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第3章-第一节-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练习题及答案解.doc_第1页
2013年第3章-第一节-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练习题及答案解.doc_第2页
2013年第3章-第一节-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练习题及答案解.doc_第3页
2013年第3章-第一节-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练习题及答案解.doc_第4页
2013年第3章-第一节-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练习题及答案解.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选择题1(2012郴州高一检测)按由老到新的年代顺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B三叶虫鱼类恐龙C元古代古生代太古代D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类【解析】从时间来讲,由老到新为: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从植物来讲,由老到新为:藻类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从动物来讲,由老到新为:无脊椎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人类时代。新|课 |标 |第 | 一| 网【答案】B2地质历史上两次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是()A中生代和新生代B古生代寒武纪和中生代末期C古生代和新生代第三纪D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解析】在地质历史时期经过一些不利于生物生存的环境变化阶段,导致大量生物物种的衰退和灭绝。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是地质历史上两次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答案】D下图是低、中、高三个不同纬度的自然带(生态系统)物质流动示意图(图中圆圈的大小表示所储存养分百分比的多少,箭头的粗细表示物质养分流的大小)。读图,回答35题。3对图中三个自然带所在纬度说法正确的是()A在高纬度地 B在低纬度地区C在中纬度地区 D同在低纬度地区4对土壤、生物量、枯枝落叶在生态系统所储存养分的比重大小,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气候条件B土壤条件C生物条件D地质条件5上图中所示的三个自然带与下面图示地区对应的是()ABCD【解析】第3题,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干燥,植物生长较慢,微生物分解缓慢,枯枝落叶较多,物质养分的流动也较少。低纬度地区相反,由图示可知所含枯枝落叶多,故在高纬度,枯枝落叶较少,故在低纬度地区。第4题,气候对植物的生长及各种活动都非常重要。第5题,三图分别为热带海滨风光、内陆荒漠草原、高纬度地区的积雪冰川。【答案】3.A4.A5.D读人类发展和生产活动与环境质量联系图,回答67题。6图中数码的含义不正确的是()A为生产规模过大B为滥采滥用自然资源C为生产活动遵循自然规律D为破坏生态环境7该图反映的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停止或减缓人类的发展,使环境恢复原始面貌B必须促进人与环境的协调统一C环境向恶性发展D人类与环境具有对立性【解析】第6题,由图可知,人口过多会导致生产规模过大,从而滥采滥用自然资源;人口素质过低,会违背自然规律,通过破坏环境来获取资源,从而导致环境质量下降。第7题,该图说明人与环境具有对立性,如果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会使环境向恶性循环方向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要促进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但通过停止人类的发展来恢复环境的原始面貌不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要求。【答案】6.C7.A读下图,回答89题。8此图可以简单看做是“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下列图中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正确的是()A动物绿色植物O2CO2B动物绿色植物CO2O2C绿色植物动物CO2O2 D绿色植物动物O2CO29此图不可以说明()A人类活动可以改变大气中CO2的浓度新 课 标 第 一 网B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中C绿色植物起到固定CO2的作用D动物主要是吸收CO2,排放O2【解析】第8题,根据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可知代表动物,代表绿色植物,代表绿色植物释放的O2,代表绿色植物吸收的CO2。第9题,由图中的关系可知:动物是吸收O2,排放CO2。【答案】8.A9.D10科学家认为,与自然扰动相比,在10年和100年的时间尺度上,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扰动强度和幅度()A相似甚至更强B相似C较弱D大大超越【解析】在10年和100年的时间尺度上,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扰动强度和幅度,已经达到了可与自然扰动相类似甚至更强的程度。【答案】A下图为一组剖面示意图,反映了我国华北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图1图4时期的历史变化过程。(图1时期图4时期气候变化甚微,可忽略不计;图中河流断面位于中游处。)据此回答1112题。11图4时期,图示河流断面处的河流年内径流量变化情况与图1时期相比,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少B年内径流量分配趋于均匀C洪峰流量及出现频率减少D夏秋季流量减少,冬春季流量增大12造成该河流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人为原因是()过度放牧致使草场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功能下降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蓄洪峰的能力降低http:/ww 过度砍伐、开垦土地,地表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城市化面积扩大,加大了地表径流量和径流汇集的速度ABCD【解析】第11题,图4时期与图1时期相比,森林植被遭到了破坏,则森林涵养水源的功能要减弱,必然导致丰水期河水流量增加、枯水期流量减少,年内径流量变化加大。第12题,该河流上中游地区的植被破坏,必然导致水土流失加剧,使河床升高,而汛期水位较高,增大了洪涝的威胁;同时图中显示城市化发展较快,城市化地区由于地面硬化而雨水下渗困难,地表径流加大,使洪峰出现的时间较早、水位较高,易引起洪涝灾害。华北平原地区湖泊较少,也很少围湖造田;不是草原地区,当然也就不会因为过度放牧导致调节径流功能下降。【答案】11.A12.D二、综合题13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城镇示意图,填空回答图中数字处人类开发利用不当产生的问题。(1)林区过度采伐森林_水土流失_水灾。(2)在林区修建旅游设施和道路_水土流失。(3)上游用水量剧增河流径流量_河流自净能力减低。(4)城市过量开采地下水_海水入侵。(5)河流径流量减少、海水入侵河口_航道变浅。【解析】该城镇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属于季风气候。第(1)、(2)题,本区过度采伐森林,地表缺乏植被保护,易引起水土流失现象。夏季降水集中,河流径流量大,易形成水灾。第(3)题,河流上游用水量剧增,必然导致河流下游径流量减少,河流净化能力下降。第(4)、(5)题,城市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地下水位下降,引起海水入侵,即破坏地下水资源,又使河流带来的泥沙在海水的顶托作用下,在河口大量沉积,使河流入海航道变浅。【答案】(1)森林覆盖率降低(或植被减少)河湖泥沙淤积(2)砍伐森林(3)减少(4)地下水位下降(5)泥沙淤积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材料一世界物种灭绝趋势图X K b1.C m材料二数据显示,中国每年因为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的总体损失达到1 198亿元,已经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36%。生物入侵是指外来侵入物种的流入。当它们定居于自然栖息地、成为变化的主体并威胁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后,外来物种就被认为是具侵略性的。外来入侵物种包括细菌、病毒、真菌、昆虫、软体动物、植物、鱼、哺乳动物和鸟类。(1)最近400年里,地球上物种灭绝的速度呈_变化的趋势。(2)试分析物种灭绝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自然原因:_。人为原因:_。(3)人类为何要尽力保护物种的多样性?(4)生物入侵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有哪些?(5)若你是某市环保局的局长,你将怎样解决生物入侵的问题?【解析】对于物种多样性的问题,我们一方面要意识到它遭受破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另外还要认识到人类对物种的灭绝应负有的责任。外来生物在其原产地有许多防止其种群恶性膨胀的限制因子,其中捕食和寄生性天敌的作用十分关键,它们能将其种群密度控制在一定数量之下。因此,那些外来物种在其原产地通常并没造成危害。但是一旦它们侵入新的地区,失去了原有天敌的控制,其种群密度则会迅速增长并蔓延成灾。新|课 |标 |第 | 一| 网【答案】(1)加快(2)在生物竞争中自然淘汰 人类破坏森林、草地等生物生存环境(3)一是维护生态平衡,维护人类生存环境;二是许多生物的利用价值还有待于人类研究和开发利用,要给今后人类留下广阔的生存选择空间。(4)通过与本土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