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句辨析与修改.doc_第1页
病句辨析与修改.doc_第2页
病句辨析与修改.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病句修改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常见的病句类型。2能准确判定句子有无语病。3能对病句进行恰当的修改。4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教学重点: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修改病句的方法,提高修改病句的能力。教学难点:常见病句类型的辨析及修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韩复榘(j)演讲韩复榘。他是解放前期的大军阀,是个不学无术的大草包。可他却常常装出一副很有学问的模样,到处发表演说。有一次,齐鲁大学校庆,他也去了,屁股还没坐稳,就开始发表演说。“诸位先生们:今天是个什么天气?今天是演讲的天气。到会的人十分茂盛,看样子大概有五分之八啦!没到的请举手!” “今天校长请我光临贵校,本人深感侥幸。在诸君面前演讲,真是鹤立鸡群哪!” (学生们哄堂大笑)“你们笑什么?我是个大老粗,和你们比不了。你们大家都是大学生,都会七八国的英文,我连中国的英文也不懂。我虽然说话不怎么样,可是打起仗来,我能赤膊上阵。” (学生们个个捧腹大笑)(出示笑话,激发学生兴趣)师:读完后,你的第一感受是什么?(好笑,病句特别多)是的,演讲词中有很多的病句。我们平时在说话或者写文章的时候,如果像韩复榘一样,就是闹出很多笑话。所谓病句,就是有病的句子,通俗地说就是,凡是读起来不通顺,感觉别扭、含混不清的句子。今天我们就来复习病句的辨析与修改。二、学习新课(一)出示学习目标:(关于病句的辨析与修改我们需要掌握哪些内容呢?先明确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掌握常见的病句类型。2、能准确判定句子有无语病。3、能对病句进行恰当的修改。教学重点: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修改病句的方法,提高修改病句的能力。教学难点:常见病句类型的辨析及修改。(二)归纳病句类型:(通过平时的学习和积累,同学们熟知的病句类型有哪些?举手回答。)能够辨析、修改以下常见语病: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重复累赘、不合逻辑、表意不明、结构混乱。知道了中考常见病句类型,就让我们充当医生,带上听诊器,去查找病因,并施以良药吧。现在我们结合实例来看看常见病句类型,加深对它的理解。1.语序不当(首先,请同学们看到这三句话,辨一辨它们属于哪种病句类型,要如何治疗?)a、我们一定要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注意:关注并列短语,类似:听取和讨论;提出并践行。)b、数学对我不感兴趣。c、为了开好运动会,学校组织了有意义的一次清扫活动。2.搭配不当(我们要看诊的第二类句子,会有怎样的病因呢?请看投影。)a、中学时代的那些同学的愉快笑容和爽朗的歌声,至今还在我的耳边回响。b、由于调整了学习方法,他的学习效率有了很大改进。(效率/水平与提高搭配;方法与改进搭配。)c、大扫除时,我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d、能否有正确的学习态度是成绩优良的先决条件之一。(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看到两面词不放过。如:能否、是否、好坏、成败。双对双,不能呼应就出错。)3.成分残缺(下面又会有什么疑难杂症等着我们去攻克呢?反应快的同学从第一句就已经看出来了。对,就是成分残缺。一个完整的句子,基本要包含主语、谓语、宾语三个部分。主语是发起动作的人或物;谓语是动作,动词;宾语是动作的接受者。比如说:老师找你。那么我们的例句中,各缺了哪些成分呢?)(1)缺主语a、通过这次谈话,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b、当山林中的老枫树伸开它依然绿着的手掌时,令我想起大慈大悲的千手观音。(2)缺谓语a、我在上学的路上,突然有一个乞丐模样的人倒在地上。b、旧社会,劳动人民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3)缺宾语a、看到他的照片,我便想起了当年我们一起玩耍、同桌共读。b、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我国农业走上机械化、集体化(注意:在这一病句类型中,要提炼主干,注意介词。)4.成份赘余(有成分残缺,就会有与之对应的成分赘余。通过几个例子,我们来加强理解。)例:我们的革命前辈,为了人民的利益,他们流了多少血,献出了多少宝贵的生命。例:同学们正在努力复习,迎接中考到来。例:今天,我来到扬州瘦西湖的地方,游览了白塔、钓鱼台和五亭桥等景点。(老师帮你们归纳了一些容易重复的词句,请同学们做一下笔记。)5.结构混乱(问题似乎越来越难了,同学们有没有信心攻克下一个难题?它们属于哪一类型的病句?哪些地方混乱了?读起来是不是感受有几个句式?结构混乱,所谓结构混乱,就是把几个句式杂糅在一起。)a、句式杂糅例: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可能有好成绩是可想而知的。(把反问句“那怎么会有好成绩呢”和判断句“成绩不好是可想而知的”杂糅在了一起。)b、语句杂糅例: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蛰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作家之手。6.表意不明(接下了那么多有难度的挑战后,我们再来看个简单的类型:表意不明)a、指代不明 例: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这种主张”到底是指“接受”还是“反对”,交代不清)b、句子歧义 例: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心里很着急。(究竟是妹妹心里着急还是爸爸妈妈心里着急,或者说是妈妈心里着急。可以在爸爸妈妈中间加逗号,也可以在爸爸前加逗号)7.不合逻辑(最后一种类型就是不合逻辑,我们也通过几个例子来看看它有哪些情况。)a、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前后矛盾)b、学生写作文切忌不要胡编乱造。(错误使用否定词)c、近几年,王芳几乎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资料。(误用否定词)d、有报道说,目前绝大多数企业的销售利润在8,以下,比去年下降了一倍。(数词)(四)修改病句的方法、步骤1、方法总结(1)语序不当调换位置 (2)搭配不当规范搭配(注意两面词)(3)成分残缺补充完整 (注意介词) (4)成分累赘删去多余(5)结构混乱、表意不明理清结构 (6)不合逻辑严密逻辑(注意否定词,数词)三、巩固练习(要成为优秀的医者,必须要将理论运用于实际,下面就需要同学们自己动笔练习,检验一下这节堂的学习成果。)1.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要利用一切人类的优秀成果,为祖国的建设服务。(语序不当)B、他兴高采烈地跑来,高兴地说:“今晚的电影票买到了”。(成分赘余)C、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发挥好坏的关键。D、增加质量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搭配不当)2.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A、全班同学和团员在课堂上都能积极发言。(成分赘余)B、一只狗在一只麻雀看来该是多么大的怪物啊!C、通过这次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我们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成分残缺)D、为了防止不再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们班全体同学专门开会研究,制定出具体的改进措施。(“防止”与“不”不能连用,搭配不当)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政府不断继续加大财政投入,以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问题。(成分赘余)B、通过开展“每月少开一天车”的活动,可以使北京的空气更加清新。(成分残缺)C、能否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是能否使他们形成良好人生观的关键。D、观测结果表明,在距地面1500-2000米处,水汽含量跟地面相比降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