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学习提纲三国 形成过程:1、公元200年,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打败袁绍,统一北方。 2、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打败曹操,奠定三国鼎立基础。 3、魏、蜀、吴三国相继成立,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形成原因:1、魏、蜀、吴三国经济军事力量处于一种均势状态(根本原因) 2、赤壁之战,孙刘联军打败曹操,使其不敢轻易南下(直接原因) 意义:1、它实现了三国各自统治范围内的局部统一,为后来大统一准备条件; 2、三国统治者在各自统治区都重视发展生产。三国鼎立局面是一种进步。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治形势示意图(请同学们自己填写)三、民族交往 时间:西晋 内迁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 影响:内迁各族大都仰慕汉族文明;内迁各族文化习俗也对汉族五胡内迁 产生影响;各族的生产技术和经济相互影响。 目的:革除落后习俗,吸收汉族的先进文化,巩固北魏统治 时间:439年 北魏孝文帝 实行官吏俸禄制,严惩贪污 (拓跋宏)改革 内容 颁布均田令 迁都洛阳 革除鲜卑旧俗,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意义: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北方各族社会的进步,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时间:东汉末年、西晋末年、十六国 原因:、躲避战乱;、受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的影响 北民南迁 特点:、时间长;、具有自发性;、规模大、人数多;、南迁地区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 影响:、增加南方劳动力,传播先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及经验。 、推动北方农作物南移。 、引起南方社会生活的变化。一、单项选择:(22*2=44)1、东汉末年,曹操在封建军事集团割据混战中取得政治优势地位的原因是 ( )a挟持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候”。 b.招募流民垦荒,组织士兵耕田,势力不断增强。 c奖励农耕,得到劳动人民的支持。 d.官渡之战,打败强敌袁绍。2、我国古代史上发生于208年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 a. 官渡之战 b. 赤壁之战c. 淝水之战 d. 巨鹿之战3、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的评价,哪一项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 a战乱频繁,破坏了社会经济 b.三国鼎立,加剧了国家的分裂c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 d.局部统一,为全国统一创造了条件 4、历史上有很多成语或诗句是描写诸葛亮的,下列语句与他无关的一项是( )a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b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c老骥伏枥,志在干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d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5、有人为曹操翻案时说:“如果说曹操篡汉是为汉贼,岂不是儿子产生老子?”这里“儿子产生老子”的含义是a曹丕废汉自立使曹操背受骂名 b曹丕废汉自立是从曹操开始c曹操废汉自立是从曹丕开始的 d曹操废汉自立使曹丕背受骂名6、曹军以少胜多,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的战役是( ) a巨鹿之战 b长平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7、刘邦之所以打败项羽,曹操之所以能够战胜强敌统一北方,其共同原因是:a、据有关中 b、废除苛法 c、重视人才 d、释放奴婢8、下列选项中,不是西晋后期北方人民纷纷南迁原因的是:( )a、东汉末期起,北方社会动荡不安,而南方比较安定b、北方人民躲避战乱 c、匈奴等西方少数民族不断向中原推进d、北方人民志愿到南方参加南方的开发9、下列事件不是发生在三国鼎立时期的有 ( )官渡之战 卫温到达夷洲 赤壁之战 孙权称王a b c d. 10、奠定了三国鼎立基础的战役是( ) a、巨鹿之战b、赤壁之战c、官渡之战d、淝水之战11、三国中唯一与台湾有联系的是 ,当时台湾称 ( ) a、魏国、夷洲b、蜀国、琉球c、吴国、夷洲12、成语典故“火烧连营”,“草船借箭”都出自下列哪次战没( ) a、赤壁之战 b、淝水之战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13、下面哪一点是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不同点( )。 a、发生在东汉末年 b、是我国古代以少生多的著名战役 c、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 d、曹操取得了胜利14、秦汉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在:( )a、北方 b、东方 c、南方 d、西方15、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最主要的因素是 a、温暖湿润 b、种植水稻 c、北人南迁 d、土地肥沃16、以下政权定都洛阳的是( )西汉 东汉 西晋 东晋 北魏 a. b. c. d.17、中国古代史上曾经有过多次迁都,其中为接受先进文化而进行的迁都是( ) a、盘庚迁殷 b、周平王迁都洛邑 c、孝文帝迁都洛阳 d、明成祖迁都北京18、在迁都洛阳之前,北魏的都城在:( )a、咸阳 b、平城 c、长安 d、建康19、北魏是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 a羯 b鲜卑 c氐 d匈奴20、下列人物不属于三国时代的是( )。 a、刘备 b、孙权 c、曹操 d、诸葛亮21、江南经济开发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下列各项与江南经济持续开发不相关的是( ) a东汉末年以来北方人口南迁 b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 c隋朝大运河的开凿 d南宋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22、2005年5月20-22日,全国第14届诸葛亮学术研讨会在沂南县召开。诸葛亮是下列哪一时期的著名政治家? a、西汉 b、东汉 c、三国 d、南北朝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请回答:(10分)(1) 此诗的作者是谁?他是哪个朝代的人?当时政局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8分)他的“壮心”是什么?(3分)(3)此人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3分)是在什么事件中完成的?(2分)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江南之为国盛矣。-民户繁育,将曩时(nng过去)一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风岁或稔(庄稼成熟),则数郡忘饥。-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1)这一材料反映了东晋南朝时期( )地区的经济开发状况。(2)根据材料简要概括这一地区经济开发的表现。(不得抄录原文)(3)这一地区经济得以开发的因素有哪些? 3、“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这先出于皇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代,郡名)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资治通鉴(1)、“魏主”是指谁?(2)、魏主的这个诏令提出了什么方面的改革?他是怎样以身作则的?(3)、类似的改革还有哪些方面?他做这些改革的目的是什么?(4)、这此改革措施有什么作用? 七年级(上)历史第四单元测答案一、选择题(22*2=44)1-5abdda 6-10ccddb 1115cadac 16-20dcbbc21-22 bc二、非选择题(56分)1、(1)曹操(2分) 东汉末年(3分) 军阀割据(3分)(2)统一全国(3分) (3)统一北方(3分) 官渡之战(2分)2、(1)江南(2分) (2)粮食、布帛丰富,经济富庶(6分)(3) 北方先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传入南方,刺激了南方地区的经济增长 ;北方劳动人民大量南迁,改善了南方长期劳动力不足的困难 ;南方自然条件较好;南朝统治者注意调整统治政策和南朝的社会环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神经科病人的饮食护理
- 公司级安全教育培训心得课件
- 房地产年度汇报
- 《荷叶母亲》说课件课
- 鞋厂跟单工作总结
- 了不起的轮子课件
- 辅导教师学期工作总结
- 乳酸酚棉蓝染色课件
- 《罗斯福集邮》课件
- 服装店设计汇报
- FZ/T 62033-2016超细纤维毛巾
- 设计思维教案
- ICU患者的人文关怀课件
- 储罐施工方案(电动葫芦)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教案
- SJG 01-2010 深圳市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高清现行
- 放射培训考试习题及答案
- DB33∕1050-2016 城市建筑工程日照分析技术规程
- 道路、桥梁、隧道、地铁施工标准化手册(专业篇)
- 人造草坪设计说明
- 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水利部水总[2003]67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