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单元学习总结课件 岳麓版必修3.ppt_第1页
创新设计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单元学习总结课件 岳麓版必修3.ppt_第2页
创新设计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单元学习总结课件 岳麓版必修3.ppt_第3页
创新设计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单元学习总结课件 岳麓版必修3.ppt_第4页
创新设计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单元学习总结课件 岳麓版必修3.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单元学习总结 线索归纳思维整合横向 纵向 竖向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源远流长 蓄积深厚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它对中国社会 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影响深远 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同时 它也是世界文明史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1 春秋战国 1 地位 儒学创立和发展时期 儒家由孔子创立 经孟子 荀子的总结和改造 其体系更加完善 但未受到统治者的重视 2 原因 儒家在政治上主张 仁 仁政 民贵君轻 恢复周礼 经济上主张减轻赋税等 虽有一定的进步性 但在战乱纷争的时代 其主张无助于实现统一 不适应激烈的社会变革 必然受到统治者的冷落 2 秦朝 1 地位 以法家思想为指导思想 焚书坑儒 儒家思想遭到沉重打击 2 原因 秦朝时期 儒生依然遵循旧的思想主张 非议郡县制 以古非今 站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对立面 不仅不能为封建统治者服务 而且落后于形势的发展 遭受压制在情理之中 3 西汉 1 地位 汉武帝独尊儒术 兴办太学 使儒家思想渐成正统 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 2 原因 汉武帝时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发展 增加了 君权神授 和 大一统 等思想内容 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 不仅为封建专制政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而且为政治上的统一奠定了思想基础 因而获得 独尊 地位 4 魏晋至隋唐 1 地位 儒学正统地位受冲击 2 原因 长期的社会动荡及生活的苦难 儒学已无法有效控制人心 在道教与佛教思想传播冲击下 儒学发展受到冲击 另一方面儒学家吸收融合佛教 道教思想 使儒学思想得到丰富和更新 5 宋明时期 1 地位 儒学转型与成熟时期 逐渐成为官方哲学 2 原因 宋代 程朱理学的形成标志着封建伦理体系形成 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 明初理学官学化 成为八股取士的唯一学术依据 陆王心学标志着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 6 明清时期 1 地位 对儒学的继承和批判时期 出现反专制 蒙昧 倡导经世致用的早期启蒙思潮 2 原因 明清时期统治者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商品经济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而政府的传统政策是重农抑商 统治者采取八股取士的政策来压制人的个性发展 学会解题体验高考真题 案例 技巧 例题 2014 新课标全国卷 秦朝法律规定 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 私拿亲子财物无罪 西晋时规定 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 这一变化表明 西晋时 a 养子亲子权利相同b 血缘亲情逐渐淡化c 宗族利益受到保护d 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审题思路第一步 审题干一明考点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二抓关键 材料中养子在家庭中的地位提高 对养子的认可 第二步 析选项 答案d 变式训练1 2013 重庆文综 t1 我国古代有一位学者 运用阴阳五行 天人合一 的理论 为君主专制统治提供了 天命攸 所 归 的神学依据 该学者应该是 a 韩非子b 孟子c 董仲舒d 朱熹 解析本题考查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内容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董仲舒的思想 解题关键是抓住 阴阳五行 天人合一 为君主专制 的神学依据 等信息 董仲舒的思想吸收阴阳五行 法家等思想 其主张有君权神授 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 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提供了理论基础 答案c 2 2013 福建文综 t14 春秋繁露 曰 大富则骄 大贫则忧 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 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 以此为度而调均之 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 故易治也 在此 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是 a 上下相安利国益民b 强制去富以抑其骄c 竭力济贫以抚其忧d 劫富济贫以均贫富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材料的准确解读能力 试题虽然引用了董仲舒在 春秋繁露 中的言论 却不是单纯考查这些言论的主要内容 而是由这些观点升华而来的治国理念 董仲舒阐述了社会因贫富不均会产生不利于统治的政治问题 并且由此提出了统治者应该有所作为 通过政策调剂而使 上下相安 易于统治 据此可见 董仲舒所持的治国理念只有a项符合题意 其他选项均为解决上述社会问题的政策措施 而非统治理念 故排除 答案a 3 2013 广东文综 t14 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 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 但 不识一个字 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 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 这位思想家可能是 a 孔子b 董仲舒c 朱熹d 陆九渊 解析本题考查宋明理学 考查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抓住关键词 明理 仁义 关键是 明理 一词 说明理学已经产生 则a b两项可排除 而朱熹主张格物致知 主张通过外在手段明理 而材料反对这一做法的 因而选d项 答案d 材料型选择题的解题技巧文字型材料选择题是新情境试题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 要求考生进行判断 论证或者评价 解答此类试题一般的要求是 1 读懂材料的核心思想 这是解答此类试题的第一步 也是关键一步 中国古代史的选择题一般采取文言文的形式出现 很多考生不解其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