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基础+能力)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随堂课时反馈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高中历史(基础+能力)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随堂课时反馈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高中历史(基础+能力)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随堂课时反馈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高中历史(基础+能力)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随堂课时反馈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时间:25分钟分值:30分)a组(基础题)1近年以来,社会生活的联系越来越密切,需要有一种大众化、传播快的媒介,作为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渠道。适应这种需要,近代中国最先出现的媒介是()。a电影b电报c报刊d电话解析 b、d两项为通讯工具。报刊在19世纪中期前后出现,到19世纪末才出现电影,继报纸、广播和电影之后出现互联网。答案c21896年8月10日申报刊登广告:徐园初三夜仍设文虎(灯谜)候教,西洋影戏,客串戏法。以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西洋影戏”已遍布中国各地b中国人的娱乐活动更加丰富c“西洋影戏”伴随着优美的旋律d中国大众娱乐发生彻底改变解析a、d两项太绝对化;当时电影属于无声电影,c项不符合史实。答案b319世纪70年代初,有人作诗云:“见闻历历备于此,读之可惊复可喜。费去十文买一纸,博古通今从此始。”诗中所提到的 “纸”是 ()。a传单b信件c报纸d电报解析从材料中“见闻历历备于此”“费去十文买一纸”可以判断是报纸。答案c4电视是当前最为普遍的大众传媒,电视的出现 ()。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使“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取代舞台艺术和电影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abcd解析电视的出现,并没有取代舞台艺术和电影,而是相互并存,故排除带的选项。答案d5美国许多青少年无休止地看电视,日益 “发福”,成为“沙发土豆”。这主要说明了 ()。a电视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b电视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c美国的电视事业发达d电视引领了文明的发展趋势解析电视出现后,美国青少年由于无休止地看电视,导致了身体的肥胖。说明了电视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其他选项与题目无关。答案a6用qq聊天,用email发邮件、用blog(博客)写日记,已成为很多中国人的生活习惯。这表明 ()。a邮电通信事业获得了新发展b广播影视成为民众文化生活的主体c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与交往方式d新技术、新观念深入人心解析网络聊天、网络日志等都体现了互联网对人们的生活与交往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a、b、d三项与材料无直接关系,都不符合要求。答案cb组(能力题)7创刊于清咸丰年间的上海新报,其本报谨启称:“因上海地方五方杂处,各商贾或以言语莫辨,或以音信无闻,以致买卖常有阻滞。”出版报纸“贵乎信息流通”,“可免经手辗转后宕延,以及架买空盘之误”。以上可看出其创办的目的是 ()。a娱乐大众b报道国内外大事c宣传政治主张d传播商业信息解析本题考查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从材料反映的信息,出版报纸“贵乎信息流通”,“可免经手辗转后宕延”,可判断。答案d81909年发行的图画日报描绘了当时上海人看电影的情景。当时的票价还比较低,是普通民众可以接受的。以下叙述你认为没有正确反映当时情况的是 ()。a“电光影戏即电影,票价只卖二十文”b“活灵活现景物真,观众面露诧异情”c“交头接耳说紫禁,争看清帝丢皇位”d“电影初创寂无声,旁有吹吹打打人”解析1909年清帝并没有退位,清帝退位是在1912年。答案c9伊朗门事件、美军虐俘事件、西方其他国家高级官员的丑闻屡屡被曝光。这突出反映了 ()。a西方国家民主政治进程出现曲折b政府完全处于公民的监督之下c第三次科技革命负面影响增大d报刊、网络和电视等媒介监督作用增强解析媒体对官员的丑闻以及其他政治相关问题进行披露,起到了舆论监督的作用。答案d10现在有网友认为,“你的粉丝超过了100,你就是一本内刊;超过1 000,你就是个布告栏;超过1万,你就是一本杂志;超过10万,你就是一份都市报;超过100万,你就是一份全国性报纸;超过1 000万,你就是电视台。”这从侧面反映了互联网 ()。a促进了信息传播的平等性b将取代传统的传播媒体c成为思想解放的主要手段d激发了信息技术的革新解析从材料中的“你的粉丝”的数量的变化,可以反映的是信息传播的广泛性,而没有提及信息的内容,故c与题意不符;b表述错误,d在材料中未体现。材料中“你就是一份都市报” “你就是电视台”等从侧面反映了信息传播的平等性。答案a11(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西方列强的入侵,激起了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剧变。先进的知识分子痛于外患之凭陵,清廷之腐败,国亡之无日。认识到非革新不足以图存,然手无权柄可探。遂致力于办报,籍报纸传播其主张,以言论觉天下。陈玉申晚清报业史材料二1895年到l898年,全国出版的中文报刊有112种,其中80%左右是中国人自办的;这些报刊中,影响较大的是鼓吹变法的政治性报刊,有介绍西方科学技术的,有专门报道市场调查的,此外还有专门为稍通文墨的人办的通俗报刊,有为妇女儿童们创办的妇孺报,也有为各行各业创办的行业报。这就是近代新闻史上的第一次办报高潮。方晓红中国新闻史材料三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有识之士倡办报刊的原因和主要目的。(3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报刊这一传播媒体在当时发展的突出特点。(2分)(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这三份报刊所宣传的主要思想。(3分)(4)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报刊作为大众传播媒体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作用。(2分)解析本题考查我国报业的发展状况及其影响,第(1)问,报业的发展反映了清末中国的内外危机;第(2)问,依据材料信息直接概括即可;第(3)问,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相联系考查;第(4)问,要依据前三问的问题概括归纳。答案(1)原因:列强入侵,民族危亡;清廷腐败,政治黑暗(或内忧外患,危机日重)。目的:舆论宣传,唤醒民众,革新图存。(2)中国人自办为主;政论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