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过关训练1. 根据课文或要求填空。(1)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对岸,滚滚河水流向远方岁月悠悠,_,泡沫聚散,唯有你_。(山中访友)(2)轻诺必_。(老子)(3)本学期,我们“轻叩诗歌大门”,知道了“唐诗、宋词、元曲”是诗歌海洋的瑰宝,从唐代元稹的“_,_”中感受诗人对菊花的情有独钟;从宋代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_,_”中感受作者对丰收的憧憬;从元代白朴的天净沙秋“青山绿水,_”感受秋天的明朗清丽。(4)读詹天佑一文,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正如周恩来所说:我们爱我们的民族,_。(5)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_!”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_!”伯牙所念,_。(伯牙绝弦)2. 对号入座。(填序号)A刻字店 B照相馆 C乐器店 D家用电器 E粮店 F废品收购站白雪阳春传雅典,高山流水觅知音。_谷乃国之宝,民以食为天。_六书传四海,一刻值千金。_3. 日积月累。(1)生当作人杰,_。(2)_,两岸排闼送青来。(3)树木丛生,_。秋风萧瑟,洪波涌起。4. 读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与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相比较,回答问题。清平乐村居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注】媪:老妇人。溪上:溪边。茅檐:指茅屋。亡赖:无赖,这里是顽皮,淘气的意思。(1)这是一首词,其中哪一句描写出了农家充满生机的环境?(2)如何理解“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这两句的意思。(3)词中的哪些语句,让你体会到充满情趣的劳动生活?(4)这首词在内容上与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相比较,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5. 语言积累。(1)中国的成语有很多种,其中一类成语是通过一个小故事说明一个道理,比如“画蛇添足”,请你再写出两个这样的成语。_、_(2)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部分换成恰当的成语。老师言辞诚恳,情谊深长地和我谈话。_他一直这样,大家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了。_(3)按已学课文内容填空。在_里算着,_日子已经从我手中_;像_上一滴水滴在_里,我的日子滴在_里,没有_,也没有_。(4)默写一首王安石的诗。6. 江上渔人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1)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2)解释下列横线上的句子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往来:_ 但:_美:_君看一叶舟 , 出没风波里舟:_出没:_7. 根据积累完成填空。(1)画中有好诗 大自然的画卷总是惹人怜爱。漫步香山,看到满山如火如荼、胜似春花的枫叶时,我不禁吟出:“停车坐爱枫林晚,_。”驻足天门山,看到两山被隔,江水回旋澎湃,我不禁吟诵:“天门中断楚江开,_。”夜幕之下,滴滴清露,弯月如弓,我不禁赞叹道:“可怜九月初三夜,_。”(2)文中有真情 走近“蓄须明志、自残身体”的梅兰芳,他的_之情让我敬佩;听到爱德华送给达格妮的那份_的礼物时,我感受到人们的真诚;读到胡杨在_中耸立、严寒中挺拔时,我知道了它是最_的树。(3)课外有真知新三字经中有“直谏镜,有魏征”的话,我们学过的课文中也有一个像魏征一样的人。他叫_。他的字结构紧凑,_ , 洒脱而有法度,他与著名的书法家颜真卿并称“_”,人们用“_”来形容他们的字。他的书法秘诀是“_,_。”对于一个只读书却不爱思考的人,我会用洛克的名言劝他:_。四面荷花三面柳,_。信用既是_,也是_。知之者,_;好之者,_。8.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f f)剑外忽传收蓟(jin j)北,初闻涕(t t)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_。即从巴峡穿巫(w w)峡,便下襄阳向洛阳。(1)给诗中带拼音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杜甫_(f f) 蓟_(jin j)北涕_(t t)泪 巫_(w w)峡(2)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诗句。(3)给下面的字或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初:_当初。刚刚。却看:_但是看看。回过头来看。纵酒:_纵情喝酒。邀很多人一起喝酒。即:_立即。就是。(4)根据这首诗的大意,请将下列几个词语排序。青春还乡初闻喜讯放歌纵酒漫卷诗书_(5)“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句诗依次写了四个地名:_、_、_、洛阳。从这句诗可以体会到诗人_的心情。9. 我会填。(1)少壮不努力,_。(2)书山有路勤为径,_。(3)读书破万卷,_。(4)旧书不厌百回读,_。10. 日积月累。(1)读书有三到,谓_。(2)_,人在天涯鬓已斑。(3)当你取得好成绩时,你会提醒自己:_。(名言警句)(4)久别故乡的人常常会不由自主地吟出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_,_”来表达思乡之情。11. 我会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1)拇指姑娘丑小鸭海的女儿都是出自俄国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之手。(2)“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 , 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这段古文中,“之”字的意思相同。(3)书信、请假条和通知书的称呼都应该写在第一行的顶格。(4)“宇宙、太阳系、银河系、月亮、地球”可按“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球、月亮”顺序排列。(5)红岩铁道游击队红日赤色小子都是革命题材的小说。(6)草船借箭赤壁之战景阳冈三顾茅庐都属于三国演义中的故事。12. 按课文内容填空(1)红日初升,_;河出伏流,_。潜龙腾渊,鳞爪飞扬;_,百兽震惶;鹰隼试翼,_。(2)“孔明教把船只头西尾东”一句中,“教”的意思是_,“孔明”指的是_(谁)。(3)学习了雷锋的故事一文,我们知道雷锋同志是一个_的人。(4)天鹅一文表达了作者_之情。13. 读读下面的古诗,按要求做一做。望洞庭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1)诗题为望洞庭,是什么时候望洞庭?( )(2)诗中“翠”的意思是( )(3)诗中“磨”的读音是( )(4)“在皓月银辉之下,远远望去,洞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别致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说的是诗中哪两句的意思?14. 根据情境或提示填写诗词佳句。(1)多实践才能出真知的道理自古就有人论述。如“纸上得来终觉浅,_”,再如文心雕龙中提到的“操千曲而后晓声,_”讲的都是这个道理。(2)苏轼写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为我们展现了杭州西湖山雨欲来和雨过天晴后的景色,诗的后两句是_,_。他写的词浣溪沙,体现出他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性格,其中词句“谁道人生无再少?_!_”最令人振奋。还有他写的诗句“_,_”启发人们看问题要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3)松、竹经冬不凋,梅花凌寒开放,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其中你最敬慕的植物是_,我国古代诗人曾这样赞颂道:“_,_。_,_。”15. 补充下面句子。(1)_,长河落日圆。(2)老骥伏枥,_。_,壮心不已。(3)学而不思则罔,_。(4)杜甫要攀登上泰山之顶的诗句是:_,_。(5)写出一句惜时的名言警句:_。(6)写出一句表达友情的诗句:_。16. 古诗词理解运用。(1)“忽如一夜春风来,_”描写的是_(填季节)景色。(2)“却看妻子愁何在,_”中“妻子”的意思是_。(3)读书不觉已春深,_。(4)“_?为有源头活水来”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5)人们常引用诗句“_”来感叹夕阳纵好,可惜维持不了多少时间。(6)同学们即将毕业,你送别你的好朋友时,会对他说:_。(7)同桌把脏东西扔在你的位置上,你没有怨恨,而是默默地打扫干净,因为你记得孔子的话:_。(8)班长总是手不释卷,写起作文来文思泉涌,“_”是其真实写照。17. 古诗欣赏:补充诗句,并完成练习。枯藤缠绕的老树上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小桥旁潺潺的流水映出几户人家,荒凉的古道上,迎着萧瑟的秋风走来一位骑着瘦马的游子。夕阳早已往西沉下,漂泊未归的断肠人还远在天涯。(1)枯藤老树_,_流水人家,古道_。夕阳西下,_在天涯。这首诗的题目是_,作者是_。(2)天净沙秋思“天净沙”是_,“秋思”是_。此曲被后人称为“_”。(3)你认为全曲的主旨句是哪一句?( )(4)你积累了多少思乡的诗呢?根据提示,把诗句补充完整。君自故乡来,_。来日绮窗前,_?王维杂诗少小离家老大回,_。儿童相见不相识,_?贺知章回乡偶书18. 根据下面的古诗,写出相对应的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_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_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_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_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_19. 附加题(1)下面的一些歇后语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请补写出来。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_小和尚念经_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_此地无银三百两_(2)看到下面的词语,你会想起哪些古诗?请选择期中两句写下来。思乡心切:_劳动生活:_20. 读古诗,完成练习。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1)找出诗中的两组反义词,写在下面的横线上。_(2)这首古诗是_代诗人_所作。诗中写景的诗句是_,说理的诗句是_。(3)诗人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面目”呢?21. 请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1)爱人者,人恒爱之;_。(2)蚂蚁搬家蛇过道,_。(3)大漠孤烟直,_。(4)精诚所加,_。(5)这样的山_这样的水,这样的水_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_,山间_,江上_,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_,真是“_,_”。(6)科学家从青蛙的眼睛得到启示发明了“_”,从蜻蜓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_”。22. 根据所学内容填空。(1)又是一年新春至,古往今来,漂泊在外的游子,总会思念自己的家乡,梅花魂中的外祖父把感情寄托在_上;唐朝诗人张籍则融秋思于_中;纳兰性德的名句“_,_”更是道出了远在边塞将士的思乡情怀。(2)别看他貌不惊人,却是一个了不起的神童,早就是_了。你看,他写的文章就是_。(歇后语)(3)刘霆哥哥“背着母亲上大学”的故事让我想起了桓宽的“_,_”这句名言。(4)七律长征一诗中,总写长征艰难的诗句“_,_。”23.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落上头。(1)小池这首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的亲密和谐的关系。(2)“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两句中的“惜”“爱”用得好,谈谈它们的好处何在?24. 把下列诗句填充完整。(1)沉舟侧畔千帆过,_。(2)策马前途须努力,_。(3)捐躯赴国难,_。(4)不经一番彻骨寒,_。(5)_,俯首甘为孺子牛。25. 积累与应用。(1)在天游峰的扫路人中我们认识了_的扫路人;从山谷中的谜底中我们受到的启示是_这个启示可以用成语_来替代;(2)良药苦口利于病,_。(3)要敢于同坏人坏事坏风气做斗争,于谦的“_,_”就是最好的写照。(4)我特别喜欢月光下的夹竹桃。你站在它下面,花朵是一团_;但是香气却毫不_,浓浓地从花枝上袭了下来。它把影子投到墙上,_,_,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26.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浪淘沙唐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注释】浪淘沙:唐代教坊曲名,后成为词牌名。浪淘风簸:形容黄河浪高风急。自天涯:来自天边。李白有一首诗中说:“黄河之水天上来”。古人认为黄河的源头和天上的银河相通。牵牛织女:银河两侧的两座星宿,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织女本来是天上的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妻。王母娘娘知道后非常生气,把织女召回,牛郎一直追到天上。为了惩罚他们,王母娘娘用银河把他们隔开,一年只许在七月七日这天相见一次。(1)请你从诗中找出一个多音字,按照不同的读音组词。(2)诗中哪句诗描写了黄河的全貌?(3)诗中哪句写到了优美的神话故事?(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7. 我会积累,我会读书。(1)这学期我们已学了两首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你能默写其中一首吗?别忘写上作者的姓名哦。 _ _ _,_。 _,_。(2)本学期你一定读了不少课外书,请你推荐一本你认为比较好的书吧。先写出书名:_简要谈谈你认为好的理由:_28. 下面句子中划线词句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小书法迷娜娜很勤奋,只有练起字来,才特别投入,即使手腕酸痛,也舍不得放下手中的毛笔。B .小乔到西湖游玩,春风和煦,景色宜人,沉醉其中的他由衷赞叹道:“太美了!这真是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C .上个星期,体育老师谋划已久的两校足球友谊赛终于在体育馆成功举行。D .“奶奶,天晴了,请您把花生拿出去晒晒,别让它发霉了。”婷婷再三吩咐。29. 请根据语境,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1)【诗词的积累】古诗是字字珠玑,句句深情。诗中有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设工程进度监理服务协议
- 2025公务员审计面试题及答案
- 公共行政中的包容性治理模式-洞察及研究
- 疾控专业考试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消费后纺织品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缓激肽B1受体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宣传册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有关心肺复苏教学课件
- 智能监控中心建设及维保服务合同范本
- 双方协议离婚房产分割及子女抚养协议书
- 中考语文散文专题训练-陈应松散文(含解析)
- 急诊急救业务知识培训课件
-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讲解
- 农行功能测试技能考察方向及问题解答
- 感染性腹泻的病例讨论
- 输尿管癌根治术后护理查房
- 2025年二级建造师(市政专业)继续教育习题及考试答案
- 煤矿智能化建设评分方法
- 入党积极分子培训考试题库及答案
-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1.4分数乘法运算律及分数乘法的应用 同步练习(含解析)
- 校服供货考核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