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古代商业与古代主要的经济政策小节课时跟踪检测(含14最新模拟)(1).doc_第1页
【三维设计】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古代商业与古代主要的经济政策小节课时跟踪检测(含14最新模拟)(1).doc_第2页
【三维设计】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古代商业与古代主要的经济政策小节课时跟踪检测(含14最新模拟)(1).doc_第3页
【三维设计】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古代商业与古代主要的经济政策小节课时跟踪检测(含14最新模拟)(1).doc_第4页
【三维设计】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古代商业与古代主要的经济政策小节课时跟踪检测(含14最新模拟)(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跟踪检测(四)古代商业与古代主要的经济政策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说明:标“”题有一定难度,请同学们慎思慎做,教师重点选讲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文献通考记载:开宝(宋太祖年号)三年,置便钱务,令商人入钱者诣务陈牒,即日辇至左藏库,给以券,仍敕诸州:凡商人赍(携带)券至,当日给付,不得住滞,违者科罚。下列有关材料中的“券”,表述正确的是()a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b标志着飞钱的诞生c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d表明抑商政策的转变2.明清史专家指出:(平民)日常食用消费仅只占微弱的比重(官僚缙绅)却用之于追求雕琢、新奇或足以炫耀门第的豪奢消费,如操办豪华的婚丧喜庆、炫耀珍宝重器与竞建园林别墅等。他们的高消费具有传统的特权奢侈消费性质,与宫廷的消费相激荡。由此可见,影响明清社会转型的主要因素是()a重商主义盛行 b奢侈、攀比消费严重c商品经济畸形繁荣 d吏治腐败,贪污猖獗3(2014泰州中学质检)唐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六月一日敕:“诸坊市邸店,楼屋皆不得起,楼阁临视人家,勒百日内毁拆。至九月二十日,京兆尹严郢奏:坊市邸店旧楼请不毁。”这表明当时()a城市的实际区域逐渐向城外扩展b城市空间向立体化方向发展c城市封闭式的坊市制度出现突破d政府拆除城市违章建筑进展顺利4(2014江都模拟)唐初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下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晚唐夜看扬州市描述:“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a两者相互矛盾,所以不能判断唐代是否已有“夜市”b前者比后者具有权威性,可以判断唐代没有“夜市”c文学作品缺乏可信度,不能证明唐代出现“夜市”d两则材料时间不同,唐代后期可能已经存在“夜市”5魏千志在明清史概论中写道:“四乡村保,相距120里,所在聚而成集,奇日、偶日各异。其期趁集者,多逾千人,少亦数百。”这描述了()a草市的经营情况 b夜市的经营情况c都市的经营情况 d镇市的经营情况6(2014苏锡常镇一模)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一书中,把一空间命名为“集市社会”,它有如一个蜂窝,每一个蜂窝以一个市镇为中心,由此向四方伸展出一些小路(有时是水路),通向周边的一二十个村子;村落无法构成一个自给自足的生活单元。这种“集市社会”体现了()a自然经济结构的封闭和紧密b城镇在农村生活中的纽带作用c地方自治模式在中国的普及d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日益加强7.右图是西汉长安城的城市布局复原图。对此图所反映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有()商业活动在城市边缘进行,城市商业功能有待增强城市商业活动受到严格的空间限制政府设置专职机构管理城市的商业活动城市皇家宫室占地面积较多,城市政治功能突出abc d8下表是明代三个时期江苏吴江县市镇数量的变化情况。对该变化趋势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时间(明代)弘治(14881505年)嘉靖(15221566年)万历(15731620年)吴江县3市4镇7市4镇10市7镇a.经济中心地位使吴江县集市增多b政府经济政策调整促进了市镇发展c资本主义萌芽促进江南城市发展d工商业的发展促进了城镇的繁荣9宋会要记载,宋代在对外贸易中大量使用铜币进行交易。考古发现,今东南亚地区、日本、朝鲜均有大量宋代金属货币出土。由此可推论()宋代是当时的世界贸易中心宋会要的记载基本属实宋代金属货币在当时的东亚和东南亚地区通用宋代金属货币大量外流客观上有利于纸币使用a bc d10.解读下图信息,理解正确的有()印刷业中使用活字技术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市署严格管理市场交易邸店兼营旅店、货栈a bc d11司马迁认为政府的商业政策应是“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从中看出他的经济主张是()a顺其自然 b工商皆本c与民争利 d政府干预12(2014徐州摸底)“在广州,外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他们可以住在广州的十三行,买卖完了,他们必须到澳门去过冬。他们在十三行住的时候,照法令不能随便出游。”(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这表明清政府()a禁止外国商人来华 b重视维护外商利益c加强沿海军事防御 d严格限制对外交往二、非选择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13近代社会变化导致中国传统城市大都走向了衰落,而新兴城市走向发展。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一个大都市的形成,总有其特定的原因。在李唐统治的三百年中,扬州是一个比较安定的区域处于江淮之间的重要地理位置,周围资源丰盛,物产富饶,经济基础雄厚又是南北交通的枢纽,江淮的糟米、盐铁和各种货物,都要由扬州转运至各地。王鸿扬州散记材料二前近代时期,扬州虽然存在着庞大的商业资本(盐商),但却无法发展到像17、18世纪欧洲那样的商业体系。首先盐业是由官府垄断的,盐商的活动与其说是私人企业经营,还不如说与包税制度具有同样的性质。其次,盐商富豪们所获得的利润和财富并未再投资于新的商业和工业企业之中,而是往往转变为各种非经济的用途何一民中国传统工商业城市在近代的衰落材料三近代以来,中国被纳入到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圈,处于依附地位,成为半殖民地。由此导致中国城市的畸形发展,上海等部分开放城市依附于西方世界,得到快速发展。上海开埠以后,逐渐发展成为区域的工业、商业、贸易和金融中心,苏、杭、扬等传统工商业城市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域中逐渐居于从属地位。何一民中国传统工商业城市在近代的衰落材料四19世纪中叶,马克思曾对亚得里亚海北部的两个港口城市即威尼斯和的里雅斯特的兴衰进行比较分析,他指出:“威尼斯是一个属于回忆的城市,而的里雅斯特则像美国一样,它的优点是没有任何过去的包袱。”马克思奥地利的海外贸易请回答:(1)据材料一说明唐朝扬州繁荣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经济基础是什么?(6分)(2)清朝时期在扬州从事盐商活动的主要是哪一商帮?依据材料二指出限制其走向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有哪些?(6分)(3)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扬州、上海城市的历史变迁为例,对“时代与城市”这一主题进行论证。(8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00字左右)14.(2014南通模拟)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战国时期富商大贾成为社会上最活跃的一种人。孟子主张对工商业什一而税,去关市之征。他的主张没有一个国君采用大商贾所使用的人,一种是伙计,如洛阳贫民到富商家学商业,替富商贸易走遍天下,各都市更多的一种是大商贾凭借财势压迫穷人做奴隶,从事商业、农业、手工业劳动,吕不韦为秦国相国,封河南洛阳十万户并不满足于十万户的封建性地租,他占有奴隶一万人,驱使他们从事各种劳动,垄断洛阳的工商业。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材料二清代沿袭明制设置的钞关,大有增加,计共设户关26个,工关5个各关税吏巧立名目,动辄以商人违反规定为由,没收财货在这样的苛税下“商贾望见关津,如赴汤蹈火之苦”。彭雨新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材料三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指出:“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中国全史商贾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大商人采用的生产方式特点和反映的时代特征。(8分) (2)材料二揭示了什么社会现象?指出材料二与材料三之间的逻辑关系。(4分) (3)材料三提出了商业发展产生的影响,指出这一观点,并归纳出其论证的依据。结合时代背景分析造成这一社会现象的原因。(8分) 答 案1选c宋开宝三年,政府专门设立了“便钱务”来负责管理商人的入钱,签发兑换券,这并不是最早的纸币“交子”,a项错误。宋代的便钱业务是由唐代的飞钱演变而来,b项错误。“券”简化了商人入钱的手续,提高了办事效率,商人即日就可拿到。由于是专门机构管理,严令诸州不得耽误商人兑钱的敕令也得到了较好的执行。便换业务的信用得到了保证,商人都放心便换,京师的便换务得到迅速发展,这种货币业务的实行,便利了商品交换,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c项正确。材料不能显示宋朝重农抑商政策的变化,d项错误。2选c从题干材料中可知,无论是宫廷,还是民间富绅,特权奢侈消费都是病态的畸形消费。这种病态的高消费,实际上只能导致商品经济的虚假繁荣,无益于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3选b从材料中“楼阁临视人家”,因此政府规定“楼屋皆不得起”,可见当时城市中楼宇已经大规模出现,城市空间向立体化方向发展。4选d题干材料中的两则信息反映了唐初和晚唐商品经济的发展状况。从中可以看出,唐初商业活动有严格的时间限制,而晚唐时部分城市的夜市已比较兴盛。a、b、c都与题干材料信息不符。5选a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商业。材料“四乡村保,所在聚而成集,奇日、偶日各异”中的“集”是农村集市,即草市,a项正确。6选b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市”的发展。由“以市镇为中心向四方伸展”即可选出b项;由“村落无法构成一个自给自足的生活单元”即可排除a项;c、d两项与本题无关,排除。7选c本题考查对图文材料信息的分析能力。从图左上角的东西市,可知正确。从图中带“宫”字的建筑区域可知正确。图中文字并没有显示专职机构管理城市商业活动的信息,故错误。8选d材料反映了吴江县市镇数量不断增加的现象。市镇的繁荣以工商业的发展为基础,故选d项。9选d由“今东南亚地区、日本、朝鲜均有大量宋代金属货币出土”直接推论出项;海外贸易中大量金属货币的使用,给经济贸易带来不便,有利于纸币使用;由出土情况可以判断宋会要的记载基本属实,故正确。与史实不符。10选c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商业和科技成就。北宋平民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故错误;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出现于明清时期,故错误;官府设市令或市长,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的管理,故正确;唐朝邸店是兼营旅店、货栈的场所,故正确。11选a本题以司马迁的话为切入点考查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司马迁认为“善者因之”, 即善治国者对商业应顺其自然,a项符合题意;“最下者与之争”,最糟糕的就是政府与民争利,c、d两项不符合题意;b项与题干无关。12选d本题考查闭关锁国政策。从材料信息可知,清朝时期,在广州的外商,只有在夏秋两季商业交易时才能居住在十三行,而且,即使居住在十三行时,照法令也不能随便出游。这充分反映了清政府严格限制对外交往的政策,故选d项。13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信息“比较安定”“重要地理位置”“资源丰盛,物产富饶”“南北交通的枢纽”概括即可;第二小问结合书本知识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书本知识回答,徽商以经营盐业为中心;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信息“由官府垄断”、“所获得的利润和财富转变为各种非经济的用途”概括即可。第(3)问本题属于观点评价性题,首先围绕主题明确观点,然后从古代、近代历史变迁如何影响城市变化进行论证,最后总结。答案:(1)原因:社会安定,地理位置优越,特产丰饶,交通便利。基础:小农经济。(2)商帮:徽商。因素:徽商所经营的盐业为政府垄断行业;所赚得的利润主要投入非经济用途,影响了扩大再生产。(3)(示例)观点:时代发展决定着城市的面貌与地位。论证:古代中国占主导地位的自然经济深刻地影响着扬州城市的发展。明清时期,扬州地理位置优越,盐业和漕运兴盛,城市繁荣。随着中国进入近代社会,扬州不在开放前沿,加之因循守旧,必然走向衰落。与此同时,上海在接纳西方文化方面,位置优越,意识领先,逐渐取代了扬州、苏州等城市,成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心。总结:在古代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区域、意识等因素对于城市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14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关键信息,从生产关系角度归纳生产方式的特点;时代特征从当时社会发展趋势角度归纳。第(2)问据材料二从清政府抑商的角度说明社会现象及关系。第(3)问从材料三中提取观点,并从材料三中反映的历史史实寻找依据;原因从经济基础、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