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探究】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1地球与地图高效题组演练 湘教版必修1(1).doc_第1页
【优化探究】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1地球与地图高效题组演练 湘教版必修1(1).doc_第2页
【优化探究】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1地球与地图高效题组演练 湘教版必修1(1).doc_第3页
【优化探究】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1地球与地图高效题组演练 湘教版必修1(1).doc_第4页
【优化探究】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1地球与地图高效题组演练 湘教版必修1(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优化探究】201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1地球与地图高效题组演练 湘教版必修1 (2014年长沙四校联考)读地球经纬网示意图,回答12题。1图中各点位于北半球、西半球的是()a、b、c、 d、2图中点位于点的()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解析:第1题,由经线为放射状直线,纬线为同心圆,可知圆心为极点,同时由地球自转方向箭头,可知“北逆南顺”,即左图是北极上空俯视图,右图为南极上空俯视图;并且左图由0到180顺着自转方向的经度为东经,所以符合要求。第2题,判定两地的经纬度,把两地转绘到同一经纬网图上,是判断两地方向的最好方法。图中点位于北半球,0经线以东;点位于南半球,0经线以西,a项正确。答案:1.b2.a(2014年福建质检)读图1、图2,完成下题。3图示信息表明()a甲岛位于乙岛的东南方向b图1的比例尺比图2小c城市均分布在河口三角洲d公路走向多受河流影响解析:由图可知,如果同在18(南纬或北纬18)纬线长度相等,选取经度1的纬线长度,实际距离一样,而图上距离图1较图2短,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则图1的比例尺较图2小。答案:b(2014年南京模拟)读某地等高线图,完成45题。4对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处的海拔可能为500米或400米b乙处可能有河流发育c丙处设火情瞭望台可通视全区域d丁处宜建居民区5图中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a400米 b500米c600米 d700米解析:第4题,读图可知,图示等高距为100米,甲处与相邻等高线不重合,可能与相邻的等高线相等,即可能为500米或400米。乙处为山脊,不可能有河流发育。丙处地势较低,不可能通视全区域。丁处位于山脊,不宜建居民区。第5题,根据图示等高线分布特点知,地介于800900米之间,介于200300米之间,根据交叉相减的方法知两地的高度差介于500700米之间,据此可以得出该题的答案。答案:4.a5.c6(2014年福州模拟)读某地局部不完整信息的假想等高线图(单位:米),图中a、c两地为城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中信息说出该地地形的主要类型并简述判断理由。(2)依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说明甲、乙两村所处位置的相同点。(3)某中学两组同学进行登山比赛,分别沿l、p线路攀登狮山和虎山。有人建议将出发点设在丙点,你认为是否合理,并简述理由。(4)c城镇资源丰富,如果想在a、c两城镇之间兴建公路,把c地的资源运到a地加工出口,请在图中用“”符号,画出你认为合理的线路,并说明理由。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知图示大部分地区海拔在2001 000米之间,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等高线比较密集,地势起伏明显。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两村海拔高度介于200400米之间,并且都位于河流流出山口处,地跨河流两岸。第(3)题,此题为开放性题目,回答时要言之有理有据。第(4)题,选线时要注意路程的长短和坡度大小。答案:(1)低山丘陵。海拔大多在2001 000 m之间,地势起伏明显。(2)海拔高度在200400 m之间;山谷出口处;有河流流过;跨河分布。(3)此题为开放性试题,以下为两组答案:a:合理。理由:两条路线的水平距离和相对高度(或海拔)相近。b:不合理。理由:l线路中狮山的等高线比p线路中虎山的等高线密集,说明该线路的坡度较陡,攀登难度较大;l线路的实际路程略长于p线路(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4)(线路应穿过ac之间坡度较小的地区)理由:避开不利的地形(坡度陡的地形);线路较短;连接更多城镇。一、选择题读“经纬网图”,回答12题。1设a、b两地和b、c两地之间的最短距离分别为l1和l2,则()al1和l2相等bl1约为l2的一半cl1约为l2的1.5倍 dl1约为l2的两倍2若飞机从图中b点飞往c点,沿最短航线飞行,合理的方向是()a一直向东 b一直向西c向东南东东北 d先向正南,再往正北解析:第1题,ab位于同一条经线上,相差60个纬度,长度约为6 660 km,bc位于60s,相差180,最短航线经过南极点,跨60个纬度,长度约为6 660 km,故选a项。第2题,从b到c点的最短航线应经南极点上空,其飞行方向应为先正南,再正北。答案:1.a2.d右图表示地球局部经纬网,图中三条纵线表示经线,三条横线表示纬线,a、b相交于点o。读图完成34题。3如果图中的经纬度差都是5,则()a图中四个方块所表示的面积一定相等b图中的三条纬线和三条经线的长度一定都相等c图中的三条经线长度一定相等d图中o点一定在南北回归线之间4如果纬线b刚好是北温带和热带的分界线,则在o点上空俯视,所见的地球可能为下图中的()解析:第3题,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纬线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因此a、b选项错,c项正确;从图中无法确定o点一定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第4题,根据题意可知b为北回归线,则在o点上空俯视地球的可能是a图。b图是在赤道正上方看地球,c、d是在极点正上方看地球。答案:3.c4.a(2014年西安联考)2013年春节时,某地一群旅游爱好者到我国南方某地旅游。下图为他们到达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50米。完成56题。5图中山地e的最大海拔可能为()a451米 b449米c399米 d439米6站在海边b处,肯定可以看到的位置是()aabc cdde解析:第5题,据图分析可知,图中b所在等高线为海岸线,其海拔为0米,此图等高距为50米,由此可推知e处的海拔在400450米之间。第6题,由b处向a处看时,被中间山脊所遮挡,看e处时,先是陡坡后是缓坡,属于凸形坡,无法到e、d处。答案:5.b6.b(2014年山西六校调研)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图(单位:米)。读图回答78题。7图幅范围内的最大高差h可能为()a1 000米h1 500米b1 000米h1 100米c1 400米h1 500米d1 500米h2 000米8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上图中沿30纬线从106.5经线至107经线的地形剖面的是()ab cd解析:第7题,由图可知,图中北部的1 000米闭合等值线以内还有一条闭合等值线,结合等高线分布特点可知,该等值线数值为1 500,故最高海拔小于2 000米大于1 500米,结合图示可知最低海拔小于500米大于0米。第8题,结合等高线地形图可知30纬线上经度106.5处海拔低于500米,排除b、d两项;106.5经线至107经线间距离相差约为0.5111cos 3048千米,排除a项;根据沿此剖面线海拔的变化情况可知c项正确。答案:7.d8.c下图是大陆上某地区的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图中灰色区域为河流,图示区域内水平岩层被河流侵蚀切割。据此回答910题。9沿aa一线绘制剖面,则下面的剖面图与之相符的是()10图中d、e两点的相对高度可能是()a650米 b400米c380米 d480米解析:第9题,图中沿aa一线的等高线数值先减小再增大,由此可以判断,沿aa一线绘制的地形剖面应该与c剖面图相符。第10题,由图可以判断出相邻两条等高线的等高距为100米,所以d点的海拔大于1 500米、小于1 600米,e点的海拔大于1 000米、小于1 100米,因此两点的高差大于400米、小于600米。答案:9.c10.d下图为“等高线图”,已知等高距为25米,ab为一空中索道。读图完成1112题。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b两点相对高度可能为25米b图中索道上行方向为由西南向东北ca处坡面径流的方向是西北dd处可能形成瀑布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b、e三地中,b处是建火情瞭望哨最佳地点b若要在b或e附近选一处建寺庙,b比e更合适cb处是欣赏瀑布比较理想的地点d若图示区域将可能发生泥石流,正在欣赏瀑布的游客应往南逃走解析:第11题,a、b两点相对高度范围为2575米;图中索道a点较b点低,ab为上行方向;a处坡面径流沿与a处等高线垂直方向流向东南;d处断崖对应山脊,不会形成瀑布。第12题,c处可能形成瀑布,b处欣赏不理想;游客逃生应沿谷地坡面向高处跑;寺庙应建在谷地,e处更合适;b处为一山脊,建瞭望哨较适宜。答案:11.b12.a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据此回答1314题。13该地丘陵的主体走向为()a西北东南走向 b东西走向c西南东北走向 d南北走向14该地为发展旅游业,欲在某山峰处建一座“望江楼”,最合适的地点是()a甲b乙 c丙d丁解析:第13题,丘陵的主体走向即山脊的走向,据图并结合指向标即可判断出结论。第14题,结合“望江楼”所需的山顶位置及其等高线的通视要求进行判断。答案:13.c14.a二、综合题15(2014年西安模拟)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描述图示区域内的地形、地势特征。(2)说出ab河段的河流流向。(3)当地拟修建一座水库,其水坝坝顶的海拔为500米,水库坝址有a处和b处两个选择方案。请选择其中一个方案,并简述其主要的利与弊。(4)甲、乙、丙、丁四个村镇中,哪一处发生滑坡的可能性最高?请说明主要原因。(5)从自然条件的角度,说明甲处成为该区域中心城镇的主要原因。解析:第(1)题,结合图中等高线数值的大小及其变化特点可描述出其地形、地势特点。第(2)题,首先根据图中的指向标确定出图示区域的方位,然后再判断ab河段的流向。第(3)题,可从库区面积、蓄水量大小、淹没土地多少、工程量大小和人口迁移规模等方面进行分析。第(4)题,滑坡多发生于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的地区。第(5)题,甲处成为中心城镇的主要原因与地形、水运和水源等条件有关。答案:(1)图示区域属盆地地形,高度变化较大,海拔大致在3001 500米之间;地势是四周高,中间低。(2)先由北向南,再向东南。(3)a方案:库区面积和蓄水量小,淹没土地少,工程量小,人口迁移规模小。b方案:库区面积和蓄水量大,淹没土地多,工程量大,人口迁移规模大。(4)丁处。原因:丁处附近等高线密集,山体坡度较陡,发生滑坡的可能性大。(5)地势平坦开阔,有利于城镇的建设和发展;位于河流交汇处,水陆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城镇供水方便。16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依据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描述该地区地形的基本特征。(2)与b河相比,说明a河水文特征及其成因。(3)概括图中居民点的分布特征。解析: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