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热四膜虫金属硫蛋白MTT1和MTT2的结构与功能分析.doc_第1页
嗜热四膜虫金属硫蛋白MTT1和MTT2的结构与功能分析.doc_第2页
嗜热四膜虫金属硫蛋白MTT1和MTT2的结构与功能分析.doc_第3页
嗜热四膜虫金属硫蛋白MTT1和MTT2的结构与功能分析.doc_第4页
嗜热四膜虫金属硫蛋白MTT1和MTT2的结构与功能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嗜热四膜虫金属硫蛋白MTT1和MTT2的结构与功能分析【摘要】:金属硫蛋白(MTs)是细胞胞内金属结合蛋白超家族中的一员,几乎存在于所有生物体中,有较低的分子量(7000Da),分子内缺少芳香族氨基酸或组氨酸,并且能够通过半胱氨酸残基鳖合Zn、Cu或Cd等金属离子以达到解毒的目的。在哺乳动物体内MTs维持铜离子的动态平衡和清除自由基。金属硫蛋白根据物种种类被分为15个家族,四膜虫金属硫蛋白属于第7亚家族。嗜热四膜虫是第一个完成全基因组测序的纤毛类原生动物。目前,从嗜热四膜虫全基因组数据库分析发现其有5种金属硫蛋白基因:MTT1、MTT2、MTT3、MTT4和MTT5,然而它们编码蛋白的生理功能仍不清楚。为了了解不同MTs在四膜虫细胞内的功能,本课题以MTT1和MTT2为研究对象,首次对两种蛋白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获得结果如下:1MTT1和MTT2生物信息学分析MTT1基因编码162氨基酸的长链多肽,预测分子量为16.76kDa;而MTT2基因编码108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11.17kDa,他们的分子量显著地高于其它高等真核生物。在Cys的排布模式上两者存在显著差别:MTT1主要包括Cys-Cys-Cys(CCC)和Cys-Cys(CC)结构,Cys排布方式与哺乳动物金属硫蛋白的a-domain相似;MTT2主要包括Cys-X-Cys(CXC)结构,Cys排布方式与哺乳动物金属硫蛋白的(3-domain相似。2MTT1和MTT2的表达分析通过实时定量PCR的方法分析了MTT1和MTT2在细胞对数生长期的表达,发现MTT2的表达量约是MTT1的32倍。同时观察了铜、镉、S02衍生物、高盐(NaCl)和饥饿初期等条件下二者表达的差异,MTT1能够被多种诱导物有效诱导表达,而MTT2对铜离子敏感。3MTT1和MTT2基因的克隆、突变和蛋白表达纯化通过PCR从四膜虫大核基因组克隆到MTT1和MTT2基因,通过定点突变将MTT1分子中的TAA和TAG突变为CAA和CAG,同时将MTT1和MTT2基因的N端突变:V4W(MTT1)和T3W(MTT2),然后将MTT1和MTT2连接pET28a表达载体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28a-MTT1和pET28a-MTT2,分别转化E.coliBL21(DE3)后经过1mMIPTG诱导表达,获得了MTT1和MTT2蛋白的包涵体,约占总蛋白的15-35%,包涵体溶解后经Ni2+亲和层析柱和Superdex75凝胶层析柱纯化得到目的蛋白。4MTT1和MTT2蛋白的分析利用荧光光谱研究MTT1和MTT2蛋白与二价重金属离子结合的特征发现,MTT1可以结合16个镉离子,MTT2可以结合11个镉离子;圆二色谱(CD)分析发现,MTs分子中半胱氨酸残基的排布形式影响着MTs与金属离子结合后的二级结构,带有独特“CCC”簇的MTT1和“CXC”簇的MTT2在结合镉离子之前二者蛋白质二级结构类似,均以无规则卷曲为主,而结合镉离子后Cd16-MTT1复合物中-螺旋和-转角占据优势,而Cd11-MTT2复合物却依然以无规则卷曲为主。5Cd16-MTT1和Cd11-MTT2的抗氧化能力将1mM的Cd16-MTT1和Cd11-MTT2复合物与低浓度NO(0.5mM)反应,经过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发现,有二硫键形成,证实了Cd16-MTT1和Cd11-MTT2复合物均具有抗氧化能力。6MTT1和MTT2的鳌合重金属能力利用紫外-可见光光谱对MTT1和MTT2结合第二副族(B)重金属离子的稳定常数进行了分析,MTT1和Cd2+结合有最大的稳定常数(KCd-MTTI=1.451020.45),和Hg2+结合的稳定常数次之(KHg-MTT1=2.471019.43),和Zn2+结合的稳定常数最小(KZn-MTT1=1.411016.60);MTT2和Cd2+、Hg2+、Zn2+的稳定常数分别为KCd-MMT2=2.191018.10,KHg-MTT2=8.46107.79,KZn-MTT2=1.411010.98.在Cu2+滴定Cd16-MTT1和Cd11-MTT2复合物的过程中发现,Cu2+不能有效替换Cd16-MTT1复合物中的镉离子,而Cu2+却能够置换Cd11-MTT2复合物中的镉离子。7三价稀土元素La3+对MTT1和MTT2的影响La3+在低浓度时(小于80uM)能够促进嗜热四膜虫细胞繁殖,而高于这个浓度反而抑制细胞繁殖,超过100M后细胞破裂死亡;同时荧光光谱实验证实La3+可以进入四膜虫细胞;进入细胞内的La3+能够诱导MTTl和MTT2的表达,但MTTl的响应倍数(25倍)要高于MTT2(5倍);荧光光谱实验也证实MTT1和MTT2蛋白可以与La3+发生结合反应以达到解除La3+毒性的作用。8MTT1和MTT2基因敲除细胞株的构建生物信息分析表明MTT1和MTT3串联排列,且Cys排列模式一致;MTT2和MTT4串联排列,Cys排列模式一致。为分析MTT1和MTT2在体内的功能,通过同源重组,构建了MTT1-MTT3和MTT2-MTT4基因敲除细胞株。相对于野生型细胞株,MTT1-MTT3基因敲除细胞株繁殖速度较快,且对Cd2+更加敏感;而MTT2-MTT4基因敲除细胞株繁殖速度变慢,对Cu2+更加敏感。本研究首次对具有不同一级结构特征的长链金属硫蛋白MTT1和MTT2进行了体外表达、纯化和光谱分析,证实MTT1被多种环境因素诱导并对镉离子具有强的亲和力。而Cu2+能够高效地诱导MTT2的表达并能够置换Cd11-MTT2中的Cd2+。说明金属硫蛋白中“CCC”簇与“CXC”簇的排布方式与离子结合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带“CCC”簇的MTT1更偏爱Cd2+,而Cu2+偏爱结合富含“CXC”簇的MTT2。因此,带有独特“CCC”簇的MTT1更多参与重金属离子的解毒,而带有“CXC”簇的MTT2可能主要参与生物体内Cu2+的代谢,进一步说明了不同MTs在细胞中执行不同的生理功能。本研究也首次证实了三价稀土元素La3+能促进四膜虫细胞繁殖,同时进入细胞并诱导MTTl和MTT2的表达,而MTT1和MTT2也可能通过天冬氨酸或谷氨酸上的O原子与La3+发生相互作用。MTTl和MTT2基因敲除实验进一步表明:两种不同的金属硫蛋白执行不同的生物学功能。【关键词】:金属硫蛋白嗜热四膜虫表达光谱分析稳定常数【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学位级别】:博士【学位授予年份】:2012【分类号】:Q75【目录】:中文摘要10-13ABSTRACT13-16缩略语表16-17第一章文献综述17-341.1金属硫蛋白概述17-201.1.1金属硫蛋白的基本特征及分类17-181.1.2经典金属硫蛋白的结构与表达调控18-201.2金属硫蛋白的生物学功能20-221.2.1参与体内微量元素代谢及拮抗重金属的毒性201.2.2清除自由基20-211.2.3参与各种胁迫反应211.2.4金属硫蛋白和疾病的相关性21-221.3四膜虫金属硫蛋白研究进展22-311.3.1四膜虫金属硫蛋白概述22-251.3.2四膜虫金属硫蛋白的进化25-271.3.3MTs基因的表达调控27-301.3.4MTs的应用30-311.4本项研究的目的和意义31-34第二章嗜热四膜虫金属硫蛋白的分析及MTT1和MTT2的克隆34-482.1材料34-352.1.1菌株及质粒342.1.2试剂及酶34-352.1.3主要试剂配制352.1.4主要仪器设备352.2方法35-402.2.1四膜虫细胞培养35-362.2.2四膜虫基因组的提取362.2.3MTT1和MTT2基因的克隆36-402.3结果40-462.3.1MTs中Cys的分布特点40-412.3.2四膜虫MTs在染色体上的位置41-422.3.3嗜热四膜虫MTs不同时期的表达42-432.3.4MTs中半胱氨酸排布特点分析43-442.3.5MTT1和MTT2基因的克隆44-462.4讨论46-48第三章四膜虫金属硫蛋白MTT1和MTT2在不同胁迫条件下的表达分析48-673.1材料与仪器48-493.1.1细胞株483.1.2试剂及工具酶483.1.3主要仪器48-493.1.4主要试剂的配制493.2方法49-523.2.1四膜虫细胞培养493.2.2SO_2衍生物和NaCl对四膜虫繁殖的影响493.2.3La(3+)对四膜虫繁殖的影响493.2.4La(3+)进入嗜热四膜虫细胞实验493.2.5胁迫条件对四膜虫的处理49-503.2.6总RNA的提取50-513.2.7cDNA合成513.2.8RealtimePCR引物设计51-523.2.9基因表达分析523.3结果52-643.3.1NaCl对嗜热四膜虫繁殖速度的影响52-533.3.2SO_2衍生物对嗜热四膜虫繁殖速度的影响53-543.3.3La(3+)对嗜热四膜虫繁殖的影响543.3.4La(3+)能够进入四膜虫细胞54-563.3.5对数生长期金属硫蛋白MTT1和MTT2的表达56-593.3.6Cd(2+)和Cu(2+)对金属硫蛋白MTT1和MTT2表达的影响59-603.3.7NaCl对金属硫蛋白MTT1和MTT2表达的影响60-613.3.8短期饥饿对嗜热四膜虫MTT1和MTT2表达影响61-623.3.9SO_2衍生物对MTT1和MTT2表达的影响62-633.3.10La(3+)对嗜热四膜虫MTT1和MTT2的影响63-643.4讨论64-67第四章四膜虫金属硫蛋白MTT1和MTT2的功能比较67-894.1材料67-694.1.1菌株及质粒674.1.2试剂及酶67-684.1.3主要试剂配制68-694.1.4主要仪器设备694.2方法69-754.2.1pET28a-MTT1和pET28a-MTT2表达质粒的构建69-704.2.2重组表达质粒pET28a-MTT1和pET28a-MTT2的鉴定704.2.3MTT1和MTT2的表达70-714.2.4MTT1和MTT2的纯化71-734.2.5MTT1和MTT2的荧光光谱分析734.2.6Cd_(16)-MTT1和Cd_(11)-MTT2的圆二色谱(CD)光谱分析73-744.2.7Cd_(16)-MTT1和Cd_(11)-MTT2抗氧化能力分析744.2.8MTT1和MTT2与B金属离子稳定常数测定744.2.9Cd_(16)-MTT1和Cd_(11)-MTT2与Cu(2+)的反应74-754.2.10MTT1和MTT2蛋白与La(3+)作用的荧光分析754.3结果75-874.3.1pET28a-MTT1和pET28a-MTT2表达质粒的构建754.3.2MTT1和MTT2基因的诱导表达纯化75-774.3.3MTT1和MTT2蛋白的纯化77-794.3.4MTT1和MTT2结合Cd(2+)的数目79-804.3.5Cd_(16)-MTT1和Cd_(11)-MTT2的二级结构分析80-814.3.6Cd_(16)-MTT1andCd_(11)-MTT2的抗氧化能力81-824.3.7MTT1和MTT2结合Cd(2+),Hg(2+)和Zn(2+)的稳定常数82-844.3.8Cd_(16)-MTT1和Cd_(11)-MTT2与Cu(2+)反应的动态分析84-864.3.9La(3+)与MTT1和MTT2相互作用研究86-874.4讨论87-89第五章MTT1和MTT2基因敲除细胞株的构建和鉴定89-1015.1材料与仪器89-905.1.1细胞株、菌株和质粒895.1.2试剂及工具酶895.1.3主要仪器895.1.4主要试剂的配制89-905.2方法90-945.2.1MTT1和MTT3基因侧翼序列的克隆90-915.2.2MTT1和MTT3基因敲除载体的构建91-925.2.3MTT2和MTT4敲除载体的构建925.2.4MTT1-MTT3和MTT2-MTT4嗜热四膜虫敲除株的构建92-945.2.5Cd(2+)与Cu(2+)对四膜虫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