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Fi基本法.doc_第1页
HiFi基本法.doc_第2页
HiFi基本法.doc_第3页
HiFi基本法.doc_第4页
HiFi基本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HiFi基本法电源的净化 多期谈过电源的处理,最后一章该是怎样净化电源。 在今日电脑、电讯器材和电器日渐普及的环境里,当电进入家门前,总不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当这电供给我们的音响系统时,就像我们身体里的血液受到外物的污染会引致生病,试想在这情况下,组合又怎能会靓声呢? 自从电脑普及后,发烧友发现了电脑很多都附有电源滤波器。于是也尝试把滤波器用在音响器材上,这种玩法曾一度成为热潮,很多高级器材也用上滤波器。我在多年前也着实玩了一阵子。当时市面上的滤波器真是琳琅满目,有大有细,电流量的大小任君选择,令你花多眼乱,由于几乎每种的效果也有不同,更加令人无所适从,我记得当时曾花了不少时间和金钱,试过不下三十多种滤波器,结果是令人沮丧的居大多数,大部分都具有负面的表现,用上后,背景是宁静了,但声音偏薄、干硬,小提琴利薄,人声冷而叫,听女高音时有时简直是像鬼夜哭,更谈不上音乐感,动态和韵味了。到后来,所有的滤波器只留回三两个给电视机用,其他唯有拿去填海,自此后有些朋友发现了一些很效果的产品,由于价钱实在太贵,而且又不敢肯定是否适用于我的组合,所以也没有进一步再试。去年我去广州设一个试音室后,由于供电不太稳定,电压时高时低不用说,加上我用的是胆机组合,噪音的干扰令我颇为烦恼。 为了克服电源噪音,我不得不去想想办法。 一 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广州惠福西路的旧电子零件店中发现一个日本制FDK牌号30安培的电源过滤器,体型壮观,体积约18x12x9cm,而重量相当,制作 颇为认真,由于是旧机拆件,见价钱不贵,抱着姑且一试的念头,于是捧了一个回家驳上一试,竟然大有改善,噪音水平降低了很多,整体音色幼滑而动态丝毫不 减。 既然有了改善,为了达到更佳的效果,我决定模仿曾经名躁一时的电源处理器-Clear Image(本刊第四期曾有译文介绍)的工作方式,为我的音响组合建立一个净化电源的供应系统。 由 于我很久以前已用这美国制造的电源处理器,而且和他的设计工程师有一面之缘,所以比较了解这产品的设计理念和他特有的工作方式,它是一件真正为HiFi而 设计的产品,每部都有四组或两组输出,每组只提供250W的功率,只适合前级、CD机,和一些低瓦数的功放用,但价钱则极贵,在90年代时,四组输出的已卖差不多二万元,我记得当时我曾要求该工程师设计一些大功放的产品,以供一些巨无霸的功放,他说若要设计一些超过1000W的电源处理器,不但体积庞大,而且成本难以估计,非一般人所能负担,最后只有作罢。事实证明,这产品确有神效,一用之后,背景宁静非常,而显著的是整个音场非常透明,每件乐器的定位明确,音色纯净而整体分析力也明显地增强,虽然该产品因为价高而令一般人难以负担最终导致停产,但它的设计理念仍清楚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Clear Image的工作方式是样的:交流电输入-滤波器-隔离变压器-滤波器-输出 我深知若要供应一个耗电量100W的系统,滤波器和隔离牛的功率容量必需数倍大于所需电量,声音才有从容的表现,才不会在爆棚时有捏住和凌乱,力不从心和毛糙的感觉。选择滤波器,电流量大的比较好,但电源变压器(这里指的是隔离牛),在我的经验中并不是愈大愈好。我就曾经用过一些5000W的隔离牛。低频勇猛异常,但高频钝化,中频硬实,整体硬梆梆的,更要命的牛的震动噪音很大,如果放近音响系统的话,它泄漏出来的磁场,使音色也受影响,同时也容易引起交流声,我最后选择了一只2500W的牛,依照上述Clear Image的接法装好后,经过一星期的热身后,效果非常满意,整个系统有点静如深海的感觉,音色晶莹透剔,无论力水和音场的表现也有极高的水准。 若有朋友想照版煮饭的话,有一点必须提醒你的是:你必须检查你从电箱到音响组合的电源线最好用不小于30安培的电线,而连接滤波器,隔离牛的线和插座排苏的素质也绝不能马虎,记着,不同材质的线材也有不同的音色和表现,你可以利用这方面来校声呢!记着,这系统的功率只能供应一般耗电量不超过约10安培的音响组合(例如功放的功率只有数十瓦的组合),若你用的是巨无霸的功放,你只可把上述的电源处理系统放在耗电量低的前级,CD机之上,再在功放的供电端加上电流滤波器,独立供应功放(如下图示)。 事实证明,这方式的供电效果亦极为理想。 切记,不要强把大功率的功放接驳2500W的隔离牛,否则会引起过荷而产生危险甚或火警! 长篇大论谈过有关电的处理后,有些读者曾问我为什么不谈器材,又不谈器材的搭配,又不去谈怎样玩好HiFi? 在本文踏入正题前,我想回应一下上面的问题。 器材的测试和详论,在每本音响杂志你都有可能看到,简直可以看到你眼花缭乱。其 实测试器材并不简单,首先要将器材的级数(多以价格作参考)定位,同厂原配好的组合测试时比较容易,碰着一些只出单一产品例如只生产CD机,或前级,或线 材之类的产品,很多时都需要很费神去为它找合配的器材,否则随便搭配而效果欠佳,凭此而作出结论则容易有偏差而误导了读者,这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器材的表现跟聆听环境、搭配、调校技术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做好每一环节,所费的时间,不是局外人所能理解的。 我很喜欢新的事物,对器材无论中外,是胆是石我都没有偏好,只要好的,我都乐意接受。很多时我都会参加一些试听的聚会,但自问年纪一大把(虽然很多朋友叫我亚哥,其实不认识我的人,早已叫我做亚伯!)。若把器材搬来搬去做测试,我恐怕我这副老骨头吃不消。我玩HiFi最大的乐趣是将组合调校好后,将大部分时间去听音乐,偶尔试试器材是一种乐趣,但整天试个不停,听来听去都是那些试音碟,又要花时间去写评论,对我来说是一种很大的压力和精神负担,花不来,因为我需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 器材的配搭,更是要命的事。你 找本音响杂志,光是叫你弄清楚世界上有多少牌子,相信没有人够胆给你da an,加上每个牌子都会生产不同的型号,每只牌子的音色取向有所不同,就算你有本事, 是神耳快枪手,三数秒内可作判决,把器材配这配那,你只可能凭经验(有时是直觉)把手头仅有的器材或线材作搭配而已,是否适当,测试结果很多时都有所争 论,所以读者只可作参考。这器材是否适合你,得要在一个适当的聆听环境,器材经过悉心调校,又没有别人的干扰下真正听过才好下结论。别人的金耳朵(?)不会割下来送给你的! 闲话表过,还是谈谈除了电对器材的影响外,其他影响声音的基本因素,也是因为有了这些因素,发烧友才有东西可玩,而对这些因素能加以了解,校声时肯定有很大的帮助。各式茗茶妙具,莔茶茶小店热卖中HiFi基本法电源的净化 多期谈过电源的处理,最后一章该是怎样净化电源。 在今日电脑、电讯器材和电器日渐普及的环境里,当电进入家门前,总不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当这电供给我们的音响系统时,就像我们身体里的血液受到外物的污染会引致生病,试想在这情况下,组合又怎能会靓声呢? 自从电脑普及后,发烧友发现了电脑很多都附有电源滤波器。于是也尝试把滤波器用在音响器材上,这种玩法曾一度成为热潮,很多高级器材也用上滤波器。我在多年前也着实玩了一阵子。当时市面上的滤波器真是琳琅满目,有大有细,电流量的大小任君选择,令你花多眼乱,由于几乎每种的效果也有不同,更加令人无所适从,我记得当时曾花了不少时间和金钱,试过不下三十多种滤波器,结果是令人沮丧的居大多数,大部分都具有负面的表现,用上后,背景是宁静了,但声音偏薄、干硬,小提琴利薄,人声冷而叫,听女高音时有时简直是像鬼夜哭,更谈不上音乐感,动态和韵味了。到后来,所有的滤波器只留回三两个给电视机用,其他唯有拿去填海,自此后有些朋友发现了一些很效果的产品,由于价钱实在太贵,而且又不敢肯定是否适用于我的组合,所以也没有进一步再试。去年我去广州设一个试音室后,由于供电不太稳定,电压时高时低不用说,加上我用的是胆机组合,噪音的干扰令我颇为烦恼。 为了克服电源噪音,我不得不去想想办法。 一 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广州惠福西路的旧电子零件店中发现一个日本制FDK牌号30安培的电源过滤器,体型壮观,体积约18x12x9cm,而重量相当,制作 颇为认真,由于是旧机拆件,见价钱不贵,抱着姑且一试的念头,于是捧了一个回家驳上一试,竟然大有改善,噪音水平降低了很多,整体音色幼滑而动态丝毫不 减。 既然有了改善,为了达到更佳的效果,我决定模仿曾经名躁一时的电源处理器-Clear Image(本刊第四期曾有译文介绍)的工作方式,为我的音响组合建立一个净化电源的供应系统。 由 于我很久以前已用这美国制造的电源处理器,而且和他的设计工程师有一面之缘,所以比较了解这产品的设计理念和他特有的工作方式,它是一件真正为HiFi而 设计的产品,每部都有四组或两组输出,每组只提供250W的功率,只适合前级、CD机,和一些低瓦数的功放用,但价钱则极贵,在90年代时,四组输出的已卖差不多二万元,我记得当时我曾要求该工程师设计一些大功放的产品,以供一些巨无霸的功放,他说若要设计一些超过1000W的电源处理器,不但体积庞大,而且成本难以估计,非一般人所能负担,最后只有作罢。事实证明,这产品确有神效,一用之后,背景宁静非常,而显著的是整个音场非常透明,每件乐器的定位明确,音色纯净而整体分析力也明显地增强,虽然该产品因为价高而令一般人难以负担最终导致停产,但它的设计理念仍清楚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Clear Image的工作方式是样的:交流电输入-滤波器-隔离变压器-滤波器-输出 我深知若要供应一个耗电量100W的系统,滤波器和隔离牛的功率容量必需数倍大于所需电量,声音才有从容的表现,才不会在爆棚时有捏住和凌乱,力不从心和毛糙的感觉。选择滤波器,电流量大的比较好,但电源变压器(这里指的是隔离牛),在我的经验中并不是愈大愈好。我就曾经用过一些5000W的隔离牛。低频勇猛异常,但高频钝化,中频硬实,整体硬梆梆的,更要命的牛的震动噪音很大,如果放近音响系统的话,它泄漏出来的磁场,使音色也受影响,同时也容易引起交流声,我最后选择了一只2500W的牛,依照上述Clear Image的接法装好后,经过一星期的热身后,效果非常满意,整个系统有点静如深海的感觉,音色晶莹透剔,无论力水和音场的表现也有极高的水准。 若有朋友想照版煮饭的话,有一点必须提醒你的是:你必须检查你从电箱到音响组合的电源线最好用不小于30安培的电线,而连接滤波器,隔离牛的线和插座排苏的素质也绝不能马虎,记着,不同材质的线材也有不同的音色和表现,你可以利用这方面来校声呢!记着,这系统的功率只能供应一般耗电量不超过约10安培的音响组合(例如功放的功率只有数十瓦的组合),若你用的是巨无霸的功放,你只可把上述的电源处理系统放在耗电量低的前级,CD机之上,再在功放的供电端加上电流滤波器,独立供应功放(如下图示)。 事实证明,这方式的供电效果亦极为理想。 切记,不要强把大功率的功放接驳2500W的隔离牛,否则会引起过荷而产生危险甚或火警! 长篇大论谈过有关电的处理后,有些读者曾问我为什么不谈器材,又不谈器材的搭配,又不去谈怎样玩好HiFi? 在本文踏入正题前,我想回应一下上面的问题。 器材的测试和详论,在每本音响杂志你都有可能看到,简直可以看到你眼花缭乱。其 实测试器材并不简单,首先要将器材的级数(多以价格作参考)定位,同厂原配好的组合测试时比较容易,碰着一些只出单一产品例如只生产CD机,或前级,或线 材之类的产品,很多时都需要很费神去为它找合配的器材,否则随便搭配而效果欠佳,凭此而作出结论则容易有偏差而误导了读者,这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器材的表现跟聆听环境、搭配、调校技术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做好每一环节,所费的时间,不是局外人所能理解的。 我很喜欢新的事物,对器材无论中外,是胆是石我都没有偏好,只要好的,我都乐意接受。很多时我都会参加一些试听的聚会,但自问年纪一大把(虽然很多朋友叫我亚哥,其实不认识我的人,早已叫我做亚伯!)。若把器材搬来搬去做测试,我恐怕我这副老骨头吃不消。我玩HiFi最大的乐趣是将组合调校好后,将大部分时间去听音乐,偶尔试试器材是一种乐趣,但整天试个不停,听来听去都是那些试音碟,又要花时间去写评论,对我来说是一种很大的压力和精神负担,花不来,因为我需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 器材的配搭,更是要命的事。你 找本音响杂志,光是叫你弄清楚世界上有多少牌子,相信没有人够胆给你da an,加上每个牌子都会生产不同的型号,每只牌子的音色取向有所不同,就算你有本事, 是神耳快枪手,三数秒内可作判决,把器材配这配那,你只可能凭经验(有时是直觉)把手头仅有的器材或线材作搭配而已,是否适当,测试结果很多时都有所争 论,所以读者只可作参考。这器材是否适合你,得要在一个适当的聆听环境,器材经过悉心调校,又没有别人的干扰下真正听过才好下结论。别人的金耳朵(?)不会割下来送给你的! 闲话表过,还是谈谈除了电对器材的影响外,其他影响声音的基本因素,也是因为有了这些因素,发烧友才有东西可玩,而对这些因素能加以了解,校声时肯定有很大的帮助。HiFi基本法电源的净化 多期谈过电源的处理,最后一章该是怎样净化电源。 在今日电脑、电讯器材和电器日渐普及的环境里,当电进入家门前,总不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当这电供给我们的音响系统时,就像我们身体里的血液受到外物的污染会引致生病,试想在这情况下,组合又怎能会靓声呢? 自从电脑普及后,发烧友发现了电脑很多都附有电源滤波器。于是也尝试把滤波器用在音响器材上,这种玩法曾一度成为热潮,很多高级器材也用上滤波器。我在多年前也着实玩了一阵子。当时市面上的滤波器真是琳琅满目,有大有细,电流量的大小任君选择,令你花多眼乱,由于几乎每种的效果也有不同,更加令人无所适从,我记得当时曾花了不少时间和金钱,试过不下三十多种滤波器,结果是令人沮丧的居大多数,大部分都具有负面的表现,用上后,背景是宁静了,但声音偏薄、干硬,小提琴利薄,人声冷而叫,听女高音时有时简直是像鬼夜哭,更谈不上音乐感,动态和韵味了。到后来,所有的滤波器只留回三两个给电视机用,其他唯有拿去填海,自此后有些朋友发现了一些很效果的产品,由于价钱实在太贵,而且又不敢肯定是否适用于我的组合,所以也没有进一步再试。去年我去广州设一个试音室后,由于供电不太稳定,电压时高时低不用说,加上我用的是胆机组合,噪音的干扰令我颇为烦恼。 为了克服电源噪音,我不得不去想想办法。 一 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广州惠福西路的旧电子零件店中发现一个日本制FDK牌号30安培的电源过滤器,体型壮观,体积约18x12x9cm,而重量相当,制作 颇为认真,由于是旧机拆件,见价钱不贵,抱着姑且一试的念头,于是捧了一个回家驳上一试,竟然大有改善,噪音水平降低了很多,整体音色幼滑而动态丝毫不 减。 既然有了改善,为了达到更佳的效果,我决定模仿曾经名躁一时的电源处理器-Clear Image(本刊第四期曾有译文介绍)的工作方式,为我的音响组合建立一个净化电源的供应系统。 由 于我很久以前已用这美国制造的电源处理器,而且和他的设计工程师有一面之缘,所以比较了解这产品的设计理念和他特有的工作方式,它是一件真正为HiFi而 设计的产品,每部都有四组或两组输出,每组只提供250W的功率,只适合前级、CD机,和一些低瓦数的功放用,但价钱则极贵,在90年代时,四组输出的已卖差不多二万元,我记得当时我曾要求该工程师设计一些大功放的产品,以供一些巨无霸的功放,他说若要设计一些超过1000W的电源处理器,不但体积庞大,而且成本难以估计,非一般人所能负担,最后只有作罢。事实证明,这产品确有神效,一用之后,背景宁静非常,而显著的是整个音场非常透明,每件乐器的定位明确,音色纯净而整体分析力也明显地增强,虽然该产品因为价高而令一般人难以负担最终导致停产,但它的设计理念仍清楚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Clear Image的工作方式是样的:交流电输入-滤波器-隔离变压器-滤波器-输出 我深知若要供应一个耗电量100W的系统,滤波器和隔离牛的功率容量必需数倍大于所需电量,声音才有从容的表现,才不会在爆棚时有捏住和凌乱,力不从心和毛糙的感觉。选择滤波器,电流量大的比较好,但电源变压器(这里指的是隔离牛),在我的经验中并不是愈大愈好。我就曾经用过一些5000W的隔离牛。低频勇猛异常,但高频钝化,中频硬实,整体硬梆梆的,更要命的牛的震动噪音很大,如果放近音响系统的话,它泄漏出来的磁场,使音色也受影响,同时也容易引起交流声,我最后选择了一只2500W的牛,依照上述Clear Image的接法装好后,经过一星期的热身后,效果非常满意,整个系统有点静如深海的感觉,音色晶莹透剔,无论力水和音场的表现也有极高的水准。 若有朋友想照版煮饭的话,有一点必须提醒你的是:你必须检查你从电箱到音响组合的电源线最好用不小于30安培的电线,而连接滤波器,隔离牛的线和插座排苏的素质也绝不能马虎,记着,不同材质的线材也有不同的音色和表现,你可以利用这方面来校声呢!记着,这系统的功率只能供应一般耗电量不超过约10安培的音响组合(例如功放的功率只有数十瓦的组合),若你用的是巨无霸的功放,你只可把上述的电源处理系统放在耗电量低的前级,CD机之上,再在功放的供电端加上电流滤波器,独立供应功放(如下图示)。 事实证明,这方式的供电效果亦极为理想。 切记,不要强把大功率的功放接驳2500W的隔离牛,否则会引起过荷而产生危险甚或火警! 长篇大论谈过有关电的处理后,有些读者曾问我为什么不谈器材,又不谈器材的搭配,又不去谈怎样玩好HiFi? 在本文踏入正题前,我想回应一下上面的问题。 器材的测试和详论,在每本音响杂志你都有可能看到,简直可以看到你眼花缭乱。其 实测试器材并不简单,首先要将器材的级数(多以价格作参考)定位,同厂原配好的组合测试时比较容易,碰着一些只出单一产品例如只生产CD机,或前级,或线 材之类的产品,很多时都需要很费神去为它找合配的器材,否则随便搭配而效果欠佳,凭此而作出结论则容易有偏差而误导了读者,这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器材的表现跟聆听环境、搭配、调校技术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做好每一环节,所费的时间,不是局外人所能理解的。 我很喜欢新的事物,对器材无论中外,是胆是石我都没有偏好,只要好的,我都乐意接受。很多时我都会参加一些试听的聚会,但自问年纪一大把(虽然很多朋友叫我亚哥,其实不认识我的人,早已叫我做亚伯!)。若把器材搬来搬去做测试,我恐怕我这副老骨头吃不消。我玩HiFi最大的乐趣是将组合调校好后,将大部分时间去听音乐,偶尔试试器材是一种乐趣,但整天试个不停,听来听去都是那些试音碟,又要花时间去写评论,对我来说是一种很大的压力和精神负担,花不来,因为我需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 器材的配搭,更是要命的事。你 找本音响杂志,光是叫你弄清楚世界上有多少牌子,相信没有人够胆给你da an,加上每个牌子都会生产不同的型号,每只牌子的音色取向有所不同,就算你有本事, 是神耳快枪手,三数秒内可作判决,把器材配这配那,你只可能凭经验(有时是直觉)把手头仅有的器材或线材作搭配而已,是否适当,测试结果很多时都有所争 论,所以读者只可作参考。这器材是否适合你,得要在一个适当的聆听环境,器材经过悉心调校,又没有别人的干扰下真正听过才好下结论。别人的金耳朵(?)不会割下来送给你的! 闲话表过,还是谈谈除了电对器材的影响外,其他影响声音的基本因素,也是因为有了这些因素,发烧友才有东西可玩,而对这些因素能加以了解,校声时肯定有很大的帮助。(昨天上传不上去的第四部分)HiFi基本法电源的净化 多期谈过电源的处理,最后一章该是怎样净化电源。 在今日电脑、电讯器材和电器日渐普及的环境里,当电进入家门前,总不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当这电供给我们的音响系统时,就像我们身体里的血液受到外物的污染会引致生病,试想在这情况下,组合又怎能会靓声呢? 自从电脑普及后,发烧友发现了电脑很多都附有电源滤波器。于是也尝试把滤波器用在音响器材上,这种玩法曾一度成为热潮,很多高级器材也用上滤波器。我在多年前也着实玩了一阵子。当时市面上的滤波器真是琳琅满目,有大有细,电流量的大小任君选择,令你花多眼乱,由于几乎每种的效果也有不同,更加令人无所适从,我记得当时曾花了不少时间和金钱,试过不下三十多种滤波器,结果是令人沮丧的居大多数,大部分都具有负面的表现,用上后,背景是宁静了,但声音偏薄、干硬,小提琴利薄,人声冷而叫,听女高音时有时简直是像鬼夜哭,更谈不上音乐感,动态和韵味了。到后来,所有的滤波器只留回三两个给电视机用,其他唯有拿去填海,自此后有些朋友发现了一些很效果的产品,由于价钱实在太贵,而且又不敢肯定是否适用于我的组合,所以也没有进一步再试。去年我去广州设一个试音室后,由于供电不太稳定,电压时高时低不用说,加上我用的是胆机组合,噪音的干扰令我颇为烦恼。 为了克服电源噪音,我不得不去想想办法。 一 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广州惠福西路的旧电子零件店中发现一个日本制FDK牌号30安培的电源过滤器,体型壮观,体积约18x12x9cm,而重量相当,制作 颇为认真,由于是旧机拆件,见价钱不贵,抱着姑且一试的念头,于是捧了一个回家驳上一试,竟然大有改善,噪音水平降低了很多,整体音色幼滑而动态丝毫不 减。 既然有了改善,为了达到更佳的效果,我决定模仿曾经名躁一时的电源处理器-Clear Image(本刊第四期曾有译文介绍)的工作方式,为我的音响组合建立一个净化电源的供应系统。 由 于我很久以前已用这美国制造的电源处理器,而且和他的设计工程师有一面之缘,所以比较了解这产品的设计理念和他特有的工作方式,它是一件真正为HiFi而 设计的产品,每部都有四组或两组输出,每组只提供250W的功率,只适合前级、CD机,和一些低瓦数的功放用,但价钱则极贵,在90年代时,四组输出的已卖差不多二万元,我记得当时我曾要求该工程师设计一些大功放的产品,以供一些巨无霸的功放,他说若要设计一些超过1000W的电源处理器,不但体积庞大,而且成本难以估计,非一般人所能负担,最后只有作罢。事实证明,这产品确有神效,一用之后,背景宁静非常,而显著的是整个音场非常透明,每件乐器的定位明确,音色纯净而整体分析力也明显地增强,虽然该产品因为价高而令一般人难以负担最终导致停产,但它的设计理念仍清楚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Clear Image的工作方式是样的:交流电输入-滤波器-隔离变压器-滤波器-输出 我深知若要供应一个耗电量100W的系统,滤波器和隔离牛的功率容量必需数倍大于所需电量,声音才有从容的表现,才不会在爆棚时有捏住和凌乱,力不从心和毛糙的感觉。选择滤波器,电流量大的比较好,但电源变压器(这里指的是隔离牛),在我的经验中并不是愈大愈好。我就曾经用过一些5000W的隔离牛。低频勇猛异常,但高频钝化,中频硬实,整体硬梆梆的,更要命的牛的震动噪音很大,如果放近音响系统的话,它泄漏出来的磁场,使音色也受影响,同时也容易引起交流声,我最后选择了一只2500W的牛,依照上述Clear Image的接法装好后,经过一星期的热身后,效果非常满意,整个系统有点静如深海的感觉,音色晶莹透剔,无论力水和音场的表现也有极高的水准。 若有朋友想照版煮饭的话,有一点必须提醒你的是:你必须检查你从电箱到音响组合的电源线最好用不小于30安培的电线,而连接滤波器,隔离牛的线和插座排苏的素质也绝不能马虎,记着,不同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