圈 晨昏圈 非赤道的纬线上两点 所在 大圆 具有以下特征 北半球 大圆劣弧向北凸 南半球 大圆劣弧向南凸 地理第一单元 地球与地图 2 确定 劣弧 大圆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具体应该是哪一段弧线 这由 劣弧 来决定 所谓 劣弧 即两点间的弧度小于180 如下图中pq间的劣弧为上侧一段弧 p q 间的劣弧为下侧一段弧 沿劣弧的行进线路即为最短航线 5 定 范围 1 所跨纬线完全相同 且跨经度数相同的两幅图 其所示地区的面积相等 1 比例尺 1 表示方法数字式 1 500000或1 500000线段式 文字式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千米 2 大小比例尺是一个比值 比值越大 比例尺越大 考点2地图三要素 地理第一单元 地球与地图 3 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的关系 图幅大小相同时 实地范围相同时 4 比例尺的缩放 比例尺的放大 就是把比值放大 放大到n倍 则放大后的比例尺 原比例尺 n 放大n倍 则放大后的比例尺 原比例尺 n 1 比例尺的缩小 就是把比值缩小 缩小到1 n 则缩小后的比例尺 原比例尺 1 n 缩小1 n 则缩小后的比例尺 原比例尺 1 1 n 比例尺缩放后 面积之比为缩放倍数的平方 例 将一张1 100000的地图放大一倍 则新图的比例尺为1 50000 如果保持原来的实地范围大小不变 则此图的大小是原来的4倍 见下图 地理第一单元 地球与地图 5 比例尺中有关距离的计算 根据比例尺求距离如下图 求a b两点的直线距离 先用刻度尺量出a b间的图上距离 然后除以比例尺 地理第一单元 地球与地图 地理第一单元 地球与地图 根据距离求比例尺如下图 a b间实际距离为30千米 求出该图的比例尺 先用刻度尺量出a b间图上距离 然后除以30千米即可 注意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单位要统一 易错警示 在进行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地距离之间的换算时 应注意 比例尺是一个比值 没有单位 一般情况下 图上距离的单位为 厘米 实地距离的单位是 千米 千米换算成厘米时要加五个 0 厘米换算成千米 则要减五个 0 2 方向 地理第一单元 地球与地图 名师提醒 其他判断方向的方法 3 图例和注记地图中 用以表示地理事物的各种符号为图例 用以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为注记 例如 泰山中 属于图例 泰山 和 1532 7米 为注记 1532 7米 地理第一单元 地球与地图 1 基本地形 部位 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比较 考点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 地理第一单元 地球与地图 规律总结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历来是高考命题的热点 进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时应牢记以下要点 2 地貌类型的等高线特征3 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应用 1 判断水系 水文特征 水系特征a 山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 地理第一单元 地球与地图 b 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 c 山脊处多为河流的分水岭 山脊线 d 山谷处常有河流发育 山谷线 e 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弯曲 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的方向相反 f 流域面积 根据山脊线为河流的分水岭 确定河流的流域面积 水文特征a 流向与密集等高线垂直的河流 流速快 水能丰富 在陡崖处形成瀑布 流向与密集等高线平行的河流 所在地区山高谷深 b 河流流量除与降水量有关外 还与流域面积 集水区域面积 有关 c 河流出山口处常形成冲积扇 地理第一单元 地球与地图 地理第一单元 地球与地图 3 判断地理事物的分布 选 点 2 判断气候差异 地理第一单元 地球与地图 选 线 地理第一单元 地球与地图 选 面 地理第一单元 地球与地图 规律总结 地形特征描述思路 b 方法帮 素养大提升 方法突破等高线地形图中的常见计算方法读图归纳1 等值线图的判读2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判读与应用 方法突破 等高线地形图中的常见计算方法1 计算两点的相对高度和温差的方法从等高线地形图上 读出任意两点的高度 海拔 根据公式 h相 h高 h低 计算出两点的相对高度 可以根据对流层气温平均垂直递减率 0 6 100m 进一步求出它们的温度差 2 估算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 估算方法 等高线地形图上 任意两点之间有n条等高线 等高距为d 则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可用下面公式求算 n 1 d h n 1 d 例证 如下图所示 求a b两点间的相对高度 a b两点之间有3条等高线 等高距为100米 利用公式可得a b两点间的相对高度200米 h 400米 地理第一单元 地球与地图 3 计算陡崖高度的方法 1 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 n 1 d h n 1 dn 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 d 等高距 2 陡崖绝对高度的计算 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 h大 h h大 dh大 指重合等高线中数值最大的 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 h小 d h h小h小 指重合等高线中数值最小的4 坡度的计算 1 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较缓 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较陡 地理第一单元 地球与地图 原因 同一幅图中 等高线密集的地方 单位距离的高差大 相同距离内高度差大 坡度陡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 单位距离的高差小 相同距离内高度差小 坡度缓 2 不同的等高线地形图上 如果比例尺和等高距都相同 则等高线越密集 坡度越大 等高线越稀疏 坡度越小 例如 下图中 单位 米 的坡度 c a d b 地理第一单元 地球与地图 如果等高距的大小和等高线的疏密都一致 则比例尺较大的地图上的坡度较大 比例尺较小的坡度较小 例如 下图中的坡度 a c d b 如果比例尺的大小和等高线的稀疏都一致 则等高距较大的坡度较大 等高距较小的坡度较小 例如 下图中 单位 米 的坡度 b d a c 地理第一单元 地球与地图 比例尺和等高距都不相同 则可用tan h l的值进行比较 h表示坡高 相对高度 与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距有关系 l表示坡宽 坡宽 图上距离 比例尺 5 局部小范围闭合等高线中心区域的海拔的确定在等高线地形图中 有时会出现局部的闭合区域 如果局部闭合等高线的数值与相邻两条等高线中数值较大的一条相同 则局部闭合等高线内部的数值一定比周围等高线数值大 我们简称为 大于大值 如果局部闭合等高线的数值与相邻两条等高线中数值较小的一条相同 则局部闭合等高线内部的数值一定比周围等高线数值小 我们简称为 小于小值 地理第一单元 地球与地图 例如 下图中有两处等高线闭合区域 其中a处海拔小于100m 大于0m 为低地 b处海拔大于200m 小于300m 为高地 6 地下水的埋藏深度 打井深度 的计算通过等高线和等潜水位线计算至少打多深的井才能出水 计算公式为 h a b 其中h为井深 a为等高线值 b为等潜水位线值 关于等潜水位线图的判读见p082 地理第一单元 地球与地图 示例1 2018四川成都摸底 下图为某区域地形图 据此完成 1 2 题 1 图中山峰的海拔可能是a 465mb 455mc 445md 435m 2 图中陡崖的最大高差可能是a 20mb 29mc 39md 40m 地理第一单元 地球与地图 答题思维 1 2 答案 1 b 2 c答题反思 解答有关等高线的计算问题 首先根据题目要求明确计算公式 其次根据公式从材料中获取必要的信息 地理第一单元 地球与地图 读图归纳 读图1 等值线图的判读1 等值线图判读步骤展示 2 等值线图判读步骤分析 地理第一单元 地球与地图 地理第一单元 地球与地图 地理第一单元 地球与地图 地理第一单元 地球与地图 示例2 2015广东文综卷 雾是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 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km的物理现象 读我国某省多年平均年雾日数分布图 结合所学知识 完成 1 2 题 地理第一单元 地球与地图 1 该省位于我国的a 西北地区b 东北地区c 华南地区d 西南地区 2 下列因素中 对该省多年平均年雾日数空间分布影响最大的是a 河流泥沙含量b 土壤厚度c 西南季风强弱d 地形起伏读图指导 地理第一单元 地球与地图 解析 1 根据图中经纬度数据判断该省应为我国东北地区的吉林省 根据该省轮廓也可判断 2 由图中等值线数据可知 吉林省东南部多年平均年雾日数多 西北部少 主要是因为该省东南部为长白山地 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 降水多 大气中水汽含量大 而西北部受地形阻挡 降水少 年雾日数少 地理第一单元 地球与地图 河流的泥沙含量和土壤厚度对雾的形成影响较小 我国东北地区不受西南季风影响 答案 1 b 2 d 读图归纳 读图2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判读与应用1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步骤 如下图所示 1 根据需要确定剖面线 画出剖面基线ab 2 确定比例尺 垂直比例尺一般是原图的5 10 15 20倍 倍数越大 起伏越明显 水平比例尺一般与原图一致 在原图的下面绘水平线mn 按水平比例尺的大小定出剖面范围 为横坐标 按垂直比例尺的大小 在剖面图的左侧或右侧 作基线的垂线 标出垂直比例尺的高程 为纵坐标 3 点出剖面基线ab与等高线的交点 1点 15点 并从每一个交点向mn线上引垂线 4 根据规定的垂直比例尺 找出1 点 15 点的相应高度 5 用平滑曲线把标注好的各位置点 1 点 15 点 连接起来 即得出ab剖面线的地形剖面图 地理第一单元 地球与地图 6 连接海拔相等的相邻两点时 要注意分析等高线图上两点间的地势高低走势及两点间的海拔 从而做到准确平滑过渡 2 地形剖面图的判读确定某剖面图是沿何剖面线画出来的 主要抓住以下三看 1 看形状 可粗略地观察剖面线所经过的大的地形部位 如山峰 鞍部 陡崖 与剖面图是否一致 2 看关键点的海拔 观察剖面线与等高线交点中的一些关键点 如起点 中点 终点等 看这些点在等高线图上的高度与剖面线上的高度是否一致 地理第一单元 地球与地图 2 看关键点的海拔 观察剖面线与等高线交点中的一些关键点 如起点 中点 终点等 看这些点在等高线图上的高度与剖面线上的高度是否一致 3 看最高点和最低点的海拔 分析剖面线穿越的最高值等高线 最低值等高线与剖面图上的垂直高度是否相符 剖面线上最高点的高度应该小于最高等高线的高度与等高距之和 而最低点的高度应该大于最低等高线的高度与等高距之差 3 应用 通视问题对于等高线地形图中的通视情况 可先作简单判定 然后再画剖面图证明 常见有三种情况 地理第一单元 地球与地图 1 若等高线上密下疏 则坡度上陡下缓 为一个凹坡 可以通视 如下图1 2 若等高线上疏下密 则坡度上缓下陡 为一个凸坡 不能通视 如下图2 3 如果穿越沟谷 由于后半部分地势会升高 即使地势再降低 也可能会因为地形阻挡而无法看到 如下图3 地理第一单元 地球与地图 图1 图2 图3 示例3下图为某局部地区土壤再分配速率 吨 公顷 年 等值线图 土壤再分配速率正值表示沉积 负值表示侵蚀 读图回答 1 2 题 1 四条虚线所在位置冲沟 流水侵蚀形成 最发育的是a b c d 地理第一单元 地球与地图 2 沿mn线所作的地形剖面最有可能是下图中的a b c d 读图指导 地理第一单元 地球与地图 解析第 1 题 根据材料可知 土壤再分配速率正值表示沉积 负值表示侵蚀 也就是说负值越小 越容易发育为冲沟 读图 根据等值线的分布规律可知 四条虚线中 负值最小的是 所以最可能发育成冲沟的是 第 2 题 根据mn线穿过的等值线分析 负值小表示侵蚀强 侵蚀强说明坡度大 海拔下降多 正值表示沉积 沉积处表示地势平缓 图中m到n海拔逐渐下降 没有升高处 曲线不符合 c错 图中等值线m处较密集 然后等值线数值变为0 说明开始海拔下降快 然后变得地势平坦 经过一段等值线数值大于0的平坦的沉积区 n附近又有侵蚀 说明海拔又有下降 地理第一单元 地球与地图 曲线一开始就是水平的 a错 曲线后半段有上升趋势 不符合m到n的地势变化特征 d错 只有 曲线符合 b正确 答案 1 b 2 b 地理第一单元 地球与地图 c 考法帮 考向全扫描 考向1通过经纬网进行距离计算考向2通过经纬网进行区域定位 地理第一单元 地球与地图 考情揭秘本单元属于工具内容 在高考中属于主干内容 年年必考 但是单独考查经纬网的应用和等高线 等值线 图的判读的频率不高 经纬网和等高线 等值线 图主要作为区域背景材料 考生需要通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年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望江县支行校园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出版研究院专职科研人员招聘1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山东滨州邹平市招聘社区工作者52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心理医学科心理评估与辅导技能考核答案及解析
- 2025江苏苏州科技大学招聘辅导员(博士)7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及未来5年中国核桃乳饮料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及未来5年中国布艺布饰制造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及未来5年中国房地产+能源行业发展前景及行业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2025年“才聚齐鲁成就未来”山东健康集团高校毕业生春季校园招聘666人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及未来5年中国外墙瓷砖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
- 志愿者安全培训课件
- 私募基金管理人尽职调查清单
- 前列腺剜除术手术技巧
- 居民自建桩安装告知书回执
- 科普:农药毒性分类
-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1篇3细胞结构与细胞通讯教学课件
- 练习使用显微镜 全国公开课一等奖
- 【执业药师考试】执业药师历年真题
- FZ/T 81004-2022连衣裙、裙套
- GB/T 34875-2017离心泵和转子泵用轴封系统
- 故障录波器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