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热学教学大纲英文名称: Calorifics授课专业:应用物理学学时:51学分:3开课学期:一年级下学期适用对象:应用物理学专业一、课程性质与任务热学是四年制本科应用物理学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是普通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热现象、热本质及热力学基本定律的基础学科。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掌握热学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认识物质热运动形态的特点、规律和研究方法;了解温度和热的测量原理和方法;明确热力学和分子运动论的基本原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固体物理等后继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并通过对热学发展史上某些重大的发现和发明的介绍,使学生了解物理学思想和实验方法,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使学生获得科学方法论上的教益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在教学中,通过课堂讲授、实验(另计学时)、习题课和课程讨论等教学方式,阐明热学的基本概念、规律和研究方法,并结合科学研究和生产实际穿插介绍热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应用实例,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从而处理好:定性与定量、理论体系与实验方法、基础理论与近代科学成就等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等科学素质。三、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导论(8学时)第二章分子动理学理论的平衡态理论(8学时)第三章输运现象与分子动理学理论的非平衡态理论(6学时)第四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10学时)第五章热力学第二定律与熵 (10学时)第六章物态和相变 (6学时)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平衡态、物态方程、热力学第零定律、理想气体压强公式及分子平均平动动能、麦克斯韦分布函数、平均速率、方均根速率、最概然速率、自由度、能量均分定理、碰撞截面、平均碰撞频率、平均自由程、准静态过程、功和热量、内能、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卡诺循环和卡诺热机的效率、热力学第二定律、卡诺定理、熵和熵增加原理、液体表面张力、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强、相变、汽化和凝结。教学难点:分子间相互作用势能、范德瓦尔斯方程、概率分布函数、速度空间、麦克斯韦速度分布、气体粘性系数和导热系数和扩散系数的导出及它们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定体热容、定压热容、焓的物理意义、温熵图、熵的微观意义、真实气体等温线。五、教学时数分配:教学时数51学时,其中理论讲授51学时。(具体安排见附表)六、教学方式:1、热学是应用物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教学过程中要强调物质运动形式的多样性与各种规律及其研究方法的特殊性。在学习分子动理论时要特别强调由大量分子构成的系统所遵从的统计规律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2、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针对大学新生普遍对大学的教法不适应,且自学能力教差等情况,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3、为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应讲解适当的例题和安排一定的习题课,使学生学会正确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要布置适量的习题和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钻研物理概念,牢固掌握基础知识。4、热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一门科学,要充分重视理论的实验基础,防止忽视实验的纯推理倾向,同时要始终贯彻理论来自实践又高于实践,通过实验反复检验理论并发展理论的思想。5.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注意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电子教案与黑板的结合,并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启发式教学,组织课堂讨论、课堂提问等。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1.本课程必要的先修课程:力学、高等数学。2.本课程的后续课程: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固体物理。八、考核方式:本课程考核方式为考试,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本课程成绩采用期末考试与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评定,最终成绩由以下二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第二部分:作业成绩及平时检测占总成绩的30。九、教材及教学参考书:主教材:秦允豪编.普通物理学教程热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参考书: 1、李椿等编.热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赵凯华等编.新概念物理教程热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第一章导论(8学时):一、教学要求:了解热物理学的两种描述方法。 理解热力学系统的平衡态,掌握判别是否处于平衡态的方法。 熟练掌握理想气体的物态方程。掌握热力学第零定律及温度的概念,知道温标是温度的数值表示法。了解摄氏温标、理想气体温标和热力学温标。 理解物质的微观模型。了解布朗运动和涨落现象。理解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温度的微观意义。熟练掌握理想气体压强公式和理想气体分子热运动平均平动动能公式。了解分子间作用力曲线和分子间互作用势能曲线。理解范德瓦尔斯方程。二、教学要点:1. 宏观描述方法与微观描述方法11 热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12宏观描述方法与微观描述方法2.热力学系统的平衡态21 热力学系统22 平衡态和非平衡态 23 热力学平衡3. 温度31 温度32 热力学第零定律33 温标4.物态方程41 物态方程42 体膨胀系数、压缩系数、压强系数 热膨胀现象43 理想气体物态方程44 混合理想气体物态方程5.物质的微观模型51 物质有大数分子组成52 分子热运动的例证53 分子间的吸引力和排斥力6. 理想气体微观模型的初级理论61 理想气体微观模型62 碰壁数63 理想气体压强公式64 温度的微观意义7.分子间作用力势能与真实气体状态方程71分子间互作用势能曲线72分子碰撞有效直径、固体分子热振动、固体热膨胀73范德瓦耳斯方程三、重点、难点重点:平衡态、物态方程、热力学第零定律、碰壁数、理想气体压强公式及分子平均平动动能。难点:分子间相互作用势能、范德瓦尔斯方程。四、思考题1.3.91.4.51.6.31.6.41.6.91.7.4第二章分子动理学理论的平衡态理论(8学时)一、教学要求了解分子动理论的特点。 掌握概率的基本性质和求平均值的基本方法,理解概率分布函数。掌握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函数,熟练掌握平均速率、方均根速率和最概然速率。理解速度空间概念,掌握麦克斯韦速度分布。理解等温大气压强公式。理解自由度与自由度数,掌握能量均分定理。二、教学要点:1.分子动理学理论与统计物理学2.概率论的基本知识21伽尔顿板实验22等概率性与概率的基本性质23平均值及其运算法则24均方偏差25概率分布函数3.麦克斯韦速率分布31分子射线束实验32麦克斯韦速率分布4.麦克斯韦速度分布41速度空间42麦克斯韦速度分布43相对于vP的速度分量分布与速率分布44从麦克斯韦速度分布导出速率分布5.气体分子碰壁数及其应用51由麦克斯韦速度分布导出气体分子碰壁数及气体压强公式6.外力场中自由粒子的分布玻尔兹曼分布61等温大气压强公式62旋转体中粒子径向分布63玻尔兹曼分布7.能量均分定理71理想气体热容72自由度与自由度数73能量均分定理76能量均分定理的局限77固体的热容三、重点、难点重点:麦克斯韦分布函数、平均速率、方均根速率、最概然速率、等温大气压强分布、自由度、能量均分定理。难点:概率分布函数、速度空间、麦克斯韦速度分布四、思考题2.2.22.3.12.3.52.5.42.6.22.6.62.7.3第三章输运现象与分子动理学理论的非平衡态理论(6学时)一、教学要求了解牛顿粘滞定律、气体粘性微观机理、泊肃叶定律和斯托克斯定律。了解斐克定律、气体热传导微观机理。了解傅里叶定律、气体热传导微观机理。理解碰撞(散射)截面、刚性分子碰撞截面公式。掌握气体分子间平均碰撞频率和分子平均自由程公式。了解气体粘性系数、气体导热系数、气体扩散系数的导出以及它们与温度、压强的关系。 了解真空概念、稀薄气体中的热传导现象。二、教学要点:1.黏性现象的宏观规律11牛顿黏性定律层流12泊肃叶定律13斯托克斯定律2.扩散现象的宏观规律21菲克定律3.热传导现象的宏观规律31傅立叶定律32热欧姆定律5.对流传热51自然对流52牛顿冷却定律6.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61碰撞截面62分子间平均碰撞频率63气体分子间相对运动速率分布64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7.气体分子碰撞的概率分布71气体分子的自由程分布8.气体输送系数的导出81气体黏性系数的导出82气体热传导系数和扩散系数83与实验结果的比较9.稀薄气体中的输送过程91稀薄气体的特征92稀薄气体中的热传导现象三、重点、难点重点:输送现象的宏观规律、碰撞截面、平均碰撞频率、平均自由程。难点:气体粘性系数、导热系数、扩散系数的导出及它们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四、思考题3.1.33.3.13.6.23.6.43.7.23.9.4第四章热力学第一定律(10学时)一、教学要求 理解准静态过程、可逆与不可逆过程。 理解功和热量。熟练掌握准静态过程的功及在PV图上的表示。理解内能是态函数。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 理解定体热容、定压热容、焓的定义和焓的物理意义。 熟练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的等体、等压、等温、绝热及多方过程的应用。理解热机的效率。掌握卡诺循环和卡诺热机的效率。了解致冷机的致冷系数、卡诺致冷机的致冷系数和焦耳汤姆孙效应。二、教学要点:1.可逆与不可逆过程11准静态过程13可逆和不可逆过程2.功与热量21功是力学相互作用的能量转移22体积膨胀功23其他形式的功24热量和热质说3.热力学第一定律31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32内能定理4.热容与焓41定体热容与内能42定压热容与焓5.第一定律对气体的应用51理想气体内能焦耳实验52理想气体的等体、等压、等温过程53绝热过程54大气温度绝热递减率56多方过程6.热机61热机蒸汽机62卡诺热机63内燃机循环7.焦耳汤姆孙效应与制冷机71制冷循环与制冷系数72焦耳汤姆孙效应73气体压缩式制冷机74热泵型空调器三、重点、难点重点:准静态过程、功和热量、内能、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卡诺循环和卡诺热机的效率。难点:定体热容、定压热容、焓的物理意义。四、思考题4.2.24.4.64.5.74.5.124.6.14.6.44.7.1第五章热力学第二定律与熵(10学时)一、教学要求掌握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开尔文表述和克劳修斯表述及两种表述的等效性, 利用四种不可逆因素判别可逆与不可逆。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掌握卡诺定理及卡诺定理对提高热机效率的指导意义。理解熵和熵增加原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了解温熵图和熵的微观意义。二、教学要点:1.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及其实质11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及其等效性13利用四种不可逆因素判别可逆、不可逆14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2.卡诺定理21卡诺定理23热力学温标3.熵与熵增加原理31克劳修斯等式32熵和熵的计算33温熵图34熵增加原理36熵恒增和能贬值37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38熵的微观意义玻尔兹曼关系三、重点、难点重点:热力学第二定律、卡诺定理、熵和熵增加原理。难点:温熵图、熵的微观意义。四、思考题5.3.15.3.35.3.65.3.11第六章物态与相变(6学时)一、教学要求了解物质的五种状态。了解液体的微观结构。 理解液体的表面张力、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强。了解润湿与不润湿现象和毛细现象。理解相与相变、汽化和凝结。了解真实气体等温线、临界点的特点。了解固-液、固-气相变、相图、克拉珀龙方程。二、教学要点:1.物质的五种物态11引言12固态2.液体21液体的微观结构22液体的彻体性质3.液体的表面现象31表面张力和表面能33弯曲液面附加压强34润湿和不润湿毛细现象4.气液相变41相与相变42汽化和凝结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手房买卖协议书
- 企业员工培训:提升工作效率的秘诀
- 人工智能与深度学习在智能家居的融合发展
- 国际视野下的职业发展:大学生海外职业规划研究
- 邮储银行南充市南部县2025秋招笔试数量关系题专练及答案
- 邮储银行扬州市广陵区2025秋招笔试金融学专练及答案
- 专业知识能力培训心得课件
- 邮储银行怀化市溆浦县2025秋招英文面试20问及高分答案
- 人民币防伪知识专题培训课件
- 2025标准的企业租赁合同样本
- 父母情+养育恩-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感恩教育主题班会
-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2026校园招聘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网络信息安全培训案例分享课件
- 社区获得肺炎护理
- 高压氧舱培训课件
- 锁骨骨折诊疗指南
- 矩阵论简明教程全课件
- 学校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成员及工作职责、实施方案范文
- 2025年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知识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绿化工技师试题及答案
- 日常膝关节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