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语文虚词18个一,而 1. 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2. 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3. 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二,何 1. 用作疑问代词. (一)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何者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岳阳楼记)作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豫州今欲何至 (赤壁之战)大王来何操 (鸿门宴)(二)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然则何时而乐耶 (岳阳楼记)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2. 用作副词. (一)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赤壁之战)徐公何能及君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二)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3. 复音虚词何如何以. (一)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样.樊哙曰: 今日之事何如 (鸿门宴) 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 (信陵君窃符救赵) 君以袁某 为何如人哉 (谭嗣同) (二)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荣禄遇足下素厚,足下何以待之 (谭嗣同)何以战 (曹刿论战) 三,乎 1. 用作语气助词. (一)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几寒乎 欲食乎 (项脊轩志) 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 (报刘一丈书)欲安所归乎 (赤壁之战) (二)表测度语气,可译为吧.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三)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呀等. 呜呼!熟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四)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胡为乎遑遑何之 (归去来辞) 2. 用作介词相当于于. 生乎吾前(师说)3. 可作词尾.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四,乃 1. 用作副词.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这才等;也可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等;还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仅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臣乃敢上壁.(谦颇蔺相如列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2. 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3. 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4. 有时还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五,其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有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其破壁作宾语.)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其闻道作主语.)此皆言其可目者也.(芙蕖其可目作宾语.) (三)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四)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五)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2. 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 其皆出于此乎 (师说表测度.)其孰能讥之乎 (游褒禅山记表反诘.)汝其勿悲!(与妻书表婉商.)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表期望.) 3.用作连词.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或表选择,可译为还是.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 (送东阳马生序表假设.)六,且 1 .用作连词.表示递进关系,并列关系.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赤壁之战)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河水清且涟漪.(伐檀)有时相当于尚且,先让步,后推进一层.如: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2. 用作副词. 相当于将将要,暂且姑且.如: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七,若 1.用作代词. (一)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若毒之乎 (捕蛇者说你)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你的) (二)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论语 宪问) 2.用作连词. (一)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二)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例如: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 高帝纪)(三) 若和夫至结合,组成若夫至若,放在一段或另一层意思的开头,表示他转. 若夫霪雨霏霏至若春和景明(岳阳楼记) 八,所 1.用作助词. (一) 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信陵君窃符救赵)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余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指南录后序)(二) 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信陵君窃符救赵) 2. 在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指南录后序)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3. 复音虚词所以.所和以连用,文言中也常见.(一)表示原因的,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二)表示手段或凭借的 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信陵君窃符救赵)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九,为 为在文言中经常用作动词和介词,也可以用作助词.用作动词,意思是做.还可作判断词是用.这些都属于实词范围.下文介绍作虚词用的几种用法. 1.用作介词.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 (一)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二)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公为我献之.(鸿门宴) (三)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四)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 货殖列传序)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 (六)表示被动关系.读阳平声,可译为被.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五蠹)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 2. 用作助词.读阳平声,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可译为呢 如今人方为刀俎何辞为 (鸿门宴)十,焉 语气助词.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译出. 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有时用于反诘语气,可译为呢.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十一,也 语气助词.经常用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 1.表示判断语气的,死生,昼夜事也.(指南录后序)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业.(左忠毅归逸事) 2.(一)表示肯定语气的,昔人云:将以有为也.(指南录后序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左忠毅公逸事)(二)就是有否定词的句子,仍然是一种表否定的肯定.众曰:若所为诚快,然使君冤未白,犹无益也.(书博鸡者事) 3.表示疑问语气的,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 (庄暴见孟子)公子畏死邪 何泣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 4.(一)表示感叹语气的,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庄暴见孟子)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二) 也表示疑问语气和感叹语气,句中一般要用疑问代词. 5.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十二,以 1.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乃入见.问:何以战 (曹刿论战)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二)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 西南夷传)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 周策)(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2.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二)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三)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作师说以贻之.(师说)剑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四)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五)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 十三,因 1.用作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因为由于,趁着凭借,经过通过.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后汉书 张衡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便.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十四,于 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在)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公输在方面)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在中)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向)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到)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元.(左忠毅公逸事从,自)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跟,同)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对,对于)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记王忠肃公翱事给) 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良曰:长于臣.(鸿门宴)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例如: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墓碑记) 3.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4.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一)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 (二)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职业上捕蛇者说)十五,与1介词,引进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相当于跟和.例1:秦伯说,与郑人盟. 例2:竖子不足与谋!2连词,表并列,相当于和.例3: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例4: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3语气助词,通欤.例5:无乃尔是过与 4固定结构孰与与孰,相当于跟相比,哪一个 .例6:吾与徐公孰美 例7: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十六,则 1.用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二)表示假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三)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不是表示两个词之间).可译为就,或不译.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入则孝,出则弟.(论语 学而) (四)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意思有转折时,则字用在后一分句,可译为可是却;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预备下句转入正意时,则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虽然倒是.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 东门之) 2.用作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十七,者 助词,主要有两种用法.(一)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指南录后序)用叶者取叶初长足时,用芽者自从本说,用花者取花初敷时,用实者成实时采.(采草药)(二)放在一个词或一组词后边,起提顿作用:先用者 提出要说明的事物,稍微停顿一下,然后说明或论断.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五人墓碑记)古之让天之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五蠹)(三)放在时间词之后,起语助作用,可不译.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四)放在数词后边,可译为个样之类.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赤壁之战)十八,之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宋何罪之有 (公输,即宋有何罪) (四)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五)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参考文献:百度快照 揪错 评论 举报 提问者对答案的评价: thanks 其他回答 回答:冥河摆渡魜级别:学士2008-02-19 18:09:59来自:广东省 常见的文言实词有以下120个: 爱、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曾、乘、诚、除、辞、次、从、殆、当、道、得、度、非、复、负、盖、故、固、顾、归、国、过、何、恨、胡、患、或、疾、及、即、既、假、间、见、解、就、举、绝、堪、克、类、怜、弥、莫、内、期、奇、迁、请、穷、去、劝、却、如、若、善、少、涉、胜、识、使、是、适、书、孰、属、数、率、说、私、素、汤、涕、徒、亡、王、望、恶、微、悉、相、谢、信、兴、行、幸、修、徐、许、阳、要、宜、遗、贻、易、阴、右、再、造、知、致、质、治、诸、贼、族、卒、走、左、坐。 另外还有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也属于考察范围。文言虚词较之实词比较复杂,灵活多样,难以区分和把握。常见的文言虚词有18个,即:之、其、而、则、以、乃、于、者、因、也、乎、焉、与、何、为、若、且、所。 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 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备: 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 被:1、影响(被于来世) 2、同“披”,穿(皆被绮绣) 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 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ng 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5、zh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2、惩罚 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 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 2、 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 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4、产生(计将安出) 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16. 次: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7. 箪: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 18. 当:1、承当,承受。(当之无愧) 2、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 3、将要。(今当远离) 4、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5、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 6、抵挡。(“锐不可当”) 19. 道:1、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2、道义。(伐无道,诛暴秦) 3、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4、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20. 得:1、能够(二者不可得兼) 2、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 3、同“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1. 等:1、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 22. 敌:1、攻击(恐前后受其敌狼) 2、敌人(盖以诱敌狼) 23. 吊:1、凭吊(为我吊望诸君之墓) 2、慰问(人皆吊之) 24. 度:1、do估计、推测(孤不度德量力) 2、渡过、越过(关山度若飞) 25. 端:1、画幅的右端(左手执卷端) 2、正、端正(其人视端容寂) 26. 恶:1、怎么(恶能无纪) 2、厌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27. 发:1、行动、发动(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 2、发射(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3、起,被任用(舜发于畎亩之间) 4、征发(发闾左 m戍渔阳九百人) 5、开放(野芳发而幽香 ) 6、发出(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7、f,头发(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8. 凡:1、凡是(则凡数州之土壤) 2、总共(凡三往) 29. 方:1、见方(方七百里)2、长方形(方以长)3、当时候(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 30. 分:fn 1、划分,分开。(今天下三分出师表) 2、分配,分给。(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3、长度单位。(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4、fn,职分,本分。(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 31. 奉:1、通“俸”侍奉(为妻妾之奉) 2、接受、奉行(奉命于危难之间) 3、供养(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2. 否:1、同“不”没有(尊君在否) 2、恶、坏(陟罚臧否) 33. 夫:1、那(予观夫巴陵胜状) 2、f,句首发语词(夫环而攻之/且夫人之学) 3、丈夫(夫 J声起/罗敷自有夫) 4、成年男子的通称,人(荷担者三夫) 34.扶:1、沿,顺着(便扶向路桃花源记) 2、搀扶(出郭向扶将木兰词) 35. 拂1、违背、阻碍(行拂乱其所为) 2、同“弼”,辅佐(入则无法家拂士) 3、轻轻擦过(以手拂之) 36. 福:1、赐福、保佑(神弗福也) 2、好事、有福之事(此何遽不为福乎) 37. 富:1、富丽(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2、富有、充足,有许多(家富良马) 38. 更:1、重新(即更刮目相待) 2、进而(醉则更相枕以卧) 3、互相(更相庆) 4、再、又(更上一层楼) 5、更加(举杯销愁愁更愁) 39. 苟:1、如果(苟富贵/苟慕义强仁) 2、苟且(故不为苟得/苟全性命于乱世) 3、且、或许,表希望(苟无饥渴) 40. 固:1、本来(固众人伤仲永) 2、顽固、固执(汝心之固愚公移山)3、一定、必定(而戍死者固十六七)4、巩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5、安守,固守(君子固穷) 41. 故:1、旧的,原来的(温故而知新/两狼之并驱如故) 2、特意(桓侯谷使人问之/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3、原因,缘故(公问其故) 4、所以,因此(故余虽愚) 42. 顾:1、回头看(顾野有麦场狼元方入门而不顾世说新语) 2、难道(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3、看望,拜访(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43. 观:1、看(予观夫巴陵胜状) 2、景色,景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 44. 冠:1、居第一位(以才略居第一位)2、帽子(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3、男子成人礼(既加冠) 45. 光:1、发扬光大(以光先帝遗德) 2、光线(仿佛若有光) 46. 归:1、归依(微斯人,吾谁与归) 2、回家(太守归而游人从) 47. 过:1、经过(过秦汉之故都上枢密韩太尉书) 2、到(及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 3、犯过失(人恒过) 4、超过,胜过(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48. 好:1、美(秦氏有好女/好鸟相鸣) 2、喜欢(好为梁父吟/好读书,不求甚解) 3、以便、能够(好收吾骨瘴江边) 49. 号:ho 1、大叫,呼啸。(阴风怒号岳阳楼记) 2、ho,别号。(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3、ho,国号。(号为张楚陈涉世家) 4、ho,号召。(号令召三老) 50. 还:1、回家(还以与妻乐羊子妻) 2、xun,同“旋”,回转、掉转(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51. 患:1、担忧、忧虑(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且人患志之不立) 2、忧患(无冻馁之患) 3、当作祸害、认为是祸害(为乡人所患) 52. 惠:1、恩惠(大王加惠) 2、同“慧”,聪明(汝之不惠) 53. 或:1、有时(一食或尽粟一石/或王命急宣) 2、有的人(或说处杀蛟/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3、或许(或异二者之为) 54. 极:1、尽头、穷尽(此乐何极) 2、尽、到(南极潇湘) 3、穷尽,动词(尝极东方)4、非常、最(初极狭) 55. 寂:1、平静(视端容寂) 2、寂静(寂寥无人) 56. 加:1、更加(而山不加增)2、好处(万钟于我何加焉)3、虚夸,以少报多(弗敢加也) 57. 间:1、夹杂(中间如拉崩倒之声) 2、一会儿(立有间) 3、参与(又何间焉)4、中间(傅说举于版筑之间)5、期间(奉命于危难之间)6、量词(宫阙万间都做了土)7、间隔,隔开(遂与外人间隔)8、暗暗地(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 58. 见:1、同“现”(路转溪头忽见) 2、引见(胡不见我于王) 3、召见,接见(于是见公输盘/曹刿请见) 4、拜见(子墨子见王/乃入见) 5、知道(见往事耳) 6、看见(贵人过而见之) 59. 将:1、将领,名词(则命一上将)2、率领(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 3、将要(公将战) 4、搀扶(出郭相扶将) 5、无实义(宫使驱将惜不得) 60. 角:1、吹奏的乐器(鸣角振铃) 2、吹号角(且角且走) 61. 借:1、借(每假借于人) 2、依*(愿借子杀之) 3、即使(借第令毋斩) 62. 尽:1、没有了(担中肉尽/林尽水源) 2、全部取得(利尽南海) 3、尽量,尽可能(进尽忠言) 63. 就:1、接近、趋向(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颓然就醉)2、完成,达到 3、即使 64. 居:1、过了(居十曰) 2、停留(不可久居) 65. 举:1、传扬(死即举大名耳) 2、发动(举大计亦死) 3、被举用(管夷吾举于市)4、参加(董生举进士) 5、全(举国欢庆/举世无双) 66. 具:1、同“俱”,全、都(具答之) 2、具有(各具情态) 67.决:1、判断(孔子不能决也)2、 分别(意难决舍) 3、断然(故决然舍去) 68. 绝:1、隔绝 2、极点(以为妙绝口技) 3、停止,消失(群响毕绝口技)4、极高的,陡峭的 69. 开:1、散开(曰出而林霏开) 2、放晴(连月不开) 3、打开(旁开小窗) 70. 可:1、大约(高可二黍许/潭中鱼可百许头) 2、可以(珠可历历数也) 71. 苦:1、苦于(苦秦久矣) 2、使苦(苦其心志) 3、愁(何苦而不平) 72. 乐:1、以为乐(太守之乐其乐) 2、使快乐(钟鼓乐之) 3、乐趣(而不知人之乐) 4、欢乐、快乐(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73. 类:1、类似(绝类弥勒) 2、同类(不与培 v为类/臣以王吏之攻宋为与此同类) 74. 利:1、有利的(天时不如地利) 2、锐利(兵革非不坚利/怀抱利器) 3、认为有利可图(父利其然) 4、物资(利尽南海) 75. 隶:1、属于(世隶耕) 2、跟着(隶而从者) 76. 良:1、真,实在(良多趣味) 2、善良(此皆良实) 77. 临:1、面对、对着、当着(执策而临之/把酒临风) 2、来到,在(临溪而渔/临池学书) 3、*近(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4、将要(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78. 鳞:1、像鱼鳞一样(鳞浪层层)2、鱼(呷浪之鳞) 79. 令:1、命令。(乃令符离人葛婴陈涉世家) 2、让,使。(忿恚尉,令辱之) 3、指县令。(陈守令皆不在) 80. 妙:1、奇怪(妙无一人肯泊岸)2、奇妙(以为妙绝) 81. 名:1、命名、起名(名之者谁醉翁亭记) 2、说出(不能名其一处口技) 3、名字(自名为罗敷陌上桑) 82. 谋:1、商量(陈胜吴广乃谋曰/聚室而谋) 2、谋划、筹划(抑亦人谋/肉食者谋之) 83. 奇:q 1、奇特。(明有奇巧人核舟记) 2、奇怪,罕见。(此独根分而枝合,奇已!峡江寺飞泉亭记) 3、j。零数。(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84. 骑:1、j,骑兵(骑千余)2、马(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85. 前:1、前面(其一犬坐于前狼) 2、上前(狼不敢前狼) 86. 强:1、强悍(凶强侠气)2、有余(赏赐百千强)3、勉强(不可强以仕)4、力行(慕义强仁)5、强盛,强大(以弱为强者)6、通“僵”,僵硬(项为之强) 87. 且:1、将近(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2、况且(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88. 清:1、清澈(水尤清冽/回清倒影) 2、凄清、冷清清(以其境过清) 89. 情:1、实情(必以情) 2、友情、交情(于是与亮情好曰密) 90. 请:1、请允许,敬辞(请献十金) 2、请求(曹刿请见) 3、请教(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91. 穷:1、穷尽,动词(穷山之高而止/穷回溪/欲穷其林) 2、尽头,名词(而不知其所穷) 3、穷尽,形容词(乐亦无穷) 4、深(穷冬烈风)5、贫穷(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92. 屈:1、委屈(猥自枉屈)2、弯曲(手指不可屈伸) 93. 去:1、走开,离去(一狼径去) 2、距离(我以曰始出时去人近/西蜀之去南海。) 94. 阙:1、宫殿(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2、同“缺”,中断(略无阙处) 95. 容:1、许、让(虽席地不容闲)2、神色(视端容寂)3、容貌(花态柳情,山容水貌) 96. 乳:1、喂奶(妇抚儿乳口技) 2、奶头(儿含乳啼口技) 97. 善:1、专长,名词(岂爱人之善) 2、好(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3、擅长,动词(罗敷善蚕桑) 98. 尚:1、尊重、推崇(而使后人尚之如此) 2、还(而君前途尚可) 3、尚且 99. 少:sho 1、一会儿(少时) 2、稍微(意少舒 3、不多(饮少辄醉) 4、sho,年轻(陈涉少时) 100. 舍:1、学舍、书馆、房屋(至舍/屋舍俨然)2、舍弃(舍文轩而窃敝舆/便舍船,从口入)3、丢开、离去(意难决舍/故决然舍去)4、sh,施舍(舍与你的范进中举) 101. 射:1、射箭(尝射于家圃卖油翁) 2、射术(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 102. 甚:1、超过、厉害、严重(所恶莫甚于死者) 2、十分(流辈甚称其贤) 103. 胜:1、取胜,胜出、超过(此时无声胜有声) 2、优美、美好(予观夫巴陵胜状)3、忍受,能承受(高处不胜寒/驴不胜怒) 4、尽(跨州连郡者不胜数) 104. 施:1、sh,施实。(然后施行出师表) 2、y,(施施)慢步徐行的样子。(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始得西山宴游记) 105. 食:1、sh,吃。(食不饱,力不足马说) 2、s,通“饲”,喂养。(食之不能尽其材) 106. 使:1、派(秦王使人谓安陵君) 2、出使(使于秦) 3、使者(使子为使) 107. 始:1、曾(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2、才(始指异之)开始(游于是乎始) 108. 市:1、集市(东市买骏马木兰词) 2、买(愿为市鞍马木兰词) 109. 恃:1、凭借、依仗(天下之所恃以无忧上枢密韩太尉书 2、子何恃而往为学) 110. 是:1、判断动词,是(我是鬼宋定伯捉鬼)2、代词这样(如是再三宋定伯捉鬼) 111. 适:1、往(抱而适市) 2、正好(而此地适与余近) 3、舒适(其体不适) 112. 书:1、书写。(乃丹书帛曰陈涉世家) 2、文字,字条。(得鱼腹中书) 3、书信。(一男附书至石壕吏) 4、文件。(军书十二卷木兰诗) 113. 数:1、sh,表多次。(又数刀毙之狼) 2、sh,计算。(珠可历历数也核舟记) 3、shu,屡次。(扶苏以数谏故陈涉世家) 114.遂:1、完成(已遂述数行)2、就、于是(遂逐其师) 3、因而(恐遂汩没) 115. 所:1、地方(欲至何所宋定伯捉鬼) 2、“所”与“何”组成偏正词组,“哪里”“什么”(不知有何所畏忌) 116. 所以:1、用什么方法(吾知所以距子矣) 2、用这些来(所以动心忍性) 3、原因(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117. 通:1、通过(初极狭,才通人) 2、通晓、掌握(未能通习吏事) 3、顺利、顺畅(政通人和) 4、整个(通计一舟) 5、通报、传达(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 6、贯通(中通外直) 118. 图:1、想(不图观瀑一至于斯) 2、谋取(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 3、画(命工吏图而书之) 119.徒:1、仅仅、只(叶徒相似/徒以有先生也) 2、光着(免冠徒跣/徒步旅行) 120. 推:1、推究、考察(推王君之心) 2、推广(其亦欲推其事) 121. 屯:1、堆积(大雪屯门) 2、停驻(屯大泽乡) 122. 望:1、声望(先达德隆望尊) 2、看见(望桓侯而还走)123. 为:1、以为、认为(孰为汝多知乎) 2、做,制造(为学/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3、是(此不为远者小) 4、对、向(不足为外人道也) 5、替、给(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6、刻有(为人五) 7、为了(故不为苟得也) 8、接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124. 谓:1、说(谓为信然) 2、对(谓先主曰) 3、是(太守谓谁) 4、认为(予谓莲) 5、商量(舍人相谓曰) 6、叫做(此之谓失其本心) 7、命名(太守自谓也) 125.文:1、画着文彩(皆披发纹身)2、文章(属予作文以记之)3、彩饰(舍其文轩) 126. 闻:1、听说(余闻之也久) 2、名声(不能称前时之闻) 127.下:1、攻下、攻克(蕲下) 2、向下(曰光下澈) 3、往下走(下见小潭) 128. 鲜:1、鲜艳(芳草鲜美) 2、xin,少(陶后鲜有闻) 129. 贤:1、胜过、超过(贤于材人远矣伤仲永) 2、有才能的(如此其贤伤仲永) 130. 相:1、一起、共同(此子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2、互相(舍人相谓曰) 131. 效:1、功效、效果,名词(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2、取得成效(不效则治臣之罪) 132. 屑:1、不屑指因轻视而不肯接受(乞人不屑也)2、忙碌的样子(而楼上人往来屑屑) 133. 谢:1、请问(使君谢罗敷)2、道歉(长跪而谢之)3、致意(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 134. 信:1、信任(愿陛下亲之信之) 2、信实(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3、确实(谓为信然/岂信然邪) 4、通“伸”,伸张(欲信大义于天下) 135. 行:1、品德(性行淑均) 2、行军(行收兵,比至陈) 3、行列、队伍(皆次当行/行阵和睦) 4、行走(行深山巨谷中) 136. 许:1、赞成(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2、答应,承认、同意(时人莫许之/遂许先帝以驱驰) 3、大约的数量(高可二黍许) 4、h,拟声词(曳屋许许声) 137. 学:1、学问(人之为学有难易乎为学) 2、学习(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为学) 138. 寻:1、寻找(寻向所志桃花源记) 2、不久(寻病终桃花源记) 139. 焉:1、哪里(且焉置土石) 2、句末语气词(始一反焉) 140. 艳:1、妖艳、艳丽(艳装骑驴) 2、欣羡(略无慕艳意) 141. 夷:1、平(船背稍夷) 2、平和、平易(言和而色夷) 3、少数民族(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 142. 遗:1、wi,留给、给予(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2、死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obd的接口协议书
- 股权协议书格式
- 电接口协议书
- 房屋购房协议书
- 仲裁协议书的做
- 2025合同范本租赁合同办公室设备模板
- 2025合同终止证明书
- 住房租赁协议书注意事项
- 资产转让的相关协议书
- 法定协议书会
- 国开2025年《行政领导学》形考作业1-4答案
-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执信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 养老护理员中级考试题库2025年(附答案)
- 2025贵州威宁自治县招聘城市社区工作者17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南宁产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人员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云南昆明元朔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2025至2030年中国车载摄像头行业市场调研及投资战略规划建议报告
- 政府机关防恐防暴演练方案范文
- 安徽省蚌埠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调研性监测语文(含答案)
- 钢铁销售基础知识培训
- 医生进修6个月汇报大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