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大纲英语系 英语专业2012年12月目录英汉翻译教学大纲4基础英语教学大纲12英语学科教学法教学大纲32高级英语教学大纲44日语教学大纲54英语语音教学大纲63语言学概论教学大纲69英国文学教学大纲78英语阅读课程教学大纲86英语语法教学大纲98英语写作教学大纲108英语毕业论文写作教学大纲117听力教学大纲122英汉翻译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翻译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英语专业适用对象:本科高年级 总学时:90学时学分 : 4学分 考核类别:考试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要求(一)课程的性质 英汉互译课程是英语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研究汉英两种语言与文化的对比和分析以及各种不同文体的语言特点以及翻译方法。(二)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有两个,即:掌握英汉双语翻译的基本理论,具备笔头翻译的基本能力以及提高英语综合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1.掌握英汉双语翻译的基本理论,具备笔头翻译的基本能力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翻译理论和常用方法、技巧,围绕以及翻译实践中成功或失败的实例,介绍汉英两种语言的对比、各类文体的语言特点以及不同翻译方法,使学生掌握英译汉和汉译英的一般规律和原则,通过反复实践培养学生翻译基本技能和英汉互译的能力,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脚踏实地认真严谨的学风,避免不求甚解、逐词死译和望文生义。2.提高英语综合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英语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本课程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精讲多练,通过大量各种文体的翻译强化训练,不断提高学生翻译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让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得到提高,使他们在毕业后能适应工作的需要,有能力完成政治、经贸、科技、教学、科研等方面的翻译任务。二、教学方法和手段(一)教学手段1.教师讲解,学生做笔记(采用多媒体教学)2.学生自学、进行大量翻译实践练习3.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翻译实践练习中碰到的问题进行讨论(二) 教学方法采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任务型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并注重语言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用理论解决学习中的实际问题。教师布置任务要求学生在课下翻译,然后在课上一起讨论,完成作业等。(三)课程教学要求英汉互译是针对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的必修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学习基本的翻译理论和和常用方法、技巧,掌握英译汉和汉译英的一般规律和原则,围绕以及翻译实践中成功或失败的实例,介绍汉英两种语言的对比、各类文体的语言特点以及不同翻译方法,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翻译理论和常用方法、技巧,通过反复实践培养学生翻译基本技能,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课程结束时,学生需达到以下要求:1.了解翻译的历史、基本理论、英汉两种语言文化异同的对比与分析2.掌握英译汉和汉译英的一般规律和原则,各类文体的语言特点以及不同翻译方法。3.能够熟练地运用已掌握的英语基本语法和词汇等知识,忠实、准确、通顺、完整地将汉语句子、段落和短文译成英语4.对文化差异有着较强的敏感性,能够较好地处理英汉互译中具有民族特色的形象、比喻等,胜任一般性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应用文等的翻译工作。5.培养严谨的学风,避免不求甚解、逐词死译和望文生义。6. 培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大量强化训练,提高翻译实践能力、英语综合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并且将来进入社会以后,也能胜任中、高级水平的翻译工作。三、先修课程(根据课程来定,有些课程没有先修课程可省略这部分)英语语法、英语词汇学、英语写作等英语专业基础课程四、教学内容、重难点 (一)教学内容本课程向学生介绍翻译的历史、基本理论、汉英两种语言的对比、英译汉和汉译英的一般规律和原则,各类文体的语言特点以及不同翻译方法。每章学习结束之后学生需完成相应的巩固练习。本课程教学分为英译汉和汉译英两个模块,分别安排在第五、六两个学期,每周2课时,课程采用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英汉互译实用教程(郭著章著)和高等教育出版社的英汉汉英翻译教程(张春柏著),从英译汉和汉译英的一般规律和原则出发,围绕翻译的基本理论、英汉异同的对比以及翻译实践中成功或失败的实例,介绍汉英两种语言的对比与分析、各类文体的语言特点以及不同翻译方法,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翻译理论和常用方法、技巧,通过反复实践培养学生翻译基本技能,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避免不求甚解、逐词死译和望文生义。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精讲多练,通过大量各种文体的翻译强化训练,不断提高学生翻译理论知识、实践能力以及英语综合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基本的翻译理论;(2)汉英语言现象比较;(3)词语的翻译;(4)句子的翻译;(5)段落篇章的翻译;(6)翻译与文化。2.教学难点:(1)翻译的标准;(2)词义的确定(3)文化负载词的翻译;(4)翻译的八大技巧;(5)汉语特殊句式的翻译。(6)段落篇章的过渡与衔接(三)章节内容/课程内容第一章 翻译导论(2学时)1. 教学 目的与要求:(1)了解翻译课程简介;(2)了解翻译的重要性;(3)掌握 翻译学习方法。2. 教学内容(1)翻译课程简介; (2)翻译课程要求;(3)教学安排;(4)翻译的重要性;(5)典型翻译误译案例分析;(6)翻译的学习方法;3. 重、难点提示(1)重点:翻译课程简介、课程要求、课时安排、学习方法等等;(2)难点:翻译的重要性、误译案列分析等等。第二章 翻译理论概述(4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1)理解翻译的定义和分类;(2)掌握翻译的标准、过程;(3)掌握中国翻译史上重要人物及重大事件(4)了解译者必须具备的条件。2. 教学内容(1)翻译的定义和性质:(着重介绍奈达的定义); (2)翻译的分类(3)翻译的标准及中西方代表性的译论;(4)翻译的基本过程理解、表达、审校;(5)译者必备的业务素质;3. 重、难点提示(1)重点:翻译的定义、标准,分类以及翻译的标准和过程等等;(2)难点:翻译界关于翻译标准语过程的讨论等等。第三章 汉英语言文化对比(4+6学时)第5学期 英译汉(4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1)系统了解英汉语言宏观上的差异(语系); (2)掌握英汉常见构词的不同。 (3)了解英汉语言差异的主要根源(哲学传统的不同、思维中心的不同、思维形式的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等等);2. 教学内容(1)英汉语言宏观上的差异(语系、构词的不同 ); (2)英汉语言与中西方哲学;(3)自然地理环境与语言差异;(4)思维逻辑的差异和语言表现;(5)英汉语言常见的构词法;3. 重、难点提示(1)重点:英汉语言宏观上的差异等等;(2)难点:英汉语言差异的主要根源(哲学传统的不同、思维中心的不同、思维形式的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等等)等等。第6学期 汉译英(6课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1)把握汉语整体观英语分析观思维在语言中的体现;(2)了解汉英思维中心的差异与句子意义重心的差异;(3)掌握英汉常用句子差异。2. 教学内容(1)英汉词义对比; (2)英汉常用句子差异;(3)汉语与英语句列分布差异;(4)确定主语;(5)确定谓语;(6)意合与形合;(7)动态与静态;3. 重、难点提示(1)重点:英汉词义对比、汉译思维差异与译义语言差异等等;(2)难点:英汉句列分布差异等等。第四章 词语的翻译(10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英汉语言词义上的差异及词义选择的技巧;(2)理词义引伸、褒贬的涵义及翻译过程中,词义引伸、褒贬选择的技巧;(3)掌握文化负载词、专有名词、以及习语的翻译方法。2. 教学内容(1)词的意义及分类; (2)常见词的翻译技巧;(3)专有名词的翻译;(4)文化负载词的翻译;(5)习语的翻译。3. 重、难点提示(1)重点:词义的分类、常见词的翻译专有名词的翻译、专有名词的翻译、习语的翻译等等;(2)难点:词义的选择、词义的引申、词义的转化、词义的褒贬等等。第五章 英汉句子常用翻译技巧(24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翻译技巧在翻译实践中的功能;(2)理解翻译技巧在翻译实践中的意义;(3)掌握翻译常用的八大技巧。2. 教学内容(1)增词法; (2)省译法;(3)重译法;(4)词类转换法;(5)正说反译;(6)语态变换法;(7)拆译法;(8)词序调整法(9)释义法。3. 重、难点提示(1)重点:翻译常用的八大技巧等等;(2)难点:分译法、语态变换法等等。第六章 常见句型的翻译(20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英汉常见句型的差异;(2)理解常见句型的处理方式;(3)掌握常见句型(含定语从句、名词性从句、状语从句及被动句型)的翻译技巧;(4)掌握汉语特有句式的翻译。2. 教学内容(1)定语从句的译法; (2)状语从句的译法;(3)名词从句的译法;(4)无主句的翻译;(5)兼语句的翻译;(6)连动句的翻译;(7)把字句的翻译;(8)有字句的翻译;(9)的字结构的翻译。3. 重、难点提示(1)重点:常见句型(含定语从句、名词性从句、状语从句及被动句型)的翻译技巧等等;(2)难点:英汉翻译过程中产生上述翻译技巧的英汉差异等等。第七章 段落篇章翻译技巧(6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1)理解英汉常见文体的段落、篇章布局的差异(2)掌握英汉常见文体的段落、篇章布局的翻译技巧;2. 教学内容(1)英汉常见文体的段落、篇章布局的差异; (2)英汉常见文体的段落、篇章的翻译技巧;3. 重、难点提示(1)重点:英汉常见文体的段落、篇章布局差异等等;(2)难点:常见文体的翻译技巧等等。五、学时分配学期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备注总学时课堂讲授课堂实践 第五学期第一章 翻译导论(1)翻译课程简介; (2)翻译课程要求;(3)教学安排;(4)翻译的重要性;(5)典型翻译误译案例分析;(6)翻译的学习方法;32 1 1、在课堂内基本理论或技巧的教授中,采取讲授法,小组讨论的方法,主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翻译理论和技巧,启迪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2、在教学实践性教授中,采用学生操练或习作讲评、互评法等互动式的教学法,“点化”拓展学生思维,从实践中悟出道理,从而培养学生的基本翻译技能。3、在培养学生的翻译技能时,采取译例讨论的形式,归纳演绎翻译技巧,提高学生对译本的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第五学期第二章翻译理论概述(1)翻译的定义和性质:(着重介绍奈达的定义); (2)翻译的分类(3)翻译的标准及中西方代表性的译论;(4)翻译的基本过程理解、表达、审校;(5)译者必备的业务素质;64 2第五学期第三章汉英语言文化对比 第5学期(1)英汉语言宏观上的差异(语系、构词的不同 ); (2)英汉语言与中西方哲学;(3)自然地理环境与语言差异;(4)思维逻辑的差异和语言表现;(5)英汉语言常见的构词法;642第五学期第六章 英汉句子常用翻译技巧(1)增词法; (2)省译法;(3)重译法;(4)词类转换法;(5)正说反译;(6)语态变换法;(7)拆译法;(8)词序调整法(9)释义法。28262第六学期第四章 汉英语言文化对比 第6学期(1)英汉词义对比; (2)英汉常用句子差异;(3)汉语与英语句列分布差异;(4)确定主语;(5)确定谓语;(6)意合与形合;(7)动态与静态;642第六学期第五章 词语的翻译(1)词的意义及分类; (2)常见词的翻译技巧;(3)专有名词的翻译;(4)文化负载词的翻译;(5)习语的翻译。1082第六学期第七章 常见句型的翻译(1)定语从句的译法; (2)状语从句的译法;(3)名词从句的译法;(4)无主句的翻译;(5)兼语句的翻译;(6)连动句的翻译;(7)把字句的翻译;(8)有字句的翻译;(9)的字结构的翻译。 22202第六学期第八章 常见文体翻译技巧(1)英汉常见文体的段落、篇章布局的差异; (2)英汉常见文体的段落、篇章的翻译技巧541合计867214六、考核方式(一)考核方式: 笔试;闭卷(二)成绩评定本课程的成绩由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70%。七、选用教材和参考书目(一) 教材:英汉互译实用教程(第四版),郭著章,李庆生,刘军平,郭丽君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二) 参考书目:1.英汉汉英翻译教程,张春柏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2.新编汉英翻译教程,陈宏薇编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3.实用汉英翻译教程,曾诚编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4.英汉互译理论与实践,陈秋劲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撰稿人:曹 容 审稿人:袁 利 审核人:刘成萍基础英语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基础英语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英语专业适用对象:本科低年级 总学时: 386学时学分 : 22学分 考核类别:考试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要求 (一)课程的性质 基础英语是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规定的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专业必修课。(二)课程教学目的该课程主要通过语言基础训练与篇章讲解分析,使学生逐步提高语篇阅读理解能力,了解英语各种文体的表达方式和特点,扩大词汇量和熟悉英语常用句型,具备基本的口头与笔头表达能力。学生通过积极参与课堂的各种语言交际活动,获得基本的交际技能,并达到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听、说、读、写、译等技能的要求。通过两年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语言能力:1.发音正确,较好地掌握朗读和说话的节奏感及语流中的语音变化规律;2.听懂英语国家人士关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谈话,并能在一般场合与英语国家人士交谈,语言基本得体;3.能根据作文题目、提纲或图表、数据等,在30分钟内写出长度为150-200个单词的短文,内容切题,条理清楚,语言通顺;4.能独立完成课后翻译练习,表达流畅、确切;5.通过课堂教学及其他途径认知词汇5500-6500个,正确而熟练地运用其中的3000-4000个及其最基本的搭配;6.能读懂难度一般的文学原著。(三)课程教学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专门系统的基础英语学习,促进学生语言知识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各方面的能力,为培养学生全面的英语交际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经过2学年的学习,学生达到下列要求: 1.达到英语专业四级要求的词汇、阅读、写作能力; 2.具备基本的语言交际能力; 3.夯实英语语言基础,提升学生对词汇、语句、篇章的理解和认识; 4.了解一定的世界文明和英美文化知识。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一)教学手段1.教师讲解,学生做笔记(采用多媒体教学)2.学生课堂操练、课外阅读和练习3.把教学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如组织团队活动(二) 教学方法该课程的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个性发展,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和练习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要求灵活使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比如辩论式能提高学生的思辩和论辩能力;角色扮演式能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发挥表演才能;文化对比式能帮助学生找出中外文化中的异同点;角色互换式能使学生大胆走向讲台,锻炼学生的演讲能力。三、教学内容、重难点 (一)教学内容本课程以现代大学英语1-2册为主要教材,设计和安排基础英语1-4个学段的教学内容。内容完全符合教学大纲、教材的要求,能紧密联系相关学科的前沿知识,反映学科最新成果,并科学进行教学设计,有齐备的一整套电子教学日历、教案、讲稿和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内容包括:口语:语音语调和朗读技巧; 词汇:搭配、习惯用语、短语动词、动词用法、同义词、一词多义,构词法;语法:时态、语态、虚拟语气、非谓语动词、从句,句子结构;课文:语篇阅读理解,赏析,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批判、评论; 写作:短文,改写课文内容,内容切题,便条和通知。 (二)教学重、难点1.基本技能:在加强听说读的同时加强写作和翻译能力的训练,初步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训练学生的写作、翻译技巧。2.英语词汇:传授构词法知识,让学生多掌握词汇的结构,大力扩充词汇,使单词量达到大纲要求。通过课堂讲授和练习使学生掌握基础阶段重点词汇、常用词组搭配、习惯用语等。3.英语语法:重点加强从句、分词等语法弱项的学习,重视语法在交际中的实用功能,提高学生在上下文中恰当运用英语语法的能力和运用英语的准确性。4.社会文化:使学生了解英美国家的历史、政治、经济、社会、教育等的情况,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灵活性,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章节内容/课程内容第一学期(第一册)Unit 1 Half a day1. 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作者及其背景知识; (2)熟悉本文使用的写作手法; (3)掌握修辞疑问句、倒装句等修辞手法; (4)熟练掌握三类构词法; (5)通过深刻理解文章内涵,培养学生社会洞察力和相关的讨论能力 2. 教学内容(1)热身(2)作者 A.教育与背景 B.主要著作 C.创作观 (3)作品赏析 A.结构分析 B.如何赏析文学作品 C.扩展式讨论 (4)写作技巧 A.省略疑问句和修辞疑问句 B.倒装句C. “with”独立结构(5)语言理解 A.长难句解析 B.核心词汇学习 C.介词练习D.构词法:前 缀(6)课程实践:主题口语讨论和课后练习讲解3. 重、难点提示(1)重点:作者的背景知识对其写作风格和表达思想的影响(2)难点:理解作者对世界变化的态度Unit 2 The Boy and the Bank Officer 1. 教学目的与要求:(1) 了解银行的发展历史。 (2) 掌握“happen to do, in the first place, overlighted, authority, more than, think twice about, as to whether, nobut to, one cannot but do, move in sth,. zero in on sth, damn”等重点词汇和短语的意义及用法. (3) 通过句子释义,理解课文中难句。2. 教学内容(1)课文背景介绍 A.银行的发展历史 B.作者(2)作者 篇章结构分析(3)作品赏析语言难点 (4)写作技巧难句讲解(5)课程实践:主题口语讨论和课后练习讲解3. 重、难点提示(1)重点:作者对银行态度的变化(2)难点:课文故事情节理解Unit 3Message of the Land 1. 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文章的泰国作家Pira Sudham (2)掌握afford, now and then, mind, bleed, barter, replace, litter, fashion, spring(v.), occur, pass sth. on to sb.,tie sb. down等重点词汇和短语的意义及用法 (3)掌握、运用简单的修辞手法: 明喻和暗喻(4)通过句子释义,理解课文中难句(5)通过篇章结构分析,掌握文章的主旨大意和写作方法。 2. 教学内容: (1)课文背景介绍 泰国作家Pira Sudham(2)作品分析 A.篇章结构分析 B.这一对老夫妻不同的社会生活观C.老年人与年轻人所持不同的价值观、生活观及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冲突(3)语言难点 (4)难句讲解 (5)写作修辞分析 (6)课程实践:主题口语讨论和课后练习讲解3. 重、难点提示(1)重点:文章中采用的对比这种写作方式(2)难点:message 具体是指的什么? Unit 4 The Midnight Visitor1. 教学目的与要求:(1)欣赏小说中戏剧化的情节和结局(2)通过讨论精彩段落写作的要素和手段,帮助学生掌握描写该种情形的技巧,并能够进行相似主题的写作。(3)了解特工的工作2. 教学内容: (1)课文背景介绍 A.一般文学作品中对特工的刻画,如电影007的B.20世纪60年代的世界格局(2)篇章结构分析 A.结构分析 B.精彩段落的欣赏(3)语言难点 (4)难句讲解 (5)写作修辞分析 (6)课程实践:主题口语讨论和课后练习讲解3. 重、难点提示(1)重点:理解小说的各种方式(2)难点: 相似主题的写作Unit 5 The Nightingale and the Rose1. 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掌握文中人物的象征意义(2)理解作者Oscar Wilde透过表面的神话故事所隐含的对人生的评论(3)欣赏作者的笔下唯美主义爱情观2. 教学内容: (1)作者及背景知识介绍(2)文章结构(3)写作风格、技巧赏析A. 象征B. 讽刺(4)语言重点(5)课程实践:主题口语讨论和课后练习讲解 3. 重、难点提示(1)重点:王尔德的生活背景对他写作的影响(2)难点:王尔德的“为艺术而艺术”的观点在文章中的体现第二学期(第一册)Unit 6 The Green Banana 1. 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文化背景知识(2)意识到应该尊重世界上的每一种文明,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个小镇甚至家庭都可能被人认为是世界的中心。(3)掌握描述活动场景的行为动词、象声词、同义词、短句、断句和比喻句2. 教学内容: (1)课文背景介绍 1.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 2.巴西(2)篇章结构分析 (3)语言难点 分析活动场景写作中的行为动词、象声词、同义词、短句、断句和比喻及其效果(4)难句讲解 (5)写作修辞分析 (6)课程实践:主题口语讨论和课后练习讲解 3. 重、难点提示(1)重点:理解到课文中那块岩石对当地人的重要性(2)难点:由当地人推广到整个世界,理解到在每个人心中, 都有一个地方是世界的中心。Unit 8 The Kindness of Strangers 1. 教学目的与要求:(1)通过深刻理解文章内涵,培养学生的关爱之心。(2)议论文的三个步骤: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2. 教学内容:(1)课文背景介绍 (2)篇章结构分析 (3)语言难点 (4)难句讲解 (5)写作修辞分析(6)课程实践:主题口语讨论和课后练习讲解 3. 重、难点提示(1)重点:作者进行这次环美旅行的目的(2)难点:作者心中的疑虑怎么得到解释的。Unit 9 After Twenty Years 1. 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作者及其背景知识(2)熟悉本文使用的写作手法(3)认识到要对朋友忠诚,对事业忠心2. 教学内容:(1)课文背景介绍 美国作家欧.亨利及其主要著作(2)作品赏析A.结构分析 B.主题(3)语言难点 (4)难句讲解 (5)写作修辞分析 (6)课程实践:主题口语讨论和课后练习讲解 3. 重、难点提示(1)重点:美国作家欧.亨利及其主要著作(2)难点:理解课文,以及作者的写作风格。Unit 10 Mandelas Garden 1. 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曼德拉的一生以及他所做出的贡献(2)通过讨论,使学生深刻地认识该文的主人公,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2. 教学内容:(1)课文背景介绍 A.曼德拉的一生以及他所做出的贡献 B.种族隔离(2)篇章结构分析 (3)语言难点 (4)难句讲解 (5)写作修辞分析 暗喻(6)课程实践:主题口语讨论和课后练习讲解 3. 重、难点提示(1)重点:了解曼德拉的一生,以及怎么客观地从历史中看待对错(2)难点:曼德拉的婚姻背景和课文最后一句话Unit 11 Maheegun My Brother 1. 教学目的与要求:(1)熟悉本文使用的主要语言风格;(2)熟练掌握倒装、明喻与暗喻等修辞手法(3)理解熟悉描述动物动作语汇;(4)通过深刻理解文章内涵,培养学生相关的讨论能力,同时掌握文中的核心语言点。2. 教学内容:(1)背景知识A.狼的智慧B.关于狼的语汇 C.复活节(2)作品赏析A.结构分析B.文本赏析(3)语言风格A.倒装 B.明喻与暗喻 C.丰富的动作语汇(4)语言理解(5)课程实践:主题口语讨论和课后练习讲解 3. 重、难点提示(1)重点:倒装句的理解(2)难点:学写不同目的的倒装句Unit 12Christmas Day in the Morning1. 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作者及其背景知识(2)熟悉本文使用的写作手法(3)掌握比喻、头韵及委婉语等修辞手法(4)培养学生的关爱之心和相关的讨论能力2. 教学内容:(1)课文背景介绍 A.耶稣的诞生和圣诞节 B.作者的教育背景、主要著作、成就与贡献(2)作品赏析A.结构分析 B.倒叙(3)语言难点 (4)难句讲解 (5)写作修辞分析 A.比喻 B.头韵 C.委婉语(6)课程实践:主题口语讨论和课后练习讲解3. 重、难点提示(1)重点:倒装句的理解(2)难点:学写为平衡句子结构的倒装句Unit 13 The Greatest Invention1. 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作者生平,著作,作品特色,以及文中提到的相关背景知识(2)学习本文作为现代寓言的文体特征,及其在文中的表现方式(3)正确评价科学的目的,科学对社会的作用,科学家的动力2. 教学内容:(1)背景知识A.作者生平及著作、作品特色B.细菌战争,使学生认识到细菌战对人类的危害。C.寓言(2)结构分析(3)语言难点(4)写作技巧A.寓言 B.比喻 C.象征(5)课程实践:主题口语讨论和课后练习讲解3. 重、难点提示(1)重点: 倒叙(2)难点: 理解科学的真正目的Unit 16 The monsters on the Maple Street1. 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有关于E.T外星人的科幻作品知识(2)认识的人类最大的敌人是人类自己(3)掌握戏剧的语言特点及丰富的人物个性特点2. 教学内容:(1)课文背景介绍 A.科幻小说E.T外星人 B.UFO (2)作品分析 A.篇章结构分析 B.主题人类最大的敌人是人类自己(3)语言难点 (4)难句讲解 (5)写作特点分析 A.戏剧的语言特点 B.丰富的人物个性特点(6)课程实践:主题口语讨论和课后练习讲解3. 重、难点提示(1)重点:人类最大的敌人是人类自己(2)难点:戏剧的语言特点第三学期(第二册)Unit 1 Another School Year-What For 1. 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作者及其背景知识(2)明确高等教育的真正目的(3)掌握幽默语、讽刺语(4)通过深刻理解文章内涵,培养学生社会洞察力2. 教学内容:(1)背景知识介绍A. 作者 John Ciardi B. William ShakespeareC. Hamlet D. Chaucer (2)作品赏析(3)写作技巧A. 幽默 B. 讽刺(4)语言理解(5)课程实践:主题口语讨论和课后练习讲解3. 重、难点提示(1)重点:文中长句复句(2)难点:人们为什么要上大学?Unit 2 Say Yes 1. 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西方国家中存在的社会尖锐问题(2)帮助学生对社会尖锐问题获得感性认识(3)提高学生讨论问题的口语表达能力,锻炼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4)熟练掌握构词法和一些修辞手法2. 教学内容:(1)背景知识 种族歧视(2)结构分析(3)角色扮演(4)难句分析(5) 课程实践:主题口语讨论和课后练习讲解3. 重、难点提示(1)重点:文中长句复句(2)难点:人们为什么要上大学?Unit 3 The Rite of Spring 1. 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作者背景和写作风格(2)明白耕作在人类历史上的重大意义(3)掌握复合词的构成和规律,以及学会猜词2. 教学内容:(1)背景知识A. Arthur Miller B.什么是春祭 C.亚当和伊甸园的故事(2)结构分析和作者的写作意图(3)难句分析(4)课程实践:主题口语讨论和课后练习讲解3. 重、难点提示(1)重点:背景信息和写作风格(2)难点:为什么园艺种植就是修身养性?Unit 4 The Man in the Water1. 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1982年空难(2)赏析叙事技巧(3)讨论灾难中普通人所体现出的非凡的英雄主义2. 教学内容:(1)背景知识A. 1982年空难 B. Washington. D. C (2)篇章分析(3)语言难点(4)写作技巧 (5)课程实践:主题口语讨论和课后练习讲解3. 重、难点提示(1)重点:文章难句,长句,作者写作风格(2)难点: 理解谁是真正的英雄Unit 5 Quick Fix Society1. 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文中提到的Pennsylvania Dutch town 的独特风格(2)学习文中当代的一些表达方式和缩略语(3)学习说明性文体中显著的写作特征(4)了解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利与弊2. 教学内容:(1)背景知识Pennsylvania Dutch town 的特色及其它相关知识(2)课文的理解与分析A.课文结构分析 B.课文的主题(3)表达方式的学习与强化(4)说明文的写作技巧A.对比 B.举例说明 C.反问 D.重复(5)课程实践:主题口语讨论和课后练习讲解3. 重、难点提示(1)重点: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 (2)难点:从文章结构了解写作过程中outlook的作用,并学写Unit 6 Wisdom of Bear Wood1. 教学目的与要求:(1)理解作者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次偶遇(2)掌握各种时间状语的使用(3)知道景物描写在表达作者情感的作用(4)了解一个词语的不同词性,读音,意义2. 教学内容:(1)背景知识 A.作者简介 B.关于罗宾汉的介绍(2)课文的理解与分析A.课文结构分析 B.课文的主题(3)学习写作故事,并使用时间状语作为主线(4)课程实践:主题口语讨论和课后练习讲解3. 重、难点提示(1)重点:作者前后经历在他心中的不同影响 (2)难点:这段经历让作者和我们明白:一个真正的朋友的意义和价值。Unit 8 The Man in Asbestos1. 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作者背景和写作风格(2)读懂课文,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3)掌握怎样做对话描写,不至让对话显得枯燥(4)明白人类与自然的共存关系2. 教学内容:(1)了解人类对自然的探索过程,以及人类企图征服自然是错误的(2)课文的理解与分析A.课文结构分析 B.文章的写作顺序(3)文章故事情节的变化(4)课程实践:主题口语讨论/辩论:人类可以征服自然? 和课后练习讲解(2课时)3. 重、难点提示(1)重点:课文情节的理解 (2)难点:认识到人类文明的存在是与自然的存在不可分开的。Unit 9 Confessions of a Miseducated Man1. 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新世纪的社会时代背景(2)了解现代教育制度的弊端(3)了解一种新型的教育教会人们求同存异,尊重彼此2. 教学内容:(1)背景知识介绍 A.新世纪的社会时代背景 B.现代教育制度及其弊端 C.作者(2)作品赏析(3)语言理解(4)写作技巧排比句(5) 课程实践:主题口语讨论和课后练习讲解(2课时)3. 重、难点提示(1)重点:课文长难句理解 (2)难点:认识人类的最大的相同,而不是追逐不同第四学期(第二册)Unit 10 Pompeii1. 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课文背景信息(2)读懂课文细节(3)学习记叙文写作2. 教学内容:(1)背景知识介绍A.文字描述 B.图片展示 C.电影片段欣赏 Last Days of Pompeii (2)作品赏析 文章结构和写作方式(3)语言理解 句子结构,单词短语学习(4)学习写作记叙文,以倒序为特点的文体写作(5)课程实践:主题口语讨论和课后练习讲解3. 重、难点提示(1)重点:了解过去分词作为状语的使用(2)难点:课文中景物描写句子的理解Unit 11 Button,Button1. 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课文情节(2)读懂课文细节(3)认识人在金钱面前是否能经受的住诱惑2. 教学内容:(1)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2)课文阅读与理解,弄清故事发展过程(3)语言理解 句子结构,单词短语学习(4)学习和使用过期分词做主语补足语(5)课程实践:主题口语讨论和课后练习讲解3. 重、难点提示(1)重点:课文故事发展过程(2)难点:作者对人物心理的刻画Unit 12 A Fundamental Technique in Handling People 1. 教学目的与要求:(1)理解作者的基本观点(2)认识到与人交往是与有情感的生物交往,不是只讲逻辑的生物(3)学会宽容别人的错误,批评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能让问题变糟糕2. 教学内容:(1)课文背景信息 A. Abraham Lincoln and the Civil War B. Potomac C. Confucius (2)课文阅读与理解 A. 作者的写作思路 B.课文基本结构 C. 例子在课文中的作用(3)语言理解 句子结构,单词短语学习(4)学习和使用频度副词(5) 课程实践:主题口语讨论和课后练习讲解3. 重、难点提示(1)重点:课文语言理解,一词多性和多义(2)难点:体会作者的主题细想,学会思辨:人们需不需要批评?Unit 13 Mr. Imagination1. 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背景知识 (2)理解课文结构和主题,学习句型和词汇(3)认识到想象的巨大魅力和能力2. 教学内容:(1)背景知识A. Around the World in 80 Days B. Jules Verne (2)课文阅读与理解以及课文中出现的一些人物专有名词 (3)语言理解 句子结构,单词短语学习(4)学习和运用各种形式的宾语补足语(5)课程实践:主题口语讨论和课后练习讲解3. 重、难点提示(1)重点:课文内容学习(2)难点:什么扼杀了人们的创造性?怎么培养和保存人们的创造性? Unit 15 Obamas Victory Speech1. 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美国的选举制度及过程。 (2)认识到奥巴马当选及连任美国总统的意义(3)学习文章,认识演讲语言的特点2. 教学内容:(1)背景知识A. Baraka Obama B. Americas presidential campaign (2)课文阅读与理解,理清演讲者的思路 (3)语言理解 句子结构,单词短语(4)了解演讲语言的特点之:并列结构(5)课程实践:主题口语讨论和课后练习讲解3. 重、难点提示(1)重点:课文并列句(2)难点:认识到美国选举制度的科学性和民主性Unit 16 The Oyster and the Pearl1. 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作者的背景信息 (2)认识到作者的写作这个剧本的目的(3)学习文章,了解作者对人物的刻画2. 教学内容:(1)作者背景知识(2)课文阅读与理解 (3)语言理解,单词短语的学习和运用(4)角色扮演,课文片段的演出(5)课程实践:主题口语讨论和课后练习讲解3. 重、难点提示(1)重点:课文情节理解(2)难点:体会作者的写作主题思想:人的善良和他对普通人的感情。四、学时分配第一学年序号教学内容课时数备注总学时课堂讲授课堂实践1Unit 1 Half a day(1)热身(2)作者 A.教育与背景 B.主要著作 C.创作观 (3)作品赏析 A.结构分析 B.如何赏析文学作品 C.扩展式讨论 (4)写作技巧 A.省略疑问句和修辞疑问句 B.倒装句C. “with”独立结构(5)语言理解 A.长难句解析 B.核心词汇学习 C.介词练习D.构词法:前缀141222Unit 2 The Boy and the Bank Officer(1) 课文背景介绍 A.银行的发展历史 B.作者(2)作者 篇章结构分析(3)作品赏析语言难点 (4)写作技巧难句讲解(5) 练习141223Unit 3Message of the Land(1)课文背景介绍 泰国作家Pira Sudham(2)作品分析 A.篇章结构分析B.这一对老夫妻不同的社会生活观C.老年人与年轻人所持不同的价值观、生活观及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冲突(3)语言难点 (4)难句讲解 (5)写作修辞分析 141224Unit 4 The Midnight Visitor(1)课文背景介绍 A.一般文学作品中对特工的刻画,如电影007的B.20世纪60年代的世界格局(2)篇章结构分析 A.结构分析 B.精彩段落的欣赏(3)语言难点 (4)难句讲解 (5)写作修辞分析 (6)练习141225Unit 5 The Nightingale and the Rose(1)作者及背景知识介绍(2)文章结构(3)写作风格、技巧赏析a. 象征 b. 讽刺(4)语言重点141226Unit 6 The Green Banana(1)课文背景介绍 a.不同民族、不同国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轮机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机电设备电气系统布线方案
- 水稻种植课件
- 陶瓷造型工艺42课件
- 输电线路节能减排技术方案
- 水电管布置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二零二五年离婚手续办理及权益保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新能源技术研发过桥资借款担保执行合同
- 2025版花木种植基地生态旅游开发与投资合同
- 2025版房地产预售款监管销售合同范本
- 商用中小型冷库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破伤风规范处置与预防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安徽省综合评标评审专家库考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
- 农业科技园区入驻协议书
- 医院传染病预防和上报
- 期末核心考点:运动和力(含解析)-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 2025-2031年中国AI成人娃娃行业市场发展规模及投资机会研判报告
- 护士轮岗管理办法
- 记者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林木种苗工考试林木种苗工(高级)试卷与答案
- 2025年公安部交管局三力测试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