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课时跟踪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三维设计】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课时跟踪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三维设计】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课时跟踪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三维设计】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课时跟踪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随堂基础巩固课时跟踪训练(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在“欧风美雨”的影响下,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社会生活也异彩纷呈。下列服饰既体现了中西合璧又,融合了满汉风格的是()解析:旗袍是我国一种富有民族风情的妇女服装,由满族妇女的长袍演变而来。辛亥革命后,西式服装开始在中国流行,北伐战争时期开始逐渐流行新式旗袍。20世纪30年代后期出现的旗袍在结构上吸取西式裁剪方法,与旧制迥然不同,成为兼收并蓄中西服饰特色的近代中国女子的标准服装。答案:c2男子拖着大辫子,穿着宽大的褂袍,女人裹着小脚,这是清代中国人的基本装束。然而这一陋习在晚清开始有了变化,变化的原因有()新式教育的出现西方列强扩张的结果政治运动的推动政府及有识之士的推动a bc d解析:在晚清时期,中国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一方面与外来文化的冲击有关,即是西方列强扩张的结果;另一方面与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有关,这就体现在新式教育的出现、政治运动的推动和政府及有识之士的推动。答案:a3.(2011江苏高考)右图为民国年间天津同升和帽庄出售其仿制的西式帽的广告。对此理解正确的是()该帽一定程度上抵制了洋帽的输入中国社会生活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广告主要宣传了博士帽的实用功能帽式的差异体现出男尊女卑的观念abc d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图文信息和调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中国天津同升和帽庄出售其仿制的西式帽对洋帽的输入起到了一定程度的抵制作用,正确;由“新发明的最时髦男女博士帽”为仿制的洋帽可知正确;由图可知该广告并没有宣传博士帽的实用功能,错误;结合图片可知男女帽式的差异源于男女发式的差异,无法体现出男尊女卑的观念,错误。答案:b4晚清重臣翁同龢曾在日记中对买办徐润的住宅有过描述:“园小而曲折,然楼阁几案皆有夷气。”这说明()近代园林建筑日益受到西方风格的影响近代买办都住西式洋房、使用西式家具到了近代,才出现中西合璧的住宅建筑近代园林是中式的,住宅往往是西式的a bc 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在租界等外国人集中居住区,西式住房开始大量出现。这种全新的居住文化很快引起国人的关注,中国的居室建筑开始出现西化的趋向,中西合璧成为典型特征。故选c。答案:c5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社交礼仪,逐渐采用西方的握手、鞠躬以取代跪拜礼。称呼上采用“先生”“同志”代替“老爷”“大人”等称谓。这项变革是希望在人际关系中树立一种()a法治的观念 b平等的观念c博爱的观念 d互助的观念解析:本题考查对历史现象本质的理解能力。近代中国社会风俗受西方民主思潮影响,材料中的“跪拜礼”“老爷”“大人”等称谓是封建等级制度的体现,故材料中的社交礼仪、称谓的变化,体现了平等观念。答案:b61993年,曾经号称“中国第一票”“第二货币”的粮票终于完成其长达38年的历史使命,退出历史舞台。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粮票是中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的产物b取消粮票是建立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基础上的c粮票的长期实行充分满足了人民生活的基本需要d粮票的取消意味着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迈进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依据题干中“38年”可知普遍实行粮票是在1955年,a项符合这一史实。b、d两项是取消粮票的原因。c项错在充分满足了人民生活的基本需要上,因为实行粮票的原因正是因为物质不充足,需凭票供应。答案:c720世纪70年代,中国人的打扮从整体样式、色彩来看都较单调,其主要原因有()当时商品供应匮乏,穿衣还主要停留在遮身御寒上受当时政治环境的影响人们不喜欢穿着打扮受民国时期服饰的影响a bc d解析:注意时间限制为“20世纪70年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符合题意,违背了人们正常的心理,对当时服饰的影响并不大。答案:c8右图是上海世博会展示的中国普通城市家庭变迁的场景之一。它所反映的时代应当是20世纪的()a50年代b60年代c70年代d80年代解析:本题考查从图片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从图片中看,该家庭拥有电视、冰箱等家用电器,这是改革开放以后物质生活丰富的反映。答案:d二、非选择题(18分) 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孝经材料二顺治二年(1645年),颁布了剃发令,规定“京城内外限旬月,直隶各省地方,至部文到日亦限旬月,尽令剃发。遵依者,为我国之民;迟疑者同逆命之寇,必置重罪”。蒋良骐东华录卷五材料三盖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去满洲之形状,举此累赘恶浊烦恼之物,一朝而除去之,而后彼之政治乃可得而尽革也。张枬论辫发原由材料四60年光阴荏苒,中国女性的发式变化越来越丰富,从建国之初流行的长长、粗粗的系着红绳或者彩带的麻花辫,经过了齐耳短发的“刘胡兰头”到如今兼容并包、变化多样、与世界时尚同步的各种美丽发型。中国女性越变越美丽,发型成为女性打造自我魅力的重要的一环。中国女性60年发型变迁史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中国人从什么角度、又是怎样看待自己身体的?(4分)(2)据材料二、三,在头发问题上有哪两种不同的认识?有何相同之处?(6分)(3)据材料四,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女性发型变化的趋势怎样?说明促使这一变化的原因。(8分)解析:本题通过中国历史上对头发的不同态度来考查不同时期中国习俗的变化。第(1)问,由“受之父母,不敢损伤”可知,从人伦角度对头发不敢损伤。第(2)问,注意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尽令剃发。遵依者,为我国之民;迟疑者同逆命之寇,必置重罪”,“盖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去满洲之形状,举此累赘恶浊烦恼之物,一朝而除去之”,得出两种认识。第(3)问,把“中国女性的发式变化越来越丰富”等信息具体化来回答发型变化的趋势,变化原因可联系时代变迁来考虑(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答案:(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