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城金海双语实验学校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湖南省城金海双语实验学校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湖南省城金海双语实验学校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湖南省城金海双语实验学校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课型:审核:审批:班级:小组:姓名:使用时间: 月 日 星期 课题: 第 1 课时累计 16 课时学习过程(定向导学:教材 第 93 页至 第 98 页)流程及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和方法目标解读 1、知道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等基本史实,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2、能正确评价民族英雄戚继光,提高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3、通过对郑和下西洋的学习,感受我国古代造船技术、航海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二、夯实基础1、阅读教材p93,标记“西洋”的含义。2、阅读教材p93-95,标记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概况(在位皇帝、起止时间、出发点、次数、 最远到达的地区)、意义等相关知识。3、阅读教材p96,标记“倭寇”的含义。4、阅读教材p96,标记戚继光抗倭的背景、过程、结果。5、阅读教材p97,标记澳门被葡萄牙殖民者攫取居住权的时间。三、能力提升 (2)这一事件有什么历史意义?(3)为什么航海者能取得成功? 仔细阅读目标,划记重难点。温馨提示:在书上标记的时候记得写上关键词。独学:1、阅读教材独立完成夯实基础,在书上写上关键词。2、将独学时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对学:检查笔记情况,解决独学时遇到的疑难之处。关注p94的郑和下西洋路线图结合教材p93及p94页的动脑筋分析总结一下其成功的因素。4流程及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和方法2、“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1)这句诗是的作者是谁?(2)作者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愿望?(3)作者最主要的事迹是什么?为什么他能取得成功?(4)如何评价作者?为什么? 四、总结梳理 目的:_中 郑和 概况:自_到_年 ,七次下西洋,最远到 外 下西洋 达_的 意义: _ _ _交 _往 背景: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骚扰我国沿海 与 戚继光 地区 冲 抗倭 过程:开赴 ,九战九捷,荡平浙江倭寇; 突 又开赴福建,平定了东南沿海的倭患对戚继光的评价: 葡萄牙攫取在 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澳门的居住权 年,葡萄牙殖民者获得在澳门的租借居住权 试结合教材p96课文及动脑筋,从军队素质、领导者、人心向背等方面分析总结其取得成功的原因。 联系前面所学的岳飞和文天祥来评价作者,试分析一下他们的相同和不同的地方。根据本节课所学知识,完善知识网络。知识链接郑和七次下西洋的时间:第一次,14051407年。第二次,14071409年。第三次,14091411年。第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