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文默写 随着中考命题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记诵名句名篇等文化材料对于陶冶和丰富学生的人文精神的重要作用。因此,背诵默写这一能体现出一个人的语文文化功底和精神底蕴的考点,也越来越受到中考命题者的重视。一、冲刺策略古诗文名句积累,在中考复习时,应强调三个意识。1、名言佳句意识一篇古文,一首诗歌,哪些语句可以成为名言佳句,我们大体上可以从“三性”的角度上来识别。一思想性:能体现高远的人生境界或高尚的道德情操的语句;二哲理性:能概括生活的一般道理或为人处世的方法的语句;三审美性:描绘景物人物凝练传神,意象生动,意境深远的语句。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有意识地摘录,并作些旁批,以加深理解,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背诵。2、整篇(整首、整段)背诵意识中考名句积累的考查题,虽然只要求默写古诗文中的一句或几句,但真正要记得准,记得牢,整篇、整首、整段,背诵效果最佳。只有注意整体感受整篇或整段的意境意蕴,名句才可能记得牢。这样,在默写时才有可能避免本对“名句”十分熟悉却不能写出的现象。3、规范的默写意识名言佳句填写在中考题中,要求不能写错别字,有的同学可能背得滚瓜烂熟,但动起笔来,却字迹不清,甚至写错别字,这样就等于还是不会填写。因此,在平时复习中,在背诵基础上,我们还要正确、规范地把它默写出来。复习要求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文的背诵要求非常明确:背诵优秀诗文80篇。这不仅有对背诵数量(80篇)的要求,而且有对质量的要求。数量上,人教版语文七至九年级教材现有诗歌(含课外部分)79首,文言文38篇,共117篇(首)。其中,课标推荐背诵的50首古诗词、20篇文言文(见语文课程标准“附录”部分),其余的篇目从教材剩下的47篇中由任课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质量上,强调“积累”、“感悟”、“运用”、“提高品位、情趣”。其次还要求背诵些课外阅读中了解的与课内相关文段句有密切关联的语句,如格言、谚语、歇后语、成语、俗语、对联等。中考考查古诗文名言佳句的积累主要形式是默写,其主要题型有如下几种:直接型默写:即给出诗文的上句与下句,要求补充完整。理解型默写:即根据所提问题,从诗文中选择恰当的句子填写。运用型默写:这类试题的设计往往是生活中的某个场景,要求考生据此按指定篇目的语句加以默写。借此考查考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实际运用的能力。归类型默写:试题规定默写的角度,要求考生写出和这一内容同类的诗文。赏析型默写:这类默写题是在运用默写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考生的潜能,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篇佳句的理解赏析能力。此外,有的省市还出现了读图式默写,即根据图画填写诗文。考生要通过仔细看画面,并回忆课文中与之相类似的意境,选择恰当的句子填写。默写题无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这一题型有助于青少年在记忆力的鼎盛时期为自己建造民族语言文化的金字塔,并将受益终生。二、复习方法名句积累常见的方法有如下几种:1、理解积累:就是通过反复诵读,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理解文意,达到一种见“题”书“名”,见“义”知“句”的效果。要将“眼看口读耳听思维”这一进程同时进行,并贯穿始终。2、归类积累:就是将相关的诗文名句按照不同的类别归类整理,找出其“异”诵读,进而把握其特征,理解其要义,熟读成诵。3、联想积累:就是借助类比联想的方法积累名句。或由某一诗句联想到与之相关的句子,或由某个作家、作品名联想到某一名句。4、回环积累:就是利用艾宾豪森的遗忘曲线规律:先快后慢,即是说第一次感知的内容记得较快,忘记得也快些,若是反复诵读,记得就牢靠一点,忘记速度就慢一些,如此反复就能获得终生受用的知识,永远不会忘记。5、抄读积累:就是将一些重点诗文名句抄写、读背,既加深印象,又能提高积累效率。 三、典例剖析1、依据相关课文,将下面诗词中的名言名句补充完整。落红不是无情物,_。 (龚自珍己亥杂诗)采菊东篱下,_。 (陶渊明饮酒)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夜阑卧听风吹雨,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解析:这道题是一般识记续接默写。这是默写题中最简单的一种,只要平时认认真真熟记要求背诵的篇段,回答此题不难,但答题时必须做到背诵准确无误,默写规范,千万不要把字写错了,写掉了。答案 化作春泥更护花;悠然见南山;无可奈何花落去;会挽雕弓如满月;铁马冰河入梦来。2、古诗文默写。_,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秋思)落红不是无情物,_。(龚自珍己亥杂诗)_,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王维使至塞上描绘沙漠雄奇壮美景色的两句诗是_,_。苏轼水调歌头中表达天下离人美好心愿的句子是_,_。杜甫在望岳中,用_,_。来表现自己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解析:题为一般识记续接默写,分析见例1。题是理解型默写,这类题常常带有鉴赏性质,答题时要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看清题干要求,正确把握题意,明确答题指向,同时要求透彻理解古诗文意思,重视名句在具体语境中的理解运用。答案:塞下秋来风景异;化作春泥更护花;春蚕到死丝方尽;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3、按要求默写。(1)江流天地外,_。(王维汉江临眺)(2)由“四面湖山收眼底,万家忧乐上心头”这幅对联,你一定能联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千古名句:_,_。(3)登高是传统习俗,更是古代诗人表情达意的重要方式,在他们的笔下有多种多样的“登高”。请你写出与“登高”有关的古诗词名句。(课内外不限)_解析:此题将一般识记续接默写、理解默写、开放拓展默写结合在一起,综合程度高。特别是(3)题开放拓展型默写,富有创意,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答题灵活。这就要求考生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通过比较归纳,筛选已储备的信息,准确作答。答案:(1)山色有无中;(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等。4、按要求默写。(1)成语“剪烛西窗”源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的“何当共剪西窗烛,_”。解析:这题为直接型默写题难度比较小,只要求会背会写即能作答,属记诵考查的最低层次。在作答不得多写、少写、错写或颠倒顺序。答案:却话巴山夜雨时。(2)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_,_。”解析:此题为理解型默写题,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是要对古诗词文的意思有充分的理解。答案: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3)根据提示,在画线处填上恰当的诗句。杜甫是唐代大诗人,他见证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青年时代,身处开元盛世的他有着“_,_”(望岳)的远大抱负;安史之乱时,他以博大的济世情怀体察人间冷暖,道出了“_,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理想。解析:此题为语境型默写题,这种类型的默写题要求考生不仅会默写诗文的名句,还应该能够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准确地运用。答案: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4)写出一个描写“云”的古诗文名句。_解析:此题为归类型默写题,这种类型的默写题要求比较宽泛,无论课内或课外学过的都可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积累的情况自由填写。这是一道开放型试题。答案:示例:潮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千形万象竟还空,映山藏水片重复 / 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 /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寒空五老雪,斜月九江云。/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5)中秋明月映照着浅浅的海峡。遥望台湾,思念亲人,人们不禁吟诵苏轼水调歌头中祝福亲人的名句“_,_。”解析:此题为赏析型默写题,这类题型将古诗文默写与赏析结合在一起,没有固定的答案,只要填写表达乡情乡愁的古代诗歌名句即可,考生凭自己的喜好在诗文中选择语句作答。这类题更具有开放性和主观性,是考查考生展示其语文才华的一种好题型。答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5、初三毕业晚会上,同学们欢聚一堂,有的在依依话别,难舍难分;有的在憧憬未来,畅谈人生。这时,请你从中国古词语中任选两句表现离情别意和思想抱负的诗(含词、曲)句,作为临别赠言献给他们。示例: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离情别意)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思想抱负)临别赠言:第句(离情别意):_第句(思想抱负):_答案:(离情别意):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思想抱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考生可任意作答,只要符合要求即可)6、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写古诗文原句。“一切景语皆情语”。徜徉于文学艺术的原野,情景交融的佳句俯拾皆是:“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透露出诗人对莺歌燕舞早春美景的喜悦之情;而晏殊浣溪沙中“_,似曾相识燕归来”则表现了作者感时伤逝之情怀。欧阳修笔下的“_”写出了琅琊山夏日山林之秀美;“至于夏水襄陵,_”(郦道元三峡)描绘出三峡夏日水势之汹涌。“_,白露为霜。_,在水一方(诗经蒹葭)”于浓浓的秋凉之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塞下秋来风景异,_”则渲染了古代西北边陲秋景的悲凉奇异。“_,_”是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花咏雪、以春景写冬景之千古名句。解析:此题为依据主题设计的理解性默写,全部古诗文句子都围绕“情景交融”这一主题,依据春夏秋冬的顺序排列,没有按年代顺序。回答此类试题容易失误之处为:不结合诗文句子的上下语境,不注意题干的内容提示,进行想当然默写。在理解性默写题中,基本上都有作者、篇目和内容特点的提示,这是解答此类试题的钥匙,只要牢牢把握就能打开答案之锁。比如要求填写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两句诗,题干点明是写莺歌燕舞的早春美景,而且是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情”,诗中只有“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符合要求。同样,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描写琅琊山夏日山林之秀美的句子只有“佳木秀而繁阴”一句。依此方法,其余句子都能准确填写。答案: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无可奈何花落去;佳木秀而繁阴;沿溯阻绝; 蒹葭苍苍 所谓伊人;衡阳燕去无留意;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7、古诗文默写。(1)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_。(李煜相见欢)(2) _,衡阳燕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秋思)(3)欧阳修醉翁亭记中表现饮酒旨趣并不在酒的句子是“_”。(4)诗言志。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充满了对友人的真挚情谊;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_,_”表现了诗人心系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苏轼江城子中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抒发了为国杀敌的壮志;文天祥过零丁洋“_,_”表达了舍生取义的决心。解析:此题包括三种题型:(1)(2)题为直接性默写;(3)题为理解性默写;(4)题为主题性默写。回答时不仅要填写出诗文原句,还要将字形写对,因为几乎所有默写题的评分要求都规定不能添字、漏字和有错别字。如“梧桐”两字要将偏旁写对;“庇”字不能写作“避”;“汗青”的“汗”不能写作“汉”,之所以写错是因为没有明白“汗青”的意思。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古时在竹简上记事,采来青色的竹子,要用火烤竹板冒出水分才容易写,因此后世把著作完成叫作汗青。史册。答案:(1)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2)塞下秋来风景异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4)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8、古诗文积累。(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_,_。(诗经蒹葭)(2) 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3)问君何能尔?_。(陶渊明饮酒)(4)海内存知己,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5)_,_。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禹锡陋室铭)(6)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_,_”。(7)思念之情,亘古不变,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唱。潇潇夜雨中,李商隐客居寂寞,倚窗伫立,将相思之情转化为了重逢的希冀:“_,_。”(夜雨寄北)明月清辉夜,苏东坡把酒临风,缓歌徐吟,唱出了对亲人的思念,也唱出了对天下人的祝福:“_,_。”(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8)赠送玫瑰,手有余香。人们在奉献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高尚的人格。我们学过的古诗词中就有许多表现奉献精神的诗句,请你写出其中的两组句子。_,_。_,_。解析:此题有四种题型:(1)(5)题为直接性默写;(6)题为理解性默写;(7)题为主题性默写;(8)题为归类性默写。在直接性默写中,(2)(5)两题因为没有上句提示,填写时可能稍费周折。回答(2)题要明白这是一个对偶句,上句要与下句对仗才符合要求。(5)题要求填写两句,但也同下面的句子一样是对仗,而且内容也有联系。(7)题李商隐的诗句容易写成前两句,因为题干上有“潇潇夜雨”的提示,而诗歌前后两句都写到了雨。不好辨别时,可再看题干中的其他信息:“倚窗伫立,将相思之情转化为了重逢的希冀”,这样就会很清楚地知道应该填写后两句。(8)题没有具体诗句的限制,但内容必须符合“奉献”的主题,想当然地填写别的内容的诗句都是错误的。答案:(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2) 无可奈何花落去(3)心远地自偏(4)天涯若比邻(5)山不在高,有仙则名(6)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7)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8)示例: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9、读下面的语句,任选其中三句,根据你的理解把想到的诗句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李白的云帆点缀了沧浪之水;辛弃疾的醉眼迷离了刀光剑影;范仲淹的泪光朦胧了苍颜白发;陆游的梦乡回荡着铁骑铮铮;苏轼的华发张扬了少年意气。_;_;_;_;解析:解题方法应是抓关键词语展开联想。如第一个分句中交待了作者是“李白”,然后抓住“云帆”、“沧浪之水”这些关键词,然后从学过的古诗词中收搜,自然会想出“直挂云帆济沧海”其他的语句用同样的方法也可以解答。答案:直挂云帆济沧海醉里挑灯看剑将军白发征夫泪铁马冰河入梦来老夫聊发少年狂(任选其中的三句)10、根据提示,默写下面古诗文句子。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更应该亲近传统文化。让我们走近陶渊明,去体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泊与和谐;让我们走近李商隐,去感受“_,_”(无题)的执著与奉献;让我们走近王安石,去学习“_,_”(登飞来峰)的坚毅与无畏。这样,我们才能找到精神的寄托。解析:此题要求根据意境默写诗句,考查学生的变通能力。解题时首先要注意例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泊与和谐”对我们思维的提示,然后再根据范围框定(篇名)和内容的暗示(表现执著与奉献、表现坚毅与无畏)答题,也就不难。答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11、按要求填写下列诗文句子。(1)在课内外的探究中,我们常常有“站得高看得远”的感慨,请你用学过一首古诗来表达:_,_。(2)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表达自己和远征人们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_,_。(3)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表达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人生追求的句子是:_。解析:此题为理解型默写题,解答这类题应该细读题干,把握句意,然后根据有关提示,筛选出相应的语句。答案:(1)示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畏浮云遮望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英文护理面试题库及答案
- 银行专项笔试题及答案
- 银行招投标面试题及答案
- 银行游戏笔试题目及答案
- 心脏康复专业试题及答案
- 临床专业面试题及答案
- 职高化妆专业试题及答案
- 钻石专业试题及答案
- 湖北省汉川市金益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起点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随机过程 第四章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 2024重庆护士三基考试真题卷(附答案)
- 2025-2026学年人教鄂教版(2017)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5-2026学年秋季第一学期学校德育工作安排表
- 中医家族传承政策解读
- 2025年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竞赛题库及参考答案
- 医药行业KA经理工作汇报
- 体育办公室管理制度
- 浙教版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科学第1章 对环境的察觉 单元测试卷
- 2025年海南省财金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炭石墨负极材料项目合作计划书
- 古村落传统建筑保护与改造的探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