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浙江选考)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7 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0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ppt_第1页
创新设计(浙江选考)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7 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0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ppt_第2页
创新设计(浙江选考)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7 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0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ppt_第3页
创新设计(浙江选考)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7 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0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ppt_第4页
创新设计(浙江选考)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7 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0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0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考点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知识梳理 一 近代以来中国服饰的变化 b 1 变化趋势 由拘谨 保守 呆板 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 适体 方便 转变 2 变化表现 1 长袍马褂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 20世纪上半叶仍然流行 2 西装在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 成立后流行开来 成为男子的礼服之一 3 辛亥革命后 孙中山综合了西式服装与中式服装的特点 设计出 此后几十年 中山装大为流行 成为中国男子喜欢的标准服装 平民化 民国 中山装 4 20世纪20年代之后 人们吸收西方服饰的长处 对旗袍进行了多次改革与创新 使旗袍成为城镇新潮女性的日常着装 3 新中国服饰变化 1 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 流行中山装和以 连衣裙为特征的苏式服装 2 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 和 干部服 盛行 3 改革开放以后 由穿暖向穿得好 穿得个性过渡 列宁装 军装 穿得时尚 二 近代以来中国主要社会习俗的变化 b 1 影响因素 新文化运动 新中国的成立及改革开放和西方文化的传入 冲击等 2 主要表现 1 婚俗 清末民初 青年男女主张婚姻自主 婚俗开始删繁就简 仿效西式婚礼 新中国成立后 恋爱自由 成为时尚 辛亥革命 婚姻自主 2 丧礼 19世纪末20世纪初 趋于简化 出现西方色彩的新式丧礼 新中国成立后 开始由土葬向火葬改革 3 其他 民国后开展了 迫令放足等活动 公历在官方活动中得以实施 取代传统的跪拜作揖 握手逐渐成为社交场合的常见礼节 剪辫易服 点头鞠躬 要点突破 要点一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及原因史料一 革命后 湖南女子开始冲破旧礼教的封锁线 要有选择配偶的自由 1915年 李书同为母办丧事 概不收受财物 参加追悼会的人 不行旧礼 改行鞠躬礼 整个仪式简朴感人 读史用史 史料一反映辛亥革命后中国婚丧礼仪的哪些方面的变化 提示 辛亥革命后女权的提高 婚姻更加自由 丧葬礼仪由铺张浪费到简洁节约 史料二天津通商后不出十年 租界里中国人的时髦打扮已变成 短衫窄裤 头戴小草帽 口衔烟卷 时辰表链 特挂胸前 甲午战争前 即便是内地甚至某些乡村 日用洋货也有所流行 洋货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 原先的 扬气 今则竟曰 洋气 了 摘编自孙燕京 晚清社会风尚研究 读史用史 史料二中的 洋气 是指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从 扬气 变为 洋气 的原因 提示 洋气 西方式生活时尚 原因 西方列强的入侵 西方商品的输入 西方文化的影响 要点二近代中国服饰变化特征史料下图是我国近代的一幅照片 识图解史 图示人物服饰从左至右依次是中山装 长袍 西装 图示反映近代以来民众服饰变化的怎样特征 提示 近代以来 民众服饰反映了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汇 西化或中西合壁是主要特征 题组训练 例 历史照片考查近代婚丧习俗的变迁 2016年4月浙江选考 从甲图到乙图的历史变迁 反映了 a 男女日常服饰的逐渐变化b 先进习俗已取代落后习俗c 近代婚姻礼俗的删繁就简d 婚姻自主观念的普遍流行解析材料两图片均反映的是婚嫁习俗 排除a项 图示无法体现习俗的先进落后与否 也体现不出d项观念 故选c项 答案c 练1历史照片考查近代物质生活变迁特点 2016年3月宁波模拟 下面这组图片反映的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趋势是 图一图二图三 a 全盘西化b 尊重传统c 中西合璧d 文明冲突解析图一是近代建筑体现的中西结合特征 图二中山装是服饰中西合璧的典型 图三新娘着西式婚纱而新郎仍旧传统长袍 体现土洋结合的特征 故选c项 答案c 练2用时代新词考查影响服饰变迁的因素 2015年10月浙江选考 20世纪末 中国的传统服饰连同印花棉布 古典丝绸又在国际时装舞台上活跃起来 掀起了一股股各具特色的 中国风 时装 中国风 的出现反映了 归真返璞的文化现象 经济全球化的加强 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服饰深受政治生活的影响a b c d 解析 传统服饰连同印花棉布 古典丝绸 重新活跃体现出归真返璞的文化现象 故 正确 中国服饰出现在国际时装舞台上 反映出中国与世界联系加强 经济全球化的加强 故 正确 同时也说明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国际影响力的提高 故 正确 服饰 中国风 体现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影响力的提升 深受政治生活的影响 故 正确 故a项符合题意 答案a 练3民间顺口溜里的历史考查 2016 嘉兴高一期末 有一位新国民 戴一顶自由帽 穿一套文明装 着一双进步靴 走过了交通路 来到了模范街 踏进了公益会 说几句义务话 这一段顺口溜比较完整地反映了 a 礼仪风俗的简约化b 民族经济的工业化c 传统服饰的西洋化d 社会生活的近代化解析礼仪风俗简约化只是材料中反映一个方面信息 故a项错误 民族经济的工业化不是材料体现信息 故b项错误 传统服饰的西洋化只是体现一个方面 故c项错误 材料中 自由帽 文明装 进步靴 说几句义务话 体现出服饰以及生活近代化 故d项正确 d 考点二交通通信工具的进步 知识梳理 一 交通近代化的趋势和中国近代出现的交通工具 b 1 趋势 牵引动力由人力 畜力向机械动力演进 2 近代出现的交通工具 1 人力 人力车 民国时期流行 是城镇中重要的交通工具 自行车 又称脚踏车 19世纪中后期传入中国 20世纪初 自行车出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 20世纪50年代以后 中国有了自己的自行车制造厂 自行车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主要的代步工具 中国有了 之称 自行车王国 2 机械动力 有轨电车 1906年 天津创办了有轨电车交通系统 轮船 1865年4月 中国建成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 中国近代造船业得以发端 1872年的 是近代中国最早的航运企业 上海轮船招商局 收回铁路利权 火车 19世纪末20世纪初 随着 运动的蓬勃开展 中国的铁路建设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汽车 1924年 上海开始有公共汽车运行 飞机 20世纪20年代初 中国民航事业起步 30年代中期形成覆盖大半个中国的航空网 史论要点 近代交通工具的进步不仅方便了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 也在客观上冲击着近代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 传播着男女平等 民主科学等西方资本主义先进的思想理念 二 近代以来中国通信工具的发展 b 中华邮政 台湾 第一位 要点突破 要点一近代交通发展的影响史料一些闭塞的地区因铁路而活跃 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 铁路在畅通经济 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 知识的传播 意味着建立 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 所有这一切 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 自给自足的惰性 推动中国的现代化的进程 周积明 最初的纪元 读史用史 1 史料说明铁路交通促进信息流通 知识传播 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 据此说明交通发展的影响是什么 提示 铁路交通发展有助于打破传统习性 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 2 乘客不分男女座 可怜坐下挤非常 此竹枝词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提示 近代交通工具的发展客观上冲击了传统思想 传播了男女平等观念 民主科学精神 要点二交通通讯近代化过程中新旧观念的交锋史料马拉火车 识图解史 1881年 清政府筹建了第一条铁路 唐胥铁路 朝廷的大臣们却以 机车直驶 震动东陵 且喷出黑烟 有伤禾稼 为由 竟下令卸下火车头 改用马匹来拖拉 结果演绎了一出世界铁路史上绝无仅有的 马拉火车 的笑话 图文史料反映了近代社会怎样的现象 提示 新事物引发的新旧观念的激烈交锋 题组训练 例 以童谣考查近代中国交通工具的进步 2016 绍兴高一期末 稀奇稀奇真稀奇 两个轮盘当马骑 这是鲁迅先生小时候经常念的一句童谣 它说的是近代中国出现的一种交通工具 这一新交通工具开始出现在中国城市的大街小巷是在 a 19世纪中期b 20世纪初c 新中国成立后d 改革开放后解析 稀奇稀奇真稀奇 两个轮盘当马骑 童谣说的是自行车 根据所学 20世纪初德国入侵青岛 德国传教士把自行车带入了青岛 时间是1903 1905年 选择b项符合题意 答案b 练1考查近代交通通讯的发展 2015 浙江学考 近代以来 中国社会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迁 下列史实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建成 中国第一个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在天津建成 上海开始有公共汽车运行 中国人开始自办有线电报a b c d 解析依照时间即可 建成于1865年 建成于1906年 出现于1924年 建成于1877年 答案c 练2考查近代通讯的引进 2016年3月温州模拟 1877年8月至10月 清朝官员丁日昌主持架设了中国人自己的第一条电报线 该电报线架设在 a 南京b 台湾c 上海d 天津答案b 练3考查历史评论反映的历史信息 2016 义乌高一期末 20世纪30年代 某报刊评论道 上海近日以乘汽车为豪 每至礼拜日 必有许多少年男女同乘一车 疾驰于南京路 静安寺路 福州路 这说明 a 汽车已成为人们的主要出行工具b 近代上海的交通日益便利发达c 近代上海的奢侈风气最为盛行d 新式交通工具冲击着传统观念解析材料 以乘汽车为豪 男女同乘一车 都体现交通近代化对传统观念的影响 故选d项 答案d 考点三大众传媒的更新 知识梳理 一 加试 报刊 影视业的发展 b 一 大众报业的发展1 西人办报 从19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 在华传教士兴起办报的热潮 拉开了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序幕 2 国人办报 1 1873年 在汉口出版的 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 2 维新运动中 国人办报形成高潮 其中影响较大的有 中外纪闻 等 昭文新报 强学报 时务报 3 以消闲娱乐为特征的通俗性报刊广受民众欢迎 通俗性报刊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取材世俗 运笔浅显 满足了市民文化消遣的需要 二 广播影视的普及1 广播 1 近代广播事业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初 1923年1月23日 由英美报商创办的 大陆报 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台 在上海正式开播 2 1926年6月1日 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正式开播 3 1928年8月 近代中国第一座全国性广播电台 在南京开播 4 新中国成立后 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广播电台 改革开放后广播事业有了新发展 中央广播电台 2 电影 1 发展历程 电影事业在中国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 从黑白到彩色 从进口片到国产片的发展历程 2 发展 1896年8月 上海徐园 放映 西洋影戏 这是中国首次放映电影 1905年 京剧 定军山 是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 民国时期 国产电影获得了快速发展 并产生了许多知名的导演 明星及优秀电影作品 导演 郑正秋 张石川 田汉等 电影明星 男演员有赵丹 朱飞等 女演员有胡蝶 阮玲玉等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拍摄的 孤儿救祖记 火烧红莲寺 姊妹花 渔光曲 等 以及抗战结束后拍摄的 八千里路云和月 一江春水向东流 松花江上 小城之春 万家灯火 三毛流浪记 等 又一村 3 电视 1958年5月试播的 是中国第一家电视台 1978年改名为 4 成果 中国已经建成了从中央到地方 从对内到对外的多系列 多层次 多语种 多形态的广播电视传播网络 广播影视逐渐成为民众文化生活的主体 二 加试 互联网的逐渐普及 b 1 兴建与发展 1 1993年 中国的第一条 正式开通 2 2008年底 互联网普及率超过全球平均水平 农村网民规模增速超过城镇 北京电视台 中央电视台 互联网专线 改革开放后的名作有 小花 红高粱 霸王别姬 英雄 等 有近五百部影片在国际国内电影节上获奖 2 互联网的逐渐普及 1 从新闻出版 文化教育到各政府部门 互联网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政府职能部门的网络化 为普通民众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服务 2 互联网构筑新型的家庭经济生活 人们可以通过网络从事许多经济活动 如 网上银行结算等金融活动 成为互联网兴起之后出现的一种全新的商品交易形式 3 网络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日趋广泛 电子邮件 即时通讯 博客 论坛 电子报刊 网络游戏 教育等 都成为民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网上炒股 网上购物 网上远程 3 影响 1 积极 改变了人们的工作 学习 生活和交往方式 催生着当代中国 的新观念和新模式 2 消极 存在着信任度和安全感较低 沉迷网络等负面影响 史论要点 有关大众传媒认识的几个识记要点 四大媒介分别指的是报刊 影视 广播 互联网 申报 是中国近代历时最长 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 定军山 是中国人第一次尝试自摄影片 难夫难妻 是中国第一部故事影片 歌女红牡丹 是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 经济生活 要点突破 要点一 加试 大众传媒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史料一近代浙江某报刊广告 识图解史 图示 丝袜厂广告 提倡国货宣传 该图示反映了近代报刊具有的哪些功能 结合所学 简析这份报刊反映了当时的什么社会现实 提示 商业功能和社会宣传功能 民国初民族工业发展 流行实业救国思潮 掀起爱用国货 抵制外货运动 史料二清末一首名为 报馆 的竹枝词写道 是非曲直报中分 一纸风行四海闻 振聋发聩权力大 万般提创总由君 史料三东京革命党创办 民报 树六大主义 自客观言 可号为中国文从来未有之杂志 自主观言 亦可谓革命党发表最高意愿之机关 杨光辉 中国近代报刊发展概况 读史用史 根据史料二 三 指出近代报刊的功能 并以 民报 为例阐述其历史作用 提示 1 功能 报刊具有社会评论 宣传教育 启迪民众 宣传政治主张等功能 2 作用 民报 提供与维新派 保皇派 展开论战的阵地 宣传民主共和的思想和观念 制造声势 加速革命进程 要点二 加试 互联网的普及史料2016受媒体关注的 热词 有 反腐倡廉 幸福感 治国理政 南海仲裁 回马枪 火箭军 等 引起社会强烈反响 读史用史 1 相比传统媒介 被誉为 神奇的第四媒介 的互联网有何神奇之处 提示 传播媒介速度快 知识储量大 高度互动等 2 史料中媒体关注热词中有不少是丑闻曝光事件 这体现了大众媒体对政府工作部门的监督作用 体现了社会的进步 我们该如何认识网络媒体对社会舆论的影响 提示 作为一种娱乐大众的利器 既可起到社会监督的作用 也可能成为一种杀人工具 题组训练 例 近代广告场景里反映的历史信息考查 2014 浙江会考 1912年 天津 大公报 刊登了一则征婚广告 要求女子 一不能缠足 二要通晓中西学术 三要 聘娶仪节悉照文明通例 尽除中国旧有之陋俗 这则广告反映了 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