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教学大纲11-19.doc_第1页
机电一体化教学大纲11-19.doc_第2页
机电一体化教学大纲11-19.doc_第3页
机电一体化教学大纲11-19.doc_第4页
机电一体化教学大纲11-19.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石家庄计算机职业学院计算机应用系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大纲第一学期一、学期综合任务名称:电脑组装与故障排除;0ffice办公软件应用;小型局域网组建;通讯录制作二、涉及课程:计算机基础和组装与维修、计算机网络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任务1:电脑组装与故障排除任务教学大纲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工作任务名称: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二、先修任务:无三、工作任务涉及课程:计算机基础和组装与维修第二部分 大纲正文一、计算机基础和组装与维修课程 理论学时:12学时 实训学时:10学时总学时:22学时(一)理论任务单元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1计算机硬件组装(4学时)(1)中央处理器、主板、内存、存储器、显卡与显示器、声卡与网卡(2学时)(2)计算机的组装(2学时)2计算机软件安装与基本操作(4学时)(1)BIOS设置(2学时) (2)硬盘分区及格式化、安装操作系统(2学时)3计算机维修常见故障排查(4学时)(1)硬件故障(2学时)(2)软件故障(2学时)(二)实训任务单元内容和学时分配 1计算机硬件组装(4学时)(1)实训任务1:组装计算机(4学时)实训内容:中央处理器、主板、内存、存储器;显卡与显示器、声卡与网卡;计算机的组装。实训目的:通过练习学生掌握常用设备的基本原理及参数配置,掌握常用设备的组装方法技能。2计算机软件安装与基本操作(2学时)(1)实训任务1:系统安装环境配置(2学时)实训内容:BIOS设置;硬盘分区及格式化。 实训目的:通过练习学生掌握BIOS启动顺序设置方法,并且掌硬盘分区及格式化原则及操作技巧。3计算机维常见故障排查(4学时)(1)实训任务1:硬件故障维修(2学时)实训内容:硬件故障。实训目的:通过练习学生掌握常见硬件故障排查方法,并且掌握常见硬件故障维修基本技能。(2)实训任务2:软件故障维修(2学时)实训内容:软件故障。实训目的:通过练习学生掌握常见软件故障排查方法,并且掌握常见软件故障维修基本技能。(三)考核办法1考试形式:考试(理论+任务)2考试组织方式及成绩评定方法(1)平时考核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考核学生出勤情况、课内外作业。平时成绩=出勤情况成绩50%+课内外作业成绩50%。(2)理论考核理论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40%,考核学生组装计算机和维修电脑的知识。理论考核由期末理论考核构成。期末理论考试采用在线题库方式进行。理论成绩期末理论成绩100%。(3)任务考核任务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40%,考核学生的组装计算机、安装系统和维修的技术。任务考试由平时技能考核构成。平时技能考核包含计算机组装及系统安装两项。任务成绩=平时技能成绩100%。任务2:0ffice办公软件应用任务教学大纲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工作任务名称:0ffice办公软件应用 二、先修任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三、工作任务涉及课程:计算机基础和组装与维修第二部分 大纲正文一、计算机基础和组装与维修课程 理论学时:20学时 实训学时:30学时 总学时:50学时 (一)理论任务单元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1Office办公软件使用(20学时) (1)文字处理软件Word基础编辑(2学时)(2)文字处理软件Word网页排版(2学时)(3)文字处理软件Word表格和图文处理(2学时) (4)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基础编辑(2学时)(5)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数据处理(2学时)(6)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公式与函数(2学时)(7)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数据图表(2学时)(8)演示文稿PowerPoint基础编辑(2学时)(9)演示文稿PowerPoint动态效果(2学时)(10)演示文稿PowerPoint超链接和动作按钮(2学时) (二)实训任务单元内容和学时分配 1Office办公软件使用(30学时)(1)实训任务1:个人简历制作(4学时)实训内容:文字处理软件Word基础编辑;文字处理软件Word网页排版。实训目的:通过练习学生掌握文字处理软件Word基础编辑基本使用原则,掌握Word网页排版使用方法。(2)实训任务2:书籍排版(6学时)实训内容:文字处理软件Word网页排版;文字处理软件Word表格和图文处理。实训目的:通过练习学生掌握文字处理软件Word网页排版原则及设计技巧,掌握Word表格和图文处理使用方法。(3)实训任务3:班级工作薄制作(4学时)实训内容: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基础编辑;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数据处理。实训目的:通过练习学生掌握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基础编辑控制方法、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数据处理使用原则和技巧。(4)实训任务4:数据统计表格制作(6学时)实训内容: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公式与函数;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数据图表。实训目的:通过练习学生掌握Excel公式与函数的控制方法、Excel数据图表使用原则和技巧。(5)实训任务5:PPT课件制作(4学时)实训内容:演示文稿PowerPoint基础编辑;演示文稿PowerPoint动态效果。实训目的:通过练习学生掌演示文稿PowerPoint基础编辑使用原则和技巧,掌握演示文稿PowerPoint动态效果制作方法。(6)实训任务6:演讲展示文稿(6学时)实训内容:演示文稿PowerPoint超链接和动作按钮;演示文稿PowerPoint动态效果。实训目的:通过练习学生掌握演示文稿PowerPoint动态效果制作方法;演示文稿PowerPoint超链接和动作按钮的使用原则和技巧。(三)考核办法1考试形式:考试(理论+任务)2考试组织方式及成绩评定方法(1)平时考核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考核学生出勤情况、课内外作业。平时成绩=出勤情况成绩50%+课内外作业成绩50%。(2)理论考核 理论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40%,考核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及office办公软件使用的技巧和方法。理论考核由期末理论考核构成。期末理论考试采用在线题库方式进行。理论成绩期末理论成绩100%。(3)任务考核任务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40%,考核学生Office办公软件使用的技巧和方法。任务考试由作品构成。作品由教师对学生完成工作任务所做作品进行评分方式进行。任务成绩=作品成绩100%。任务3:小型局域网组建任务教学大纲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工作任务名称:小型局域网组建二、先修任务:无三、工作任务涉及课程:计算机网络技术第二部分 大纲正文一、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 理论学时:12学时 实训学时:18学时 总学时:30学时 (一)理论任务单元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1IP地址设置(4学时) (1)认识IP地址(2学时) (2)IP地址分配(2学时) 2小型局域网制作(8学时)(1)网线、光纤(2学时) (2)路由器、交换机、集线器(2学时)(3)局域网搭建(2学时) (4)IP地址配置(2学时) (二)实训任务单元内容和学时分配 1IP地址设置(4学时)(1)实训任务1:局域网环境组建(4学时)实训内容:认识IP地址;IP地址分配。实训目的:通过练习学生认识IP地址格式原则,掌握IP地址分配使用方法。2小型局域网制作(14学时)(1)实训任务1:网线的制作(4学时)实训内容:网线、光纤。 实训目的:通过练习学生掌握网线的制作方法。(2)实训任务2:用集线器组接网络(4学时)实训内容:路由器、交换机、集线器。 实训目的:通过练习学生掌握集线器原理特性,集线器的使用环境及与路由器、交换机的区别。(3)实训任务1:组建局域网的组建(6学时)实训内容:局域网搭建;IP地址配置。实训目的:通过练习学生掌握利用各种网络设备组建局域网,并且掌握局域网IP分配局域网搭建。(三)考核办法1考试形式:考查(理论)2考试组织方式及成绩评定方法(1)平时考核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考核学生出勤情况、课内外作业及月考。平时成绩=出勤情况成绩30%+课内外作业成绩20%+月考成绩50%。(2)理论考核理论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70%,考核学生网络的基础知识。理论考核由期末理论考核构成。期末理论考试采用在线题库方式进行。理论成绩期末理论成绩100%。任务4:通讯录制作任务教学大纲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一、工作任务名称:通讯录制作二、先修任务:无三、工作任务涉及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第二部分 大纲正文一、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理论学时:36 学时 实训学时:36 学时 总学时:72学时(一)理论任务单元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1初始C语言(6学时)(1)程序设计相关概念及C语言开发环境介绍 (2学时)(2)C语言的基本数据类型(2学时)(3)C语言的运算符和表达式(2学时)2选择型、循环型流程设计(10学时)(1)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2学时)(2)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4学时)(3)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4学时)3复杂结构体(20学时)(1)数组及应用(2学时)(2)字符数组(2学时)(3)函数的引入及定义(2学时)(4)函数的应用(2学时)(5)应用指针编制程序(4学时)(6)结构体类型与定义(2学时)(7)结构体数组(2学时)(8)通讯录制作(4学时)(二)实训任务单元内容和学时分配 1初始C语言(4学时) (1)实训任务1:Visual C基本操作界面(2学时)实训内容:软件的安装及创建,输入简单的代码,进行程序调试的基本操作。 实训目的:掌握C语言的基本运行环境与调试方法。(2)实训任务2: 简单的C语言程序设计(2学时)实训内容:设计顺序结构程序实现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实训目的:掌握C语言顺序结构的程序设计思路,能够解决程序调试中的问题。2选择型、循环型流程设计(8学时)(1)实训任务1:选择结构程序设计(4学时)实训内容:设计选择结构程序;数据大小比较、学生成绩判断、编写简单四则运算等程序。实训目的:掌握C语言选择结构程序设计思路,能够解决程序调试中的问题。(2)实训任务2:循环结构程序设计(4学时)实训内容:循环结构程序设计;程序计算n的阶乘、打印九九乘法表、解决百钱百鸡问题。实训目的:掌握C语言循环结构程序设计思路,能够解决程序调试中的问题。 3复杂结构体(24学时) (1)实训任务1:一维数组程序设计(2学时)实训内容:一维数组程序设计;输入一组数据找出最大最小值、使用“冒泡法”对输入的一组数据进行大小排序。实训目的:掌握C语言一维数组程序设计思路,能够解决程序调试中的问题。(2)实训任务2:二维数组程序设计(2学时)实训内容:二维数组程序设计;通过键盘给一个3行4列的二维数组输入及输出数据。实训目的:掌握C语言二维数组程序设计思路,能够解决程序调试中的问题。(3)实训任务3:指针程序设计(4学时)实训内容:指针程序设计;利用指针排列输入的两个数值大小。实训目的:掌握C语言指针程序设计思路,能够解决程序调试中的问题。(4)实训任务4:构建通讯录菜单(4学时)实训内容:创建通讯录菜单。 实训目的:通过构建通讯录菜单熟练掌握switch语句的使用。 (5)实训任务5:通讯录新建和浏览模块设计(4学时)实训内容:通讯录浏览模块设计,通讯录浏览模块设计。实训目的:通过通讯录新建和浏览模块设计掌握结构体与共同体的使用。(6)实训任务6:通讯录删除模块设计(4学时)实训内容:设计通讯录中的删除操作。实训目的:通过通讯录删除模块设计掌握字符数组与字符串复制的操作。(7)实训任务7:通讯录查找模块设计(4学时)实训内容:设计通讯录中的查找操作。实训目的:通过通讯录查找模块设计掌握指针与字符串比较函数的操作。(三)考核办法1考试形式:考试(理论)2考试组织方式及成绩评定方法(1)平时考核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考核学生出勤情况、课内外作业。平时成绩=学生出勤成绩50%+课内外作用成绩50%。(2)理论考核理论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70%,考核学生C语言编程的各知识点。理论考核由期末理论考核构成。期末理论考试采用在线题库方式进行。理论成绩期末理论成绩100%。第二学期一、学期综合任务名称:直流稳压电源设计;交通信号灯设计;阶梯轴工艺编制及加工二、涉及课程:电路与电子技术、机械制造技术、机械基础、机械制图与CAD(一)任务1:直流稳压电源设计任务教学大纲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一、工作任务名称:直流稳压电源设计二、先修任务:无三、工作任务涉及课程:电路与电子技术第二部分 大纲正文一、电路与电子技术课程理论学时:32学时 实训学时:12学时 总学时:44学时(一)理论任务单元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1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理(16学时)(1)电路的有源元件(2学时)(2)电路的基本物理量(2学时)(3)变压器(2学时)(4)二极管(2学时)(5)三极管(2学时)(6)电阻的串并联(2学时)(7)基尔霍夫定律(2学时)(8)戴维南定理(2学时)2电源设计(12学时)(1)整流电路(4学时)(2)滤波电路(2学时)(3)稳压电路(2学时)(4)放大电路(4学时)3电源性能检测(4学时)(1)性能指标(2学时)(2)检测与调试方法(2学时)(二)实训任务单元内容和学时分配 1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理(4学时)(1)实训任务1: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2学时)实训内容:万用表的使用;示波器的使用;面包板的使用;信号发生器的使用。实训目的:通过该实训使学生掌握常用电子仪器的主要技术指标、性能及正确使用方法。(2)实训任务2: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2学时)实训内容:电压定律的验证;电流定律的验证。实训目的:通过该实训使学生掌握电流、电压的测量方法。2电源设计(4学时)(1)实训任务1:整流和滤波电路的设计(2学时)实训内容:设计直流稳压电源的整流和滤波电路。实训目的:通过该实训使学生掌握整流和滤波电路的原理及应用。(2)实训任务2:放大和稳压电路的设计(2学时)实训内容:设计直流稳压电源的放大和稳压电路。实训目的:通过该实训使学生掌握放大和稳压电路的原理及应用。3电源性能检测(4学时)实训任务1:直流稳压电源电路的组装。(2学时)(1)实训内容:直流稳压电源电路的组装。(2)实训目的:通过该实训使学生掌握直流稳压电源的组装方法,包括整流电路的组装,滤波电路的组装及稳压电路的组装。 实训任务2:直流稳压电源电路的检测及调试。(2学时) (1)实训内容:直流稳压电源电路的检测及调试。 (2)实训目的:通过该实训使学生掌握直流稳压电源电路的检测方法及调试方法。 (三)考核办法1考试形式:考试(理论+任务)2考试组织方式及成绩评定方法(1)平时考核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考核学生出勤情况、课内外作业、课堂表现。平时成绩=学生出勤成绩40%+课内外作业成绩30%+课堂表现成绩30%。(2)理论考核理论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40%,考核学生模拟电路基本知识的运用和模拟电路设计能力。理论考核由月度考试及期末理论考试构成。月度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方式进行,期末理论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进行。理论成绩月考成绩50%期末理论成绩50%。(3)任务考核任务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30%,考核学生的直流稳压电源组装与调试完成情况。任务考试由作品、答辩构成。作品由教师对学生完成工作任务后所做作品进行评分。答辩采用学生对工作任务现场答辩的方式进行。任务成绩=作品成绩40%+答辩成绩60%。任务2:交通信号灯设计任务教学大纲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一、工作任务名称:交通信号灯设计二、先修任务:直流稳压电源设计三、工作任务涉及课程:电路与电子技术第二部分 大纲正文一、电路与电子技术课程理论学时:16学时 实训学时:12学时 总学时:28学时(一)理论任务单元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1控制电路设计(8学时)(1)数制与编码(2学时)(2)逻辑电路基础(2学时)(3)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2学时)(4)译码器(2学时)2计数电路设计(8学时)(1)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2学时)(2)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2学时)(3)二进制计数器(2学时)(4)十进制计数器(2学时)(二)实训任务单元内容和学时分配 1控制电路设计(6学时)(1)实训任务1:控制电路的组装(4学时)实训内容:控制电路的仿真;控制电路的组装。实训目的:通过该实训使学生掌握控制电路的单元电路图、逻辑框图和逻辑电路图的画法,并能进行这部分的电路组装。(2)实训任务2:控制电路的检测及调试(2学时)实训内容:控制电路的检测及调试。实训目的:通过该实训使学生掌握控制电路的检测方法及调试方法。 2计数电路设计(6学时)(1)实训任务1:计数电路的组装(4学时)实训内容:计数电路的仿真;计数电路的组装。实训目的:通过该实训使学生掌握计数电路的单元电路图、逻辑框图和逻辑电路图的画法,并能进行这部分的电路组装。(2)实训任务2:计数电路的检测及调试(2学时)实训内容:计数电路的检测及调试。实训目的:通过该实训使学生掌握计数电路的检测方法及调试方法。(三)考核办法1考试形式:考试(理论+任务)2考试组织方式及成绩评定方法(1)平时考核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考核学生出勤情况、课内外作业、课堂表现。平时成绩=学生出勤成绩40%+课内外作业成绩30%+课堂表现成绩30%。(2)理论考核理论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40%,考核学生数字电路基本知识的运用和数字电路设计能力。理论考核由月度考试及期末理论考试构成。月度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方式进行,期末理论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进行。理论成绩月考成绩50%期末理论成绩50%。(3)任务考核任务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30%,考核学生的交通信号灯组装与调试完成情况。任务考试由作品、答辩构成。作品由教师对学生完成工作任务后所做作品进行评分。答辩采用学生对工作任务现场答辩的方式进行。任务成绩=作品成绩40%+答辩成绩60%。任务3:阶梯轴总装图、零件图设计任务教学大纲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一、工作任务名称:阶梯轴总装图、零件图设计二、先修任务:无三、工作任务涉及课程:机械制造技术第二部分 大纲正文一、机械制造技术课程理论学时:30学时 实训学时:24学时 总学时:54学时(一)理论任务单元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1零部件的设计与工艺分析(12学时)(1)机械制造过程概述(2学时)(2)机械加工工艺系统(2学时)(3)金属切削过程(2学时)(4)金属切削机床(2学时)(5)金属切削刀具(2学时)(6)机床夹具(2学时)2毛坯的选择与工艺路线拟定(8学时)(1)车削加工(2学时) (2)铣削加工(2学时)(3)钻削、铰削和镗削加工(2学时)(4)磨削加工(2学时)3偏差与工艺装配规程的制定(10学时)(1)机械制造精度的实现(2学时) (2)机械制造工艺规程设计(2学时)(3)机械加工误差分析(4学时)(4)机械加工表面质量(2学时)(二)实训任务单元内容和学时分配 1零部件的设计与工艺分析(8学时)(1)实训任务1:分析机床结构(2学时)实训内容:车床、铣床、刨床、钻床的运转情况和切削情况。实训目的:通过该实训使学生掌握车床、铣床、刨床、钻床的组成与切削运动,熟悉各种机床的加工原理。(2)实训任务2:常用刀具的使用(2学时)实训内容:车床、铣床、刨床、钻床的常用刀具及刀具的加工特点。实训目的:通过该实训使学生掌握根据不同加工内容对刀具的选用。(3)实训任务3:阶梯轴各段直径的轴的设计(4学时)实训内容:阶梯轴各段轴的设计。实训目的:通过该实训使学生掌握机械制造过程的内容与实质,并能完成阶梯轴的绘制。2毛坯的选择与工艺路线拟定(8学时)(1)实训任务1:切削力的测定(2学时)实训内容:测定切削力。实训目的:通过该实训使学生掌握切削力的测量方法。(2)实训任务2:切削变形的测定(2学时)实训内容:测定切削变形。实训目的:通过该实训使学生掌握测量变形系数的方法。(3)实训任务3:切削温度的测量(2学时)实训内容:测量切削温度。实训目的:通过该实训使学生掌握自然热电偶法测量切削温度的方法。(4)实训任务4:阶梯轴工艺加工路线的制定(2学时)实训内容:各段轴颈的加工与制造。实训目的:通过该实训使学生掌握各段轴颈之间的配合关系。3偏差与工艺装配规程的制定(8学时)(1)实训任务1:加工精度统计分析(2学时)实训内容:加工误差的测定。实训目的:通过该实训使学生掌握加工精度统计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实训任务2:工艺系统静刚度的测定(2学时)实训内容:测定工艺系统的静刚度。实训目的:通过该实训使学生掌握机床刚度的测定方法之一静载法。(3)实训任务3:阶梯轴总体设计(4学时)实训内容:装配图零部件的工艺分析;装配图零部件的设计;毛坯的选择;工艺路线的拟定;工序、尺寸偏差与工艺装配规程的制定。实训目的:通过该实训使学生掌握常用机械加工的方法及应用、常用工艺装备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与设计应用、能够设计中等复杂工件的工艺规程。(三)考核办法1考试形式:考试(理论+任务)2考试组织方式及成绩评定方法(1)平时考核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考核学生出勤情况、课内外作业、课堂表现。平时成绩=出勤成绩40%+课内外作业成绩30%+课堂表现成绩30%。(2)理论考核理论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40%,考核学生机械制造基本知识运用和机械零部件设计能力。理论考核由月度考试及期末理论考试构成。月度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方式进行,期末理论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进行。理论成绩月考成绩20%期末理论成绩80%。(3)任务考核任务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30%,考核学生的阶梯轴总装图、零件图设计完成情况。任务考试由论文构成。论文由教师对学生完工作任务后撰写的论文进行评分。任务成绩=论文成绩100%。任务4:阶梯轴工艺编制及加工任务教学大纲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一、工作任务名称:阶梯轴工艺编制及加工二、先修任务:阶梯轴总装图、零件图设计三、工作任务涉及课程:机械基础、机械制图与CAD(一)第二部分 大纲正文一、机械基础课程理论学时:30学时 实训学时:26学时 总学时:56学时(一)理论任务单元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1几何精度、公差及测量(16学时)(1)尺寸公差(2学时)(2)配合(2学时)(3)形状和位置公差(2学时)(4)表面粗糙度(2学时)(5)工程材料(4学时)(6)常用的测量器具(4学时)2各种机械构件与传动装置(14学时)(1)平面运动机构(2学时)(2)平面连杆机构(2学时)(3)凸轮机构(2学时)(4)齿轮机构(2学时)(5)螺纹联接(2学时)(6)键联接(2学时)(7)轴系零件(2学时)(二)实训任务单元内容和学时分配 1几何精度、公差及测量(12学时)(1)实训任务1:长度尺寸测量(2学时)实训内容:圆柱长度的测量;球的直径测量。实训目的:通过该实训使学生掌握机械比较仪的结构原理及其使用方法。(2)实训任务2:机件形状误差测量(2学时)实训内容:形状误差的测量原理;形状误差的测量方法。实训目的:通过该实训使学生掌握形状误差的测量原理和方法。(3)实训任务3:机件位置误差测量(2学时)实训内容:位置误差的测量原理;位置误差的测量方法。实训目的:通过该实训使学生掌握位置误差的测量原理和方法。(4)实训任务4:机件表面粗糙度测量(2学时)实训内容:机件表面粗糙度的测量原理;机件表面粗糙度的测量方法。实训目的:通过该实训使学生掌握表面粗糙度的测量原理和方法。(5)实训任务5:动平衡测量(2学时)实训内容:测量零部件的平衡精度。实训目的:通过该实训使学生掌握动平衡实验台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6)实训任务6:速度波动调节测量(2学时)实训内容:零部件的调速。实训目的:通过该实训使学生掌握利用飞轮进行速度调节的方法。2各种机械构件与传动装置(14学时)(1)实训任务1:机构创意组合实验(2学时)实训内容:拼接平面机构。实训目的:通过该实训使学生掌握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及运动特性。(2)实训任务2:螺栓联接测试(2学时)实训内容:测试螺栓联接的受力情况。实训目的:通过该实训使学生掌握螺栓联接的变形规律。 (3)实训任务3:螺旋传动测试(2学时)实训内容:测试螺旋传动效率。实训目的:通过该实训使学生掌握传动效率的测试方法。(4)实训任务4:带传动测试(2学时)实训内容:带传动滑动。实训目的:通过该实训使学生掌握测绘滑动曲线和效率曲线的方法。(5)实训任务5: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2学时)实训内容:测试复杂机械传动的性能。实训目的:通过该实训使学生掌握机械传动合理布置的基本要求。(6)实训任务6:阶梯轴的组成和工作原理(4学时)实训内容:分析阶梯轴的组成以及工作原理。实训目的:通过该实训使学生掌握阶梯轴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三)考核办法1考试形式:考试(理论+任务)2考试组织方式及成绩评定方法(1)平时考核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考核学生出勤情况、课内外作业、课堂表现。平时成绩=学生出勤成绩40%+课内外作业成绩30%+课堂表现成绩30%。(2)理论考核理论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40%,考核学生机械基础知识的运用和常用机械零部件的编制工艺能力。理论考核由月度考试及期末理论考试构成。月度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方式进行,期末理论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进行。理论成绩月考成绩20%期末理论成绩80%。(3)任务考核任务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30%,考核学生的阶梯轴工艺编制和加工的完成情况。任务考试由论文构成。论文由教师对学生完成工作任务后撰写的论文进行评分。任务成绩=论文成绩100%。二、机械制图与CAD(一)课程理论学时:36学时 实训学时:36学时 总学时:72学时(一)理论任务单元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1阶梯轴图纸绘制(36学时)(1)制图基本知识和技能(2学时)(2)AutoCAD绘图基础(4学时)(3)点、直线的投影(2学时)(4)平面的投影(2学时)(5)基本立体投影(2学时)(6)立体的三维实体造型基础(2学时)(7)组合体视图(2学时)(8)AutoCAD尺寸标注(2学时)(9)AutoCAD文本注写(2学时)(10)轴测图(2学时)(11)组合体的三维实体造型(2学时)(12)机件常用的表达方法(2学时)(13)标准件和常用件(2学时)(14)零件图(2学时)(15)AutoCAD绘制零件图(2学时)(16)装配图(2学时)(17)AutoCAD绘制装配图(2学时)(二)实训任务单元内容和学时分配 1阶梯轴图纸绘制(36学时)(1)实训任务1:工量具的认识与使用(2学时)实训内容:绘制箭头及文字练习。实训目的:通过该实训使学生掌握工量具的使用方法。(2)实训任务2:平面图形绘制及尺寸标注(4学时)实训内容:绘制吊钩,进行图线和尺寸标注练习。实训目的:通过该实训使学生掌握中等复杂图形的绘制方法及尺寸标注方法。(3)实训任务3:组合体绘图(4学时)实训内容:根据轴承座绘制三视图。实训目的:通过该实训使学生掌握组合体的绘制方法。(4)实训任务4:组合体标注(2学时)实训内容:标注组合体尺寸。实训目的:通过该实训使学生掌握组合体的尺寸标注方法。(5)实训任务5:Auto CAD的启动和菜单结构(2学时)实训内容:开启计算机并进入Auto CAD系统;熟悉Auto CAD的菜单结构。实训目的:通过该实训使学生掌握Auto CAD的菜单结构。(6)实训任务6:Auto CAD 基本命令练习(2学时)实训内容:绘制摇柄轮廓图。实训目的:通过该实训使学生掌握Auto CAD 的绘图、修改、编辑、显示、拷贝等命令的用法。(7)实训任务7:用 Auto CAD 绘制三视图(4学时)实训内容:绘制轴承座的三视图。实训目的:通过该实训使学生掌握基本命令的用法和 Auto CAD 的坐标系。(8)实训任务8:立体的三维实体造型基础(4学时)实训内容:绘制立方体、立方圆锥、立方椭圆、圆柱、椭圆柱、立体圆环、立体楔形体实训目的:通过该实训使学生掌握基本立体三维造型方法。(9)实训任务9:用 Auto CAD文本注写与尺寸标注(4学时)实训内容:用 Auto CAD标注轴承座。实训目的:通过该实训使学生能够书写文字和标注常见的尺寸。 (10)实训任务10:用 Auto CAD绘制轴测图(2学时)实训内容:齿轮的轴测图绘制。实训目的:通过该实训使学生掌握轴测图的绘制方法。(11)实训任务11:用 Auto CAD轴测图标注(2学时)实训内容:齿轮的轴测图标注。实训目的:通过该实训使学生掌握轴测图的标注方法。(12)实训任务12:阶梯轴的绘制(2学时)实训内容:用 Auto CAD绘制阶梯轴。实训目的:通过该实训使学生掌握阶梯轴的绘制方法。(13)实训任务13:阶梯轴的标注(2学时)实训内容:用 Auto CAD标注阶梯轴。实训目的:通过该实训使学生掌握阶梯轴的标注方法。(三)考核办法1考试形式:考试(技能+任务)2考试组织方式及成绩评定方法(1)平时考核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考核学生出勤情况、课堂表现。平时成绩=出勤成绩50%+课堂表现成绩50%。(2)技能考核技能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50%,考核学生绘制机械零部件的能力。技能考试由期末技能考试构成。期末技能考试采用实际上机操作的方式进行。技能成绩期末技能考试成绩100%(3)任务考核任务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20%,考核学生阶梯轴绘制的完成情况。任务考试由作品构成。作品由教师对学生完成工作任务后所做作品进行评分方式进行。任务成绩=作品成绩100%。第三学期一、学期综合任务名称:智能电动小汽车控制板设计二、涉及课程:Pro/E三维造型设计、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自动检测与传感技术、Protel 99 SE电路板设计、电机与电力拖动任务1:外壳设计任务教学大纲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一、工作任务名称:外壳设计二、先修任务:无三、工作任务涉及课程:Pro/E三维造型设计第二部分 大纲正文一、Pro/E三维造型设计课程理论学时:24学时 实训学时:36学时 总学时: 60学时(一)理论任务单元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1汽车外壳制作(12学时)(1)Pro/E模具设计基础(2学时)(2)模具模型预处理(2学时)(3)模具布局及收缩(2学时)(4)模具模架设计装配模块(2学时)(5)侧抽芯模具设计(2学时)(6)模具模架设计MoldLib(2学时)2. 遥控手柄制作(12学时)(1)模型预处理概述(2学时)(2)设计模型检测(2学时)(3)创建模具工件(2学时)(4)模具分割及抽取(2学时)(5)模具成型零件(2学时)(6)侧抽芯模具设计(2学时)(二)实训任务单元内容和学时分配 1汽车外壳制作(18学时)(1)实训任务1:Pro/E环境设置及基本操作(6学时)实训内容:Pro/E工作环境;Pro/E参数设计及基本操作;Pro/E零件设计。实训目的:通过该实训使学生初步掌握Pro/E的环境设置和基本操作方法。(2)实训任务2:设计模型处理(6学时)实训内容:复制实体曲面;创建模具基准;设置绝对精度;加载参照模型。实训目的:通过该实训使学生掌握模型的处理,包括曲面、基准、精度等操作技能。(3)实训任务3:汽车外壳(6学时)实训内容:汽车外壳二维绘制;汽车外壳三维绘制。实训目的:通过该实训使学生实现汽车外壳的制作。2. 遥控手柄制作(18学时)(1)实训任务1:ProE三维装配设计(6学时)实训内容:接头零件设计;底螺母齿轮零件设计。实训目的:通过该实训使学生掌握三维的装配方法,包括接口、齿轮等。(2)实训任务2:按键设计(6学时)实训内容:旋钮设计;启动按钮设计;实训目的:通过该实训使学生掌握按键的设计方法,旋钮的建构设计。(3)实训任务3:卡槽模具设计(6学时)实训内容:单片机发送板卡槽设计;手柄螺丝固定点设计实训目的:通过该实训使学生掌握卡槽、固定点设计,常见的固定点固定方法。(三)考核办法1. 考试形式:考查(技能+任务)2. 考试的组织方式及成绩评定方法(1)平时考核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考核学生出勤情况、课堂表现、课内外作业。平时成绩=出勤成绩40%+课堂表现成绩30%+课外作业30%(2)技能考核技能成绩占总成绩的40%,考核学生三维设计能力。技能考核由月度考试和期末技能考试构成。月度考试采用闭卷上机操作考试方式进行,期末技能考试采用闭卷上机操作的方式进行。技能成绩月考成绩30%期末理论成绩70%。(3)任务考核任务成绩占总成绩的30%,考核学生利用Pro/E软件完成智能电动小汽车的外壳三维视图情况。任务考试由作品构成。作品由教师对学生完成学期综合任务后所做作品进行评分。任务成绩=作品成绩100%。任务2:单片机内部资源及编程任务教学大纲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一、工作任务名称:单片机内部资源及编程二、先修任务:无三、工作任务涉及课程: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二部分 大纲正文一、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理论学时:30学时 实训学时:30学时 总学时: 60学时(一) 理论任务单元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1 单片机基本原理(10学时)(1)单片机预备知识(2学时)(2)单片机IO口结构及原理(2学时)(3)C51程序设计for、while语句(2学时)(4)C51程序设计ifelse语句 (2学时)(5)单片机的内部存储器(2学时)2并行、串行接口(10学时)(1)并行赋值方法(2学时)(2)并行通讯方式(2学时)(3)串行传输方式(2学时)(4)串行通讯原理(4学时)3. 定时/计数器与中断系统(10学时)(1)单片机的中断源(2学时)(2)中断源存储器的设置(2学时)(3)外部中断(2学时)(4)定时计数器中断(2学时)(5)串行中断方式(2学时)(二)实训任务单元内容和学时分配1单片机基本原理(10学时)(1)实训任务1:单片机的基本使用及编程(6学时)实训内容:KEil C的安装;Keil C的环境编译;Keil C工具栏。实训目的:通过该实训使学生初步掌握Keil C软件的使用方法,学会使用Keil C编译.Hex文件。(2)实训任务2:单片机的基本使用及编程(4学时)实训内容:延迟函数;单片机的基本语句练习;C51编译IO口。实训目的:通过该实训使学生初步使用C51的基本命令。2. 并行、串行接口(10学时)(1)实训任务1:并行及串行接口(6学时)实训内容:并行赋值方法;并行通讯控制IO口;串行数据发送。实训目的:通过该实训使学生掌握两种通讯原理,为接口部分的无线发送的知识打下基础。(2)实训任务2:IO口的驱动电路(4学时)实训内容:IO口与上拉电阻;锁存器74HC573。实训目的:通过该实训使学生掌握单片机IO口驱动外部器件的电路设计,重点在于电路电流的控制。3. 定时/计数器与中断系统(10学时)(1)实训任务1:中断的使用(6学时)实训内容:中断的初始化;中断函数的使用;定时器/计数器的四种工作方式。实训目的:通过该实训使学生掌握中断的使用,特别是定时器确定一精确的时间的设置方法。(2)实训任务2:中断与扫描法(4学时)实训内容:扫描法扫描按键;扫描法与中断法。实训目的:通过该实训使学生明白在实际过程中,使用扫描法和中断法的区别,以及选择使用时所考虑的因素。(三)考核办法1考试形式:考试(理论+任务)2考试的组织方式及成绩评定方法(1)平时考核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考核学生出勤情况、课堂表现。平时成绩=学生出勤成绩50%+课堂表现成绩50%。(2)理论考核理论成绩占总成绩的40%,考核学生C51的初步编程能力。理论考核由期末理论考试构成。期末理论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进行。理论成绩期末理论成绩100%。(3)任务考核任务成绩占总成绩的30%,考核学生对单片机电路焊接的完成情况。任务考试由作品构成。作品由教师对学生完成学期综合任务后所做作品进行评分。任务成绩=作品成绩100%。任务3:接口电路设计任务教学大纲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一、工作任务名称:接口电路设计二、先修任务:单片机内部资源及编程三、工作任务涉及课程: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二部分 大纲正文一、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理论学时:10学时 实训学时:20学时 总学时: 30学时(一)理论任务单元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1无线通讯模块设计(6学时)(1)无线通讯基本原理(2学时)(2)常用无线通讯模块的使用(4学时)2. 控制设计(4学时)(1)按键设计(2学时)(2)单片机与无线通讯接口控制(2学时)(二)实训任务单元内容和学时分配1无线通讯模块设计(14学时)(1)实训任务1:无线通讯数据传输(4学时)实训内容:无线串行发送数据练习;我先串行接收数据练习。实训目的:通过该实训使学生正握发送和接受数据的方法。(2)实训任务2:常用无线通讯模块练习(6学时)实训内容:ZHX1010红外发射接收器;ZHX1010程序设计。实训目的:通过该实训使学生掌握常见的无线通讯模块的使用。(3)实训任务3:测距模块(4学时)实训内容:SRF08超声波测距模块电路;超声波测距模块调试。2. 控制设计(6学时)(1)实训任务1:按键电路设计(6学时)实训内容:按键电路的防抖;无线通讯与单片机的控制。实训目的:通过该实训使学生深入了解按键的抖动现象,使用有效的方法减小抖动带来的负面影响,掌握单片机如何控制无线通讯模块的方法。(三)考核办法1.考试形式:考试(理论+任务)2.考试的组织方式及成绩评定方法(1)平时考核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考核学生出勤情况、课堂表现。平时成绩=学生出勤成绩50%+课堂表现成绩50%。(2)理论考核理论成绩占总成绩的40%,考核学生对单片机接口电路基础知识的运用。理论考核由期末理论考试构成。期末理论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进行。理论成绩期末理论成绩100%。(3)任务考核任务成绩占总成绩的30%,考核学生完成智能电动小汽车控制板的接口电路的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