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学院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调查报告.doc_第1页
环境学院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调查报告.doc_第2页
环境学院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调查报告.doc_第3页
环境学院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调查报告.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调查报告新生步入大学后,面临生活、学习等诸多方面的新环境,很多学生会出现隐性的心理问题,许多学校的调查都发现大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1科学的发现、认识和分析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我们德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以教育部办公厅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为依据,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笔者对兰州交通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的395名大学新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测试,调查分析06级新生的心理状况,提出意见为环境学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1 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兰州交通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2006级新生共395名,男生267人,女生128人。新生入学后两周,发放症状自评量表(SCL90) 400份收回有效问卷373份。12研究方法1.2.1调查法以学院为单位整体抽样调查,填表前给被调查者统一的指导语,并嘱其独立完成。1.2.2调查工具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该量表由10 组症状群组成,每组症状的严重程度分为5 个等级:1 = 无(自觉没有症状); 2 = 轻度(自觉有点症状); 3 = 中度(自觉有症状);4 = 重度(常有症状);5 = 极重(症状频度和强度十分严重),包含了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共九个因子。1.2.3数据统计法以SCL-90中九因子为评定指标,采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13.0),统计结果进行显著性差异检验.2 研究结果2.1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根据量表评分标准,一般认为:当有至少一个因子均分2时有轻度的心理不适;至少有一个因子均分3时有中度的心理困扰,至少有一个因子均分4时,表示有严重的心理障碍。各因子上得分超过这些标准的人数见表1表1 各因子得分超过各标准的人数分布躯体化 强迫 人际敏感 抑郁 焦虑 敌对 恐怖 偏执 精神病性 总均数3-4 0 0 1 0 0 0 0 0 1 22-3 1 17 5 4 4 4 2 3 2 231-2 19 108 67 43 31 29 24 25 29 119由表1我们可以看出:我院新生轻度以上心理问题检出率为30%,达中等严重程度以上为8.6%,达严重程度以上为0.07%。22我院新生与全国青年1822岁健康状况比较表2我院学生n=373各因子得分与全国青年18-22岁常模比较躯体化 强迫 人际敏感 抑郁 焦虑 敌对 恐怖 偏执 精神病性 总均分M1 1.33 1.56 1.69 1.44 1.42 1.48 1.31 1.49 1.34 1.42S1 0.34 0.54 0.49 0.45 0.38 0.42 0.39 0.40 0.58 0.41M2 1.34 1.69 1.76 1.57 1.42 1.50 1.33 1.52 1.36 1.44S2 0.45 0.61 0.67 0.61 0.43 0.53 0.47 0.43 0.60 0.43Z .2484 .8051 .5556 .3834 .4504 .3056 .2953 .3458 .4895 .5523本校新生均分M1本校新生标准差S1全国青年平均分M2全国青年标准差S2 (*p0.01, *p0.01)由表1 和表2可以看出:我院新生和全国青年平均心理健康水平相比,在躯体化和偏执因子上得分略低,但无明显差异;在敌对和人际敏感因子上显著低于全国青年平均水平,而在包括强迫、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和其他这些因子上,我院学生得分仍然偏低,差异不显著(p0.01);在平均分上,我院学生得分也低于后者。这提示这些因子的症状表现比全国青年平均水平低。由表1和表2我们还可以看出:在各因子上我院新生检出率由高至低依次是:强迫、人际敏感、抑郁、偏执、焦虑,而恐怖和躯体化因子检出率相对较低,这与国内其他研究的结果基本一致。各题项得分最高的依次是:“感到要赶快把事情做完”、“忘记性大”、“不能集中精力”、“容易烦恼和激动”、“担心自己的衣饰整齐及仪态的端庄”、“您的感情容易受到伤害”、“感到比不上他人”、“难于作出决定”、“当别人看着您或谈论您时感到不自在”、“感到苦闷”、“您认为应该因为自己的过错而受到惩罚”。3 讨论31我院新生各因子心理健康的分超过全国青年平均水平表3大学新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00.511.522.533.515913172125293337414549535761656973778185899397101105109113117121125躯体化因子强迫症因子人际关系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恐怖因子偏执因子精神因子由表3看出,我院新生躯体化症状20人,占学员总数的5%。该因子主要反映身体不适感,包括心血管、胃肠道、呼吸和其他系统的主诉不适,和头痛、背痛、肌肉酸痛,以及焦虑的其他躯体表现;强迫症状126人,占学院总数的1/3,其中中度强迫症状17人,主要指那些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的无意义的思想、冲动和行为,还有一些比较一般的认知障碍的行为征象也在这一因子中反映;人际关系敏感症状73人,中度人际敏感症状6人。主要指某些个人不自在与自卑感,特别是与其他人相比较时更加突出,在人际交往中的自卑感,心神不安,明显不自在,以及人际交流中的自我意识,消极的期待亦是这方面症状的典型原因;抑郁症状43人,其主要表现为苦闷的情感与心境为代表性症状,还以生活兴趣的减退,动力缺乏,活力丧失等为特征,还反映失望,悲观以及与抑郁相联系的认知和躯体方面的感受,另外,还包括有关死亡的思想和自杀观念;焦虑症状,轻度41人,一般指那些烦躁,坐立不安,神经过敏,紧张以及由此产生的躯体征象,如震颤等,测定游离不定的焦虑及惊恐发作是本因子的主要内容,还包括一项解体感受的;敌对症状,29人轻度,2人中度,主要从三方面来反映敌对的表现:思想、感情及行为。其项目包括厌烦的感觉,摔物,争论直到不可控制的脾气暴发等各方面;恐怖症状,24人轻度,2人中度,恐惧的对象包括出门旅行,空旷场地,人群或公共场所和交通工具。此外,还有反映社交恐怖;偏执症状,因子是围练偏执性思维的基本特征而制订:主要指投射性思维,敌对,猜疑,关系观念,妄想,被动体验和夸大等;精神病性症状,反映各式各样的急性症状和行为,限定不严的精神病性过程的指征。此外,也可以反映精神病性行为的继发征兆和分裂性生活方式的指征。4 研究的建议与策略41要消除偏见,积极人际交往。在人际交往中,不要带着有色眼镜曲解他人的态度,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地认为他人的言谈举止都有敌意,凡是要多从正面去理解,恶意伤害别人的人毕竟是少数,即使是恶意伤害,只要平心气和地加以处理。同时,也不要以自身的好恶取舍他人,要懂得人的兴趣、需要、性格是各不相同的,如果对自己好恶相左的人都看不顺眼而烦恶,则势必会把自己孤立起来而成为孤家寡人。因此一定要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只有这样,他人才能尊重自己、理解自己。 是要热情待人。人与人是平等的,不管他人才智、性格、地位、名声如何,都应该与之热情相处,任何形式的轻视、蔑视、歧视和敌视都是造成敌对状态的温床。只有热情待人、悦纳他人,他人才能热情待己、接纳自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互酬的,因此一定要在人际交往中逐步学会互相包容、互相谅解、互相支持、互相协调,并逐渐习惯和适应这种交际方式,使敌对情绪渐趋淡化。 4.2敢于面对现实,发挥主动性,树立信心。真诚相见,以诚交心。本人必须采取诚心诚意。肝胆相照的态度积极地交友。要相信大多数人是友好的和比较好的,可以信赖的,不应该对朋友,尤其是知心朋友存在偏见和不信任态度。必须明确,交友的目的在于克服偏执心理,寻求友谊和帮助,交流思想感情,消除心理障碍。交往中尽量主动给予知心朋友各种帮助。这有助于以心换心取得对方的信任和巩固友谊。尤其当别人有困难时,更应该鼎力相助,患难中知真情,这样才能取得朋友的信赖和增强友谊。注意交友的心理相容原理。性格、脾气的相似和一致,有助于心理相容,搞好朋友关系。要改变偏执行为,偏执型人格患者首先必须分析自己的非理性观念。经常提醒自己不要陷于敌对心理的漩涡中。事先自我提醒和警告,处世待人时注意纠正,这样会明显减轻敌意心理和强烈的情绪反应。要懂得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基本道理。要学会对那些帮助过你的人说感谢的话,而不要不疼不痒的说一声谢谢,更不能不理不睬。要学会向你认识的所有人微笑。可能开始时你很不习惯,做得不自然,但必须这样做,而且努力去做好。要在生活中学会忍让和有耐心。生活在复杂的在千世中,冲突纠纷和磨擦是难免的,这时必须忍让和克制,不能让敌对的怒火烧得自己晕头转向,肝火旺。主要是用以改变不适当的认知或思考习惯、或行为习惯。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心理方面的治疗,需求助于专业心理治疗人员,若问题较为轻微,可从电话咨询或心理辅导机构得到帮助。4.3接受阳光及运动多接受阳光与运动对于忧郁病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