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资料来源:中学语文网中网|中学语文资源网 整理设计:彭登联 古诗词鉴赏教案第一部分 前言很多同学在欣赏古诗词时觉得无从下手,觉得看不懂。这固然和缺乏积累有关,其实也是我们同学的心理在作怪。古诗词鉴赏有什么好怕的?它很有规律和方法可循的。很多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只要我们大致把握住了方向,如情感、技巧等,再把下列规范语言套一套,蒙一蒙,得它个6分是没有问题啦。下面开始吧。第二部分 古诗鉴赏专业术语必备(要求:早读读一读)一、关于诗歌中的形象 (一) 人物形象:包括诗中人物、自我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主要分析人物性格、品质、心态、情感、思想,必须结合诗句来谈。 (二) 物象意象:分析景物特征,由景物暗示人物内心和思想。借物抒怀、托物言志。客观存在着的事物、景色及至活生生的人,一旦笼于人的笔下,就成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如:豪放洒脱的形象,忧国忧民的形象,归隐田园的形象,爱惜人才的形象,儿女情长的形象。 二、有关艺术手法 1、 表现手法: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反衬、烘托、托物起兴、美景衬哀情、渲染、虚实结合。 2、 抒情手法: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3、 描写方法:(按不同分类标准) 1)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2) 虚写、实写、虚实相间。3) 动态描写、静态描写。(动静结合、以静衬动)4) 景物(环境)描写作用:渲染气氛、烘托(暗示、流露、表现)人物心情、为抒情做铺垫、奠定感情基调、情景相生(情景相融)、美景衬哀情、动作(细节)描写、语言描写 4、 修辞手法:夸张、比喻、比拟(拟人、拟物)、排比、对偶(主要是前三类) 5、 诗歌分类(不同分类标准)按表现手法分类:浪漫主义:想象、夸张、语言华美,一般表现对理想的追求或对现实的不满和逃避。现实主义:写实,对现实的直接反映(批判,不满、揭露)。按内容分:边塞诗:杀敌报国,建功立业,语言豪迈壮阔。田园诗:表现田园生活的安逸、闲适。送别诗:表现和友人的惜别之情,或对友人、对自己的劝勉。怀古诗:借古讽今。咏物诗: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羁旅诗:思乡念亲。 6、语言风格诗歌的语言有: (1)、平实质朴;(2)、含蓄隽永 ;(3)、清新雅致; (4)、形象生动;(5)、绚丽飘逸;其他还有:粗犷豪放、缠绵哀怨、含蓄蕴藉、悲怆幽怨。 7、运用典故诗歌中常常引用古书中现成的故事或词句,这叫“用典”,因为诗歌要“寓万于一”,以简括体现丰富。理解典故需要把握两点,一是典故本身的内容,二是作者用典的意图。三、思想内容(须结合诗句加以鉴赏)忧国忧民、怀古伤今、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忆友怀旧、思乡念亲、相知相思、别恨离愁、杀敌报国、建功立业、孤独惆怅、寂寞伤感、闲适愉悦、遭贬激愤、坚守节操、表现哲理、感奋振作、激励友人。四、对诗歌情感的鉴赏诗歌是抒情的语言艺术,准确鉴赏诗歌的关键在于把握诗歌里所表达的感情。诗歌所表达的感情约略可分为以下八类:1、惜别之情如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 2、黍离之情如姜夔的“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扬州慢),表达的是对物是人非的无限惋惜及悲痛之情。 3、思乡之情如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4、怀古之情如杜牧的“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 5、讽喻之情如诗经中的“硕鼠硕鼠,无食我黍”;白居易的“樽罍溢九酝,水陆罗八珍是岁江南早,衢州人食人”(轻肥)。 6、报国之情如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出塞);陆游的“出师一表真名世”(书愤)。 7、咏景之情如贺知章的“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柳);谢朓的“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不对芬芳酒,还望青山郭”(游东田)。 8、恋友之情如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第三部分 古诗词鉴赏答题思路(要求:做题悟一悟)一、先要弄清诗歌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审视题目由题目解读内容。透过诗歌题目,我们可以知道作品的内容范畴是写景诗、怀古诗、咏物诗,还是送别诗、咏史诗、叙事诗,从而大致推断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比如,题为咏梅,便知此诗为咏物诗,咏物诗大多托物言志,借以表现作者某种高洁的品性。、抓关键词抓住诗中体现诗人思想感情的关键词语。这是医生探脉的步骤。如李白静夜思中“思故乡”三个字,春夜洛城闻笛中“故园情”三个字,就是直接体现作者感情的关键词语。、看结尾句由结句参透主旨或感情。古诗往往有这样的特点,情感都沉在结尾句。二、弄清诗歌是如何表达的 、品味诗歌的语言。尤其要关注动词、形容词、叠词、数词、拟声词、色彩词以及运用修辞方法的词句;要从整体上把握诗歌语言的特点、风格,是清新、质朴,是绚丽、明快,或是含蓄、简洁等等。 、要知道诗歌创作采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诗歌表达技巧主要包括:对比、衬托、烘托、渲染、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借古讽今、动静结合、用典、移情及各种修辞。了解这些手法便可在鉴赏时得心应手。 三、古诗词鉴赏答题要领: 高考诗歌鉴赏题采用主观题形式,答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按要求回答,重点明确。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是分析意象、内容,还是语言、表达技巧,让回答什么就回答什么。弄清出题角度,表达才能有的放矢,重点明确。 、观点明确,表述清晰。应该掌握基本的答题表述格式,这就是:先回复出题者的问题,即亮明自己对这一问题的观点。再围绕自己的观点结合诗歌本身展开一个精短的阐释。 、恰当运用诗歌鉴赏术语,使表达更准确,更符合鉴赏诗歌的要求,提高答题质量。 第四部分 古诗鉴赏题的几种答题范式(要求:考前练一练)一、 分析意境类 提问方式:这首诗(词)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解题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了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范式:描图景(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点氛围(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析情感(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示例: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5年全国卷的第12题) 春行即景(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情”和“景”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明确: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描图景)。但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有“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点氛围),从中更透露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析情感)。 二、 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词)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解题分析:表现手法是诗(词)人用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表现手法分抒怀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1)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间接抒情两种。间接抒情又分为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及托物寓理等。 (2) 描写手法主要有衬托(正衬和反衬)、联想和想象(虚实结合)、对比、白描。 (3) 修辞手法在古诗词中经常出现的有:比兴、比喻、拟人、夸张、双关、用典、设问、反问、反语等。 答题范式:明手法(准确地指出用了何种手法)+阐运用(结合诗句阐释说明诗人如何运用了这种手法)+析效果(此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或刻画了什么形象,或表现了什么主旨。 示例: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2005年浙江卷第16题) 齐安郡中偶题(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青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依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明确:两首诗都运用了拟人的表现手法(明手法)。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阐运用),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析效果)。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花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也娇羞之态(阐运用),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析效果)。 三、 分析语言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词)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技巧,而且要口味整首诗(词)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用来答题的词语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唱、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等。 答题范式:明特色(有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列例证(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析感情(指出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示例: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3年重庆三检) 观祈雨(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萧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这首诗在表达技巧和语言特色上有什么突出的特色?试作简要的赏析。 明确:语言含蓄,极具讽刺性(明特色)。第一句中的“桑无叶”、“土生烟”,景中带情,含蓄地抒发了农民盼春雨心忧如焚的感情。第四句写朱门心忧春阴(雨)使管弦受潮而影响其享乐(列例证)。一样“忧”,两样情,诗人的同情和愤慨渗透其间,溢于诗外(析感情)。 四、 炼字型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那一个字?为什么?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要求品味这些经过经过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读,应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范式:释含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描景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情境(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示例: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3年全国卷第三世界题) 过香积寺(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水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杂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中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明确:“诗眼“分别是”咽“和”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呤,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释含义,描景象)。“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了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意境)(点情境) 五、 一词(句)统领全诗型。 提问方式:某词(句)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解答分析:古诗(词)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字、一词或一句就能成为全诗的线索,构成全诗的感情基调,抓住它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查学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答题范式:思结构(它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虑主旨(它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示例: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2006年辽宁卷第16题) 东坡(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头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荦确:山多大石貌。 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 明确: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的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思结构),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虑主旨) 六、 观点不同型 提问方式:有人这样认为,有人那样认为,你觉得呢? 解答分析:依据原诗(词)作答,一定要从原诗(词)中找到理由、原因。 答题范式:找要点(找到原诗句中的关键点)+分条述(用翻译的形式) 示例: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2004年浙江卷第16卷题) 菩萨蛮(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瞑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是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明确:游子思乡归: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望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入侵检测系统实时监控与优化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报告
- 2025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中的医疗信息化产业链协同发展策略报告
- 2025年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投资策略:充电站投资效益与可持续发展报告001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前冲刺练习题带答案详解(达标题)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高分题库及完整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综合检测提分附参考答案详解【完整版】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前冲刺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试题标准卷附答案详解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前冲刺模拟题库提供答案解析附答案详解(精练)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模拟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夺分金卷】
- 2025年血液净化护理知识测试题库附答案
- 中国式现代化讲稿课件
- 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测技术
- 2025北京大兴区长亦兴土地开发有限公司招聘财务人员综合及考察阶段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书画木框加工管理办法
- 关爱老年心理健康课件
- 无人机组装与调试 课件全套 项目1-3 无人机组装调试基础、多旋翼无人机组装与调试、垂直起降无人机组装调试
- 2025初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专业实务(道路运输安全)》全真模拟卷(二)
- 局工作秘密管理暂行办法
- 北森心理性格测试题库及答案
- 九年级语文个别差异教学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