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发展和研究对象打印本页第一节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一、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的产生1.经济 经济论 经济:“家政管理”经济最初的概念是“家政管理”或“家务管理。2.经济学人们在长期经济实践活动中,经过积累、概括和发展形成的较为系统的经济思想和经济理论,当这个经济思想和经济理论成体系了、系统化了也就出现了经济学,经济学是做为一门科学而存在的。3.政治经济学蒙克莱田 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 整个国家或社会的经济问题政治经济学 政治 + 经济政治经济学=经济学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的不同点在于说政治经济学他更强调一个对整个国家和社会问题的一个研究和探讨。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发展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就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1.重商主义16世纪 其研究范围局限于流通领域、2.古典政治经济学17世纪中叶 研究的重点是生产领域 亚当斯密 大卫李嘉图以上为代表人物,这些经济学家他们从生产领域对经济活动进行了研究进行了阐释,他们提出了有关价值论的东西,并且涉及到了剩余价值的问题,但是由于他们的阶段的局限性(比如说他们毕竟是站在资产阶级的立场上来解释各种经济现象的,来研究各种经济问题目的)因而不可避免的打上了阶级的烙印,也就是说他是要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3.庸俗经济学19世纪初 用注释、通俗化、补充、折衷等形式对古典政治经济学进行修正。庸俗经济学它之所以会出现,就是由于这个时候资本主义制度已经确立和稳固了,资产阶段呢他就要尽力的维护这种制度,但是这个时候资产阶级和工人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起来,经济学家就提出各种理论来维护这种经济制度,说明这种经济制度的合理性,比如说庸俗经济学家的一个代表人物萨一,他提出一个三维立体的理论:劳动者获得了工资、资本家获得了利润、农业资本家获得了地租,他要说明劳动、土地和资本三者都是价值的创造者,他们都创造了价值,因而他们都应该得到自己的收入,在这里也就不存在了剥削关系。如果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创造价值的只有工人的劳动,而对于土地对于资本他们只不过是创造价值必不可少的条件,这里面就有了剥削关系。到了19世纪的时候,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无产阶级也就逐渐研究我们为什么会受到剥削,我们应该怎么来对待这种制度,适应这种经济的发展也就出现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19世纪中叶 揭露了资产阶级剥削无产阶级的秘密,提示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对立的根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是在批判的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之上,再吸收了他的一些合理的因素基础之上而出现的,他还判的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一些思想(空想社会主义者就是以欧文等为代表的一批空想社会主义者,他们对现存的社会主义制度提出了种种的批判并且对未来社会进行了美好的构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客观的分析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和一些经济现象,提出了劳动价值观,在劳动价值的基础之上又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家与工人之间一种剥削和被剥削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之上还提出了其他一系列的理论,比如说资本的有机构成、资本的积累等等这些理论。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不断发展的经济科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是封闭的、静止的、凝固的学说,也不是某种教条,它提供给我们的首先是研究经济现象和经济制度的科学方法。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学发展过程:当初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之后,在写资本论的时候马克思、恩格斯就对自己的理论进行了无数的修改,时间在发展了这个理论可能过时了,在不断地进行修正他。到了列宁主义阶段,列宁根据垄断资本主义的特点,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提出了垄断与竞争的关系、垄断利润、垄断价格等等一些理论。再往后发展,斯大林时期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体系模式,他对社会主义经济是怎么样发展的也提出自己的观点。具体到中国来讲,毛泽东当初借鉴苏联计划经济模式,也建立了一个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然后到后来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存在着许多弊端,到了1978年开始进行了改革,在改革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论断,到了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的完善和发展起来。五、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与科学性人们的生产关系归根到底是一种物质利益关系。在阶级社会,物质利益关系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阶级利益关系。不同的阶级有为本阶级利益服务的、性质不同的政治经济学。由于无产阶级没有狭隘的阶级私利的局限,没有阶级的偏见妨碍,因此能够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去探索、认识和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经济规律体现出他的科学性。第二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物质资料的生产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学研究的出发点就是物质资料的生产1.原因: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就是说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当中,实践活动有很多,有物质方面的生产,有政治活动,有文化活动,有科技活动等等,而在所有的实践活动中物质资料生产是一种最基本的实践活动。2.劳动过程的三个简单要素 对于劳动来讲,是有知识,有能力,有技能的劳动者在生产活动中有目的的活动就是劳动。对于劳动对象,也就是人们劳动加工的对象,也就是人们把劳动加于其上的一个东西。劳动对象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物,一类是人类加工过的东西。劳动资料,也就是说要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需要什么东西,借助于什么东西,这个东西就是劳动资料,其中最主要的东西是生产工具。劳动是一个主体的因素,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是一种客观的因素,二者又称为生产资料。二、社会生产关系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1.生产力生产力 :反映了人和自然界的关系。生产力:指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或者说是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一种能力。生产工具是一个国家发展力水平的一个标志,也是划分经济发展不同时期的一个标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解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首先来讲科学技术日益渗透于生产力的每一个要素里面,生产力的因素从人的因素来讲,就是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日益的丰富和提高,而从物的因素来讲,就是伴随着科学的进步和发展,人们所能够加工的劳动对象,是越来越多的,而人们可利用的劳动资料也是越来越发展的,并且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很可能积累了更多的管理经验,从而也达到了提高生产力的目地。另外一个角度就是说,在现代的经济发展中科技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他所占的比重是越来越高的。2.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也称经济关系,就是人们在物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它是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他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所要研究的对象。狭义的生产关系指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人和人的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发展和研究对象三、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它的研究任务就是揭示客观的经济规律。1.经济规律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2.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 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客观经济条件下产生和发挥作用的,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人们不能消灭、废除或改造经济规律,也不能创造和制定经济规律。人们必须尊重经济规律,按照它的要求办事。人的主观能动性:人们认识经济规律的目的,在于利用规律能动地改造世界。3.经济规律的特点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首先,经济规律不能离开人们的经济活动,离开了人们的经济活动经济规律也就不存在了。而自然规律是可以离开人们的活动的。如太阳的东升西落。 其次,绝大多数经济规律只在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发生作用,一旦这种经济条件消失,这些经济规律也就随之消失。 比如:价值规律。有了商品经济才会有价值规律的产生和其作用的发挥,而在自然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也就不会产生和发挥作用,而剩余价值规律,只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条件下,剩余价值规律才发挥作用,而到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条件下或者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剩余价值规律也是不发挥作用的确 第三,在阶级社会里,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都有阶级背景。 好比说剩余价值规律,对于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这种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那么无产阶级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来认识它。因而,在经济社会里不同的阶级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来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来为自己服务。 四、研究生产关系必须重视生产力状况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物质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关系则是生产的社会形式,是物质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决定与被决定,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关系中,最根本的方面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一个反作用,反作用体现在:当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它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比如我们国家在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之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从整体上来说是相适应的,但是也存在不相适应的一些方面和环节。像大跃进人民公社,那个时候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表现的是不相适应的,因而就阻碍了经济的发展。而87年之后的改革开放,多种经济成分的出现,这种生产关系与现在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相适应的,因而我们国家的经济获得了飞速的发展。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就是在一定社会中站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并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第三节政治经济学的方法和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 1.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重庆市綦江区教育事业单位面向应届毕业公费师范生考核招聘60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中级软考通关题库及答案详解
- 心理危机干预报告
- 2025浙江温州瑞安市司法局编外人员招聘1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企业人文内涵塑造策略
- 大学化学教学方法与实践
- 绿化工程的推广及意义
- 纺织品包装设计手册
- 2025西安雁塔区长延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招聘笔试含答案
- 2025年口腔颌面外科颌骨骨折固定术后并发症处理技巧模拟考试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四川蜀道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招聘16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第1课 认识工具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小学书法西泠版三年级上册-西泠版
- 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 课件( 内嵌视频)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 体育模拟上课培训课件
- 2025年秋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 标准件供货协议合同范本
- 2025广东茂名信宜市总工会招聘社会化工会工作者4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纳税申报流程课件
- 2025年在线少儿英语培训行业当前发展趋势与投资机遇洞察报告
- 石油管道保护施工方案
- 202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检察院招聘聘用制书记员(1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