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与扬州园林的差异分析.doc_第1页
苏州园林与扬州园林的差异分析.doc_第2页
苏州园林与扬州园林的差异分析.doc_第3页
苏州园林与扬州园林的差异分析.doc_第4页
苏州园林与扬州园林的差异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苏州园林与扬州园林的差异 院 系: 文化创意学院 班 级: 文管1101 姓 名: 丁晓 指导老师: 陈 栋_ 二0一三年十一月1、 引言2、 苏州园林与扬州园林的差异2.1特色差异 2.1.1扬州园林的特色富丽、明朗、奢华2.1.2苏州园林的特色淡雅、含蓄、朴素2.2分布形式差异2.3建筑空间差异3、 苏州园林与扬州园林差异性原因3.1园主身份的不同3.2文化的不同3.3自然条件4、 结语81、 引言扬州园林与苏州园林都是江南私家园林的代表,两者在很多地方都有着相似之处,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主要体现在特色、分布形式以及建筑空间等几个方面。苏州园林吸收了江南园林的精华,以其精雕细琢2.1.2苏州园林的特色淡雅、含蓄、朴素的设计,折射出中国文化中取法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深邃意境。而扬州园林则较为独特,它的风格介于北方皇家园林与南方私家园林之间:既具有皇家园林金碧辉煌、高大壮丽的特色,又有大量江南园林中的建筑小品,自成一种风格。2、 苏州园林与扬州园林的差异2.1特色的差异扬州园林因盐商巨贾结而为园,就不可避免地表现出那个阶层的喜好。呈现出园林色彩艳、多富贵气的特点。而这与苏州园林所显出的雅朴、不尚高大的风格大相径庭。 2.1.1扬州园林的特色富丽、明朗、奢华 扬州自古以来就是繁荣的城市,历史上曾经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方。正是由于富饶的物质基础,从而为扬州文化艺术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尤其是造园主大都是富商,他们为了炫耀富有,一味追求高敞华丽。从一些记载看,扬州园林的整体色彩与苏州园林的色彩有所不同,苏州园林往往追求的是黑、白、灰,而扬州园林更多的是追求金碧辉煌。它融南、北园林之特色,兼南、北之长而独树一格。 2.1.2苏州园林的特色淡雅、含蓄、朴素苏州园林有近千处,主要集中在苏州城内,以城西北的观前与阊门之间为最多。苏州园林自然、含蓄、淡雅、清秀,追求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与传统山水画有异曲同工之妙,充分体现了我国造园艺术的民族风格,集中表现了江南园林建筑艺术的精华。正如刘敦桢先生在苏州古典园林中所言:“园林建筑的色彩。多用大片粉墙为基调,配以黑灰色的瓦顶,栗壳色的梁柱、栏杆、挂落,内部装修则多用淡褐色或木纹本色,衬以白墙与水磨砖所制成灰色门框窗框,组成比较素净明快的色彩。”苏州的留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中部景区建筑色彩朴素淡雅能与以山石、花木、水池所构成的环境统一协调,并给人以幽雅宁静的感觉。苏州园林的美还表现在含蓄和曲折上,中国传统艺术讲究含蓄。苏州园林在造景上有一种处理手法叫抑景,好的景色往往藏在后头。通过“欲扬先抑。欲露先藏”的手法,体现“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意境。拙政园的园门是邸宅备弄的巷门。经长长的夹道而进入腰门,迎面一座小型黄石假山犹如屏障,使园景一览无余。山后小池一泓,渡桥过池或循廊绕池便转入豁然开朗的主景区,大小空间转换、开合对比、曲折含蓄完整地体现了苏州园林的特色。苏州园林的主人都有这样一个特点,含蓄而不张扬,园林的正门建造得朴素且普通。具有幽静淡雅的风格,散发浓厚但又朴素的江南乡土气息。2.2分布形式的差异扬州园林和苏州园林在分布上也有着很大的差别。扬州园林有着明显的结集成群的特点。这与苏州私园或藏深巷,或偏一隅,以散落的方式分布在市井、郊野有很大的不同。扬州园林主要集中在新城的东关街、花园巷和西北郊的保障河一带,如九峰园、乔式东园、秦氏意园、小玲珑山馆园林群均建在东关街、花园巷等一些繁华地段一带,而象东园、卞园、冶春园、悠园等都围绕保障河而建。这种园林群的出现,从一方面反映出扬州经济的繁荣。另一个方面是反映出扬州盐商一味追求炫耀富有、附庸风雅。苏州园林与扬州园林在分布形式上有所不同。苏州园林本是官宦文人之园,他们大都仕途还乡而购田宅、建园墅以自娱,这些园林大都散布于市井、郊野城市中,更多的是追求“静”、“小”,主要体现内敛”的性格,例如众所周知的拙政园、狮子林、留园散布于城东和城西外。在近郊还散布着不少别墅园,如太平山的高义园、虎丘的拥翠山庄,还有同里镇中的退思园。这些园林与扬州园林的高敞华丽截然相反,其以小的实景,追求大的意境,强调“含蕴中见深意”,同时也体现出江南文人骨子里,这种“内向”型的分布形式在某种程度上恰好反映了官宦文人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2.3建筑空间的差异扬州的诸多住宅、园林多由高墙围合,构成了扬州地区街道空间的主要特征。何园全园楼阁亭台连成一气,是一个割不断的整体。全园景色,因而分成上下两个层次,转换成前后左右四面,把每一个景点由不同的角度,转换成近景、远景、实景、借景和仰视、鸟瞰诸般景观,实在是建筑何园的匠师们的高超之处。就园林本身而言,扬州园林建筑空间的体量有过大之嫌,最为典型的就是个园,其北面的抱山楼体量之大似乎已盖过园林的山水环境。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作为大商人的园主人需要在园林中进行广泛的社交活动。同时也要利用大体量的建筑物显示排场,满足其争奇斗富的心理。苏州园林多采用庭院式的建筑风格,如留园园中分四个景区:中部以山池为中心,风景明净清幽;东部则厅堂宏丽轩敞,重楼叠阁;西部是土山枫林,景色天然清秀;北部是田园风采。全园建筑布局结构严谨,尤以建筑空间处理得当而居苏州园林之冠。留园精湛丰富的空间处理,独创一格、收放自然的精湛建筑艺术而享有盛名。层层相属的建筑群组,变化无穷的建筑空间。藏露互引,疏密有致、虚实相问、旷奥自如,令人叹为观止。另外,苏州园林中经常采用定观与静观相结合的组景设计的空间处理手法,如网师园中每一个画面上有一处点景的建筑物的同时也是驻足观景的佳境,比如濯缨水阁、月到风来亭、竹外一枝轩等,同时沿水池一周的回游路线又是绝好的游动观赏线。把全部风景画面串缀为连续展开的长卷。这种动静相结合的设计手法是苏州园林空间形式的独到之处。3、 苏州园林与扬州园林差异性原因3.1园主身份的不同扬州园林的主人以富商为多。他们除拥有巨额的商业利润所得的物质财富外。还往往利用银子捐得一个空头的官衔。以显耀其身份。因而表现在园林的设计和构建上与官僚地主的文人园林有些不同。最明显之处。便是一味追求豪华借以炫耀富有,附庸风雅。在园林的总体面貌上。在构筑物的尺度和材料的品类上。往往追求高敞华丽。建筑用的木材,佳者选用名贵的楠木:楼层铺以方砖,地面除用鹅石花街外,院中还有铺用大理石的。室内装修华丽。除炫耀园主的豪华生活方式外。还含有招待众多宾客作为活动场所之意。与扬州不同的苏州园林的主人则主要是三类人。贬谪、隐逸的官吏、吴中名士,崇尚风雅、修养有素的文人官僚。如拙政园的主人是明正德四年监察御史王献臣,沧浪园的主人是北宋诗人苏舜钦。这些园主人几乎都有着极高的文化修养都是文人出身,并且多是失意、退隐的文人。“城市山林”的高墙深囿,小院庭深,仿佛正是他们远离喧嚣,内向、幽闭的表现。园林正是他们避世远祸、洗涤心志的特殊载体。扬州主要园林的主人及其身份园名 主人姓名 主人性质 历史个园 马氏兄弟 两淮盐商( 原安徽人) 至今约400多年 黄至筠 两淮盐商珍园 李锡珍 盐商静香书屋 徐氏 盐商 至今200多年何园 何芷助 朝廷官员 至今120年 苏州主要园林的主人及其身份园名 主人姓名主人性质 历史狮子林 天如禅师 僧人元至正二年,1342年网师园 史正志南宋侍郎南宋,11741189年沧浪亭 苏舜钦 北宋诗人北宋庆历,1045年拙政园王献臣 御使明正德四年,1509年 32文化的不同画风和学风的不同使扬州园林与苏州园林呈现出不同的特色。首先谈画风对两地园林特色形成的影响。对扬州园林产生重大影响的是“扬州画派”。而“扬州画派”的绘画深受扬州新兴的工商阶层的追捧。反映在园林中,必然会出现非传统、推陈出新的一面。其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扬州个园的“四季假山!。个园的叠石采取分峰用石的手法,创造了象征四季景色的“四季假山”。春山宜游、夏山宜看、秋山宜登、冬山宜居。成为中国古典园林中独一无二的例子。此外,何园的复道楼梯,连接了东园、西园和住宅区,构思巧妙大胆;瘦西湖上的四座园林“卷石洞天、西园曲水、冶春诗舍、倚虹园”互相呼应,彼此联络。有机结合。苏州古称“吴门”。画史上有名的“吴门画派”即源出于此。“吴门画派”上承文人画的衣钵,追求的是那种宁静致远、苍润秀雅的艺术风格,基本上是师古人,依法度。传统大于创新。而色彩淡雅,白墙青瓦,意趣幽远的苏州园林正如吴门画风,讲究传统,温雅平和,文气十足。思想相对开放的盐商与艺术上追求创新的画家一经结合,扬州园林必然走向另一种风格。与画风相近的学风也同样影响着两地园林的特色。它是孕育园林特色及审美趋向的隐性土壤。苏州和扬州在地域上分属于吴学和扬州学,而学术界向有吴学最专扬州学最通的说法。那么反映到两地的园林上,那就是苏州园林恰如吴派的专深,苏州的士子文人、匠工相师在近乎单一的黑白色调里,在一种趋于静态的历史传延中陈陈相袭;扬州园林则恰如扬派的通古博今,兼收并蓄,以南方园林为本。同时还吸取了皇家园林的风格和制式,甚至还把西方的一些建筑样式一并拿来,洋为中用。何园中西式做法的运用更是突出,除住宅区多用之。有欧式壁炉、柏木百叶窗和纹样飞罩等,就是在后花园,其通往水心亭的护栏,也不是用汉白玉或木做,而是用了铸铁护栏,其中匿合壁的手法,让人侧目。33自然条件对园林形态的影响扬州因为地形平坦,土壤干湿得宜气候温暖适中,兼有南北两地的长处。在这样的自然条件下,花木易于生长,夏季多燥热,所以园林中用落叶乔木遮荫很重要。扬州人喜种花,而且是以大片花田的形式种植,这也与江淮平原肥沃的土质为花木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有关。苏州地处富饶的江南农业区,湖荡密布,气候温和湿润,土地肥沃,适合花木的生长,种类繁多,有大量温带常见的树木、花卉和藤萝,可供四季观赏。苏州园林的花木配植以不整形不对称的自然式布置为基本方式,手法不外直接模仿自然。或间接从我国传统的山水画得到启示。花木的姿态和线条以苍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