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词[1].docx_第1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20-1/19/4208aed4-67fe-4f69-943d-fd7e123369b5/4208aed4-67fe-4f69-943d-fd7e123369b51.gif)
![竹枝词[1].docx_第2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20-1/19/4208aed4-67fe-4f69-943d-fd7e123369b5/4208aed4-67fe-4f69-943d-fd7e123369b52.gif)
![竹枝词[1].docx_第3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20-1/19/4208aed4-67fe-4f69-943d-fd7e123369b5/4208aed4-67fe-4f69-943d-fd7e123369b53.gif)
![竹枝词[1].docx_第4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20-1/19/4208aed4-67fe-4f69-943d-fd7e123369b5/4208aed4-67fe-4f69-943d-fd7e123369b54.gif)
![竹枝词[1].docx_第5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20-1/19/4208aed4-67fe-4f69-943d-fd7e123369b5/4208aed4-67fe-4f69-943d-fd7e123369b55.gif)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竹枝词教案设计一、 读话导入竹枝词同学们见过“太阳雨”吗?一边下雨,另一边却阳光灿烂。有一句诗说得好(试探学生是否预习),嗯,就是我们本课要学的诗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二、指导学习诗句1.学生交流了解到的有关刘禹锡的资料。2.简介竹枝词。“竹枝词”是流行于古三峡地域的一种民歌,含思宛转,清韵悠远,音调和谐,明朗欢快。人们在劳作之余,成群结队在江边、堤畔吹笛、击鼓,边唱边舞,抒发内心的感情,驱散一天的疲劳,是三峡人民最喜爱的娱乐方式。刘禹锡在夔州,经常见到这种场面,极为欣赏,因而填写了许多“竹枝词”,今天要学的就是其中广为流传的一首。3.理解诗意。(1)指名朗读,齐读。(2)借助注释,自读并思考诗句的意思。(3)同桌互说,再全班交流。“杨柳青青江水平”:江边的杨柳青青,垂着绿色枝条,大江水面平静。“闻郎江上唱歌声”:只听到江面上传来情郎唱歌的声音。“东边日出西边雨”:东边出太阳,西边却下着雨。“道是无晴还是晴”:说不是晴天吧,却还是有晴的地方。(4)朗读全诗,再指名把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4.读中想象。(1)读了这首诗的前两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一场太阳雨中,一位少女立在江边,看到江边的杨柳被沐浴得更加翠绿,江水平静,耳畔忽然传来一阵熟悉的歌声,原来是自己的情郎在唱。)(2)想象一下,这首词的后两句写出了少女什么样的心理?三、指导朗读、背诵背诵竹枝词。四、作业1.默写这两首古诗。2.课外搜集刘禹锡的其他竹枝词读一读夜雨寄北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在一千年前的一个秋雨绵绵的天气里,一位诗人收到他远在长安的妻子的来信,问他何时能回长安。妻子情意殷殷的千里来信,激起了诗人无限的感慨,于是诗人倚窗观雨景,吟成了这首传唱的古诗。它就是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诗夜雨寄北。 二、了解作者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是晚唐时期很有影响的一位著名诗人,他与杜牧生活在同一时代,被世人并称为“小李杜”。李商隐有“欲回天地”的雄心壮志,可惜“运与愿违”,他是“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他的诗多写时代离乱、个人失意的感慨,尤以缠绵深挚的爱情诗和借古讽今的咏史诗最有特色。三、解诗题这首诗的诗题或作“夜雨寄内”,“内”即李商隐的夫人王氏。而现传各本多作“夜雨寄北”,“北”,即在北方的人,或为妻子,或为友人。四、研读课文、理解诗歌主旨1、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歌内容,口译诗歌内容字词:巴山泛指巴蜀之地 却话重提、再说 2、结合内容理解诗歌主旨你问我何时归来,我也不知道自己的归期。眼下这夜色中的巴山,秋雨绵绵,池塘里秋水已满。什么时候才能和你一起在西窗下剪烛夜谈,再来叙说今天的巴山夜雨呢?表达了作者对家中妻小的思念之情。 五、当堂落实基础1、李白、杜甫在文学史上有“大李杜”之称,而本诗的作者_和杜牧则有_ 之称。2、解释下列诗句中加下画线的字的意思。何当共剪西窗烛何当:_却话巴山夜雨时却:_;话:_3、夜雨寄北诗中写思归而不得的愁苦之情的诗句是:_;写出了对未来欢聚的向往之情的诗句是:_,_。 六、背诵并默写全诗。过故人庄教学设计之一教材分析:过故人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人,写的是诗人应邀到一位农村老朋友家做客的经过。在淳朴自然的田园风光之中,举杯饮酒,闲谈家常,充满了乐趣,抒发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这首诗初看似乎平淡如水,细细品味就象是一幅画着田园风光的中国画,将景、事、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说说作业4中带点词语的意思。并初步体会诗中对仗句的特点。4、通过诵读这首诗,感受朋友之间聚散两依依的浓浓情谊,激发学生珍惜人间友谊的美好情感。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在我们的文学长河中,有一颗璀璨的星星,那就是唐诗。有成就的诗人更是数不胜数,孟浩然就是其中的一个。以前,学过几首孟浩然的诗,谁来背一下?2、学生背诵春晓、宿建德江。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孟浩然的另一首诗过故人庄二、学文1、请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古诗。(1)出示自学要求一,请学生朗读,明确要求。师随机点击“资料”,老师搜集了一些资料可以帮助大家理解这首古诗。2、学生自学,师巡视。3、交流(回到老师的界面)(1)指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2)读了此诗,你知道它讲述了一件什么事?(孟浩然接受一位老朋友的邀请,来到乡村做客的事。)(3)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诗人与老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4)你从哪里体会到的?4、交流:点击“邀“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一句(1)指名读诗句,理解字词故人老朋友具鸡黍准备丰盛的饭菜(2)受到老朋友的邀请,看到这一桌丰盛的饭菜,诗人心情怎样?(开心、高兴)(3)指导读好这句诗句。5、交流:点击“话”“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1)指名读。(2)把你的体会说说。(打开窗子,面对谷场和菜园,举起酒杯畅饮美酒,闲谈农事。只有老朋友之间才会谈家常事。)(3)随机理解“桑麻”(4)看着插图,发挥你的想象,完成“说一说”“想象诗人和老朋友会聊一些什么?)(5)学生自己完成。(6)交流(真是太感谢你为我准备了这么丰富的菜肴,下次欢迎你到我家去做客。)(你们这儿真美,真想一直住在这儿啊!)(今年的收成怎么样?还好,有可能是个大丰收。)是啊,深情厚意只在淡淡的几句询问农事中,就在这悠然地举杯饮酒,闲谈农事中。(7)齐读“话”句6、交流:点击“别”“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1)指名读(2)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依依不舍)(3)即将分别了,孟浩然会和友人说写什么?和旁边的同学说说。(4)交流。7、是啊,真挚的友情让诗人依恋,农家的生活让他向往,那还有什么让诗人要相约重阳日在来赏菊花呢?(优美、淳朴的田园风光。)(1)出示“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放眼望去绿树围绕着村边,青山在村外横卧_(把你看到的说出来。)(2)读好此句。(3)讲述对仗句。师范读“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句诗读上去朗朗上口,你知道它永乐什么修辞手法吗?(对仗)师讲述什么是对仗句。师生对对子:“绿树”对_;“村边”对_;“合”对_“绿树村边合,”对_这首诗中还有一句对仗句找出来。(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师生共对对子。读好这两句诗句。练习背诵。三、拓展1、在我们古诗七十首中,还有许多田园诗,其中,我们学过两首,一起复习一下清平乐村居、四时田园杂兴(背诵)2、今天,我们将一起在学一首陶渊明的饮酒3、出示自学要求二,学生自学。4、学生交流自学结果(1)说说你读懂了什么?(2)读读背背你喜欢的句子。四、作业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并理解诗歌。2、培养欣赏品味诗歌的能力。教学重点朗读诗篇、了解诗意、体会诗情。教学难点 品味诗歌语言的精妙教学设想 教学中可按照读-品-背的顺序进行,精讲多读,以读带品。教学内容和步骤一、 导入雪,洁白美丽,或轻舞或纷扬,给我们的生活增姿添彩,所以,它历来都是人们吟咏、描绘的对象。 在古诗中,更是有不少歌咏白雪的名句,同学们能举出一些例子吗?例如: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柳宗元 欲度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别董大高适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唐卢纶塞下曲(之四) 有谁能说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句的出处?对了,它出自于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唐代的大诗人是在怎样的情境之下吟咏出这样的千古名句的,让我们一起走进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二、 作者介绍投影:岑参(714-770),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与高适齐名,并称为“高岑”。曾两度出塞,晚年任嘉州刺史,以后罢官,欲归故乡时,客死成都旅舍,史称“岑嘉州”,有岑嘉州集传世。岑参的诗想像丰富,意境新奇,气势磅礴,风格奇峭,词采瑰丽,并充满乐观进取的精神,具有浪漫主义特色。三、 诗文赏析(一)聆听感受1、 播放录音,聆听感受。请同学们注意字的读音2、 读准字音岑参 cn shn 散入sn 狐裘qi 锦衾薄 qn b 瀚海 hn 阑干 ln 羌笛 qing 风掣红旗 ch(二)整体把握1、 齐读全诗读准字音,初步感知。2、 解题从诗题中能看出这首诗写了哪些内容? 咏雪、送别。(板书)诗的前半部分是咏雪,后半部分写送别,同时在送别中进一步描写雪景。这是一首雪中送别诗。3、 诗歌是从哪里开始着重写送别的?从“中军置酒饮归客”一句开始。前十句着重于咏雪,后八句着重于送别。(三)赏析咏雪部分1、齐读咏雪部分思考:咏雪部分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北风席卷着大地,把强韧的白草都折断了。塞北的天空,农历八月就飞起了雪花。就像是忽然刮了一夜春风,使千树万树开满了梨花。 大风把雪吹进了珠帘里,沾湿了罗幕,就连狐裘、锦衾这样高级的御寒品也挡不住严寒;将军的角弓被冻得拉都拉不开了,都护的铁衣冰冷得难以着身。2、 赏析诗句(1)朗读咏雪部分思考:哪些诗句写得好,好在哪里?(2)对雪的描绘,哪一句最精彩?(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为什么精彩?小组研讨,合作探究。 精妙的用词一个“忽”字,表明来得突兀,来得意外,形容雪来得急,下得猛。不仅表现了边塞气象变化的神奇,而且传达出诗人赏雪时的惊喜心情。新奇的比喻抓住雪的洁白、鲜润的特点。 千树万树,突出了雪的壮观景象。春意盎然的意境创设了梨花满树、春意盎然的意境,以春暖显奇寒。昂扬乐观的精神严酷的自然环境中透出了诗人高昂的乐观主义精神,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表现出这种化苦为乐、积极向上的乐观情怀,才能写出这样的千古名句。(3)读咏雪部分除了这一句外,在咏雪部分,你还喜欢哪些诗句?为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穿插评价: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第一句写风,一个“卷”字, 一个“折”字分别从正面和侧面写出了风势之猛。第二句写雪,“八月”说明胡天下雪的时间早。“飞”,勾画出了一幅雪花漫天飘舞的形象。“即”字表现了诗人的惊奇之情。这两句极写边塞的风狂雪早。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一个“散”字,写出了风吹雪花点点飘入帐内的情景,一个“入”字,将读者的视线从广漠无垠的空中转移到中军将领们的住所上来,“湿”字写雪花融化,沾湿了罗幕。“狐裘”写白天,“锦衾”写夜晚,“不暖”和“薄”,均可见出雪天的奇寒。 “角弓不得控”和“铁衣冷难着”,生动地表现了胡天的奇寒叫人难以忍受,“将军”与“都护”尚且如此,一般士兵就可想而知了。 狐裘、锦衾、角弓、铁衣,用这些边塞将士身边的用品来衬托气候的寒冷,既表现了边地军营中将士的苦寒生活,又从侧面烘托出了大雪的寒威。是从人的感受、从侧面来描述边地的寒冷,这样记录边塞奇事,角度也很新颖。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从“瀚海”到“愁云”,视角有何变化?) (“百丈”、 “万里”是实写吗?运用了什么修辞?)这两句诗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由咏雪过渡到送别。前一句写大戈壁上是一片冰雪世界,这是地上的景象。“瀚海阑干”绘出了非常开阔的画面;“百丈冰”形容冰雪覆盖面积之广,冰块之大,是夸张的说法,极言奇寒。后一句写惨淡的愁云布满天空,这是天上的景象。一个“愁”字,一个“惨”字,具有浓烈的感情色彩,为饯别场面酝酿了气氛。“愁云”既是写景也是写情,很自然地引出下面的送别。这里,把边塞将士的军营置于一个广漠、辽阔的背景上,给人一种奇异而又壮伟的深刻印象。3、齐读咏雪部分思考:这些诗句共同显示了胡天的雪的什么特点?雪来得早,雪来得急骤,雪下得大,雪景雄奇壮阔,雪后特别寒冷。4、作者写雪,写雪中的景象,写胡天的雪的特点,是怀着怎样的情感来写的? 喜爱,赞美的感情,昂扬乐观的精神。5、为什么在这样艰苦恶劣的环境中,作者却能表现出如此昂扬向上的情绪呢? 这和当时的时代背景和诗人自身的经历有关。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当时的背景 写作背景(投影)唐代天宝年间,李唐王朝与西北少数民族边境战事不断,许多文人也纷纷投入军人幕府,寻求个人发展,并体验到边塞紧张激烈的军旅生活和新奇独特的自然风光,形成了盛唐边塞诗派。岑参就是盛唐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他怀着建功立业的志向,两度出塞,度过了六年艰苦的军旅生涯,对鞍马风尘的征战生活与冰天雪地的塞外风光有长期的观察与体会,这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就是他第二次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在轮台幕府中送友人回京时所作。(四)赏析送别部分1、 齐读送别部分诗人写送别写出了对友人怎样的情感?依依不舍。2、 哪些诗句表现了这种情感?是怎样表现出来的?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设宴饯别(他们可能会说些什么呢? 为什么要列举“胡琴”“琵琶”“羌笛”这三种乐器呢?)简略而有情味。诗人在中军营里摆下了饯别的酒筵,演奏的是胡琴、琵琶和羌笛等乐器。这就点明了饯行地点、饯行原因、饯行的情形。列举出这三种乐器的名称,也是很有深意的:朋友就要回乡了,在饯别酒席上演奏的仍然是这些异乡的乐器,一股思乡之情不是委婉地流露出来了吗?“胡琴琵琶与羌笛”,这种纯然是西域特色的管弦乐器齐鸣和响,给边塞的军中宴饮增添了几分苍凉悲壮的豪气。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你觉得此句中哪一个词用得最好?好在哪里?)日暮时分,大雪纷纷,诗人把他的视线从酒筵上又转向了辕门外,看到了一幅十分奇异的画面:在暮雪纷飞的背景上,一面鲜红的旗帜凝住不动。其中的“掣”字用得十分精确,真实地描绘出红旗冻住了,北风吹着也不飘动的情状。此句运用反衬手法,既突出了天气的寒冷,也写出了瀚海冰雪中的一个“亮点”色彩感强,富有表现力,构画了一副奇异而美丽的画面。不仅写出了边塞奇寒,而且红旗在风中坚强挺立也喻指边塞将士不屈的斗志,写出了作者心中奔涌的豪情。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从辕门一直送到轮台东门,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雪满天山路”既表现出了风雪之猛,路之难行,又传达出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切的担忧。赏析“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写友人离去以后的情景:山回路转,友人的身影已经看不到了,此时诗人仍伫立在风雪中,远望友人离去的路,只见雪地上留下一行长长的马蹄印。 (联想想象诗歌最后两句,如果你是诗人此时在想些什么?)诗人送友人归去时依依不舍的深情,以及他的思乡之情,都通过“雪上空留马行处”这句诗表达出来了。(齐读送别部分思考诗人在句子中并未写到“情义”“不舍”等字眼,那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鱼尾鳍的血液流动
- 济宁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试试卷
- 集安市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月考测试试卷
- 电路基础知识课件教学
- 2025年度财务人员年度考核表个人总结
- 高速车速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电解池和原电池课件
- 高速收费业务知识培训课件
- 电芯活化知识培训课件
- 道路园林绿化养护服务方案
- 新学期+心动力+课件-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
- 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
- 应急第一响应人理论考试试卷(含答案)
- 五年级上册英语课件-Unit1 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第四课时|译林版(三起) (共18张PPT)
- 水利工程安全防洪度汛专项方案-版
- 先天性复拇畸形虎口形态特点及治疗策略-PPT幻灯片
- 询价小组签到表
- 办公用房登记表
- QC080000有害物质管理评审报告
- 以“五位一体”模式提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质量和成效的实践与探究
- 运维服务方案 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