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十五 近代工业文明的兴起与发展课件.ppt_第1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十五 近代工业文明的兴起与发展课件.ppt_第2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十五 近代工业文明的兴起与发展课件.ppt_第3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十五 近代工业文明的兴起与发展课件.ppt_第4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十五 近代工业文明的兴起与发展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十五近代工业文明的兴起与发展 高考历史 全国通史专用 考点一工业革命下西方民主制度的发展与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a组统一命题 课标卷题组1 2018课标 33 4分 1847年6月 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以 全世界无产者 联合起来 的新口号代替 人人皆兄弟 的旧口号 并规定同盟的目的是 通过传播财产公有的理论并尽快地求其实现 使人类得到解放 这一变化说明 a 共产主义者同盟接受了马克思的革命理论b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了无产阶级的斗争c 工人运动在欧洲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兴起d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五年高考 命题评审本题以历史文献为背景材料 考查马克思的革命理论 试题呼应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事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应分析材料信息 联系基础知识解答 答案a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从材料信息看 共产主义者同盟强调全世界无产者的联合 以实现财产公有和人类的解放为目标 说明共产主义者同盟接受了马克思的革命理论 实现全人类的解放 故选a项 1848年2月 共产党宣言 的发表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故b项错误 c项中 开始 表述有误 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 2 2016课标 35 4分 1875年以后 法国确立了共和政体 议会处于政治运行的中心 党派林立 内阁更迭频繁 1958年 戴高乐就任总统 修改宪法 规定总统拥有任命总理 解散议会等权力 这一政治体制的变化 a 有利于政局稳定b 确立了总统国家元首的地位c 剥夺了议会的主要权力d 有助于两党制的形成 答案a1875年宪法确立了法国的共和政体 当时议会处于政治运行的中心 但却出现了政局不稳的状况 1958年戴高乐就任总统后 法国政体发生了变化 总统权力增加 这一政体的变化有利于稳定政局 故应选a项 1875年宪法已经确立了总统国家元首的地位 排除b项 议会的主要权力是立法权 戴高乐1958年修宪并没有剥夺议会的立法权 排除c项 法国为多党制国家 排除d项 知识拓展议会制共和制和总统制共和制 议会制共和制最典型的国家是法国 总统制共和制最典型的国家是美国 两种政体的区别在于政府的产生形式 美国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 不对国会负责 政府由总统任命 国会批准 对总统负责 法国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合选出 对议会负责 b组自主命题 省 区 市 卷题组1 2018天津文综 7 4分 右图所示纲领性文献最早发表于1848年 文中提到 在危机期间 仿佛是工业和商业全被毁灭了 这是什么缘故呢 因为社会上文明过度 生活资料太多 工业和商业太发达 资产阶级用什么办法来克服这种危机呢 一方面不得不消灭大量生产力 另一方面夺取新的市场 更加彻底地利用旧的市场 对这一论断 认识正确的是 a 它预见到了1929 1933年的经济危机b 经济危机只能通过消灭生产力来缓解c 当时欧洲资本主义文明已经发展过度d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会阻碍生产力进步 答案d材料表明 占有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 在经济危机期间大量破坏生产力 反映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会阻碍生产力的进步 故d项正确 材料揭示的是资产阶级克服经济危机的一般方式 而非对经济危机的预见 a项错误 材料表明 消灭生产力只是资产阶级缓解经济危机的方式之一 b项错误 经济危机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而不是文明过度发展的危机 c项错误 2 2016浙江文综 21 4分 20世纪初 英国首相阿斯奎斯说 我们现在有一个牢固确立了两百年的传统 即归根到底 王位的占有者接受其大臣的建议并据此行事 这一传统的确立 使一个以小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为主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 成为欧洲各国效仿的对象 各国效仿的理由是 a 英国经济上的成就得益于其制度设计b 殖民主义深刻影响了英国 世界工厂 的地位c 英国 光荣革命 宣告了欧洲新社会政治制度的诞生d 英国启蒙思想奠定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政治的理论基础 答案a 王位的占有者接受其大臣的建议并据此行事 的传统体现的是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这一制度使英国成为 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 成为欧洲各国效仿的对象 这表明英国经济上的成就得益于其制度设计 故a项符合题意 b c d三项均不是各国效仿英国的理由 评析本题考查英国政治制度与经济发展的联系 考查考生提取 运用历史信息的能力 难度适中 解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信息 3 2015江苏单科 16 3分 依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建立的政体属于资产阶级代议制 这部宪法内容中最能体现资产阶级代议制特征的是 a 帝国依据本宪法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b 德意志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c 联邦议会主席职位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d 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 答案d本题考查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征有民主选举 分权制衡 政党政治等 据此分析选项内容可知d项正确 4 2015上海单科 25 2分 下侧是哪一人物的生平年表 a 俾斯麦b 马克思c 圣西门d 列宁 答案b由 发表 共产党宣言 一项信息就可知答案为b项 5 2014北京文综 21 4分 下图是法国1789年的一幅漫画 画中三人分别代表贵族 平民和教士 结合所学判断 漫画所要表达的意愿是 a 第三等级反对制定新宪法b 三个等级联合废除君主制c 三个等级合力制定新宪法d 三个等级修改拿破仑法典 答案c根据题干提供的时间信息 1789年 和人物身份 结合漫画中的情境可知 其表达的意愿是贵族 平民和教士三个等级在革命中合力制定新宪法 故c项正确 a b d三项与漫画主旨明显不符 排除 6 2014江苏单科 14 3分 俾斯麦企图建立一种特殊的德意志型的立宪议会制度 以达到保持普鲁士王朝政治统治优势之目的 这种设想在1871年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宪法中加以定型 下列能体现这一目的的正确选项是 a 联邦议会由民选产生b 帝国议会掌握着立法大权c 宰相对联邦议会负责d 帝国皇帝有主宰议会之权 答案d普鲁士国王是德意志帝国的皇帝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明确规定皇帝主宰议会 这就保持了普鲁士王朝在德意志帝国中的政治统治优势 故d项符合题意 联邦议会由各邦代表组成 a项错误 帝国议会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 b项错误 宰相由皇帝任命 对皇帝负责 c项错误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准确把握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 7 2014广东文综 22 4分 1895年 一位中国外交官对当时四个欧美国家的政体分别作了如下评述 其中对德国的评述是 a 举国听于议院 势太偏重 b 君主能以事下会议而不能独断 c 议院主议法 政府主行法 察院主断法 d 上议院主用世爵 参以选举 君权仍重 答案d1895年的德国名义上实行君主立宪制 但民主立宪是虚 君主专制是实 据此分析可知d项符合当时德国的政体特征 8 2014广东文综 21 4分 根据它用某国文字发行的份数 不仅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工人运动的状况 而且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大工业发展的程度 这句话中的 它 指的是 a 四月提纲 b 共产党宣言 c 大抗议书 d 人权宣言 答案b本题的题眼是 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工人运动的状况 据此可知此文件是指导国际工人运动的文献 故b项符合题意 a项虽然也是指导工人运动的文献 但仅局限于俄国 而材料中的 某国 不仅仅指俄国 故可排除a项 c d两项均不是指导国际工人运动的文献 排除 9 2017北京文综 40 8分 节选 博物馆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文化符号 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联合国规定每年的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 马克思诞生于德国历史文化名城特里尔 1947年 他的故居被辟为博物馆 其中两个展室的主题分别为 转折点1848年 和 卡尔 马克思思想的世界影响 2 在 和 两个问题中任选其一作答 8分 为什么1848年是马克思思想的 转折点 简要说明理由 简述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传播的情况 答案 2 参考答案要点 转折点及理由 1848年 马克思与恩格斯发表了 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 的发表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提供了理论指导 指出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趋势 传播 20世纪初 马克思主义著作被译成中文 出现了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和报刊 出现了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 解析 2 主要考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依据问题 结合 共产党宣言 的发表及其历史意义作答 需要运用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进行阐述 联系新文化运动后期李大钊的宣传活动 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情况以及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活动思考作答 c组教师专用题组1 2015广东文综 20 4分 这份文献在当时是极其进步的 对西方君主制和共和制都适用 下列文献中 符合这一评价的是 a 大抗议书 b 权利法案 c 1787年美国宪法d 人权宣言 答案d注意题干材料的关键信息 在当时是极其进步的 对西方君主制和共和制都适用 a项 大抗议书 和b项 权利法案 有利于限制君主专制 促进君主立宪制形成 但不适用于共和制 可排除 美国没有经历君主制 1787年宪法不适用于西方君主制 排除c项 人权宣言 贯穿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全过程 对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都适用 故本题正确选项为d项 2 2013课标 34 4分 0 352 19世纪晚期德国的现代化进程中 经济突飞猛进与政治民主发展滞后形成巨大反差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 a 皇权与贵族结盟掌握政权b 国家分裂阻碍政治民主化c 经济发展消解政治改革诉求d 对外战争影响国内民主进程 答案a经济决定政治 政治对经济有反作用 19世纪晚期 德国经济迅速发展 但德国统一后保留的旧体制阻滞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这种旧体制就是皇权与容克贵族的结盟 他们掌握政权 成为既得利益者 不愿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 故选a项 当时德国已完成统一 排除b项 c项与史实不符 当时德国没有发动对外战争 排除d项 3 2013江苏单科 16 3分 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 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 贵族 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 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 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 为了解决这种 状态 英国在政治上 a 发动光荣革命 与新贵族阶层妥协b 颁布 权利法案 确立了议会主权c 建立内阁机构 限制国王的行政权d 改革议会制度 中等阶级更多参政 答案d英国工业革命的时间是1765年至1840年前后 a是1688年 b是1689年 c始于1721年 d是1832年 故仅d正确 4 2013广东文综 20 4分 有人在1877年号召民众为当前政体的形式和宪法的完整性而战 并指出这是1789年革命的继承者同旧制度特权等级的残余及罗马神权政治代理人之间的斗争 当前政体 是 a 君主专制b 君主立宪制c 共和制d 无产阶级专政 答案c从材料中的 1789年革命 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法国政体的发展 1877年时的法国处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 其政体是共和制 故选c项 5 2013北京文综 22 4分 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时 有人讽刺说 这个帝国是由一只大猛兽 半打狐狸和十几只耗子组成的 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当时帝国各邦实力的差距 但在这个帝国中 a 各邦代表组成立法机构中的联邦议会b 各邦代表组成立法机构中的帝国议会c 帝国政府向帝国议会负责d 各邦共同推举帝国首相 答案a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议会由各邦代表组成 故a项表述正确 b项错误 帝国政府向皇帝负责 故c项错误 帝国首相由皇帝任命 故d项错误 6 2012大纲全国 20 4分 一份历史文献 告人民书 指出 帝国 君主政体和议会制至今所强加给人民的 是专制的 不合理的 专横的和令人难以忍受的集权 这份历史文献出现于 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b 美国内战时期c 俄国二月革命期间d 巴黎公社期间 答案d本题考查巴黎公社的性质 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解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主旨进行准确提炼和理解 通过分析材料可知 帝国 君主政体和议会制是专制的 不合理的 专横的集权 显然是对资产阶级政体的反对和否定 体现人民政权的思想 巴黎公社属于无产阶级性质的人民政权 故d项正确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未确立资产阶级议会制政体 a项排除 美国内战期间并未建立 帝国 君主政体 排除b项 俄国二月革命反对的是沙皇专制政权 不是资产阶级议会制政体 c项错误 7 2013安徽文综 36 16分 节选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二近代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不论在单个国家 还是在全世界 都经历了一个长期的 动荡的而又反复的过程 西方近代民主制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于废除政治强制 遵守政治生活和公共生活中共同的规则 以宪法规定的方式获取政治资源 一开始表现为思想家的构想 然后 政治家借助群众的力量将其细化为若干改造现行政治生活的要求 这种要求起初可能是温和的 建设性的 改良性的 以后却可能变得激进 再者 胜者或暂时胜者一方将其形式化 法律化 固定为一种永久性的 历史性的进步 摘编自应克复 西方民主史 2 运用所学知识 结合材料二 论述西方近代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 长期的 动荡的而又反复的过程 16分 答案 2 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 言之成理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 第 2 问要围绕主题展开论证 史实要充分 论证要严谨 史论结合 有理有据 考点二两次工业革命a组统一命题 课标卷题组1 2018课标 34 4分 传统观点认为 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 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 市场等经济条件 后来有研究者认为 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又有学者提出 煤铁资源丰富 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 据此可知 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 a 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b 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c 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d 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 答案b本题考查史学素养 从材料信息可知 对于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 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 这些研究使人们对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趋于全面 故选b项 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是由于英国最早具备了一系列条件 材料中的几种观点都有合理之处 故a项错误 c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 不能以观点提出时间的先后来判断观点可信与否 d项错误 易错提醒本题易错选c项 材料强调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 对材料主旨分析不清导致判断失误 2 2017课标 33 4分 综合上表可知 在工业革命期间 英国 a 工人实际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b 经济快速发展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c 工人生活整体上没有改善d 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方法技巧历史数据统计表类试题的解答技巧历史数据统计表类试题是以数字变化为信息载体 通过一定时间段 一定数量的变化关系来反映历史事物的特征 变化趋势及其体现的本质问题等 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紧扣时间节点 找出表中数量变化的特点 趋势 迁移所学知识分析思考 答案d观察表格可知 工业革命期间 英国国民总收入不断增加 至1835年增长了两倍多 而英国工人实际工资总体虽有所增加 但在1797年时有所下降 至1835年增长不到一倍 这说明经济发展与工人实际收入增长并不同步 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故a项错误 d项正确 b c两项与史实不符 排除 3 2016课标 33 4分 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 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 1831 1841年 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 6上升到27 2 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 8 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a 城市环境极其恶化b 化学工业污染严重c 人口膨胀食物短缺d 医疗技术水平下降 答案a据题干材料可知 1816年以后 英国人口死亡率上升 特别是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工业城市伯明翰 利物浦等 这反映了工业革命推动了工业化 城市化进程 但也导致了工业污染严重 城市环境恶化 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上升等情况的发生 故选a项 化学工业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兴起的新兴产业 b项与题干时间不符 排除 c项说法明显与史实不符 排除 近代以来 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 医疗技术水平是不断提高的 故d项排除 解题技巧注意时间信息 时间是一个时代的记忆 时间代表了不同的时代 史料中的1816年 1831 1841年 是英国的工业革命时期 确定了这一点 就容易看到工业革命导致人口死亡率上升 说明工业革命造成城市环境的恶化 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一定要记忆准确 4 2016课标 33 4分 19世纪60年代 总长超过3万英里的美国铁路有多种轨距 南部铁路轨距以5英尺居多 北部最普遍的轨距是4 9英尺 部分地区还采用6英尺 5 6英尺的轨距 这反映出当时美国 a 尚未形成成熟的统一国内市场b 铁路是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c 科技水平限制了制造业的发展d 战争破坏了基础交通设施建设 答案a19世纪60年代 美国南方和北方铁路轨距的不统一 实质反映的是美国尚未形成成熟的统一国内市场 故应选a项 b c d三项皆不符合材料主旨 疑难突破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透过美国此时南北方铁路轨距的不同可以看出当时美国的政治经济状况 5 2015课标 33 4分 0 623 英 美 法 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表 由上表可以推知 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 a 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盛极而衰b 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c 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d 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答案b从表格数据看 从1870年到1913年 四个发达国家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逐步下降 这说明其他地区的工业生产有所发展 故b项符合题意 四个发达国家仍居于明显的优势地位 a项错误 仅依据表格不能得出c项的结论 依据表中内容不能得出d项的结论 解题技巧比较两个相似选项词义的不同 b项表述的重点是 有所发展 c项表述的重点是 差距明显缩小 然后对照表格中数值的变化 正确答案便一目了然 6 2014课标 33 4分 0 674 有人描述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 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 如今已被弃置屋隅 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无闻 这说明 a 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b 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c 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d 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 答案a19世纪初 英国正值工业革命时期 由材料信息可知 手纺车 手织机已被闲置 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机器生产逐渐代替了手工劳动 也就是说 在生产领域已出现革命性变化 故选a项 妇女不再使用手纺车和手织机不等于妇女获得解放 且妇女解放包括很多方面权利的获得 b项表述错误 19世纪初 英国轻工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主导 故c项错误 材料只能说明家庭纺织业衰落 不能说明其他家庭手工业的情况 故d项表述不恰当 解题技巧正确识别历史选择题的陷阱 本题中的b项为干扰项 其设置陷阱的方式为偷梁换柱 偷换概念 题干中的现象属于生产领域里的变革 而非妇女解放的范畴 b项偷换了生产变革与妇女解放这两个概念 7 2018课标 41 13分 节选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是大豆的故乡 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大豆的记载 先秦时期 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 豆饭 是人们的重要食物 齐民要术 通过总结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经验 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 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 唐宋时期的文献中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 备种的记录 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 从古至今 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 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 1765年 大豆引入北美 最初作为饲料或绿肥 19世纪60年代 豆腐在美国开始被视为健康食品 19世纪末 大豆根瘤的固氮功能被发现 在美国干旱地区推广种植 至1910年 美国已经拥有280多个大豆品种 1931年 福特公司从大豆中开发出人造蛋白纤维 大豆成为食品工业 轻工业及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 1954年 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 种植面积超过一亿亩 大豆在南北美洲都得到广泛种植 美洲的农田和中国人的餐桌发生了紧密联系 摘编自刘启振等 一带一路 视域下栽培大豆的起源和传播 等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大豆在美国广泛种植的原因 8分 3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简析物种交流的积极意义 5分 答案 2 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强 世界市场的推动 大豆是一种优良作物品种 适宜种植 科学技术进步 大豆的用途得到广泛开发 3 物种交流是世界文明交流的重要方式 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有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解析 2 要从大豆本身的优点 科技的进步及大豆的用途等角度说明原因 同时还要结合世界联系的加强及世界市场的扩大进行分析 3 注意审题 只要求回答物种交流对世界产生的积极影响 可以从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与发展 有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等角度作答 8 2016课标 40 18分 节选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社会救济是中国古代历朝实施 仁政 的重要内容 主要依赖于政府财政 明初设养济院收孤苦无靠者 按月发口粮 明律规定 凡鳏寡孤独及笃废之人 贫穷无亲属依倚 不能自存 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 杖六十 这是正律中首次纳入社会救济保障条款 清代的法律也有关于社会救济的规定 主要有灾荒救济 高龄老人养赡 设栖流所以收养流浪贫民 孝子节妇贫苦者救济 贫穷读书人救济 等 摘编自邓云特 中国救荒史 等材料二英国圈地运动开始后 偷盗者 乞讨者等日益增多 社会不安定因素急剧增加 1601年 英国颁布济贫法 救济办法因类而异 凡年老及丧失劳动力者 在家接受救济 贫穷儿童则在指定的人家寄养 长到一定年龄时送去做学徒 流浪者被关进监狱或送入教养院 1834年 新济贫法规定 有劳动能力的失业者必须进 贫民习艺所 才能得到救济 而那里的条件比最低工资收入的自由劳动者还要恶劣得多 摘编自陈晓律 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 1 根据材料一 二 概括中国明清时期救济制度和英国近代济贫制度实施的共同目的 并指出其救济方式的异同 18分 答案 1 共同目的 救济弱势群体 维护社会稳定 促进政权认同 6分 相同 政府主导 设置救济机构 立法保障 因类而异 8分 不同 英国的救济对有劳动能力的贫民带有惩戒性质 中国救济制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 4分 解析第 1 问 中国明清时期救济制度和英国近代济贫制度实施的共同目的 要结合材料一 二从救济弱势群体 稳定社会秩序 维护统治等方面作答 二者救济方式的相同点有 都由政府主导 以立法来保障 设置救济机构 救济种类多 不同点有 中国救济制度体现了 仁 等中国传统文化 而英国的救济制度对有劳动能力的贫民带有惩戒性 9 2015课标 41 12分 0 311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有历史学者为说明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 引用了如下公式 生产力 科学技术 劳动力 劳动工具 劳动对象 生产管理 这一公式表明 科学技术有乘法效应 它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 摘编自齐世荣总主编 世界史 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 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 说明 可以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 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 补充 否定或提出新公式 并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 史论结合 史实准确 答案评分说明 解析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 注意准确提取材料信息 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相关知识说明 注意要观点正确 史论结合 逻辑严密 阅卷提醒历史主观论述性试题在高考评卷时 分观点 论证层次 语言三个方面赋分 第一 观点明确并有概括性表述记2分 若只赞成 反对而并没有概括性表述 记1分 观点不明确或无观点 记0分 第二 史实准确 论证充分 且史实能充分支持观点 记8分 第三 逻辑严密 表述清楚 记2分 逻辑较严密 表述较清楚 记1分 逻辑混乱 表述不清 记0分 b组自主命题 省 区 市 卷题组1 2018天津文综 4 4分 1830年 剑桥大学数学教授查尔斯 巴比奇出版 论英国科学的衰退 一书 分析了欧洲各国的科学状况 指出英国的业余科研传统正在使英国丧失曾经拥有的优势 他呼吁英国人必须将科学作为一项事业来加以关注 科学家应受到良好的培养和教育 并成为一种职业 这反映出 a 欧洲其他国家科学水平超越英国b 英国丧失原有优势地位c 英国科学家普遍缺乏培养和教育d 工业革命的不断扩展 答案d1830年 英国即将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 生产的发展对科技提出了新的要求 促使科学向专业化 职业化发展 也对科学家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故d项正确 材料体现的是业余科研传统对英国的不利影响 既不能说明英国科学水平落后于其他欧洲国家 也不能说明英国科学家普遍缺乏培养和教育 a c两项错误 此时英国即将完成工业革命 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并未丧失优势地位 b项错误 2 2018江苏单科 16 3分 近代的机器与其说是需要的结果 不如说是被迫无奈时有意的发明产物 因为棉布紧俏发明了新式纺纱机和织布机 因为机械动力不足而改良了蒸汽机 这表明 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革新 a 源于人们生活中的无意发现b 着力解决生产中的迫切问题c 推动垄断组织的产生与发展d 体现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 答案b材料表明 蒸汽机的改良是为了解决生产中机械动力不足的迫切问题 故b项正确 材料反映的是技术革新的迫切性 由材料中 有意的发明 可知a项错误 材料反映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革新 推动垄断组织产生与发展 实现科学与技术密切结合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c d两项错误 3 2017天津文综 6 4分 1830年 英国正式启用第一条商业铁路 十年后公布火车时刻表 因为火车比马车快太多 所以各地时间的微小差异就造成了巨大困扰 1880年 英国首次立法规定全国的时刻表都须以格林尼治时间为准 这就要求人们依据人工的时钟而非依据当地日升日落周期来过生活 这段材料重在说明 a 工业革命带来社会生活的变化b 技术发展对人类生活有所制约c 时间的精确成为日常生活的必要d 统一的时间有利于国家管理 答案b本题考查英国工业革命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题干材料表明 以格林尼治时间为准的时刻表的出现改变了英国一些地区人们 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的生活方式 而这种改变是一部分人不愿意看到的 这说明技术发展对人类生活有所制约 故b项正确 a c两项并不是题干材料强调的重点 d项表述不符合材料的主旨 4 2016浙江文综 20 4分 下表所示为1838年英国工业重镇利兹市各行业工种收入状况 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工业革命促进人口职业结构的变动 大机器生产使工人出现了新的分化 蒸汽 的力量催生出新的技术行业 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影响了劳动力自由流动和选择a b c d 答案a表格信息显示 传统职业依然存在 机械工种大量增加 这体现的是工业革命推动下人口职业结构的变动 正确 大量机械工种出现并享有最高工资待遇 体现的是工人出现了新的分化 正确 机械工种的出现是机器生产普遍推广的结果 正确 故a项符合题意 表格信息只展示了不同行业的不同待遇 无法体现劳动力是否自由流动和选择 不正确 b c d三项排除 评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 考查考生提取表格信息的能力 难度适中 解题的关键是准确把握不同工种的不同待遇所反映的问题 5 2016江苏单科 17 3分 下图是19世纪英国国民总收入来源示意图 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a 19世纪英国农业 林业和渔业处于稳定增长阶段b 第二产业收入的增长与其发展的阶段特征不相符c 第三产业收入的增长并未体现工业化阶段的特征d 经济收入与国民经济在结构的变化上呈现出一致 答案d示意图中的信息表明 1801 1901年英国国民总收入来源中 第一产业的比重逐年缩小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的比重呈明显增长态势 这说明19世纪英国农业 林业和渔业的发展相对滞后 排除a项 第二产业收入的快速增长发生在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 因此b项表述有误 第三产业收入的增长恰恰体现了工业化阶段的特征 排除c项 故d项符合题意 6 2015上海单科 22 2分 在19世纪末的西欧 一个资本家要新建纺织厂 为提高产量 他应该优先选址在 a 商业繁盛的地区b 盛产煤炭的地区c 邻近河流的地区d 电力充足的地区 答案d抓住题干时间 19世纪末 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人类社会进入 电气时代 电力成为当时的主要动力 故答案选d 7 2014福建文综 19 4分 在英国 狭窄的铁路跨过像绿色海洋一样的乡间 把沿途被装进火车里的英国人民 抛进城门口越来越稠密的人群之中 这一现象反映了工业革命 a 缩小城乡差距b 促进农业快速发展c 推动城市化进程d 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 答案c火车是工业革命的产物 它将沿途乡间的英国人民抛进城门口越来越稠密的人群之中 表明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故c项符合题意 材料不涉及城乡两地的状况和农业状况 不能得出a b两项结论 当时英国由于工业城市的崛起 大量人口向工业城市集中 农村城镇化还未提上日程 d项错误 8 2014四川文综 10 4分 下图是某国两个城市的人口总数变化示意图 这两个城市最可能是 a 北京 上海b 东京 大阪c 利物浦 曼彻斯特d 莫斯科 圣彼得堡 答案c从图中可以看出 从1700年到1800年 两个城市人口总数的增加并不明显 到了1850年 两个城市的人口总数飙升 而1850年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完成 故这两个城市最有可能是英国的城市 c项正确 9 2017北京文综 37 14分 节选 儿童 成长 保护与发展材料二大约在17 18世纪 新的儿童观念逐渐形成 卢梭认为 在自然的秩序中 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 儿童时代有属于它自己的独特观察 思维 感知方式 18世纪末 童工约占西方工人总数的1 10 平均每天工作13 14小时 1821年 法国爆发了反对雇佣童工的抗议 19世纪 英法等国先后颁布一系列法律 限定童工的最低工作年龄及工作时间 并规定儿童要接受教育 1884年 伦敦防止虐待儿童协会成立 在此前后 英法等国先后制定法律 保护儿童免受肉体及精神侵害 剥夺虐待儿童的家长的监护权 1904年 法国设立儿童福利部 1908年 英国设立儿童法庭 1924年 第一份 儿童权利宣言 提出儿童应受特殊保护 1946年 联合国设立儿童基金组织 1989年 国际儿童公约 确认每个儿童均有生存权 受保护权 发展权和参与权 现已有196个国家签署该公约 2 阅读材料 概括18 19世纪儿童保护方面取得的成就 并结合所学分析其背景 概括20世纪以来儿童保护的新特点 14分 答案参考答案要点 2 18 19世纪的成就 人们认识到儿童是与成人不同的特殊群体 社会采取行动保护儿童 国家通过立法保护儿童的身心健康 注重儿童的受教育权利 背景 启蒙运动的 天赋人权 观念 成为儿童权利保护的思想基础 工业革命时期 大量使用童工引起社会关注 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 国家直接采取措施 保护儿童 20世纪的新特点 出现了专门保护儿童权利的国家机构和国际组织 儿童权利保护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大 儿童权利保护成为国际共识 解析 2 主要考查西方近代以来各国对儿童的保护 第一小问可依据材料进行概括 据 儿童时代有属于它自己的独特观察 思维 感知方式 可得出人们认识到儿童是与成人不同的特殊群体 据 法国爆发了反对雇佣童工的抗议 可得出社会采取行动保护儿童 据 英法等国先后颁布一系列法律 可得出国家通过立法保护儿童的身心健康 由 规定儿童要接受教育 可得出注重儿童的受教育权利 第二小问应从启蒙运动的 天赋人权 观念入手 从工业革命时期使用童工引起社会关注以及资产阶级政府为缓和矛盾 稳定秩序而采取保护儿童的措施等方面概括 第三小问可结合材料中英法等国成立保护儿童权利的机构以及联合国设立儿童基金组织等得出20世纪以来儿童保护的新特点 10 2016天津文综 14 6分 节选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 随着纺织工业和采煤冶铁等工业的发展 英格兰西北部的许多村镇发展为大城市 如曼彻斯特 伯明翰和利兹等 村镇及周围农村地区的大量农民转化成了工业劳动力 新华文摘 2015年第18期 1 依据材料一 指出英格兰西北部大城市兴起的动力 并结合时代背景 分析这一现象对农村的影响 6分 答案 1 工业的发展 工业革命中 工业化城市兴起 大量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 解析 1 根据材料中 纺织工业和采煤冶铁等工业的发展 等信息可回答第一小问 结合材料中大城市的兴起和农村人口转化为工业劳动力等信息回答 影响 11 2015山东文综 40 12分 节选 史学研究方法影响人们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评价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的优越地位在十八世纪归功于优越的政治制度 在十九世纪初期则几乎完全归功于机械技术 在1740年 效法英国 一词已经成为人们的口头禅 而到1830年 英国已成为 工业欧洲的老师 c w 克劳利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第九卷 材料二 世界近代史 和 全球通史 1500年以后的世界 摘目 1 据材料一 概括说明英国对于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贡献 6分 3 依据材料二所反映的斯塔夫里阿诺斯研究历史的视角 说明近代西方是如何取得 优势地位 的 6分 答案 1 君主立宪制 代议制民主政治 的确立 为其他国家提供了政治上的示范 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 为其他国家提供了经济上的典范 3 斯塔夫里阿诺斯从全球化的视角研究历史 西方 优势地位 是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逐步确立的 它既是西方自身发展领先于世界的结果 西方开辟新航路 拓展世界市场 科技革命 政治革命 工业革命等都领先于世界 也是西方对其他民族和地区侵略和掠夺的结果 西方殖民扩张不断扩大 亚非拉很多地区沦为其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 解析 1 依据材料一中 优越的政治制度 机械技术 工业欧洲的老师 等信息 从政治 经济两方面进行概括 3 首先明确斯塔夫里阿诺斯研究历史的视角 再从西方自身优势和与其他地区的关系角度进行阐述 12 2014江苏单科 23 13分 在英国现代化过程中 以圈地运动为发端的农业变革与工业革命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开阔的和公有的土地和公有草地分布得如此零散和混杂 以致不能方便地和有效地加以利用 再者 这些土地 采取圈围就能获得很大的改良 同时 如将上述 土地 加以分开 圈围 并在有关人员中按其各自的产业 对公有地的权利和其他利益进行分配 那就会对上述有关人员均有好处 但是这一点如无议会的帮助和授权就不可能做到 辜燮高等选译 一六八九 一八一五年的英国 材料二地主们土地上的矿产和农产品需要运到城市和工业区去 他们所需要的农业设备和工业品也需要运进来 因此对修建公路 运河和铁路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 18世纪 英国的圈地运动促进了乡村银行的发展 地主和农民手中的游资通过银行的渠道集中起来 为蓬勃发展的棉纺织业和金属加工业提供了资本 王章辉 工业化历程 材料三正是由于一系列纺织机器的发明 使用旧式纺车和织机的手工业者遭到了排挤 他们破产之后 便成为雇佣工人 产生了一批租用五十英亩 一百英亩 二百英亩或者更多 的土地的大佃农 他们建立起大农场 那些小自耕农 或者流入城市出卖劳动力 或者成为农场主的雇工 随着冶铁工业和机器制造业的发展 农业机械日益增多 许永璋 世界近代工业革命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 归纳 圈地者 圈地的理由 并指出影响圈地运动扩大的关键因素 4分 2 据材料二 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圈地运动对工业革命的作用 4分 3 据材料三 概括工业革命推动英国农业变革的具体表现 3分 4 综观英国现代化的基本过程 工业革命与农业变革之间的关系纵横交错 综合上述材料 从纵横两方面说明它们的关系 2分 答案 1 理由 圈地有利于有效利用土地 进行土地改良 土地权益的再分配 因素 议会立法 2 作用 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原料 资本 市场 劳动力等条件 3 推动 促进英国农村封建生产关系的进一步瓦解 有利于资本主义大农场的发展 推动农业机械化 4 关系横向关系 工业革命与农业变革彼此促进 纵向关系 在不同时期 彼此关系的体现方式不同 但贯穿了现代化基本进程 解析本题考查英国圈地运动对农业变革 工业革命的影响 1 仔细阅读材料 根据 再者 同时 但是 这三个关键词 很容易得出答案 但要注意的是要进行 归纳 而不能照抄 2 圈地运动对工业革命的作用可依据教材进行分析 地主圈占土地放牧羊群 为制呢业提供了原料 积聚了资金 也开始改变剥削方式 农民失去土地 成为可供雇佣的劳动力 并通过 工资 购买自己生活的必需品 3 注重对材料的分层与提炼 难度不大 4 解答本问 学生首先得明白 纵横两方面 是指什么 纵 是指同一事物在时间跨度上的对比或联系 横 着眼于同类事物在同时期的对比或联系 其次 本问分值很小 因此只需从理论角度稍加概括即可 13 2014山东文综 39 22分 奴隶贸易对英国和世界经济发展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问题 史实1501年 第一批非洲奴隶运抵西印度群岛 1562 1563年 英国人约翰 霍金斯第一次贩奴至美洲 1631年 英国在西非建立了第一个贩奴堡垒 英国政府贩奴活动正式开始 1670 1776年 英国贩卖到美洲大陆的奴隶总数超过其他国家贩奴数量的总和 1807年 英国议会通过了 废除奴隶贸易法案 1833年 英帝国废除了奴隶制 据杨瑛 英国奴隶贸易的兴衰 等史论就欧洲的工业化历史而言 世界视野 对于欧洲的意义远不如 欧洲视野 对于世界的意义大 对于核心地区的经济增长来说 亚洲 非洲和南美洲等边缘地区的作用微不足道 据帕特里克 奥布莱恩 欧洲经济发展 等 1 指出英国在世界奴隶贸易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国际 国内因素 4分 2 说明奴隶贸易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6分 答案 1 国际条件 西班牙 葡萄牙等老牌殖民国家衰落 英国在海外殖民争夺中逐渐取得优势地位 国内条件 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经济迅速发展 2 影响 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 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客观上推动了世界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和交流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 3 原因 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 英国需要更广阔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商品输出成为英国对外侵略的主要目的和手段 4 帕特里克 奥布莱恩站在欧洲的立场上 过分强调欧洲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中心地位 无视亚非拉等地区对世界发展做出的贡献 其观点具有片面性 近代欧洲的制度创新 经济发展和思想进步对世界历史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但奴隶贸易等史实表明 欧洲的 中心 地位及其对世界的贡献 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剥削和血腥掠夺基础之上的 自新航路开辟以来 世界逐渐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各地区 各民族在政治 经济 文化等领域的联系和交流不断加强 共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 3 分析指出英国废除奴隶贸易的经济原因 4分 4 对帕特里克 奥布莱恩的观点加以评述 8分 解析第 1 问 联系教材 迁移西欧殖民扩张与争夺 英国政治制度与经济发展等知识点归纳英国占据主导地位的国际 国内因素 第 2 问 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等方面分析说明奴隶贸易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第 3 问 紧扣1807年 1833年两个重要的时间 迁移工业革命的影响回答英国废除奴隶贸易的经济原因 第 4 问 结合近代欧洲政治 经济 殖民扩张及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等相关史实 从文明史观 整体史观等角度进行评述 解答时注意应明确对观点的进步性与片面性的判断 c组教师专用题组1 2014广东文综 20 4分 欧美国家率先实现了从有机物经济向无机物经济的转变 即生产活动中的动力来源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 直接推动这一转变的是 a 蒸汽机b 计算机c 牛顿经典力学d 达尔文进化论 答案a蒸汽机用煤作为燃料 而煤属于矿物的一种 符合题干中 动力来源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 故a项正确 b c d三项均不符合 直接推动 这一要求 2 2014浙江文综 21 4分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 尽管有这些 关税 保护措施 大工业仍使竞争普遍化了 大工业创造了交通工具 把所有的资本都变成为工业资本 从而使流通加速 资本集中 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 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 对此最恰当的理解是 a 关税保护阻碍不了资本主义竞争b 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c 交通工具扩大了工业文明的影响d 自由竞争增强了工业资本的流通 答案b对题干材料含义的准确理解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题干信息 大工业创造了交通工具 资本集中 开创了世界历史 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 集中体现了工业革命使得世界各地联系加强 世界市场逐步形成 故b项正确 a d两项并不是材料所阐述的本质问题 c项只是反映了工业革命其中一个方面的影响 没有说明材料实质 3 2013天津文综 4 4分 有国外学者说 如果世界结束于1820年 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 只有结尾的简短一章可能提到遥远的大西洋沿岸 这里的 结尾的简短一章 主要指的是 a 新航路开辟b 西方早期殖民扩张c 工业革命d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确立 答案c注意题目中的时间信息 1820年 此时 英国正在进行工业革命 故c项符合题意 a项发生在15 16世纪 b项发生在16 18世纪中期 d项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 故排除a b d三项 4 2014北京文综 37 14分 节选 区域的世界 联系的世界 多样的世界材料二 2 阅读图1至图4 以世界洲际贸易的发展为视角 结合所学 对材料二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 14分 要求 提取信息充分 总结和归纳准确 完整 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答案 2 示例1公元1400年之前 古代人类活动分为若干区域 彼此虽有联系但不密切 亚欧大陆间有陆上和海上丝路 但欧亚与非洲 美洲的直接交往较少 贸易以农业和手工业产品为主 世界各地以局部性贸易为主 缺乏稳定的洲际贸易路线 这与生产力水平低下关系密切 1400 1800年间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扩张 欧洲人将贸易范围扩展到全世界 他们通过三角贸易从美洲和非洲掠夺大量白银 黄金 并用来购买亚洲商品运回欧洲 中国和印度曾经成为白银汇集的中心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9 20世纪 在工业革命推动下 新的交通手段和贸易路线出现了 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在世界贸易中居于支配地位 印度和中国等地沦为西方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建立起来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信息化革命使得世界联系有了突破性发展 网购让洲际贸易更加多样化和便捷化 这一时期美国在世界贸易中保持了领先地位 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迅速发展壮大 示例2从发展程度看 世界贸易经历了从局部 间断 缓慢逐渐向全局 密切 快速的发展过程 古代亚欧大陆间有陆上和海上丝路 贸易以地方物产交换为主 与其他地区联系较少 新航路开辟后 世界联系日益密切 这与殖民扩张 工业革命 世界市场的形成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等因素密不可分 世界经济开始呈现出全球化趋势 20世纪90年代后 互联网成为更先进的联系方式 从贸易过程中反映的科技进步看 古代贸易借助人力和自然力 近代则以工业文明成果为主 如轮船 火车等 20世纪90年代后 网购成为更便捷的贸易方式 从贸易中心的变化看 古代以区域贸易为主 没有世界性贸易中心 1400 1800年间 中国和印度是白银流向的中心 西班牙和葡萄牙一度成为大西洋贸易的中心 工业革命以后 英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