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初二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总复习学生学案.doc_第1页
沪科版初二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总复习学生学案.doc_第2页
沪科版初二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总复习学生学案.doc_第3页
沪科版初二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总复习学生学案.doc_第4页
沪科版初二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总复习学生学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复习导学案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运动的世界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1、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 、物体间的 和物体 最一般规律的自然科学。2、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分别是 、 、 、 、 、 _ 和 。3、物理学家及其成就: 的日心说; 得到了关于天体运行的结果;牛顿建立了 ; 的相对论;第二章、运动的世界一、知识再现:通过上面的自学、讨论交流,独立完成下面知识网络: 动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_ 与静止:一个物体_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静参照物: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时,事先选定的_ 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及单位换算_ 刻度尺要_,有刻度的一边要_;运 长读数时视线要_,要估读到_动 度刻度尺的正确使用_,并记下单位;的 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_世 时界 间概念:_测误差来源:_量特点:误差不能避免,_ 意义:_ 快 速度 定义:_与公式:_单位:_、_,换算:_慢匀速直线运动:_变速直线运动:_1、举例说明我们生活在运动的世界里?2、世界上有绝对静止的物体吗?举例说明为什么?3、当一个物体怎样时就说物体是运动的?当一个物体怎样时就说这个物体是静止的?4、乘电梯上升的乘客,选择地面为参照物是怎样的?选择电梯为参照物是怎样的?5、 叫测量单位。6、 叫国际单位制。7、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 ,时间的基本单位是 ,除此之外,长度还有哪些单位?换算关系是什么?时间还有哪些单位?换算关系是什么?8、什么叫测量误差?引起误差的因素有哪些?怎样减小误差?误差能不能避免?错误能不能避免?9、 称为速度。速度、路程、时间的关系式是怎样的?各物理量的国际单位是什么?此公式的变形公式是什么?10、 称为匀速直线运动; 称为变速直线运动。11、人、自行车、光运动的大致速度是多少?二、知识点拔:例1:如:“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是唐代诗人李白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以高山为参照物,舟中人是 ;以小舟为参照物,舟中的人是 例2: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是 cm,是 mm.测量结果的准确值是 ,估计值是 。在右图中,物体A的长度_ cm. 例:如何测出一张纸的厚度?练习:你能测出一根较细的细铜丝的直径吗?例3:小明为了给窗户按上一块玻璃,在下面的测量工具中,你认为选取哪种工具来测量窗框最合适:A分度值为1mm,长度为20cm的学生用尺; B游标卡尺;C分度值为1mm,长度为2m的钢卷尺; D分度值为1cm,长度为15m的皮卷尺;如:用刻度尺测得物理课本从第1页到第172页的厚度为8.6mm,那么该课本中每张纸的厚度是 m。例4:时间的测量:要求能根据日常经验和自然现粗略估测时间,会使用适当工具测时间。如:下列过程最接近1s的是:A人步行10m所需的时间 B光通过300000m所需的时间C在正常情况下,人休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 D普通手表的秒针一周的时间例5:误差:要求能分辨误差和错误,知道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误差;如: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A误差是没有遵守操作规则所造成的 B采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就能消除误差;C认真、规范、并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就能避免误差D无论如何误差都是不可避免的分析:例6:速度:要求知道速度和平均速度的概念、意义,会进行有关的计算。如:2006年4月16日夜晚,北京出现沙尘暴。据监测记录,沙尘暴到达内蒙古中部的时间约为16日13时,到达北京的时间约为当日23时。内蒙古中部距北京的距离约为400km,则此次沙尘暴的平迁移速度大约为 km/h。分析:三、拓展提升:1、用如图2所示的刻度尺测量沪科版初中物理课本图片的长度,所测量的课本的长度 为 cm= mm。2、图4所示,观察甲图可知汽车做 直线运动;观察苹果下落时的频闪照片(乙图),可知苹果做 直线运动。四、体验成功:1给下列测量记录补上单位:(1)某人的身高178 ;(2)一支铅笔的长度0.2 ;(3) 某同学绕操场走一圈的时间是300 ; 2“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诗句中先后选择的参照物是 和 。3下列几种估测中,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教室内天花板离地面的高度约为8 m B教室内日光灯管的长度大约是3mC中学生正常步行时的速度是10ms D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用时约50s4教室门框的高度最接近于( )A. 1m B. 2m C. 5m D. 8m5.下列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A. 划破夜空的流星运动 B. 奔驰骏马的运动C. 植物开花结果 D. 地球绕太阳公转6速度是52km/h的运动物体可能是()A行人 B卡车 C飞机 D人造地球卫星7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公式svt说明()A速度越大,则路程越长 B时间越长,则速度越大 C速度一定时,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D路程一定时,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8汽车在平直高速路上行驶,1min通过1200m路程汽车速度是( )A、1200m/s B、72m/s C、60m/s D、20m/s9短跑运动员5s跑了50m,羚羊奔跑速度是20m/s,汽车的行驶速度是54km/h,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A、汽车,羚羊,运动员 B、羚羊,汽车,运动员C、运动员,汽车,羚羊 D、运动员,羚羊,汽车10.出租车司机在机场高速公路的入口处,看到如图所示的标志牌。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该司机从入口处出发,至少行驶多长时间才能到达机场?11如图5所示上海金茂大厦主楼高88层,乘坐电梯运行速度为9m/s的直达电梯到达主楼顶层需45s时间,请估算主楼每一层的高度约为多少?例:近年来,临沂市区与周边城镇的道路相继改建成一、二级公路,大大地促讲了经济发展,给人们出行带来了方便。遗憾的是在某些岔路口,人车相撞的交通事故有所增加。有人猜想事故的出现与行人横过公路时的错误判断有关。图2-1(1)如图2-1所示,某同学准备横过公路时,正好有一辆汽车从距岔路口1O0m处以72km/h的速度驶过来,如果公路宽12m,问该同学以1.2m/s的正常步行速度能否在汽车到达岔路口前完全通过公路?(2)为了减少在岔路口发生人车相撞事故,请你分别向交警部门(或公路建设部门)、汽车司机和过路的行人,各提一项合理的建议。例:一列队伍长50m,以2.5ms的速度通过一座全长lOOm的桥,要多长时间?强化训练1、五一假期,小明与父母乘长途汽车外出旅游,小明看见前面的小车与他的距离保持不变,后面的卡车离他越来越远如果以长途汽车为参照物,小车是 _ 的(选填“静止”或“运动”),卡车是_的(选填“静止”或“运动”)小明爸爸说小明没有动,他所选的参照物是_2、今年4月18日,我国铁路实现了第六次大提速。几百辆“和谐”号国产化动车组列车(俗称子弹头)飞驰在祖国大江南北。D134次列车早上从郑州出发,5h就可到达北京,总里程约为690km。该次列车的平均速度约是_kmh。3、2007年我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后,北京到上海的火车运行速度约为146km/h,全程所用时间约为 10h。目前,我国计划修建京沪高速铁路,并预计初期运行速度达到300km/h,届时,乘坐火车从北京到上海的时间大约是 h。(结果保留整数)4、在绵阳新益大厦乘坐观光电梯上行的过程中,以下描述对所选参照物正确的是( )A.观光者离地面越来越远,是以观光电梯为参照物 B.地面离观光者越来越远,是以观光电梯为参照物C.地面离观光者越来越远,是以地面为参照物 D.观光者静止不动,是以地面为参照物5、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向东快速行驶,一个人在该公路的便道上向东散步,如果以汽车为参照物,则人( )A. 向西运动B. 向东运动 C. 静止不动D. 无法确定6、甲、乙两小车运动的s-t图像如图3所示,由图像可知( )A、 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 甲车的速度为10米/秒,乙车的速度为2米/秒。C、 经过6秒,甲、乙两车相距2米。D、 经过5秒,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0米。复习导学案 第三章声的世界一、知识再现(自主、快速复习本单元内容,并认真思考,交流讨论完成下列问题)1、由观察和实验证明: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二胡、提琴等乐器是靠弓和弦的 发出声音的;笛子是由 发出声音的。2、声音的传播是需要 的,它可以在气体中传播,还可以在 体和 体中传播,声音 在真空中传播,声音在三种不同状态的物体中传播速度的关系是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 叫乐音, 叫噪声。4、乐音有 三个特征, 叫响度,响度与 有关,还与 有关, 叫音调,音调与 有关,音色与 有关。5、 称为频率,它的单位是 用符号 来表示。6、通常人们从噪声的 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7、 叫超声, 叫次声。超声有哪些用途?次声有哪些危害?8、人、狗、海豚的的听觉频率范围分别是多少?9、通过上面的学习交流,独立完成知识网络:声音的产生:_声音的传播:传播声音需要_,传播声音的介质有_、_、声_,_不能传声思考不同介质传播速度关系的音调:_,由_决定世乐音的三要素响度:_,由_决定界声音的分类音色又叫音品,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噪声减弱的途径:_;_;_超声与次声超声特点:_次声特点:_二、.知识点拔例1扬声器在播放音乐时,放在纸盆上的碎纸片会不断的跳动,这说明纸盆在 产生声音。例2、在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对话交谈这是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_,声音在_中不能传播例3、男同学说话声音“低沉”,是指男同学声音的_低,这是因为男同学说话时,声带振动比较_的缘故 例4、水牛“哞哞”的叫声和蚊子“嗡嗡”的叫声相比较, _叫声音调高,_叫声响度大。 例5、联欢晚会上,口技演员惟妙惟肖地模仿一些动物和乐器的声音,他主要是模仿声音的_,台下观众听到口技演员的声音是靠_传播的. 例6、受蝙蝠的启示,如图所示人们可以利用 来探测鱼群的位置。例7、如图所示,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频率_,发出声音的音调_,这说明音调是由_决定的。例8、如图3所示,用一只手将钢锯条压在桌沿上(也可用塑料尺代替),另一只手轻拨锯条一端,听其响度;再用力拨动锯条,这时锯条的振幅_,听其响度_,这说明响度与_有关。四、体验成功1下列关于声的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都比液体中的声速大B.声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等介质中传播,声也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中考、高考期间要求学校周围噪声大的单位停工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D.声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环保角度的噪声一定是由物体无规则振动产生2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发声体都在振动 B. 公路边植树既可以净化空气,也可减弱噪声C.人们常用音色来区分是何种乐器发出的声音 D. 声音和光一样都能在真空中传播3夏天人们在购买西瓜时,有经验的人总是把西瓜拿在手中拍一拍,根据声音判断西瓜的成熟情况。这种选瓜的方法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A 响度不同B 音调不同 C 音色不同 D 回声大小不同4在日常生活中,常用“高声大叫”、“低声细语”来形容人说话的声音,这里的“高”、“低”是指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音调和晌度5医用的B超机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但人耳听不到它的声音,这是因为( )A声音的响度太大 B声音的音调太低C声音的频率低于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 D声音的频率太高,人不能觉察到6在城市道路常见如图4所示的标牌,它表示的意思是( )A鼓号乐队不能进入 B禁止鸣笛,保持安静C乐器商店的标志 D道路弯曲,行车注意安全7超声波是人耳听不见的声音,但它有着广泛的应用,在下列设备中,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是( )A验钞机 B微波炉C电视摇控器 D潜艇上的声呐系统8控制噪声是城市环境保护的主要项目之一下列措施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A大街小巷两旁种草植树 B市区禁止机动车鸣笛C摩托车的排气管上加消声器 D在一些主要干道旁设置噪声监测设备9人讲话依靠_的振动发出声音,小提琴依靠_的振动发出声音,笛子依靠_的振动发出声音。10东林书院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表明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用小提琴和二胡演奏“二泉映月”乐曲时,可以根据声音的 不同来加以辨别。11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句中体现出的物理知识有_,_。(写出两点) 复习导学案多彩的光知识再现(自学)1、光在 介质中沿直线传播:(1)用光沿直线传播这一原理还可以解释 、 的成因及 、 、 等应用。(2)观察课本P53页小孔成像仪并自己作出小孔成像的光路图,回答:小孔成像的原理是 ,小孔成的像的性质是 (倒立或正立)的 (虚像或实像)。2、光的反射:(1)用一面镜子可将室外的阳光传到室内。在宁静的水面会出现景物的倒影(如课本54页图4-14),这些实际是光的 现象。它分 反射和 反射。(2)什么是入射点、法线、入射角、反射角?作图说明。(3)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小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a、请在图中标出反射角的度数。b、小明想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他应如何操作?c、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OE方向射出,这表明 。(4)光反射的规律是:三线 ,法线 ,两角 ,光路 。(5)我们在教室的各个方向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这是光的 反射现象。它 (填“遵守”或“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3、平面镜成像:(1)利用光的反射作出平面镜前一发光点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 。(2)在课本P56页“研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a、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b、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前,眼睛应该在玻璃板 (前或后)观察;c、如果有3mm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mm厚的玻璃板;d、要求两个蜡烛完全一样,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e、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到玻璃板的 关系;f、该实验是怎样确定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的?(3)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 。4、光的折射:(1)光从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时,传播方向()A、一般会改变 B、一定会改变 C、一定不改变 D、一定返回(2)光折射的规律是: 。(3)常见光的折射现象有 、 、 等。5、光的色散:太阳光经过 后,分解成七色光带,从上到下依次是 ,白光是由各种 混合而成的。光的“三基色”是 蓝纸只能 蓝色的光,蓝玻璃只能 蓝色光。颜料的“三原色”是 。6、透镜:(1)几个概念:焦点F、焦距f、光心O、主光轴。(2)透镜是利用光的 原理工作的。根据对光的作用可分为 透镜和_透镜两类。下图中光通过透镜后,变得发散了的是 ,变得会聚了的是 ,并将透镜画在图上.(3)画出图中入射光线可折射光线。7、凸透镜成像:(1)探究实验:a、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像的倒正、大小、虚实与 的关系;b、实验中需要的器材有:光具座、蜡烛、 、光屏、火柴等; c、 放在蜡烛和光屏之间,调整透镜、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 ,目的是为了 ;d、每一次成像的操作,都应先固定 与 的距离,然后再移动 ,观察成像的情况;e、该实验中需要记录的数据有 、 和像的 、 、 等。(2)规律应用: a、幻灯机和投影仪的工作原理是 ;b、照相机工作原理是 ;c、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 ,其放大倍数等于物镜放大倍数与目镜放大倍数的 ; d、望远镜由 组透镜组成;e、眼睛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 ,它把来自物体的光成像在 上,形成物体的 ;f、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凸度 ,折光能力太 ,将像成在视网膜的 面,矫正近视眼应配戴 镜,产生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凸度 ,折光能力太 ,使像成在视网膜的 面。远视眼应配戴 镜来矫正。展示部分(点拨)1(08临沂)在下面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铅笔好像断了 B水中倒影C小孔成像 D小红照镜子2. 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20时,反射角也为20B. 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C. 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D. 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3.孩子在湖边观鱼,所看的是鱼的_像,(填“实”或“虚”),则小孩这样看的结果是因为从水下发射的光发生了_,光是从_(填“空气中射到水中”或“水中射到空气中”),鱼的反射光线折射时_(“靠近”或“偏离”)法线,小孩看到鱼的水平距离比实际距离_ _,小孩看到鱼的深度比鱼所在的实际深度_,由于折射使孩子感到好像鱼的真实位置_(“改变了”或“没改变”)4(08临沂)如图所示是赵强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明显还需要调整的是_。调整后烛焰能在光屏上成缩小_的实像;若要在透镜固定的情况下,得到再大一些的清晰实像,除将蜡烛适当向右移动外,还应将光屏向_移动。5下图是表示近视眼或远视眼成像情况及对其进行矫正的图,其中表示近视眼成像和矫正情况的图是A B C D体验成功1以下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属于光的让折射的是(),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现象是()A日食和月食 B插入水中的筷子变“弯”了 C水中的倒影 D雨后的彩虹 E用凸透镜取火 F影子的形成 G镜中花水中月 H海市蜃楼 I透过厚薄不均匀的玻璃看室外的电线,可能会看到电线粗细不均匀且弯弯曲曲2电影银幕和教室里的投影屏幕都是用粗糙白布制成的。表面粗糙,能使照射到它上面的光发生_,而白色表面可以反射_光。所以,处于屏幕前不同位置的观众都可以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3在一张白纸上用绿颜料写一个“光”:字,把它拿到暗室。当只用红光照射时,你看到的现象是:红纸上面有一个 色的“光”字。4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在白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 现象;彩色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 三种色光合成的。5如图6所示,已知两条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请画出两条对应的入射光线。 6如图所示是幻灯机的工作原理图幻灯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镜为了使观众看到正立的像,幻灯片要(填“顺着或“倒着)插入架上用强光照射幻灯片,幻灯片上的画面在屏幕上形成像(填“实”或“虚”)。7若用镜头焦距为f的照相机拍照,被拍景物到镜头的距离应 2f(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若要使取景范围变大一些,则照相机镜头距景物的距离应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8闻名于世的“芜湖铁画”以铁代墨,以锤为笔,锻铁成画。加工铁画,主要是利用金属铁具有良好的_性,可锻打成片;在制作微型铁画时,工人师傅常使用放大镜,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放大镜实际上是_透镜,这种透镜对光线具有_ 作用,可用于矫正_(选填“近”或“远”)视眼。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当烛焰位于距离凸透镜一倍焦距内时,人眼观察到烛焰成像的情形是图2中的 ( )10在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来探究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成在_(2)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3)把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眼睛”戴上远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远视眼镜,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_(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复习导学案 熟悉而陌生的力知识再现一、力以及力的三要素记一记:1、力是_的作用,力的作用是_,力的作用效果是:(1)力可以改变_(2)力可以改变_。2力的三要素是_、_、_,力的单位是_。3当你用力踢球时,你的脚会感到_,这是因为_对_也产生力的作用,这个现象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4人在水中游泳时,受到水的阻力,施加这个力的物体是_,受力的物体是_。5小明穿着旱冰鞋用力推墙时,他自己将_,因为墙对他也有_。二、弹力与弹簧测力计记一记:1、物体发生_的力叫弹力。通常所说的_、_实质就是弹力,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_。2、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方法(1)_(2)_(3)_(4)_。做一做:1、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_N,用该测力计测量力最大可到_N,此时所测力的大小为_N。2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测一物体的物重时,错将物体挂在拉环上,而手提挂钩,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4N,则物体的物重( )A一定等于1.4N B一定小于1.4N C一定大于1.4N D以上判断都不正确三、来自地球上的力记一记:1物体由于受_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_,重力的大小常用_来测量,或用公式_来计算。g=9.8N/kg的物理意义是_。2重力的方向是_,重垂线的应用有_和_。做一做:1、长在树上的水果成熟后,会落到地面,这是由于水果受到的缘故2一个冬瓜的质量是6kg,它的物重是(g取10Nkg)( )A06 N B6 N C60 N D600 N4、从炮口水平射出的炮弹受到的力(不计空气阻力)是( )A.大炮对炮弹的推力 B重力 C.重力、大炮对炮弹的推力D没有受到力四、摩擦力记一记: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滑动时_力叫摩擦力,2、研究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用_方法,实验的结果:摩擦力大小与_和_有关。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有多个,探究时利用了控制变量法,请你回忆一下具体是怎样控制物理量的变化的3、增大摩擦的方法是_,减小摩擦的方法是_。做一做:2用钢笔写字时,笔尖与纸之间的摩擦是摩擦;而用圆珠笔写字时,笔尖与纸之间的摩擦是摩擦3皮带传动时,若皮带松了,要把皮带绷紧是利用大摩擦下雪后的路面,有的地方撒上一些炉灰渣,这是采用来增大摩擦的4擦黑板时,为了将黑板擦干净,往往用力压黑板擦,这是为了;给机器的转动部分加润滑油这是为了。5为了测定木块与桌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如图57所示,要求手拉弹簧测力计的方向必须与桌面_,并且使木块做运动知识点拨例1 关于力的三要素,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两个力作用在同一个点,产生的效果就相同 B只要两个大小相同的力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上,产生的效果就相同 C只要力的要素中的两个相同,那么这两个力作用的效果就相同 D必须是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同的力作用在物体上的同一点,产生的效果才会相同例2 下列各种情形中,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A一个物体绕着圆形轨道匀速运动 B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竖直下落C.一个苹果从树上脱落下来D投掷出去的实心球在空中运动2、重力的三要素 重力的大小跟质量成正比 G = mg(g=9.8N/kg);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重力的作用点:即重心 质地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几何中心上例3 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腾空升起的气球不受重力B重力的作用点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C重力的方向始终垂直于地面D重力与质量成正比,它们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例4 在下列措施中,为了减少摩擦的是() A皮带传动中,把皮带绷紧些B体操运动员上单杠时,在手上涂抹镁粉C鞋底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D自行车转动部分加润滑油分析与解 选择D增大摩擦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增大压力,二是使接触面粗糙些A将皮带绷紧就是将压力增大,这只能是增大摩擦而B、C都是使表面粗糙些,也是增大摩擦而D符合减少摩擦所采取的方法巩固练习1用扳手拧螺母时,不仅要考虑作用在扳手上的力的大小,还要考虑_,因为他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2 体操运动员比赛前总要向手上涂些镁粉,其作用是_;外科医生戴乳胶手套前总要在手上涂些滑石粉,其作用是_。3、力的作用可以是直接接触的,如对 的作用;也可以是间接(不接触)的,如对 的作用。图614、如图6-1所示,把一根直锯条固定,以不同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的力F1、F2、F3、F4作用在锯条上,且力的大小F1=F2=F3F4,观察锯条发生的形变: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的是_ 图。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的是 图。5当你用力扣排球时,你的手会感到,这是因为对也有力的作用6在砌墙时常常利用悬挂重物的细线来检验墙是否竖直,这是利用了重力方向是7行驶中的自行车急刹车时,我们一般会用力捏车闸,让车停下来这是利用增大的方法来增大;钢丝钳上刻有花纹,这是利用增大的方法来摩擦。二、选择题1推出去的铅球在空中运动时的受力情况是(不计空气阻力)()A只受到手的推力作用B只受重力作用C.只受到重力和手对它的推力作用D不受力作用2. “以卵击石”常比喻人自不量力,用鸡蛋去碰石头,其中包含的物理道理是:A、鸡蛋受到力的作用,而石头没有受到力的作用:B、鸡蛋受到较大力的作用,而石头受到较小力的作用C、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大小相同,只不过石头比鸡蛋硬。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3.下述对吊在天花板下的电灯几对力的叙述中属于相互作用力的是: A、电灯受到的重力和电线对电灯的拉力 B、电灯受到的重力和电灯对电线的拉力C、电灯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线对电灯的拉力 D、电线对电灯的拉力和电线对天花板的拉力4.计算质量为10的物体所受重力的运算过中,正确的是:A、G=mg=109.8N/=98N B、G=mg=109.8N/=98NC、G=mg=109.8=98N D、G=mg=109.8N=98N5下列哪个力最接近1N?()A搬一辆自行车所用的力B拎一桶水所用的力C.托起2只鸡蛋所用的力D举起一个铅球所用的力6张斌和李晨两位同学穿着旱冰鞋面对面站在水平光滑的水泥路面上,如果张斌用力推一下李晨其结果是( )A张斌仍然静止在原地,李晨被推开B李晨与张斌都朝同一方向滑动C.李晨受到张斌的推力,张斌没有受到力的作用D.张斌与李晨同时向后退7 拔河比赛获胜的诀窃有五点,下列列举的几点不正确的是( )A组队时,要挑选身强力壮,体重大的人; B队员们的鞋底应粗糙;C拔河时绳子要保持一条直线;每个队员都应顺着绳子向后拉,不能向两侧或其他方向拉;D 啦队要齐声喊“一、二,加油!”不可各喊各的,目的是防止形成混乱嘈杂的噪声。三、探究与实验题1下表是某同学做“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得到的数据。次数接触面情况压力F/N摩擦力f/N1木块与木板61.22木块与木板81.63木块与毛巾83.5(1)实验时,要求木块在水平木板面上做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木块受到的。(2)比较1、2两次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2. 图1-2是杂技演员演出时的简图。根据图中的情景,从力学角度出发提出两个问题,并选其中一个问题进行解答。示例:男演员跳下弹起女演员时跳板会发生什么形变?问题1: 问题2: 解答问题( ) 3 在太空飞船里,各物体处于失重状态。因此,许多情景与地面的不一样。如,人体会悬浮在空中,用手指在机舱底上轻轻一按。人就会向舱顶运动,茶水不会倒出来等。根据上述材料,解答下列问题:(1) 在宇宙飞船内的实验里,仍然能够使用的仪器是 A 酒精温度计 B 密度计 C 天平 D 滴定管4. 一坦克重1.96x105N ,此坦克能否通过标有如图所示的限重标志牌的大桥。(g=9.8N/kg)复习导学案 运动与力知识再现一、牛顿第一定律记一记:1、_理想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力与运动的观点。2、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_.这个定律是牛顿_出来的。2、物体保持_的性质叫做惯性,惯性是物体所固有的一种属性,大小只与_有关。做一做:1踢足球时,球离开了脚后仍能运动是由于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球在地上越滚越慢最终停止运动是由于的缘故2、一个正在运动的物体,如果所受的外力全部消失,则( ) A物体立即停止运动 B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C物体会慢慢停止运动 D无法判断二、力的合成记一记:1、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_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求几个力的合力叫_。2、求同一条直线上二力的合成(1)两个力的方向相同时,合力:F=_方向:_(2)两个力的方向相反时,合力:F=_方向:_。做一做:1、一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受两个力F14N,F210N的作用,则物体受到的合力大小是( )A一定等于6N B一定等于14NC可能等于6N,也可能等于14N D可能大于14N,也可能小于4N三、力的平衡记一记:1、物体保持_状态时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到的力叫_。2、物体二力平衡的条件是_、_、_、_做一做: 1、甲起重机搬运重为4104N的物体以0.5ms的速度匀速上升,乙起重机搬运同样重的物体以1ms的速度匀速上升,则起重机在匀速上升阶段施加的拉力是()A甲、乙都等于4104N B乙较大 C甲较大 D甲、乙都是零2、人提桶处于静止状态时,下面各力是一对平衡力的是( )A人对桶的拉力和桶对人的拉力 B人对桶的拉力和桶受的重力C桶对人的拉力和桶受的重力 D以上都不对知识点拨牛顿第一定律及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的实验和经验事实的基础上,运用归纳推理的方法得出的结论,这是一种研究方法。惯性是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一切物体不论受力与否、运动与否都有惯性,注意不能说“物体受惯性作用或物体在惯性作用下”等例 一个正在运动的物体,如果所受的外力全部消失,则( ) A物体立即停止运动 B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C物体会慢慢停止运动 D无法判断分析与解 选择B根据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由于物体原来是运动的,外力全部消失后将以此时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2同一直线、方向相同的两力的合力F=F 1+F2 ; 同一直线、方向相反的两力的合力 F=F1-F2例 用300N的竖直向上的力提重物,若物体受到的合力大小是100N,则物体受的重力是( )A100N B400N C200N D200N或400N分析与解 选择D通过对重物进行受力分析可知,重物受的重力与拉力在同一直线上且方向相反,根据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成,合力大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