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6900长途客车乘客门及舱门设计
32页 12000字数+说明书+开题报告+4张CAD图纸【详情如下】
CA6900长途客车乘客门及舱门设计开题报告.doc
CA6900长途客车乘客门及舱门设计论文.doc
剖面图.dwg
后舱门.dwg
封面.doc
摘要.doc
目录.doc
装配图.dwg





目 录
第一章 概论
1.1乘客门的类型……………………………………………………1
1.1.1乘客门的主要结构形式 ………………………………………1
1.2外摆门的优缺点……………………………………………………1
1.2 CAD技术的发展……………………………………………………2
第二章 国内外发展情况比较
2.1客车附件工业的特点…………………………………………3
2.2 目前国内客车车身附件的状况及与国外发达国家之间
的差距………………………………………………………………3
2.3对客车附件的发展建议……………………………………5
第三章 外摆式乘客门设计
3.1 外摆式乘客门的结构…………………………………………7
3.2乘客门泵选型……………………………………………………9
3.21门泵安装与调试………………………………………………11
3.3运动机构设计及校核……………………………………………12
3.3.1用作图法确定车门的运动轨迹…………………………12
3.3.2运动校核……………………………………………………15
3.4 外摆门的密封………………………………………………15
3.5外摆式乘客门的制作
3.5.1制作工艺………………………………………………………16
3.5.2预装与调试……………………………………………………17
3.6车门玻璃的安装…………………………………………17
第四章 发动机舱门设计
4.1舱门结构组成………………………………………………18
4.2零部件选型
4.2.1锁具的选择………………………………………………18
4.2.2气弹簧支撑机构……………………………………………19
4.3铰链设计………………………………………………21
设计评价分析…………………………………………26
致 谢………………………………………………27
参考文献………………………………………………28
摘要
乘客门是客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乘客上下车的通道,对客车的整体造型也起着重要的协调作用。随着我国汽车技术的发展,在长途车中我国汽车厂家已普遍采用了优势突出的外摆式乘客门。外摆式乘客门是一种无轨道的移出车门,门扇靠回转臂支撑,依靠转轴的转动带动门扇作近似于平行移动的运动,因而也称为平移门。
本文兼容外摆式乘客门和发动机舱门的设计。分析了外摆式乘客门和发动机舱门的工作原理以及其各部分的尺寸和一些主要零件的选型和安装。讨论了国内外客车附件工业的发展状况的比较。本次设计应用了CAD进行设计外摆式乘客门和发动机舱门.
关键词:外摆门,发动机舱门,CAD。
Abstract
Passenger door is the important department of the coach, is the route way for the passengers. And assort with the whole coach sculp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ur vehicle technology, the domestic vehicle factory has already adopted the outer turning service door. It has much more predominance. The outer turning service door is the door which has no tram road and parallel move out of the coach, the door was supported by the circumrotate arm. By the rotation of the circumrotate axes, the door is moving close to the parallel move. Thus this door is called translation door.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sign of the outer turning service door and the Engine cabin door. Analyzed the structure and operating principles of the outer turning service door and the Engine cabin door, determined the size of its parts and major components of the models and installation. Discuss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vehicle annex industry. Application in this design the CAD software create in the outer turning service door and the Engine cabin door.
Key word: the outer turning service door, the Engine cabin door,CAD
第一章 概论
1.1乘客门的类型
乘客门是客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乘客上下车的通道,对客车的整体造型也起着重要的协调作用。客车外形是影响客车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乘客门是车身外形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仅与客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密切相关,而且直接影响客车外形的美观与动感。随着车速的不断提高,客车的空气动力性问题越来越突出。过去我国采用较多的是折叠式车门,由于车门内陷而增加了汽车的空气阻力,产生风流噪声,而且由于车门缝隙大,密封困难,在形式中产生强烈的振动噪声和漏尘,从而严重影响乘坐舒适性。导槽滚轮式乘客门虽然无内陷,但是在车身侧壁有导槽。因此,在国外的许多旅游客车和长途客车上出现了一种使车身表面平整光滑的乘客门,这就是外摆式乘客门。近年来,内摆门和外摆门已经在我国客车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1.1.1乘客门的主要结构形式
客车乘客门的结构形式主要有3种:折叠式、外摆式、内摆式。
1.折叠式乘客门 打开时呈折叠形式,是各种客车普遍采用的传统形式的乘客门。具有单轴2页和双轴4页2种形式。
2.外摆式乘客门 又称外开平移式乘客门。外摆式乘客门在关闭时,其外侧与车身外侧面平齐,密封效果、美观性好,近年来不仅在中、高档城间客车上普遍采用,且在城市客车上也得以推广应用。具有单摆和双摆2种形式。
3.内摆式乘客门 又称内开回移式乘客门。内摆式乘客门是乘客门中开启后净开度最大的一种,方便乘客上下车,尤其适用于城市客车。也具有单摆和双摆2种形式。
1.1.2 外摆门的优缺点
第三章 外摆式乘客门设计
3.1 外摆式乘客门的结构
外摆式乘客门是一种无轨道的移出车门,门扇靠回转臂支撑,依靠转轴的转动带动门扇作近似于平行移动的运动,因而也称为平移门。
图1为该类车门的总成图,它主要由车门玻璃1、门体总成2、车门门锁总成3、门轴上装饰罩4、外摆门泵及机构总成5等组成。
根据总布置选定尺寸我设计了高2000mm,上宽699mm,下宽850mm的门板。由于需要密封故需要安装异形止口和橡胶密封条,其宽为36mm。车门开启后净开度可达到710mm符合单扇门净开度不小于650mm的规范。
门体采用轻质铝合金材料。门体骨架由铝合金型材经氩弧焊组焊而成,门体的内外蒙皮均采用1.0mm的薄铝板,使整个门体重量大大减轻。双向的,镶嵌在铝型材槽中的车门密封条保证了车门的密封。车门关闭后,门体与整车外观协调,使车的外表面平整,整车造型更加美观,既减小了空气阻力,又防止了高速驶产生较大的风流噪声.
设计评价分析
毕业设计作为我们大学生涯中离校前最后一次较系统的整体学习,使我们把四年来所学的基础课知识及专业课知识系统地贯穿起来,做了一次全面的总复习。同时还使我们把从理论上所学的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整个设计过程,我获得了宝贵的经验,为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在两个月的设计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合格的设计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那就是工作要一丝不苟,能吃苦耐劳,责任心强,还要有团队合作的精神。要有大局观,把握设计中可能出现错误的每一个细节。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因为设计过程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我们必须在满足一定技术和标准的基础上使其更加完善以达到最优设计。
客车车门总成的设计细节多,需要考虑到设计对象的实用性和制造工艺问题。保证设计产品的实用性和加工制造的可行性。对长途车外摆门的设计来说,运动机构的设计和门扇的密封是其设计的重点和难点,在参考了大量的资料后,本文给出了较为合理的布置方案。解决了平行四连杆机构门扇和门框间隙过大密封困难的问题。在众多形式密封机构中选择了较为合理的密封方案。对发动机舱门铰链和空气弹簧支撑杆做出了合理的设计。
设计结束后,发现其实在设计过程中走了很多弯路,一些本来可以很容易就解决的问题,反而花了好多功夫才解决。还有一些在前期遇到的小错误,没有及时的发现,结果给后面的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这些都是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需要加以注意和改进的地方。
参考文献
[1] 耿红静,卢彦温.外摆式乘客门的设计 [J] . 客车技术与研究 2003,25(3)
[2] 陈永军,于伟. 外摆式乘客门密封结构浅析 [J] .客车技术与研究 2004,26(2)
[3] 文光南.气弹簧撑杆的安装研究 [J] .客车技术与研究 2005 4
[4] 余志生.汽车理论 [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1.01
[5] 张洪欣.汽车设计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9.06
[6] 黄天泽,黄金陵. 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2.10
[7] 《汽车工程手册》编辑委员会.汽车工程手册(设计篇)[M]. [8]黄天泽. 大客车车身 [M]. 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1988
[9] 陈文弟.客车制造工艺技术 [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2
[10] 李杰,方正.外摆式乘客门的结构几运动设计 [J] .城市车辆2000.1
[11] Werner K Stroble. Die moderne Automobilkarrosserie. Stutgart Frankskh sche Verlagshandlung: W keller & co,1980
[12] 黄余平.百年汽车图集 [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7
[13] Jan P Barnhill, Richard F Riesenfeld. Computer Aided Geometric Design.New York: Academic Press,1974
[14] 曾天辉.粘接密封剂在汽车车身上的应用. 汽车技术,1985(1)
[15] 黄天泽.车身设计 [M]长春:吉林工业大学,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