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高三历史下学期仿真模拟考试试题.doc_第1页
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高三历史下学期仿真模拟考试试题.doc_第2页
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高三历史下学期仿真模拟考试试题.doc_第3页
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高三历史下学期仿真模拟考试试题.doc_第4页
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高三历史下学期仿真模拟考试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2015届高三历史下学期仿真模拟考试试题24.明朝有学者言:“惟夫国之有是,出于群心之自然匹夫匹妇之所是,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非;匹夫匹妇之所非,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是。”以上言论a.受西方启蒙思想影响 b.否定了君主制度c.主张建立法治社会 d.强调对民意的尊重25.史学大师钱穆认为:“在中国历史上,自秦以下之传统政府应称之曰士人政府。士人政府之正式确立,则在汉武帝之后。”“士人政府”的正式确立主要表现在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刺史制度的建立 c.颁布“推恩令” d.习儒学,行察举26.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以往正统宋明理学做出了总结性批判,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个脱离程朱理学樊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统。”材料所说的“异质” a.体现了新兴市民阶层的诉求 b.没有突破先秦儒家思想的范畴 c.是封建晚期“西学东渐”的产物 d.对当时中国的社会转型影响巨大27史学家韦尔斯指出:“这种先把市民权扩展到一些易于控制的城市,继而又扩展到全国的做法,是罗马发展过程中一个很特别的方式。这种方式改变了过去总是征服者被自己所征服的民族同化的情况,作为征服者的罗马人同化了被自己征服的民族。”这表明a.罗马法的实质是市民权 b.罗马法的拓展捍卫了罗马文明的延续c.万民法是市民权的扩展 d.罗马的武力征服属于法律征服28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写道:“土地分配的标准:以乡为分配土地的单位。所有乡村中男女老幼,一律平分。现依中央办法,改以劳动力为标准,能劳动的比不能劳动的多分一倍。”发生这一变化主要是为了a.满足贫苦农民的土地要求 b.争取大多数农民对革命的支持c.体现公平、公正的社会原则 d.增强井冈山根据地的经济实力 29右图是抗日战争某一战场的局部示意图,与其相关的正确表述是a致力于扭转太平洋战局 b有利于国际战略物资供应c切断了日军的大陆交通线d导致了日本的无条件投降30.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彼得诺兰说:“我认为对于任何经济,尤其是对中国这样一个非常贫穷的面临许多问题的经济来说,这是一个明智合理的策略,而任由经济发展,不采取任何调控措施是不合理的,这样会给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人民的生活及福祉造成极大困难。我一直深信中国在五十年代早期以及七十年代后半期之后,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材料中说的“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指的是a.推动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 b.发挥政府对经济发展的作用c.加强市场机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d.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31、20世纪中期的一次国际会议有下列宣言:“冷战和它会变成真正的战争的经常性的严重危险,已经成为国际关系中存在的局势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和平共处的原则,是代替冷战和可能发生的全面核灾祸的唯一的办法。因此,这些原则包括人民享有自决、独立和自由决定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方式方法的权利必须成为一切国际关系的唯一的基础。”这次国际会议是a亚非会议 b不结盟国家政府首脑会议 c日内瓦国际会议 d中印外交会32.下图反映的是1980年和1990年的中国经济成分统计,图中表格数据的变化说明 a公有制经济已逐步失去主体地位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d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33. 1890年前后,一位居住浙江余姚蒋村的小地主,从蒋村坐木船到宁波要花三天两夜,从宁波乘轮船到上海,路虽然远十倍,但一夜之间就到了。受此刺激,他后来要自己的儿子离开私塾到教会学校读书,学习西方制造。材料主要反映出 a近代中国人的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b上海与浙江等周边地区的交通非常发达 c西方工业品的输入影响到民众生活习俗 d交通工具的进步推动人的思想观念转交34. 1960年日本政府提出“所得倍增计划”,其特征之一是把经济分为民间部门与公共部门,并明确 规定政府的责任为扩充道路、港湾、都市计划、下水道、国民住宅等社会资本,以及充实社会保障、社会福利。这表明日本 a全面仿行罗斯福新政 b缓解了经济滞胀局面 c加强对国民经济的干预 d建成了发达福利国家35、在俄罗斯长篇小说切温古尔中有这样一段话:“令人费解的是,红军来了,分了土地,却又把每一粒粮食收走了,你倒是自己去尝尝这样的土地的滋味吧!”如按上述材料进行情景解读,其中说法错误的有几处背景: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陷于国内外反动势力的包围,形势非常不利 内容:苏维埃政府采取了余粮收集制,导致农民的不满 后果:促使苏维埃政府运用国家权力,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 结论:农民是落后生产力的代表,无产阶级的领导是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 a1处 b2处 c3处 d4处40. (25 分) 世界经济大危机动了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信心,而罗斯福勇敢地面对这场危机,开辟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其经验教训令人深思。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见右图材料二 也许更重要的差别是罗斯福的个人风格他灿烂的微笑、他技艺高超的口才、他生动感人的智慧都使他赢得了人们的广泛喜爱,而与施政计划的具体内容没有太大关系。罗斯福成功的许多因素应归结于他的人性魅力。从就职演说开始(他告诉美国人“我们唯一应该畏惧的应该是畏惧本身”),他就向不断增长的绝望氛围中注入了强大的乐观情绪。他是美国第一个充分利用广播、利用“炉边谈话”的方式向人们阐释其施政方针并充分赢得民众信任的总统。(美)布林克利美国史材料三 到1935 年初,新政成为公众激烈抨击或热情支持的焦点,当时美国社会各派别持有多种认识:主要派别对新政的认识认识的史实依据保守派与大商业领袖对新政“大笔开支冶、“敲诈富人计划冶和“社会主义冶不满,批评政府抛弃自由政策,某些批评者一提到罗斯福的名字都觉得反感。国家大力干预经济,如: 激进的左派社会主义政党以及其他激进组织一度激烈抨击罗斯福改革不彻底,攻击财富仍然高度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他们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产生怀疑。局部调整生产关系,新政存在局限性,如: 政治异见者( 非左派, 非右派)尖锐抨击“财阀冶、“其他金融势力冶,认为这些势力给国家带来贫困,而且向个体和社会实施专制。企图建立独裁国家,如: 总统扩大权力, 违反宪法。多数民众新政提高弱势群体地位,广大中下层民众对新政热情欢呼与讴歌,甚至把罗斯福视为“救星”。社会得以发展,如:经济恢复;遏制法西斯势力;生活水平提高。摘编自(美)舍曼世界文明史、布林克利美国史等著作请回答: (1)运用统计方法对历史资料进行数量分析,是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观察材料一曲线图,列举20 世纪20 年代末至30 年代中期影响美国失业率变化的重大事件。 (2 分) (2)材料二认为罗斯福成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材料二以人物心理活动的哪种表现来说明罗斯福让人们重拾信心的? 与其他研究方法相比,材料二的研究视角有何新意? (6 分)(3)据材料三表格中的内容提示,结合所学知识,在表格中淤与于位置,各举出一个史实, 所举史实要能印证表格前一栏的观点。 (4 分) (4)多角度论述是对历史事实进行立体因素考察,并对事实尝试做出不同侧面的多层次解释,形成一系列的视角分析。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多角度论述“新政的机遇与挑战冶这一主题。 (13 分) (要求:论述角度多重,层次分明;注重史论结合,行文流畅;250 字左右。)41、水是生命之源,它孕育了人类文明,启迪着人类智慧,影响着人类社会的进程。“水与人类文明进步” 关键词表三峡水利工程筒车新航路开辟轮船招商局第聂伯水电站海上马车夫北洋水师罗盘针水力织布机海上丝绸(陶瓷)之路阅读上表,从“水与人类文明进步”的某个侧面,选出3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再补充一个符合该主题的关键词。运用这4个关键词对该主题进行简要阐释。(12分)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 1928年11月,国民政府公布施行划分国家收入地方收入标准案与划分国家支出标准案,将盐税、关税(海关税与常关税)、统税、印花税、矿税等主要工商税种列为国家收入,而将田赋、契税、牙税、当税、营业税等适合地方征收的税种列为地方收入,这样通过法律形式使中央集中了全国的大部分财力,同时也给地方保留了机动财力,对于出现的地方财政困难通过转移支付方式予以解决,从而扭转了自清末以来财权分散于地方的不利局势。 摘编自南京国民政府前期(19271937年)税收制度的借鉴材料二 美国的分税制,不是中央分给地方,而是地方分给中央。原先抗击英国的北美十三个殖民地,本来并无隶属关系,独立战争后,中央权力日渐膨胀,但地万仍有相当的独立性。与这种政治体制相适应,美国有三套税务机构,分属于联邦、州和地方政府。三者各司其职,互不干预,没有领导关系,只有工作业务关系。 郭伟红美国与法国分税制比较材料三 由于联邦、州、地方三级政府的征税机构独立,导致双重征税,乃至三重征税问题的普遍存在,至今这问题未彻底解决。不过在直接税征收中都采取抵扣办法,如计交地方所得税中,可把交纳联邦的所得税作为费用扣除以消除重复课税。 摘编自谈美国分税制及其他(l)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国民政府税制改革的原因。(7分)(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美国税制的特点及作用。(8分). 46、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5分) 孔子和柏拉图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可分别称为“仁礼社会冶和“理想国冶 ;关于理想社 会的秩序及其个体品德,他们的观点惊人相似。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古代圣贤孔子和著名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观点中有那么多的相似之处,不 免叫人惊讶。 两者都不支持民主自治政府,但却都相信绝对的道德真理的存在,并且 相信人们居住在和平与和谐中的可能性。 两人都相信只有那些已经具有美德的人才 能创建一个井井有条、和睦的政治社会。 (美)肯 沃尔夫大历史视野 材料二 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发展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 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 马克思哲学的贫困请回答:(1)据材料一,揭示两位先哲的观念中关于社会秩序和个体品德方面的共同性;结合所学 知识,分析孔子的“礼冶和“仁冶 在构建“仁礼社会冶 秩序中的不同作用,并列举柏拉 图理想国中各等级的品德。 (9 分) (2)按照材料二的思路,概括两位先哲观念相似的原因,并以具体社会背景加以说明。 (6分)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24-25 dd 26-30abdbb 3135addcb二、材料题40答案要点:(25分)(1)事件:世界性经济大萧条(或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2)因素:罗斯福优秀的人格魅力。 表现:乐观情绪。 新意:注重人文精神,使历史形象更立体、丰富(或开阔史学研究的视野)。(3)史实:整顿金融体系(或监督工业生产,调整农业生产,以工代赈等)。 经济危机未能完全消除(或缓和劳资矛盾有限,保障措施不全面,劳工社会地位依然低下等)。(4)略41 示例:主题:水与社会生产的发展关键词:筒车、水力织布机、第聂伯河水电站添加的关键词:漕渠简要阐释:中国古代,修建漕渠,使用筒车灌溉农田,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工业革命期间发明的水力织布机等,解放了劳动力,工业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的变革。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电力成为社会经济与生活的重要能源。第聂伯河水电站是水力发电的代表之一。答案45(1)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