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临沂市青云镇中心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知识讲解 新人教版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作品,积累重要词语。2、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3、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知识汇总1、解题“格物”就是探察事物,“致知”就是获取知识,前者是后者的手段,后者是前者的目的,本文的主张要有通过实验观察事物,获得知识的精神。 2、作者简介丁肇中,美国物理学家。1936年生于密执安州安阿伯。196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a),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现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里希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3、读准下列加红字的读音丁肇中(zho) 授予(y) 遵照(zn)彷徨(png hung) 实践(jin)不知所措(cu)4、形近字儒(r)儒家肓(hung)病入膏肓孺(r)妇孺育(y)教育懦(nu)懦夫 盲(mng)文盲5、词语解释【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 【致知】求知,得到知识。 【诚意】心意诚实。 【正心】端正心性。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齐家】整顿管理家政。 【抽象】不能具体感受到的,笼统的;空洞的。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内容分析整体感知1、明白本文的中心。本文由古代文化典籍中引出论点,以王阳明和自己的事例为论据,论证了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号召中国学生应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才能对世界有所建树。2、划分本文层次,并概括大意。本文是著名科学家对于学习自然科学的经验之谈。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论题:“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第二部分(212段):论述论题。这部分是文章的主体。可分为两层:第一层(第25段):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病。第二层(第612段):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第三部分(第13段):得出结论:“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问题思考1、课文的标题是“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那么“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它最早在什么地方提出来的?格物致知: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格物致知”最早是在大学里提到的。2、为什么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探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缺少的。3、作者在概述了大学本身所说的格物致知的目的后指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就被淹没了。”请以作者所举王阳明“格物”这一事例说说这句话的含义。作者认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细读课文,谈谈你的理解。 王阳明的“格物”不是通过做实验对竹子进行研究,而是对着竹子空想,要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的目的,这样做,就远离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所以作者说:“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就被淹没了。”从上下文来看,在作者心中,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需要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也就是说要有真正的实验精神。4、作者认为中国学生“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作者认为造成这个状况的原因是什么?应怎样改变?作者认为,造成中国学生面临“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的原因是大家受王阳明思想的支配,偏向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要改变这种状况,人们就必须培养实验的精神,培养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5、读下列语句,注意标有红色字体词的作用。(1)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可能由自我探讨或哲理的清谈而求得。(2)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的过程。(3)实验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具体细致的计划。(4)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分析:(1)作者强调实地实验对获得新知识的重要作用。“只能不可能”在句中起到了强调作用。(2)作者强调科学实验的过程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的过程。“不是而是”是表并列关系的复句,一般强调“而是”后面的内容。(3)作者强调实验需要具体细致的计划。“不是”对“毫无选择的测量”作了否定。(4)作者强调了“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不能也不能”从两方面否定了错误的做法。 6、文章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1)举例论证。文中第4段举了王阳明的例子;第11段、12段联系实际,举了中国学生及作者自己的事例,有力地证明了论点。(2)道理论证。第5段、第89段,第13段都运用了道理论证方法,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7、论证实验精神的重要,可举事例很多,为什么文中只举了明朝的王阳明和作者自己的例子来论证呢?议论文中举例要有针对性,有实际意义。举王阳明的例子,可以有力地说明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中国传统教育对中国学生的影响,很有现实意义;举作者自己的例子,现身说法,有力地说明了有实验精神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这样的举例,有针对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8、请你谈谈古今格物致知的不同含义。古代大学里的格物致知其目的是平天下,所以它所格的物一般是向自己的内心去探索,所谓的治国平天下之道,侧重于抽象的道理,而当今世界要求的格物致知,其目的是了解自然、认识自然,获得新知为人服务,所以侧重于实地实验的精神。9、为什么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使人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10、本篇属于学术性演讲,但通俗易懂,听众易于接受,这是为什么? 首先,作者在演讲过程中注重结合自己的真实体验,使读者真切感受到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第二,作者善于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的事例来表述自己的观点。11、“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什么?王阳明“格”竹子的事例是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请说出理由。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不是,王阳明格竹子并没有探察竹子的过程,而是坐在凳子上硬想,他把探察外界误以为探讨自己,结果以失败而告终。因此,王阳明的做法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格物致知。12、在“格物致知”方面,中国学生有哪些不足?原因是什么?你认为应如何弥补这些不足?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往往功课念得好,对于一些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却不知所措。主要是由于传统教育这个文化背景。如何弥补略。 13、作者认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哪几个方面?请你联系实例谈一谈。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需要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联系实例略。问题探究1、对文章结构思路的理解。课文围绕了解自然的方法这一问题,整体上从古代目的不在于求知而在于平天下,说到现代目的是获取真正的新知识,从而论证了“应有格物致知”这一中心论点。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1段):介绍演讲的(2)事实论证。文中列举王阳明格竹子的事例论明古代格物的途径、方法“掩盖了格物致知的真正内涵”;又以自己的切身事例,论证了格物致知的内涵。(3)对比论证。把古代的格物致知和当今世界要求的格物致知放在一起加以比较,从而突出强调了本文论点。2、谈谈你对本文通俗易懂的演讲语言的理解。 本篇虽然属于学术性演讲,但通俗易懂,使听众易于接受。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首先,作者在演讲过程中注重结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产品设计中的可持续性理念实践案例分享
- 智能电池簇管理技术的行业动态与市场机遇
- 2025物品抵押的借款合同示范文本
- 邮储银行绍兴市诸暨市2025秋招笔试计算机基础专练及答案
- 中国银行天水市秦州区2025秋招笔试言语理解题专练及答案
- 工商银行宝鸡市扶风县2025秋招英文面试20问及高分答案
- 工商银行百色市田东县2025秋招笔试计算机基础专练及答案
- 中国银行承德市承德县2025秋招笔试计算机基础专练及答案
- 中国银行清远市佛冈县2025秋招笔试英语阅读选词题专练30题及答案
- 邮储银行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2025秋招英文结构化面试题库含答案
- 压力管道特性表
- 高级会计师评审个人业绩报告(精选9篇)
- 血管活性药物(ICU)课件
- “手电筒”模型-高考数学解题方法
- 储能型虚拟电厂的建设与思考分析报告
- 楼地面装饰构造(史上最全面)
- GB∕T 2980-2018 工程机械轮胎规格、尺寸、气压与负荷
- 海关AEO管理体系高级认证企业名录
- TTAF 068-2020 移动智能终端及应用软件用户个人信息保护实施指南 第8部分:隐私政策
- DB32∕T 4065-2021 建筑幕墙工程技术标准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经验交流》PPT共30页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