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教案(1)(1).doc_第1页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教案(1)(1).doc_第2页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教案(1)(1).doc_第3页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教案(1)(1).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课标要求】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教学重点】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教学难点】理解土地集中与农业经济发展和民众暴动的关系;理解生产工具改进与经济发展的辨证关系一、独学指导(一)知识指导 耕作方式:刀耕火种 铁犁牛耕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经营方式: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 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土地公有制 土地制度 奴隶社会:井田制(土地国有制) 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二)独立学习知识点一:古代中国农业的起源及其历史地位1、起源: (1)中国是世界农业发祥地之一,早在七八千年前 流域和 流域就形成了规模性的 经济,并最早培植了 和 等作物。(2)据说神农氏创制了原始农具 ,教导 。(3)许多 时代的遗存,反映了当时先民们进行农耕创造的实践。2、地位:农耕是古代中国 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的社会 _和 ,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 发展的基础上取得的。知识点二:古代中国农业的耕作方式1、耕作方式的演进(1)古代农业最初经历了“ ”的原始阶段,直至 时期,中国南方依然采用这种耕作方式。(2)铁犁牛耕小农经济形成 时期,农业发达的地区已经采用了 技术和 农具。 代,牛耕逐渐普及全国,铁制农具的数量大大超过前代;农具有所改进,如出现便于中耕的 和便于的收获的 以及播种工具 ;东汉时,一牛挽犁逐渐取代 。唐代出现的 ,可根据实际需要,改变牵引点的高低,控制耕土的深浅。2、评价: 的改进,提高了农产品亩产量,推动了中国 的发展;传统农业长期以来以 为主,农业耕作技术难以实现 性的发展。知识点三:古代土地制度与土地兼并1、土地制度的演变(1)商周时代的 ,土地名义上为国家公有,实际归国王所有。(2)战国时期, 在秦国变法,废除 制,确立了 。(3)北魏到唐中叶推行 制,国家授田给 ,农民承担 。2、土地兼并(1)原因:在封建土地私有制下,地主占有大量土地,通过 方式剥削农民。总之,土地兼并根本原因是 。(2)概况:贵族、 及豪强霸占良田,役使贫民,土地高度集中,是中国古代经济生活中普遍的现象。(3)影响: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造成 和劳动者的分离,使得无数小农破产,导致 的严重破坏。促使政治家进行改革,缓和 造成的社会矛盾。古代历朝的民众暴动,大都直接或间接地提出了“ ”的口号,包含 的内容。知识点四:沉重的赋役与力役赋税制度1、赋税剥削:古代国家通过赋税剥削,为政府的财政支出提供 保障。农户缴纳的赋税,是专制王朝 的主要来源。 2、徭役剥(1)概念:古代王朝强制民众承担的 劳动。 (2) 徭役按用途分:一是修建大规模的土木工程;二是兵役。3、影响:(1) 农户缴纳的 ,是专制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2)劳动者 ,使许多大型土木工程得以成功营造;(3)过度征发的徭役,破坏正常的 秩序,使劳动者长期离开 ,引起社会动乱,成为王朝覆灭和社会经济文化凋残的 原因。知识点五:水利事业1水利兴修与管理(1)远古时期,据说大禹既平息了洪水的危害,又发展了以 为主的水利建设。(2)战国时期,李冰主持的 工程和郑国主持的 渠工程,都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典范。(3)两汉时期, 地区灌溉渠道具有合理的规划;关中农民创造出“ ”; _治理黄河,基本解除了水患。2灌溉工具的革新:古代中国发明了众多的灌溉工具。1)隋唐五代:北方使用 作为提水灌溉工具,长江流域发明了 2)宋代: 3)明清: (三)抛砖引玉:抛出问题引出问题1)促进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2)古代不利于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3)探究古代农业经济结构的基本特征。二、互学引导:生生互学师生导学1、促进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2、古代不利于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3、探究古代农业经济结构的基本特征。三、活学辅导1、举一反三:1).农耕技术的发明与改进,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比较右侧两图,其中图8(1)所示的耕作技术始见于( ) a、战国 b、秦朝c、西汉 d、东汉2). “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我们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濡养。”这一水利工程是( )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d、大运河3).下列关于井田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它是国有土地制度,土地归全国人民所有 b、获得井田的贵族拥有使用权,可以自由买卖c、奴隶在井田上集体劳动,没有人身自由 d、战国时期,井田制开始走向崩溃4). 农耕文明催生了较为完善的土地制度。“这是按照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但是仅分配国家掌握的土地,不触动地主的原有土地”。这段材料描述的土地制度是( ) a、井田制 b、地主土地私有制 c、均田制 d、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5).唐宋以后,“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的情形很严重,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a、劳动力过剩 b、土地资源过剩 c、土地兼并严重 d、封建土地私有2.疑难解惑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多治麻丝葛绪捆布,此其分事也”。 墨子材料二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当具有者半贾而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