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探究】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11世界地理概况高效题组演练 湘教版(1).doc_第1页
【优化探究】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11世界地理概况高效题组演练 湘教版(1).doc_第2页
【优化探究】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11世界地理概况高效题组演练 湘教版(1).doc_第3页
【优化探究】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11世界地理概况高效题组演练 湘教版(1).doc_第4页
【优化探究】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11世界地理概况高效题组演练 湘教版(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优化探究】201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1-1世界地理概况高效题组演练 湘教版读世界某地区局部图,完成13题。1该地区()a地势西北高、东南低b以高原为主,地势平坦c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d多峡谷2m河()a汛期出现在7月份b结冰期长c通航里程长,航运价值大d有灌溉价值3n地区()a属于热带沙漠气候,降水量小b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量大c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附近海域全年风平浪静,航运价值大解析:第1题,该地区河流自东向西流,故地势东高西低;根据经纬度可判断该区域位于非洲南部,地势平坦,以高原为主,海岸线平直,港湾少,峡谷少。第2题,根据地理位置可以判断,m河地处南纬30附近的高原地区,汛期应出现在1月份;m河所处纬度较低,无结冰现象;m河位于高原上,径流量小,航运价值不大。第3题,由图可知,n地区位于南纬30以南的大陆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答案:1.b2.d3.c下图为世界四个地点的坐标,据此回答45题。4作为大洲分界线的经线经过的地点是()a bc d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东西两侧地形不同,主要矿产的种类相同b地附近有一条自北向南的大河注入海洋c自地向南北两侧的气候依次为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d地东西两侧降水量大致相同解析:通过、四地的经纬度可以判断四地分别为乌拉尔山、密西西比平原、刚果盆地、阿根廷,乌拉尔山是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第4题选a。处东西两侧都是平原;处平原有北美洲最长的河流密西西比河,自北向南流,注入墨西哥湾;处向南北两侧应先经过热带雨林气候;处东西两侧降水差异大。第5题b项正确。答案:4.a5.b6(2014年山东莱州第一次质量检测)读直布罗陀海峡和马六甲海峡图,完成下列问题(1)说明甲、乙两地区附近板块界线的类型及其地质活动的特点。(2)简述甲、乙两海峡附近区域的气候特征。(3)甲、乙两海峡沿岸地区主要的农产品分别有哪些?(4)1月,一艘由甲海峡开往乙海峡的轮船,经过甲海峡时风高浪急,而经过乙海峡时则风平浪静,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解析:第(1)题,甲乙位于两大板块碰撞处,边界为消亡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多地质灾害。第(2)题,甲处为地中海气候,乙处为热带雨林气候。第(3)题,甲为地中海式农业,乙地种植热带经济作物。第(4)题,1月,甲海峡受西风带控制,风力大,所以风浪大,乙处位于赤道低气压带,风力较小,所以风平浪静。答案:(1)消亡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形成海沟、海岸山脉。(2)甲地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乙地终年高温多雨。(3)甲图所示区域主要生产花卉、蔬菜、水果等;乙图所示区域生产天然橡胶、棕油等。(4)甲海峡冬季受西风影响,乙海峡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一、选择题(2014年济南外国语学校9月月考)下图是“某国地形剖面图”,据此回答12题。1下图中四条剖面线,与上图剖面吻合的是()2对上图所示地区地理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形区是该国人口、粮食生产最少的地区b乙地形区是该国重要的石油产区c各河流皆属北冰洋水系d丙山脉是阿巴拉契亚山脉解析:第1题,由图中的经度及地形分布,结合四个国家的位置及地形特点,选择b项。第2题,俄罗斯的欧洲部分是其人口、城市集中分布的地区,乌拉尔山脉位于60e,乌拉尔山脉以东的平原是俄罗斯重要的油田分布区,乌拉尔山脉以东的河流属于北冰洋水系,而乌拉尔山脉以西的河流有大西洋水系及内流区域,因此本题选择b项。答案:1.b2.b读世界某农作物分布及利用的生产关系图,完成34题。3该农作物最可能是()a玉米b柑橘c小麦 d葡萄4影响与该农作物有关的产业布局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a交通、能源 b原料、市场c劳动力、环境 d技术、环境解析:根据经纬网及农作物利用生产关系图中采摘及酒文化活动等判断,最有可能的农作物为葡萄;而该产业布局需要充足的原料,市场是工业生产的决定性因素,该生产过程环保,废弃物都得到充分的利用,因此判断第3题选择d项,第4题选择b项。答案:3.d4.b(2014年安徽黄山七校联考)下图中的甲、乙、丙、丁所示地区都是灌溉农业区。据此回答56题。5图中字母所示河流流经的主要国家既位于中东地区又位于西亚地区的是()a甲b乙 c丙 d丁6图示地区共同面临的生态问题是()a土地荒漠化 b水土流失c气候变暖 d酸雨危害解析:甲图是咸海及其附近地区,位于中亚;乙图是尼罗河流域,埃及位于中东,但是属于北非;丙图是两河流域,位于中东也位于西亚;丁图处于南亚的印度河流域;因此第5题选择c项。甲图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乙、丙、丁都是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区,共同的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第6题选择a项。答案:5.c6.a(2014年合肥模拟)读“某年世界橄榄油生产国产量比例比较图”,完成78题。7由此推断橄榄树理想的生长环境()a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多雨b终年高温多雨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d终年温和多雨8图中所列国家中位于非洲北部,且橄榄油生产量最多的国家,其南部地区的植被类型主要是()a草原 b荒漠c常绿硬叶林 d落叶阔叶林解析:第7题,从图中看出橄榄油的主要生产国多为地中海沿岸的国家,由此推断其生长环境为地中海气候。第8题,图示国家中,位于非洲北部且橄榄油生产量最多的国家为突尼斯和摩洛哥,其南部为撒哈拉沙漠,故植被类型为荒漠。答案:7.a8.b(2014年南京模拟)下图为北纬30附近部分区域图。读图完成910题。9下列关于三地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条河流的汛期在季节上不一致b三地均受季风气候的影响c三地河口处地势低平,土壤肥沃d三地的自然带均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10关于三地人文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修建水库是三条河流开发的核心b主要农作物都有棉花c城市化水平均处于世界前列d都有丰富的水源解析:第9题,这三条河流的汛期都在北半球的夏季;其中尼罗河沿岸不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尼罗河沿岸没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三条河流的入海口处都形成了地势低平、土壤肥沃的三角洲。第10题,这三个区域的光热条件都能满足棉花的生长,因此这三地的农作物都有棉花;河流开发的核心是综合利用与治理;尼罗河沿岸水资源较为贫乏;尼罗河与长江三角洲的城市化水平并非处于世界前列。答案:9.c10.b下图为孟加拉国降水量分布图(a季10月次年3月,b季69月)。读图,回答1112题。11孟加拉国的降水特征是()a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6月至9月略多b6月至9月为旱季,10月至3月为雨季c达卡两季降水量的差值在1500毫米以上d雨季降水量自西部向东南和东北方向增加12孟加拉国的降水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 ()a降水变率大利于作物养分积累b雨季降水集中易形成洪涝灾害c降水量较多适宜发展灌溉农业d旱季持续时间长利于作物成熟解析:第11题,读图可知孟加拉国降水季节分配极不均匀,10月次年3月为旱季,69月为雨季,空间上西部较少,东北、东南较多。第12题,降水季节分布不均,容易导致旱季时发生旱灾,雨季时发生洪涝灾害。答案:11.d12.b(2014年福建厦门模拟)下图示意某项地理要素在19652025年的世界变化趋势。读图完成1314题。13图中纵坐标表示的地理要素是()a汽车需求量 b国内生产总值c劳动力数量 d能源消费总量14序号、表示的地区依次为()a中南部非洲、东欧和中亚、东亚和太平洋地区b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东欧和中亚、中南部非洲c东欧和中亚、中南部非洲、东亚和太平洋地区d中南部非洲、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东欧和中亚解析:第13题,注意提取纵坐标信息,最大值接近40亿,其中2003年南亚约为8亿;高收入国家1965年至2025年变化趋势是先增后减,最大不超过5亿。再结合世界人口可判断。第14题,变化较小,说明人口增长较慢,可能是东欧和中亚地区;与南亚变化趋势一致,且增长快,可能是中南部非洲,数量大于南亚,只能是东亚和太平洋地区。故c项正确。答案:13.c14.c二、综合题15(2014年浙江五校联考)根据图文材料(图甲为西马来西亚略图,图乙为西马来西亚橡胶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西马来西亚的橡胶和锡矿产地基本重叠在山麓地带,形成世界驰名的“胶锡地带”。带内不仅盛产橡胶和锡,还集中了马来西亚大部分城镇,人口和国民生产总值在国内均占绝对优势,堪称国家之精华所在。(1)说出该地区中央山脉的走向。锡矿原生于中央山地花岗岩侵入体的接触带,分析锡矿产地现集聚于图中所示地带的原因。(2)判断该地区东、西两侧海岸,哪侧更有利于港口的形成和发展,并说明理由。(3)“胶锡地带”拥有橡胶生长的完美自然条件,据此判断橡胶的生长习性。指出中国海南岛橡胶种植区与之相比有何不利气象条件?解析:第(1)题,依据河流发源于山地,可判断山脉的走向;注意题中关键信息:锡矿原生于“花岗岩侵入体”,现集聚于“山麓”,则必然经历了上层岩体的剥蚀与矿体的搬运、堆积过程。第(2)题,港口建设要考虑停泊条件,而能避风的港湾是船只停泊的基础,故曲折、风力小的海岸有利于港口建设;另外港口建设还受社会经济条件影响。第(3)题,既然该地有橡胶生长的完美自然条件,则以该地的自然条件来分析橡胶生长习性即可。答案:(1)南北走向。锡矿原生于中央山地花岗岩侵入体的接触带,矿体经风化剥蚀,由河流冲刷携带至下游。在山麓地带,因坡度骤然变缓,水流携带能力减弱,锡矿因密度大较早沉积下来,而形成一批富集的矿区。(2)西侧海岸。理由:西侧海岸受两侧陆地阻挡,风力较小(或东侧海岸冬半年受东北风影响大); 西侧海岸线更为曲折;西海岸工农业发达,城市、人口密集,货流量大;地处国际航运通道。(3)喜高温、高湿、静风、土层深厚肥沃而湿润、排水良好。台风、热量不足。16(2014年杭州模拟)下图为世界局部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1)说出mn段引水路线的流向并说明判断依据。(2)调水工程使用一段时期后,沿线地区土地出现了盐碱化现象,请分析原因。(3)简述该地成为主要瓜果产区的区位优势。解析:第(1)题,依据图中年等降水量线可判断北部水资源多于南部,则自然要从北部向南部调水。第(2)题,盐碱化现象的出现一般要有两个条件:地下水位上升和蒸发旺盛;调水工程沿线由于下渗量增加而使地下水位上升,南部地区由于灌溉过多而使地下水位上升;该地纬度较低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