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故都的秋优质课教案 教材、学情分析: 第一单元均为写景状物散文,故都的秋凭借精巧独特的构思和优美隽永的语言,描绘秋声、秋色、秋味,抒写了自己清、静、悲凉的心境,抒发了对故都秋的深沉的眷恋之情。文字清新雅致,感情深挚动人,蕴涵了丰厚的文化底蕴。高一学生刚刚接触这类情景交融的长篇散文,他们那点不多的关于情景关系的知识储备,不足以支撑他们解读此类文章,因此,如何结合课文,真正理解以情驭景并避免解读过程中硬贴标签的现象,是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另外,新课标要求知人论世,但由于时代久远,再加上年轻人的朝气蓬勃,他们的情感和阅历与文章都有较大的距离,所以,如何创设情境,拉近学生与时代的距离,是教学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同时,新课标强调多元解读,我们可以尝试就这篇文章学习如何从文化角度分析课文,而不仅仅是“知人论世”,从而树立多元解读的观念。 教学目标要求: 1、知识能力目标: 抓住“清、静、悲凉”这个牛鼻子,理解情景关系; 学会反复诵读,品味语言,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学会知人论世,分析文章。 2、过程和方法目标: 诵读品味重点语段,通过意象比较明了作者感情特点; 联想想象,身临其境,以体会意境。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在自然中感受生活的热情; 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秋蝉、秋花、秋雨、秋枣等意象中蕴涵的情感;掌握文章运用对比、比喻等多种手法摹写故都秋的方法 2、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眼中秋“清、静、悲凉”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自古文人多悲秋:屈原在湘夫人中惆怅地歌唱:“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宋玉在九辩中悲伤地吟诵:“悲哉秋之为气,萧瑟兮草木摇落兮而变衰。”而杜甫在老病孤愁、漂泊无依时哀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那么,秋在近代文人郁达夫心中,又该有怎样的一番滋味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近故都的秋,走进他丰富的内心世界。 (二)分析文题,感受眷恋 师:文题中“故都”指的就是当时的北平,那为何不以“北平的秋”为题呢? 生讨论,师相机点拨,达成共识:“故都”之“故”有落寞沧桑之意,无比眷恋之情;“故都”更有一种文化的厚重感、历史的沧桑感。 (三)层面阅读,整体感知: 1、师与二生合作朗读全文,余者思考:作者围绕“秋”写了哪些景物,你能用几个整齐的短语加以概括吗?这些景物总的特点是什么?你能用课本上的一句话回答吗? 2、诵读评价: 3、生讨论交流,师相机点拨,形成板书(见后)。 (四)得意阅读,领略意境: 1、师:是啊!故都的秋是清的,清在碧绿的高天里;故都的秋是静的,静在驯鸽的飞声里;故都的秋是悲凉的,。你能接着说下去吗? 生在低回哀怨的乐曲声中自由诵读自己喜欢的段落,然后进行仿句练习。师根据情景关系进行点拨并及时总结。 2、故都的秋声、秋色、秋味,确实令人回味,但文章还有一段,无论是内容还是表达方式都与这几段迥然不同,你能找出来,并说说作者为何要旁逸斜出、节外生枝? 生找到后个别朗读第12段,余者思考:这段的关键句是什么? 生讨论交流,找出关键句: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 师小结:这一段议论有关秋的诗文,创造了一种文化的氛围,在自然气息之外,再填一层文化的气息,彰显故都丰厚的文化底蕴,更显示作者对故都的眷恋;同时使文章疏朗不羁,挥洒自如。 3、正如作者所说,秋能引起人们“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那本文作者是悲秋吗?你能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来印证你的观点吗? 生分别在开头和结尾找到相关语句,师生讨论达成共识:作者用南国的秋和故都的秋作对比,并用博喻写出自己对故都的爱。作者在用深沉的忧思和落寞悲凉来颂秋,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深沉的爱给故都的秋。 4、那作者为何此时心中有如此浓重的哀愁,哪怕在故都的秋光中,这哀愁仍然挥之不去呢?你能联系1934年的中国和作者谈谈吗? 1934年4月,由于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他从上海迁居到杭州,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写下许多记游散文,1934年7月,中国大地连年混战就,民不聊生,郁达夫本人也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作者“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于是写下了本文。因此文中这个“清、静、悲凉”的北国之秋,是作者当时苦闷心灵的折光。 (五)学法指导,披文明理: 了解背景,知人论世,是散文阅读的重要方法,除此,散文阅读还应做到如下几点:反复诵读,体会感情;展开想象就,领略意境;圈点批注,品味语言。 (六)创造阅读就,读出自我: 师:文艺作品的解读是多元的,如果撇开写作背景不谈,你是如何理解作者悲秋的情怀的?请你打开古诗文的记忆仓库,拾取几片金黄的秋叶,再思考上述问题。 学生交流,师屏显资料: 1、秋日凄凄,百卉具腓。(诗经。小雅。四月) 2、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湘夫人屈原) 3、秋风起兮云飞扬,草木黄落兮雁南归。(秋风辞汉武帝) 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 5、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秋登宣城谢眺北楼李白) 6、今日山城对垂泪,伤心不独为悲秋。(上汝州郡楼李益) 师小结:秋本是个平常的季节,但秋风萧瑟、秋叶飘零的凄清景象容易引发游子、思妇、久戍不归的征人等敏感人群的感喟,引发他们思归、怀乡、叹逝、伤生等等的情愫,于是,秋叶、秋花、秋声等自然景观就作为一种悲的意象被固定在古诗文中,悲秋作为一种文化的因子积淀在中华文化的河流之中。有着深厚古典文学基础的作者也未能“免俗”,秋在作者的心中便悲凉起来。 (七)布置作业,小结全文: 悲秋不等于悲叹,哀愁不等于沉沦,和前人一样,郁达夫在秋光中寄寓了深沉的感慨,同时暗示我们:只要人类还在,文化不死,伤春的泪就流不尽,悲秋的歌就唱不完! 作业: 1、秋是美的: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霜叶黄花,衰草秋水,秋有色;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橙黄橘绿,硕果飘香,秋有味。只要你有一颗锦心,一双慧眼,一支妙笔,你一定能描绘一幅折射你心灵之光的秋景图。请已“我眼中的秋”为话题写一篇随笔,相信你能做到缘情写景,景随情迁。 (八)教学反思:囿于比赛纪律,课前不得与学生接触,学生也不曾预习,所以整堂课上,我像一个并不高明的导游,指点江山,带领学生欣赏我眼中的美景,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明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突出,我平时教学中最爱、最容易出彩的质疑环节也不曾设置。所幸的是整堂课语文能力的培养落到了实处,多元解读的理念得以确立。不过,由于时间关系,文化解读过程中对本文、对我国古典文学中的悲凉美不曾涉及,从而坐失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良机,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附:板书设计 江南的秋(对比) 秋之蓝朵 秋槐落蕊 故都的秋秋蝉残声清静悲凉(知人论世、文化解读) 秋雨之韵 秋果奇景 南国的秋(对比、博喻)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通过网络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2、阅读有关资料,初步培养鉴赏散文的能力。 3、通过简单网页的制作,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将课堂知识同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 教学内容: 1、在上节课利用网络自学的基础上,展示交流学习的成果。 2、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归纳明确文章的主要内容及作者情怀,感受本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3、延伸练习:制作相关网页,达到巩固提高的效果。 教学过程: 1、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自己上网对故都的秋这一课进行了学习,大家查阅了不少相关的网页,并对一些自己认为很重要的内容作了电子笔记,下面咱们进入论坛,将自己上节课学习到的东西制作成帖子和其他同学交流一下好吗?给大家五分钟的时间,开始吧。 (学生活动:制作帖子) 交流(找几名同学读自己的帖子,将自己学习到的内容介绍给大家) 2、分析 (1)看来上节课大家对有关文学常识方面的问题做了很好的笔记,那么这节课我们主要对这篇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 下面大家先进入论坛制作帖子,对前三个问题进行解答: a、文题故都的秋,为什么不叫北平的秋或者北国的秋? b、故都秋的景物应是丰富多彩的,而作者选取了几种清秋景象进行了描写?用四个字概括一下是哪几种? c、思考作者有没有用时间或空间的顺序组织本文?这正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活动:制作帖子) 交流(分别找几个同学进行回答) 教师归纳:(看大屏幕) 清晨小院 落蕊清扫冷清 秋蝉残鸣寂静清、静、悲凉桥头秋雨孤独 胜日秋果 (2)刚才我们从整体上把握了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作者情感,也体会了它形散神聚的散文特点,下面我们再看几个细节问题。 请大家进入论坛,开始46题的讨论回答。 d、在秋雨图中,作者特意加上了都市闲人的对话,其用意何在? e、探讨文中的第十二自然段有何作用? f、作者为什么多次提到南国之秋?找出相关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怀。 (学生活动:制作帖子) 交流(请几位同学读自己的帖子交流答案) (3)好了,刚才我们对整体内容和一些具体问题都进行了基本的把握,大家对这一课也有了一个基本的感知,我还有最后两个问题想问问大家,请回到论坛。 g、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是在颂秋还是悲秋? h、你最喜欢作者写的哪一幅秋景?为什么? (学生活动:制作帖子) 交流(找几名同学读自己的或其他人的帖子进行交流) 3、延伸练习 咱们这两节课对故都的秋进行了学习,不少同学通过学习这一课对这一课的内容或作者或其他相关的内容产生了不少兴趣,有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惠州消防知识培训班课件
-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第二中学等三校2026届化学高二上期中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整改方案汇报
- 幼儿园亲子国学活动方案
- 铁路车工技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篮球迷测试题目及答案
- 家电公司跨境业务管理办法
- 高职宪法学试题及答案
- 家电公司出口管理规定
- 防洪常识考试题及答案
- 养生茶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暑假反电信网络诈骗试题及答案
- 新学期教学工作会议上校长讲话:把功夫下在课堂里把心思放在学生上把质量落到细节中
- 电工教学空气开关课件
- 5Why原因分析方法培训
- 2025至2030中国电子产品散热器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报告
- 2025年中国真人CS行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泌尿外科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 GB/T 41365-2022中药材种子(种苗)白术
- GB/T 31717-2015病媒生物综合管理技术规范环境治理蚊虫
- 展台搭建施工及展会服务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