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高中生物 第三单元 第二讲 课时跟踪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限时:3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细胞呼吸对生命活动意义重大,下面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呼吸必须有水和氧气的参与才能释放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b有叶绿体的细胞叶绿体可以自行合成atp,因此不需要细胞呼吸提供能量c动物细胞呼吸停止便不能合成atp,细胞代谢就此终结d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没有线粒体的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解析:细胞呼吸包括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无氧呼吸不需要氧气;叶绿体产生的atp只用于暗反应c3的还原,所以其他生命活动仍需呼吸作用于提供atp。有些原核生物虽然没有线粒体,但是也能进行有氧呼吸。答案:c2巴斯德发现,利用酵母菌酿酒的时候,如果发酵容器中存在o2,会导致酒精产生停止,这就是所谓的巴斯德效应。直接决定“巴斯德效应”发生与否的反应及其场所是()a酒精o2丙酮酸,细胞质基质b丙酮酸o2co2,线粒体基质cho2h2o,线粒体内膜dh2oo2h,类囊体薄膜解析:“巴斯德效应”的发生是因为发酵容器中存在o2并参与有氧呼吸过程,导致酒精产生停止。而在有氧呼吸过程的第三阶段有o2参与,并与h结合产生h2o,同时释放大量能量。答案:c3(2011海门质检)下列生物的反应式错误的是()a蓝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反应式:co2h2o(ch2o)o2b植物吸收无机盐时消耗atp的反应式:atpadppi能量c酵母菌进行发酵的反应式:c6h12o62c2h5oh2co2能量d马铃薯块茎进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c6h12o62c3h6o3能量解析:蓝藻是原核生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但是没有叶绿体。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马铃薯块茎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答案:a4(2011广州模拟)一科学家比较了两种细菌在其自然栖息地的繁殖速率:一种“居住”在羊的口腔中,一种“居住”在羊的瘤胃中(胃的一部分)。她发现“居住”在羊口腔中的细菌繁殖速率比在瘤胃中的快得多。下面哪种说法能很好地解释这一观察结果()a它们是光能自养细菌,因此在瘤胃中的细菌不能得到足够的光来进行光合作用b在瘤胃中的细菌处于缺氧环境中,而厌氧呼吸释放的能量没有需氧呼吸多c羊口腔比瘤胃里面温暖,所以细菌呼吸作用更旺盛,产生的能量更多d细菌在羊口腔中发生了厌氧呼吸,比需氧呼吸产生的能量更多解析:细菌繁殖要消耗能量,羊的瘤胃内是一个无氧的环境,细菌进行厌氧呼吸,而口腔中有氧,细菌可进行有氧呼吸,厌氧呼吸释放的能量没有需氧呼吸多。答案:b5如图为真核细胞呼吸作用的部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可以在细胞质基质中发生的是b在线粒体中发生的过程是和c过程比过程释放的能量多d人在剧烈运动时产生的co2只来源于过程解析:图中是atp的合成,可发生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是有氧呼吸,表示无氧呼吸,过程较过程氧化分解彻底,释放能量多,人体细胞只有有氧呼吸产生co2。答案:b6下图表示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培养液中,一定时间内酵母菌相关指标与氧气浓度的关系,不正确的有()解析: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微生物,所以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的co2与氧气浓度的关系如图a所示;酵母菌在有氧的条件下大量繁殖,但o2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繁殖速率不再增加;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在有氧的条件下无氧呼吸受到抑制,所以产生的酒精量与o2浓度的关系如图c所示;酵母菌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均能产生atp。答案:d7(2011漳州模拟)从内地到西藏旅游,到达西藏后很多人会出现乏力现象,原因是在缺氧的环境下细胞呼吸作用的方式发生了改变,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无氧呼吸增强,导致内环境乳酸增多、ph略有下降b无氧呼吸增强,导致细胞释放的能量减少c细胞质基质产生的能量增强,线粒体产生的能量减少d由于氧气缺乏,导致第一阶段产生的丙酮酸减少,影响了第二、三阶段的进行解析:无氧呼吸是在细胞质基质内进行的,缺氧时无氧呼吸增强,细胞质基质产生的能量增多;有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丙酮酸的多少与氧气无关,影响第三阶段进行的因素是氧气含量。答案:d8提取鼠肝脏细胞的线粒体为实验材料,向盛有线粒体的试管中注入丙酮酸时,测得氧的消耗量较大;当注入葡萄糖时,测得氧的消耗量几乎为零;同时注入细胞质基质和葡萄糖时,氧消耗量又较大。对上述实验结果的解释错误的是()a线粒体内进行的是丙酮酸彻底分解和消耗氧气生成水的过程b在线粒体内不能完成葡萄糖的酵解,而能完成丙酮酸的分解过程c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是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的,不需要消耗氧气d有氧呼吸中,水的参与和生成都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解析:细胞质基质进行的是有氧呼吸第一阶段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线粒体内进行的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水参与第二阶段的化学反应,而水的生成则发生在第三阶段。答案:d9(2011厦门质检)如图为某同学构建的在晴朗白天植物的有氧呼吸过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催化23的酶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上b产生的8主要用于合成atpc6部分来自叶绿体d3全部释放到大气中解析:从图中可判断18分别是葡萄糖、丙酮酸、co2、h2o、h、o2、h2o、能量。丙酮酸产生co2,属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在线粒体的基质中进行;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仅有40%储存在atp中,其余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在晴朗的白天,植物光合作用很强,不仅要从外界吸收co2,而且植物有氧呼吸产生的co2也通过扩散作用进入叶绿体,参与光合作用。答案:c10(2011烟台质检)人体内氢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代谢转移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合理的是()a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中,水中的h只来自于nh2b在缺氧的情况下,过程中不会发生脱氢反应cm物质是丙酮酸,过程不会发生在线粒体中d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过程发生于线粒体中解析: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是在核糖体上完成的,水中的h来自于氨基和羧基。在缺氧的情况下,无氧呼吸也要在细胞质基质进行过程,产生丙酮酸,也会发生脱氢反应,进一步在细胞质基质产生乳酸。答案:c11呼吸商(rq放出的co2量/吸收的o2量)可作为描述细胞呼吸过程中氧气供应状态的一种指标。右图是酵母菌氧化分解葡萄糖过程中氧分压与呼吸商的关系,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呼吸商越大,细胞有氧呼吸越强,无氧呼吸越弱bb点有氧呼吸强度大于a点c为延长水果的保存时间,最好将氧分压调至c点dc点以后细胞呼吸强度不随氧分压变化而变化解析:只进行有氧呼吸时,呼吸商为1,若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呼吸商大于1,且无氧呼吸比重越大,呼吸商越大。b点有氧呼吸大于a点。c点时,只进行有氧呼吸,有机物消耗量多,不利于水果保存。c点以后呼吸商恒为1,并不表明呼吸强度不再变化。答案:b12按下表设计进行实验。分组后,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810小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实验材料取样处理分组培养液供氧情况适宜浓度酵母菌液50 ml破碎细胞(细胞器完整)甲25 ml75 ml无氧乙25 ml75 ml通氧50 ml未处理丙25 ml75 ml无氧丁25 ml75 ml通氧a.甲组不产生co2而乙组产生b甲组的酒精产量与丙组相同c丁组能量转化与丙组相同d丁组的氧气消耗量大于乙组解析:细胞破碎后细胞质基质丧失,细胞器完整,无氧条件下,由于没有细胞质基质,无法进行无氧呼吸,通氧后,葡萄糖无法分解为丙酮酸,因线粒体不能利用葡萄糖,酵母菌也无法进行有氧呼吸;细胞未处理时,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通氧时进行有氧呼吸,有氧呼吸能量转化率比无氧呼吸能量转化率大,有氧呼吸消耗o2,无氧呼吸不消耗o2。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52分)13(16分)生物体内葡萄糖分解代谢过程的图解如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是_,其产生的部位是_。(2)反应中,必须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的是_,可在人体细胞中进行的是_。(3)苹果贮藏久了,会有酒味产生,其原因是发生了图中_过程;而马铃薯块茎贮藏久了却没有酒味产生,其原因是马铃薯块茎在无氧条件下进行了图中_过程。(4)粮食贮藏过程中有时会发生粮堆湿度增大现象,这是因为_。(5)如果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等量的co2,所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_。解析:图中是细胞呼吸第一阶段,是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分别是两种无氧呼吸类型。图中a是丙酮酸。人体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不会产生酒精。答案:(1)丙酮酸细胞质基质(2)(3)(4)种子在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了水(5)1314(15分)(2011福州模拟)某同学想通过实验来探究某种植物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以下是他的实验方案:(1)选取相同的豌豆幼苗若干株,等分为10组;预先将豌豆幼苗放在25 下,培养4天,使得所有材料都保持相同的生理状态,其相对呼吸速率为10;将培养后的豌豆幼苗再放到不同温度的_环境中培养3 h后,每隔一小时测定一次相对呼吸速率;将测定的结果绘制成曲线图,结果如图所示(最初3小时虚线部分为推测值):(2)实验至7 h,发现有一组豌豆幼苗全部死亡,则该组实验温度最可能是_,原因是_。(3)从上图分析,最接近豌豆幼苗呼吸作用最适温度的是_。(4)从各条曲线的情况综合分析,可以看出,要确定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不仅要考虑该温度下的呼吸作用速率,还要考虑_因素,_的温度才能称为最适温度。(5)与预处理步骤的目的(排除最初生理状态差异的干扰)最接近的是_。a测定苹果中的还原糖之前,将苹果榨成苹果汁b“半叶法”测定光合作用前,将植物饥饿12 hc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正式实验前,进行预实验d标志重捕法估计动物种群密度时,将第一次捕捉到的动物做上标记解析:探究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可采用梯度法,即将变量(温度)设计为等差数列,分别作用于实验对象,然后观察实验对象对此做出的反应,同时实验时应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包括生长状况、光照、时间等。实验结果的分析是实验题的重要一环。本题中,根据对曲线的对比分析,可以确定最适温度,以及不同温度条件下可能出现的结果及引起该结果的原因;预处理步骤的目的是排除生理状态不同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与此最接近的是b,排除机体内原有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答案:(1)无光(2)55 高温使酶失活(3)35 (4)时间能长期维持最快呼吸速率(5)b15(21分)早春季节,农民在水稻播种之前要进行催芽,即先用温水将水稻种子浸泡几小时(非恒温,让其自然变凉),再堆放在一起,并用塑料薄膜覆盖好。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要常掀开薄膜,并经常进行翻种。请根据上面材料回答问题:(1)必须用一定温度的水浸泡的目的是_。(2)经常翻种的目的是为了提供氧气和散热,这是防止_造成烂芽和烂根。(3)为了探究种子萌发时所进行的细胞呼吸类型,请据所给的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实验原理:种子萌发过程中,如只进行有氧呼吸则吸收氧气量和co2释放量相等;如果进行无氧呼吸则只释放co2。.实验材料和用具:萌发的水稻种子、带橡皮塞的玻璃罩2只、100 ml的烧杯4个、2根弯曲的其中带有红色液滴的刻度玻璃管、naoh溶液、蒸馏水、凡士林。.实验方法:按照装置一图将实验材料和用具装好。如想得到预期的实验结论,必须同时设计另一组实验装置即装置二,请指出应如何设计。(在方框内绘出装置二的图示并做好相应标注).完成如下表格,预测实验可能出现的现象及结论。(请描述装置一和二中液滴移动状况)实验现象结论一左移,二不移动_只进行无氧呼吸_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解析:(1)酶在适宜的温度下活性较高,温水浸种可促进种子萌发。(2)在种子催芽过程中,经常翻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自建厂房租房合同协议书
- 液体安检机采购合同范本
- 杉木木材出售协议书模板
- 自愿赔偿协议书模板模板
- 股份退股机制协议书范本
- 童装店合作合同协议范本
- 物业服务摆地摊合同范本
- 离婚夫妻财产保全协议书
- 私人购买安置房合同范本
- 阳台拆迁违建补偿协议书
- 风电变流器市场发展分析及行业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25-2028版
- 少儿健康运动课件
- 中石油物资管理制度
- 环卫公司服务管理制度
- 2025年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 T/SHSOT 009-2023基于皮肤脂质屏障完整性的淋洗类化妆品温和性测试方法
- 2024年广东省阳东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教师岗考试题带答案分析
- 2025房屋租赁合同范本模板
- 物联网安全风险评估-第2篇-洞察阐释
- (高清版)DG∕TJ 08-2166-2015 城市地下综合体设计规范
- 《颈椎骨折护理讲解》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