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教程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9单元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第5讲 生态环境的保护限时检测.doc_第1页
导学教程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9单元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第5讲 生态环境的保护限时检测.doc_第2页
导学教程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9单元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第5讲 生态环境的保护限时检测.doc_第3页
导学教程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9单元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第5讲 生态环境的保护限时检测.doc_第4页
导学教程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9单元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第5讲 生态环境的保护限时检测.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讲生态环境的保护限时检测满分100分;限时45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每年的7月11日被定为“世界人口日”,人口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下列有关人口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类可以改造地球,人口可以不断增长b人口剧增会导致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的严重破坏c如果年龄组成属于稳定型,人口密度一定不变d为了使人类与社会和谐发展,要控制人口成为负增长解析世界人口的环境容纳量是有限的,人口不可能不断增长;人口剧增对生态环境已经产生了沉重的压力,如耕地减少、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等;年龄组成只是起到预测人口数量的作用,人口增长还受战争、疾病、人口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控制人口增长并不是要使其成为负增长。答案b2某池塘有藻类植物、水草、浮游动物、吃浮游动物的鱼类等生物。由于大量排入污水(ph近中性),藻类爆发,引起水草死亡,之后,浮游动物及鱼类等生物死亡,水体发臭。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导致水草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是缺少阳光b藻类刚爆发时,若清晨采集水样检测,其ph可能低于7c更多水生生物死亡又加重了水体污染,这属于负反馈调节d藻类刚爆发时,若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有利于修复解析藻类爆发,遮盖于水草上,导致水草缺少阳光死亡,a正确;清晨时藻类植物光合速率低,水样中二氧化碳含量较多,ph可能低于7,b正确;更多水生生物死亡加重了水体污染,属于正反馈调节,c错误;藻类属于浮游植物,若投放食浮植物的鱼类会导致浮游植物减少,种植大型挺水植物,与藻类植物竞争,也会导致藻类植物减少,有利于修复生态环境,d正确。答案c3为了拯救野生朱鹮,我国各级政府和机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野生朱鹮的种群数量由1981年的7只发展到2007年的800余只。朱鹮的食物中1/3是小鱼,2/3是泥鳅,有关野生朱鹮的食物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环境污染、食物短缺和栖息地的缩小等都是导致野生朱鹮大量减少的原因b就地保护是保护野生朱鹮最有效的方式,可使朱鹮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c若朱鹮增加1.5 kg体重(干重),则至少消耗水草37.5 kg(干重)d日照时间的长短能影响朱鹮的繁殖,朱鹮感受到的这种信息属于物理信息解析环境污染、食物短缺和栖息地的缩小等都能导致环境容纳量(即k值)减小,这都是导致野生朱鹮大量减少的原因,a正确。就地保护是保护野生朱鹮最有效的方式,但不可能使朱鹮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而是呈“s”型增长,b错误。若朱鹮增加1.5 kg体重(干重),则至少消耗水草(干重)1.5 kg5537.5 kg,c正确。日照时间属于物理信息,d正确。答案b4下图是为解决城市水污染而建立人工湿地公园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中芦苇、绿藻、黑藻分布于不同水层,这一现象体现了群落在空间结构上有明显的分层现象b芦苇、绿藻、黑藻固定的太阳能是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c人工湿地可以净化城市污水,但对污水排放量还要加以控制,因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d除净化水质外,人工湿地能供人们旅游观光、蓄洪防旱,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间接价值解析该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中芦苇、绿藻、黑藻分布于不同水层,这一现象体现了群落在空间结构上有明显的分层现象。a项正确;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是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芦苇、绿藻、黑藻只是生产者的一部分。b项错误;由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限,故人工湿地可以净化城市污水,但对污水排放量也要加以控制。c项正确;除净化水质外,人工湿地能供人们旅游观光、蓄洪防旱,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间接价值。d项正确。答案b5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与自然选择无关b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是禁止开发和利用c物种多样性高的生态系统相对较为稳定d基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强解析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a错误;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为了更合理的利用,b错误;物种多样性高的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复杂,生态系统相对较为稳定,c正确;基因多样性越高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强,d错误。答案c6(2016淮安模拟)如图曲线、分别表示某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在达到环境容纳量后所发生的三种可能变化,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因环境阻力的存在,该种群数量不能呈“j”型增长b曲线说明该种群栖息地可能受到轻度破坏c形成曲线后,若建立保护区可以提高该种群数量d形成曲线最可能的原因是该种群的天敌数量增多解析在自然条件下,由于环境阻力的存在,该种群数量不会呈“j”型增长,a正确;由曲线可知,种群环境容纳量比原来略有减少,说明该种群栖息地可能受到轻度破坏,b正确;形成曲线后,该种群数量减少,如果建立保护区,可以增加该种群的数量,c正确;形成曲线不可能是该种群的天敌数量增多,天敌多不会导致一种群完全消失,d错误。答案d7如图分别表示a、b两国人口的女性年龄组成图(设性别比例1.0)。横轴表示年龄,纵轴表示各年龄段女性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下列叙述能反映人口数量变化规律的是a图中涂成黑色的部分表示幼年个体,预计a国的人口增长率一定更快b设a国人口平均年增长率为a,人口基数为x,则y年后的人口总数为xayc若b国的平均寿命增加,出生率不变,则在和平年代,人口增长率将会增加d若a国实施晚婚政策,但每个育龄妇女生出人口数不变,则出生率也不变解析本题考查了人口增长的规律。a选项错,因为a国处于生育阶段的妇女所占比例低于b国。b选项应该是x(1a)y。d选项错,a国若实施晚婚政策,那么随年龄增加,育龄妇女的比例将减少,出生率也会有所改变。答案c8大型水利工程在很大程度上要改变当地原有生态环境,对生物的生存与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可能使生物产生地理隔离,很快形成新的物种,所以对生物的进化是有利的b原来的平原变成了湖泊,会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与速率c生态系统中如果没有信息传递,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就不能顺利进行d利用水力发电,可以降低工业co2的产生量,有利于可持续发展解析大型水利工程可能使生物产生地理隔离,长期的地理隔离导致生殖隔离的产生,才能说明有新物种产生;原来的平原变成了湖泊,这样的人工干预会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与速率;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者缺一不可;利用水力发电,属于可再生能源,可以降低热力发电带来的工业co2的产生量,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答案a9如图表示某地哺乳动物和鸟类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及其比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地生态系统一定是草原生态系统b哺乳动物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偷猎c生物入侵可以提高生物的多样性,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d鸟类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人类活动使其栖息地丧失解析图中只列出了哺乳动物和鸟类,因此不能确定该生态系统的类型;哺乳动物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偷猎和丧失栖息地;生物入侵后常常无天敌的制约,不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答案d10环境问题是全世界人们密切关注的问题,以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模式越来越成为促进国家经济持续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经济模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大气中co2的来源之一是生物细胞的呼吸作用,人体细胞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都能产生co2b大气中co2进入生物群落的方式只能是植物的光合作用cc是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元素,c、h、o、n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核酸、酶、果糖、脂肪中都含有这四种元素d20世纪以后,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大量燃烧,致使co2的全球平衡受到严重干扰,大气中的co2量急剧增加解析人体细胞的无氧呼吸只产生乳酸。除了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固定二氧化碳外,光合细菌和蓝藻等生物的光合作用,一些微生物的化能合成作用也能固定二氧化碳。糖类(如果糖)只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大气中的co2量急剧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化学燃料的大量燃烧。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40分)11(13分)图一表示土壤中镉化物严重污染地区,通过栽种吸镉植物回收镉化物的实验流程;图二表示两种植物对土壤中镉化物吸收能力的测试结果及干物质燃烧的气化温度。已知镉化物的气化温度为420。请回答。(1)土壤中的重金属可以通过_逐级富集,从而危及人类的健康。(2)研究表明,某些植物能促使吸收来的重金属与_、有机酸等结合而分别沉积到细胞壁和液泡等处,并依靠_(细胞结构)的功能,使污染物与体内的敏感分子或部位隔离,不干扰正常的细胞代谢。对栽培的此类植物要及时收割,否则,植物体内的重金属可能通过_等途径重返土壤中。(3)如果图中气体过量排放至大气,将加剧_等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部分气体及灰分物质重新进入栽培区再度被利用的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功能。(4)两种植物的根对镉化物吸收有差异的具体原因是细胞膜上_。你认为治理并回收镉化物适宜选择的植物是_,理由有_ _。解析(1)土壤中的重金属被植物吸收后,可通过食物链逐级富集,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的浓度就越高,因此最终可能危及人的健康。(2)细胞壁的成分主要为纤维素和果胶,而有机酸主要存在于液泡中。因此重金属沉积在细胞壁和液泡等处,可知重金属与纤维素或果胶、有机酸等结合。这样它们可以通过细胞膜和液泡膜的阻隔,避免与细胞中其它成分接触。如长时间不收割,植物的枯枝落叶落到地上,重金属又返回土壤中。(3)干物质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可能加剧温室效应,物质的重复使用体现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功能。(4)根对镉化物吸收有差异,在于细胞膜具有选择性,直接原因决定于各自运输镉离子的载体数量不同;由图二知蔓田芥比少花龙葵适宜,理由在于种植后土壤镉化物含量蔓田芥比少花龙葵少,说明蔓田芥吸收镉化物能力强;并且干物质的燃烧气化温度蔓田芥比少花龙葵低,说明便于镉化物回收提取。答案(1)食物链(2)纤维素(或果胶)生物膜枯枝落叶(3)温室效应(酸雨)物质循环(4)运输镉离子载体的数量不同蔓田芥对镉化物吸收能力强、气化温度低(便于镉化物回收提取)12(13分)(2016西安三模)近年来,黄河中下游流域水质富营养化严重,水体发绿发臭时有发生,对渔业和居民生活用水构成严重威胁。请回答:(1)黄河中下游流域水质恶化主要是由蓝藻、绿藻引起的,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看,蓝藻属于_。为解决黄河中下游流域水体发绿问题,有人建议在水体发绿时投放一定量的鱼苗。常见鱼类的食性如下:类别青鱼鲢鱼鳙鱼鲤鱼食性螺蛳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杂食你认为最适宜投放的鱼类是_。(2)从生物防治的角度看,还应该在黄河中下游流域中放养其他有经济价值的水生生物(如虾、蟹等),你认为这样做的生态学意义是_ _。(3)下表是对黄河中下游流域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e为分解者。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pn表示生物体储存的能量(pnpgr),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单位:102千焦/m2/年)。则该生态系统中能量从第二营养级传递到第三营养级的效率是_%(保留一位小数)。abcdepg15.9870.70.9141.0211.5pn2.8369.40.361.920.1r13.1501.30.679.1191.4(4)有人认为黄河中下游流域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与水质中富含n、p等矿质元素有关。为了证明水体富营养化是由氮和磷引起的,因此设计了下面的实验:从泛着绿色的池塘中取水,并进行如下处理:a静置4小时,倒去上清液,留下藻类,加清水。如此重复3次;b再加水至1 000 ml,混匀后分装于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c在甲烧杯中加0.3 g洗衣粉(含p);在乙烧杯中_;在丙烧杯中加0.15 g洗衣粉和0.15 g尿素;丁烧杯中_;d将甲、乙、丙、丁四个烧杯置于向阳的窗台上培养5天,取得水样。请完成以上实验过程中的内容,并回答以下问题:“a”步骤处理的目的是_ _。你预计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藻类密度最大的是_,理由是_ _。解析(1)蓝藻为自养型生物,在生态系统中为生产者,处于第一营养级。投放的鱼苗应以浮游植物为食。(2)在黄河中下游流域中放养其他有经济价值的水生生物可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3)根据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可推断b、d、a、c分别处于第一、二、三、四营养级,根据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公式可推知,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15.9/141.011.3%。(4)实验的自变量为氮和磷,可设置不含磷也不含氮、含磷又含氮、含氮不含磷、含磷不含氮四种处理;在进行实验前,应清除水中的氮和磷。氮、磷都是蓝藻生长所必需的矿质元素,故同时含有氮和磷的培养液中藻类生长得最好密度最大。答案(1)第一营养级鲢鱼(2)提高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或增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3)11.3(4)加0.3 g尿素不加任何物质(或加0.3 g蒸馏水)(注意乙和丁所加物质可互换)除去样品中原有的矿质元素丙藻类生长所需的矿质元素n、p等含量丰富13(14分)我国环境形势的基本状况是: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不容乐观。(1)“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不是美丽中国,“厚德载雾,自强不吸”不是全面小康。导致大范围雾霾天气形成的人为因素很多,如大量_燃烧后排出的废气和粉尘;汽车尾气的排放;建筑工地的扬尘等。世界卫生组织(who)颁布的空气质量准则认为,如长期暴露在超过空气质量准则值pm2.5即每立方米微粒超过10微克的空气中。人类总死亡率、心肺疾病死亡率和肺癌死亡率都会增加,这将可能直接导致_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