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质量检测高一语文一、本大题9小题,共39分。阅读下面的课内文段,完成13题(9分):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二言,命曰琵琶行。节选自白居易琵琶行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降职 B. 明年秋 第二年C. 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在夜里 D. 使快弹数曲 快速地 【参考答案】D。(A.降职;B.第二年;C.在夜里;D.畅快地。)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委身为贾人妇 因为长句B. 铮铮然有京都声 曲罢悯然 C. 转徙于江湖间 青,取之于蓝 D. 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汝是大家子 【参考答案】B(A.动词嫁给;动词创作;B.形容词尾,的样子;C.介词,在;介词,从;D.指示代词,这;表示肯定判断。)3、下列句子的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 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B. 送客湓浦口 C. 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D. 转徙于江湖间 【参考答案】A(A.被动句;B、C、D.状语后置句。)阅读下面的课外文段,完成47题(15分)李文忠,字思本,小字保儿,盱眙人,太祖姊子也。年十二而母死,父贞携之转侧乱军中,濒死者数矣。逾二年乃谒太祖于滁阳。太祖见保儿,喜甚,抚以为子,令从己姓。年十九,以舍人将亲军,从援池州,破天完军,骁勇冠诸将。张士诚寇严州,御之东门,使别将出小北门,间道袭其后,夹击大破之。士诚遣将据三溪,复击败之,斩陆元帅,焚其垒。士诚遣司徒李伯升以二十万众攻新城。文忠帅硃亮祖等驰救,去新城十里而军。诘朝会战,文忠集诸将仰天誓曰:“国家之事在此一举,文忠不敢爱死以后三军。”文忠横槊引铁骑数十,乘高驰下。大军乘之,城中兵亦鼓噪出,敌遂大溃。捷闻,太祖大喜,召归,宴劳弥日。文忠帅亮祖等攻余杭。守将谢五,谕之降,许以不死。五出降。诸将请僇之,文忠不可。营于丽谯,下令曰:“擅入民居者死。”一卒借民釜,斩以徇,城中帖然。洪武二年春,以偏将军从右副将军常遇春出塞,薄上都,走元帝。遇春卒,命文忠代将其军,奉诏会大将军徐达攻庆阳。行次太原,闻大同围急,谓左丞赵庸曰:“我等受命而来,阃外之事苟利于国,专之可也。今大同甚急,援之便。”遂出雁门,次马邑,败元游兵,进至白杨门。天雨雪,已驻营,文忠令移前五里,阻水自固。质明,敌大至。以二营委之,殊死战,度敌疲,乃出精兵左右击,大破之。文忠器量沉宏人莫测其际临阵踔厉风发遇大敌益壮颇好学问通晓经义为诗歌雄骏可观初太祖定应天以军兴不给增民田租文忠请之得减额。其释兵家居,恂恂若儒者,帝雅爱重之。家故多客,尝以客言,劝帝少诛戮,又谏帝征日本,及言宦者过盛,以是积忤旨,不免谴责。十六年冬遂得疾。帝亲临视。明年三月卒,年四十六。 (选自明史李文忠传,有删改)【注】僇:同“戮”。 阃外:朝廷之外。踔厉:精神振奋。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张士诚寇严州 寇:侵犯B薄上都 薄:迫近C天雨雪 雨:雨水D帝雅爱重之 雅:非常【参考答案】C(雨:读y,动词,落下。)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父贞携之转侧乱军中 国家之事在此一举B濒死者数矣 擅入民居者死C逾二年乃谒太祖于滁阳 阃外之事苟利于国D以舍人将亲军以偏将军从右副将军常遇春出塞【参考答案】D(D均为介词,凭的身份;A代词,他,指李文忠;助词,的;B代词,的情形;代词,的人;C介词,在;介词,对。)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文忠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外甥,李文忠年幼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他跟着父亲在乱军中辗转反侧,后来投奔了朱元璋,并改姓为朱。B在新城之战中,李文忠向众将士发誓绝不会贪生怕死。他身先士卒,率军大败张士诚手下的军队,因此,朱元璋将他召回并设宴慰劳他。C进攻庆阳途中,李文忠听说大同被元军包围,于是提出将军接受君命在外面作战,可以随机应变。他率领军队大败元军,解了大同之围。D李文忠曾经劝说朱元璋不要多用刑罚,并对他东征日本表示异议,还批评宫中宦官太多,最终引起了朱元璋的不满,因而被解除了兵权。【参考答案】D (因果关系有误,李文忠被解除兵权应在他劝谏朱元璋之前。)7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文忠帅硃亮祖等驰救,去新城十里而军。【参考答案】李文忠率领硃亮祖等人前往救援,在距离新城十里的地方驻军。译对“帅”和“军”字各给1分,译对大意给1分。帅:通“率”,率领。军:驻军。一卒借民釜,斩以徇,城中帖然。【参考答案】一个士兵借了老百姓家一口锅,李文忠将他斩首示众,于是城里就安定下来了。译对“徇”字和“帖然”各给1分,译对大意给1分。徇:示众。帖然:安定的样子。判断句应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涉及事物的性质、情况或事物之间关系。2.要作出判断。3.是个句子(表肯定或否定)。常用判断句式1、用“者”或“也”表判断“.者,.也。” 例:“陈胜者,阳城人也。”“.,.也。” 例:“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者也。” 例:“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夫六国与秦皆诸侯。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4、用否定副词“非”、“莫”、“无”等表示否定的判断。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5、直接判断刘备,天下枭雄。刘豫州王室之胄。倒装句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主谓宾”、“定(状)中心词”,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的,这就是古汉语中的所谓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1.主谓倒装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例:“甚矣,汝之不惠!”2.定语后置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并用“者”结句,形成“中心词后置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例:“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1、楚人有涉江者。(察今) 2、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五人墓碑记张溥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愚公移山列子4、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涉江) 5、四海之大,有几人欤?6、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7、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3.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在现代汉语里,介词结构常常放在动词前作状语,古代汉语里则往往置后作补语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可以不负戴于道路也寡人之于国也孟子举所佩玉抉以示之者三。 鸿门宴史记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虽董之以严刑,振(震)之以威怒 谏太宗十思疏魏征孰与君少长?与君孰少长? 鸿门宴史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荀子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师说韩愈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涉世家史记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邶风静女诗经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赤壁赋苏轼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赤壁赋苏轼柱以白壁,砌以青玉,床以珊瑚,帘以水晶。 柳毅传李朝威命坐于灵虚之下。 柳毅传李朝威4.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提前。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例:“时人莫之许也。” “忌不自信”“闻道百,以为莫己若也”不吾知其亦已兮,苟(只要)余情其信芳(美好)。 离骚屈原东望愁泣,若不自胜。 柳毅传李朝威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所(代词,“之人”)不忍视。 柳毅传李朝威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而良人未之知也。 齐人有一妻一妾孟子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提前(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例:“沛公安在?” “夫晋,何厌之有?”“良问曰:大王来何操?” 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彼且奚适也? 逍遥游庄子彼且恶(何)乎待哉? 逍遥游庄子沛公安在? 鸿门宴史记夫晋,何厌之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吾实为之,其又何尤(怨)? 祭十二郎文韩愈洞庭君安在哉? 柳毅传李朝威无情郎安在? 柳毅传李朝威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前边,以加重语气。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去我三十里,惟命是听”介词宾语前置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的宾语往往置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例:“微斯人,吾谁与归?” “一言以蔽之”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情形),何以异?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何以能田(畋)猎也? 庄暴见孟子孟子不然,籍何以至此? 鸿门宴史记余是以记之。 石钟山记苏轼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卫风氓诗经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陈情表李密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奚以知其然也? 逍遥游庄子特殊结构:用之、是将宾语提前。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效法哪一个古代)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过?) 惟命是听 (成语)惟利是图 (成语)惟马首是瞻 冯婉贞惟兄嫂是依 祭十二郎文韩愈惟你是问。被动句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1.用“于” 、“受.于.”表被动:例: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2.用“见”,“见.于.。”表被动。 例: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3.用“为”、“为所” 表被动例:(巨)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4.用“被”表被动例: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省略句句子中省略某一词语或某种成分的现象,是古今共有的。不过,文言文里这种现象更突出,而且有些在现代汉语里一般不能省略的句子成分,古文中也经常被省略。最常见的省略句有以下几种:1省略主语。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注意:不同的主语要翻译出来。2省略谓语。1.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2.一鼓作气,再( )而衰,三( )而竭。3省略宾语。与( )坐谈,问之客曰4省略介词。1.后数日驿至,果地震(于)陇西。2.赐之(于)彘肩。.8、用“”给下列文段断句。(3分)文忠器量沉宏人莫测其际临阵踔厉风发遇大敌益壮颇好学问通晓经义为诗歌雄骏可观初太祖定应天以军兴不给增民田租文忠请之得减额。【参考答案】文忠器量沉宏人莫测其际临阵踔厉风发遇大敌益壮颇好学问通晓经义为诗歌雄骏可观初太祖定应天以军兴不给增民田租文忠请之得减额。每错3个扣1分。【参考译文】李文忠字思本,小名叫宝儿,是盱眙县人,是太祖姐姐的儿子。他的父亲李贞带着他在乱军中辗转反侧,有好几次差点死去。这样过了两年才在滁阳见到了太祖。太祖见到他,非常高兴,把他当自己的儿子来抚养,并让他跟从自己姓朱。李文忠十九岁,以舍人的身份率领太祖的亲兵,跟着太祖救援池州,打败了天完军,他的骁勇在诸将中排名第一。张士诚侵犯严州,李文忠率军在东门抵抗,他派出其他将领出小北门,从小道偷袭张士诚的军队,两面夹击,大败张士诚。张士诚又派遣将领驻守三溪,李文忠打败了他们,斩杀了陆元帅,并烧毁了敌军的营寨。张士诚派遣司徒李伯升率领二十万军队进攻新城。李文忠领硃亮祖等人前往救援,在距离新城十里的地方驻军。第二天早晨会战,李文忠召集诸位将领对天发誓说:“国家大事成败在此一举,我不敢吝惜一死而躲在三军的后面。”李文忠手拿长矛率领几十个骑兵,从高处飞奔下来。大军也跟在后面击鼓呐喊,敌军于是大败。捷报传来,太祖十分高兴,把李文忠召回身边,终日设宴慰劳他。李文忠率领硃亮祖等人进攻余杭。余杭的守将是谢五,李文忠告诉他如果投降,就答应不杀他。于是谢五请求投降。诸将要求杀掉谢五,李文忠没有答应。军队在丽谯宿营,李文忠下令说:“谁擅自进入老百姓家里,就处死谁。”一个士兵借了老百姓家一口锅,李文忠将他斩首示众,于是城里就安定下来了。洪武二年春天,李文忠以偏将军的身份跟随右副将军常遇春出塞进攻元军,一直迫近上都,把元帝都吓得逃走了。常遇春死后,太祖命李文忠代理指挥常遇春的军队,奉命会同大将军徐达一起进攻庆阳。军队行军驻扎在太原,听说大同被包围,形势危急,李文忠对左丞赵庸说:“我们奉皇上的命令来进攻元军,军营之外的事情如果对国家有利,我们可以单独灵活处理。现在大同被包围,形势危急,我们应该趁便救援他们。”于是率领军队出雁门关,驻扎在马邑,打败了元军的小股军队,进军到白杨门。天上下起了雪,军队本来已经宿营了,李文忠又命令军队向前移五里,把积水阻住坚固防守。天亮的时候,元军的大部队到了。李文忠派出二支部队迎击,和元军殊死作战,他估计元军疲劳了,才派出精兵从左右进攻,大败元军。李文忠气量沉着宽宏,没有谁能猜测他的心机。他作战时他精神振奋,越是遇到强大的敌人越是充满勇气和力量。他十分喜爱学习,通晓经书的大义,他写的诗歌气势雄伟,不同凡响。起初,太祖在应天定都,因为军队增加,供给不足,就增加百姓的田租,李文忠为百姓请求,最终得以减少田租的数额。他解除兵权回家后,小心谨慎像一个儒生,太祖十分喜爱和器重他。他家里有许多门客,曾经因为门客的话,劝说皇帝少点诛杀,又劝谏皇帝不要东征日本,并且说宫中的宦官太多,因此逐渐与皇帝的心意不合,不免受到皇上的谴责。洪武十六年冬天生病,皇帝亲自前往探望。第二年三月,李文忠去世,终年四十六岁。9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7分)渔家傲王安石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午枕觉来闻语鸟,欹眠似听朝鸡早。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注】本词是王安石第二次罢相隐居金陵时所写。邯郸道:唐人小说枕中记写卢生在邯郸道上说的话:“建功树名,出将入相。”(1)“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一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3分)【参考答案】比喻:“尘”喻指世俗、官场的纷扰。拟人:赋予春风人的行为。全句写时时有春风,吹走了隐居之所的尘土,实际是表现作者摆脱了世俗纷扰后隐居生活的清静、自得。(两个修辞手法各1分,具体分析1分。)(2)词上片写景下片叙事,请简要概括词上下两片各自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在写景叙事中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情感。(4分)【参考答案】上片写隐居之所环境幽雅清净,下片写隐居生活的闲适、惬意。(2分)抒发了作者罢相隐居后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归隐田园闲适生活的爱恋。(2分)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4题,多选则按前4题计分)(8分)1.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 。2. ?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3.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 。4. ,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5.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参考答案】(略) 二、本大题7小题,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15分)中国中产阶层的诞生和危机李 翔 “这是世界上最好的阶层,这种中间地位也最能使人幸福。他们既不必像下层大众从事艰苦的体力劳动而生活依旧无着;也不会像那些上层人物因骄奢淫逸、野心勃勃和相互倾轧而弄得心力交瘁。”在鲁滨逊克罗索扬帆远行之前,他的父亲苦口婆心劝他留下来,安分守己成为一名中产阶层。这是丹尼尔笛福1719年在鲁滨逊漂流记中写下的故事。似乎人人都喜欢中产阶层,无论政府、商家还是中产阶层本身。这个阶层被视为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他们已经拥有的财产、名望和家庭让他们对社会安宁有着超过其他阶层的诉求,他们天性厌恶一切可能的不安定因素,是现状的维护者和变革的反对者。另一方面,他们又是消费社会中购买力的源泉也就是说,他们是当下政府拉动内需和刺激国内消费最应该动员的人群。因此,当中国最知名的社会学者在2009年8月表示,现在中国中产阶层人数已经占到总人口的22%至23%,并且仍然在以每年1%的速度增长时,人人都有理由感到安慰。在学者看来,中国的封闭型社会已经成长为开放型、多元化的现代社会。或许我们确实目睹着一个新兴的中产阶层的诞生。年轻人用父母积攒下来的钱交了房子的首付,在大城市中买了房子,以同面积雨林的消逝为代价铺上了实木地板;他们购买了汽车,发动机油箱内燃烧着进口来的石油,同时让中石化集团成为世界最大的十家公司之一;他们将自己每月收入中的很大一部分交给银行,以还房子车子的贷款,为此在公司内提心吊胆,怕被官僚制的机构、工作和世界抛弃。这些新兴的中产阶层是社会的中坚阶层。他们渴求稳定、趋于保守,是社会维系平稳发展的最大保证力量新兴的中产阶层宁肯到麦当劳门口排队买汉堡,也不愿意卷入任何大的社会动荡。但是与此同时,在3年之前,来自日本的管理学家大前研一却提出了一个让热爱中产阶层的人不寒而栗的观念:中产阶层的消逝。他用最为简单的问题来询问那些偏好中产阶层的人:“你自认是中产阶层吗?请自问三个问题:一、房贷造成你很大的生活压力吗?二、你是否不敢结婚或是不打算生儿育女?三、孩子未来的教育费用让你忧心忡忡吗?”如果有任何一个答案为是,你就会被踢出中产阶层的行列。也就是说,也许我们还未迎来中产阶层的完全诞生,就已经目睹这个阶层自身陷入困境。大前研一将这种新的社会结构描述为“所得阶层两极化”以及随之而来的“中产阶层社会的崩溃”。如果我们真正想要一个中产阶层的社会,政府需要努力的正是去避免这种所谓的“中产阶层的消逝”。比如在回答大前研一所列的问题之中,中国中产阶层同样要面对的是房屋贷款问题和子女教育费用问题。政府应该努力去挤压存在于房地产和教育之中的费用泡沫。同时,宽松的公司发展环境也是必要条件,因为大部分的中产阶层由“白领”和小型的私营企业主构成。总之,让更多人的收入增长速度同中国内地GDP的增长速度相吻合,而不要让他们恐惧于自己资产的增长速度甚至落后于通货膨胀带来的贬值速度。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两项给5分,选对一项给2分,多选不给分)11. 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3分)A. 鲁滨逊的父亲用对比的方式揭示出中产阶级的优越性以劝止儿子出行。B. 还未迎来完全诞生,中国的中产阶层已经崩溃。C. 中国中产阶层人数的迅速增长有利于当下社会的稳定和拉动内需。D. 中国年轻人购房购车的行为是其进入中产阶层的显著标志【参考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B. “已经崩溃”言过其实,原文并无此意。A. 信息来源于第1段;C. 信息来源于第2、3、5段;D. 信息来源于第4段。12. 下列对中产阶层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3分)A. 中产阶层是社会的稳定器和购买力源泉。B. 大前研一的三个问题实际揭示了当下中产阶层所陷入的困境。C. 真正建立中产阶层的社会,政府的作用非常重要。D. 中国中产阶层和日本中产阶层遇到的问题没有什么不同。【参考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D.“遇到的问题没有什么不同”表述过于绝对。A. 信息来源于第2段;B. 信息来源于第6、7段;C. 信息来源于第8、9段;13. 根据文意,“新兴的中产阶层宁肯到麦当劳门口排队买汉堡,也不愿意卷入任何大的社会动荡”说明了什么?(4分)【参考答案】中产阶层渴求稳定、趋于保守,是社会维系平稳发展的最大保证力量。【解析】此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信息主要来源于第5段。答出“稳定”“保守”之类的语言,意思相近即可。14.根据文意,中国如何才能真正形成一个中产阶层的社会?(5分)【参考答案】政府当下应该努力挤压房地产和教育费用泡沫,避免中产阶层的消逝。营造宽松的公司发展环境。总体上要让更多人的收入增长速度同中国内地GDP的增长速度相吻合。【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信息主要来源于第8、9段。答出一点2分,两点4分,三点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15分)。祖母的摇篮曲高尔泰抗日战争爆发,高淳沦陷时,我们一家逃难到了湖阳,后又转移到了山乡,在大游山脚下一栋孤零零的茅屋里住下了。我最早的记忆,就是在这次转移的路上。半夜里醒来,发现自己睡在一个箩筐里。另一个箩里睡着我的妹妹,父亲挑着我们急速地走。后面跟着母亲和姐姐,背着包包,踏着影子,头上是高高的月亮,一片脚步的声响。屋是土墙,茅檐极低,遮住了木棂小窗的一半。里面很黑,但是冬暖夏凉,黑暗中有股温馨,我喜欢。屋在斜坡上,后面是山,前面可以望得很远,直到蓝色的天边,我喜欢。山上郁郁森森,稍有风雨,连山的松涛就像潮水一样,我喜欢。山下的杂木林中,有不少栗子树,还有一棵银杏,据说有一千多年了。栗子白果拣不尽吃不完,我喜欢。屋是本地一户农民丢下的,他们搬到下面的村庄里去了。年久失修,屋顶上都长满了杂草。几个村上的人,帮我们翻盖了屋顶,加固了墙壁,刈除了四周的草莽,平整了室内的地面。母亲、祖母带着两个姐姐,开垦出一片菜畦,种上了各色蔬菜。父亲在附近砍竹,砍得手上都是血泡,用四堵竹子篱笆,围成了一个院子。抱来一只小狗,养了猪、羊、鸡、鹅,又买了五亩半地,成了不折不扣的山里人家。山下有许多池塘和村庄,相隔或三里五里,或十里八里,中间水田旱田相错,洒出去一望无际。最近的村叫儒童寺,约百来户人家,下行三华里可到。后来父亲把地租出去,在村上开办了一所小学,叫儒童寺小学,招收了二十来个学生,在公堂屋里上课。消息传出去,四方远村的孩子都来上学,人数增加得很快。公堂屋挤不下了,搬到祠堂里面,大姐和二姐都去帮忙,教小孩子识字。后来三个人忙不过来,又聘请两个教师。一个叫高志良,瘦小文雅,善珠算,兼管总务。一个叫赵剑宝,懂诗词,还谙武术。带来一对石锁,课余常常抛弄,在地上砸出一个一个的深孔。分了高级班低级班,课程都是三门,国语、算学、常识。常识包括历史、地理、自然。教材都是父亲自编的。父亲常说,要是没有战前办学的经验,这个书他还真教不下来。姐姐们回到家里,除了批改学生作业,还要编草鞋、耙柴、拾蘑菇、挑野菜、拣地木耳、割猪草、采桑叶到时候还得帮着母亲和祖母经纱织布,缫丝煮茧我呢,就放个羊。我家原有十来只羊,因为招狼,后来不养了,只留下一只高大的香灰色公山羊,叫阿来。我每天放学回家,带着阿狮(狗叫阿狮),牵它到山坡上放一阵。它吃草,我躺着望远,编故事,做白日梦。夕阳晚风里,听松涛喧响。回家吃过晚饭,等碗筷撤走,桌子擦净,姐姐们就把一摞一摞学生的作业本搬上来了,我也要做作业了。大姐、二姐、我,各占一面,还有一面是父亲。妹妹不做事,专门捣蛋。一盏油灯,四个人共用。菜籽油灯用两根灯心草。黄豆油灯用三根灯心草,棉籽油灯用四根灯心草。棉籽油点灯火焰最小,即使用四根灯心草,也还是不亮。但不能再多了,再多就烧起来了。灯火的阴影里,坐着母亲和祖母。夏天里用蒲扇给我们赶蚊子。冬天里母亲缝衣服或做鞋子,像有夜眼似的。祖母把陶制的手炉用砻糠煨着,放在腿上烘火。祖父死得早,祖母一生辛苦,那放在炉上的双手,枯硬粗糙如同树根。炉灰里埋着栗子,或者白果。里面噗噗一响,她就会说,平平一个,福福一个,别人没有。平平是妹妹,福福是我。别人也不是没有。姐姐们常在灶膛灰里埋一些各色坚果,还有山药红薯之类,我和妹妹常去掏吃。有时我去掏,已经没有东西了,只留下一股子香气,就发痞。如不接受安抚,母亲就会对姐姐们说,别理他,同他缠不清,平平过来,别学坏。我一个人站在那里晾着,感觉很不好。这时祖母就会过来解围,给一点儿吃的叫我去做作业。当然,晚上还得再做。如果天气特别冷,做完作业,母亲会做一点儿小吃,酒酿呀藕粉呀汤圆呀什么的,热气腾腾。我们稀溜稀溜地喝着,立即就暖和了。祖母睡得少,等大家睡下以后,还要把灯挑到只剩一根灯心草,纺一会儿棉纱。徐缓转动的纺车,薄暗中望过去像一朵模糊的花。那柔和的呜呜声,就成了为我们大家催眠的摇篮曲。松声如潮,高一阵低一阵,像是在为它伴奏似的。父亲在学校上课,常说日本侵略中国,就像蚕吃桑叶。在家里他也常说,我们是因为不愿意做亡国奴,才逃到这里来的。只有逃跑,他感到惭愧。他说他有个好朋友叫李狄门,抛下家小到大后方抗战去了,那才是有种的汉子。我们听了,都有几分遗憾,因为父亲不是英雄。但同时,也有几分庆幸。他要是做英雄去了,我们都怎么办哪?没见过鬼子,没见过血腥,没见过烽火,每天享受着森林的清香、泉水的甘冽和无尽藏的山果野味,在一尘不染的沙路上踏着松花去上学,战争变成了一个抽象的概念。我有时不免要想,在那个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我们是过分地幸运了。【注】文章选自高尔泰寻找家园,有删节。15. 第二段中,“我喜欢”三个字多次出现,请简要分析其表达作用。【参考答案】第二段写新家的环境,“我喜欢”多次出现,是使用反复的手法,突出地表达对世外桃源般的新家的由衷喜爱。第二段内容丰富,写家里家外所见,可分为4个层次,都以“我喜欢”结尾,使句式有排比意味,整散结合,增添了语言的美感。16.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父亲”这一形象的认识。( 5分)【参考答案】父亲挑着我们急速地走。是家人的顶梁柱,为家人遮风挡雨;父亲在附近砍竹,砍得手上都是血泡,用四堵竹子篱笆,围成了一个院子。辛勤、耐劳、坚韧;父亲把地租出去,在村上开办了一所小学有远见,有精神追求;父亲常说,要是没有战前办学的经验,这个书他还真教不下来。是个干实事的知识分子;父亲在学校上课,常说日本侵略中国,就像蚕吃桑叶。在家里他也常说,我们是因为不愿煮做亡国奴,才逃到这里来的。只有逃跑,他感到惭愧。他说他有个好朋友叫李狄门,抛下家小到大后方抗战去了,那才是有种的汉子。爱国,有民族责任感;这与他担负的家庭重担相冲突,所以内心很矛盾,倍感煎熬。【评分说明】一点一分,答到三点即可得四分,四点及以上得5分没有结合文章内容者酌情扣分。17.文章标题是“祖母的摇篮曲”却写了一大家人的抗战避难生活,你是怎么理解的。( 6分 )【参考答案】“摇篮曲”特点,让婴儿放心安睡,感到安全悠然。1分;文章中祖母在大家睡觉后柔和呜呜的纺车声音让我们感觉轻柔绵长,很舒心;这也是作者小时候最常见的一个场景,给他留下深刻印象。2分;山村生活自然环境的美好安详有摇篮曲的特点。2分;山村生活中互助朴实勤劳的人文环境有摇篮曲特点。2分;整篇文章直白朴实的叙述风格让人感觉娓娓道来,有摇篮曲舒缓特点。2分;【评分说明】以上仅供参考,能结合文章自圆其说者均可适当给分。但答案没有提及摇篮曲特点则要扣一分。三、名著阅读(6分)18、在红楼梦第三回“林黛玉抛父进京都”里,林黛玉第一次见到荣国府的众亲戚,以下哪个人未曾见到( )(2分)A.王熙凤 B.元春 C.李纨 D.探春【参考答案】B19、简答题(4分)红楼梦宝黛初会时双方都有似曾相识之感,它照应了书中的哪一传说?请你用80字左右概括地叙述这一传说。【参考答案】木石前盟(1分) 宝玉前身是神瑛侍者,林黛玉的前身是三生石畔绛珠草。神瑛侍者曾浇灌绛珠草,使之久延岁月,脱去草木之胎修成女体。后神瑛侍者偕一块无材补天的顽石投胎人间,即为贾宝玉。绛珠草为报灌溉之恩随之而去,投胎为林黛玉,用一生的眼泪相报答,故有木石前盟之说。(3分)四、语言运用。本大题3小题,共12分。20.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 的站着。直到四叔上香的时候,教她走开,她才走开。这一回她的变化非常大,第二天,不但眼睛窈( )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而且很胆怯,不独怕暗夜,怕黑影, 看见人,虽是自己的主人,也总惴惴( )的,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否则呆坐着,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起重指挥考试题库及答案
- 森林火灾防治知识培训课件
- 森林消防扑灭火课件
- 桥梁预算编制课件
- 桥梁行车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风湿免疫科医师应聘试题试卷(临床专业)含答案
- 2025主管护师冲刺试题专业知识题目附答案
- 2025年气排球裁判试题库及答案
- 桥梁基础及下部结构
- 桥梁养护应急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芜湖市鸠江区医院招聘16名工作人员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T-CBDA 86-2025 建筑幕墙、采光顶及金属屋面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 厨房消防安全培训
- 小陈 税务风险应对常见指标与答复思路
- 202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6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必修2《经济与社会》知识点背诵提纲
- 2025至2030年中国建筑膜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2025年急诊急救试题(附答案)
- 变电站新员工培训课件
- 会所会议室管理制度
- 2025年来电网招聘考试题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