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0课梨园春秋 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1 了解中国古代戏曲形成的过程 2 能够理解并说明元杂剧成为中国古代戏曲成熟标志的理由 3 了解京剧形成的过程和其艺术特色 认识京剧在中国戏曲中的地位 学习目标 基础知识导学梳理 识记 点拨 重点难点探究理解 深化 探究 随堂达标检测巩固 应用 反馈 栏目索引 1 萌芽 古代带有巫术色彩的仪式活动的 蕴涵着戏曲的萌芽 2 发展 春秋战国以后的宫廷晏乐 杂技百戏具有更多的戏曲元素 唐代宫廷中设有教练歌舞艺人的专门场所 称 表演的歌舞戏有一定情节性 叙事性和戏剧冲突 3 形成 宋代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出现了许多喧闹的集市和专门的娱乐场所 两宋之际 在浙江温州一带流行起一种戏曲 称 形成完备的戏曲形式 答案 基础知识导学梳理 识记 点拨 戏曲的起源 一 傩 梨园 瓦舍 南戏 温馨提示 温馨提示 梨园 创立于唐朝 唐代音乐机构之一 后来 梨园为戏院或戏曲界的别称 梨园弟子 也称梨园子弟 指戏曲演员 1 元杂剧 将诗词 歌唱 对白 音乐 舞蹈等多种表演形式结合起来 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 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代表作家有 关汉卿 王实甫 2 昆曲 明中叶到清中期 是昆曲艺术的鼎盛时期 兴起于江南昆山的昆曲 文词典雅华美 寓意深切 发音吐字讲究格律板眼 昆曲的表演以载歌载舞为主要特色 对京剧 川剧 湘剧 越剧和黄梅戏等众多剧种的形成和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而被誉为 答案 元杂剧与昆曲 二 元杂剧 百戏之祖 国粹 京剧 三 1 背景 明清时期 北京作为政治 经济和文化中心 为满足皇室贵族 官员 商人和广大居民的文化娱乐需要 四方艺人荟萃一堂 争奇斗艳 2 形成 乾隆年间 四大徽班进京 后融合并吸收其他剧种的长处而形成 3 特点 四大行当 艺术手段 唱 念 做 打 表演艺术 象征虚拟 歌舞并重 4 影响 京剧将中国戏曲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被誉称为 在人类文化艺术殿堂上放射着奇光异彩 知识拓展 答案 生 旦 净 丑 国粹 知识拓展 生 旦 净 丑是京剧的四大行当 生主要是男性人物的扮演者 有老生 小生与武生之别 旦主要是女性人物的扮演者 有正旦 花旦 武旦等分支 净俗称花脸 用各种色彩和图案勾勒脸谱以表现其或粗犷豪迈 或阴险毒辣等不同性格 丑一般在鼻梁 两眼之间画一块白粉 属喜剧角色 1 结构图示 方法总结 2 识记方法 戏曲发展的 四大步骤 萌芽 源于原始宗教 傩 完备 宋代 南戏 成熟 元杂剧 高峰 京剧 返回 重点难点探究理解 深化 探究 主题京剧的形成与发展 史料探究 1 京剧形成的主要因素材料徽调 汉戏 昆曲 秦腔等经过五六十年的相互交流 融合 产生了声腔 剧目 表演都独具一格的新剧种 京剧 200多年来 随着时代的发展 京剧不断地发生变革 更加丰富多彩 问题 结合材料分析京剧最终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重点难点探究理解 深化 探究 答案 答案因素 1 清代的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 经济 文化中心 戏曲舞台十分活跃 徽剧 汉剧等融合为京剧的形成提供了舞台 2 封建政府的推动 皇室贵族喜好京剧艺术 3 广大艺人 博采众长 广泛吸收其他剧种的长处 逐渐形成了京剧 4 社会发展 人民大众文化娱乐的需要 答案 2 京剧的特点及其发扬材料京剧是中国文化的 国粹 之一 2008年 智斗 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 等经典唱段正式进入中小学课堂 体现了对 京剧 这一 国粹 的保护和传承 问题 京剧为什么被称为 国粹 你认为应该怎样使京剧艺术发扬光大 答案 1 原因 它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京剧经过历代艺人的千锤百炼 吸取了众多地方戏曲的精华 是中国戏曲艺术 更广泛地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 它被梅兰芳等人传播到世界很多国家 并被世界人民所认可和瞩目 所以把京剧称为 国粹 引申说是中国戏曲艺术的总代表 2 发扬 京剧是 国粹 国家应该加以保护和大力倡导 注意吸取传统京剧艺术的精华 京剧的发展应注意与时俱进 推陈出新 史论总结 影响中国古代戏曲产生发展的因素1 宗教 政治 经济因素 1 宗教 中国古代戏曲起源于一些带有巫术色彩的活动 后来在国家祭祀和礼仪活动中也采用类似的形式 2 政治 戏曲的传播在很多情况下与政治密切相关 比如元代杂剧 就是由于元统治者轻视知识分子 致使仕途无门的文人专注于戏曲创作而出现的 3 经济 在宋代以后 南戏 元杂剧发展的根本条件就是城市经济发展 市民阶层队伍壮大 他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增加 2 文化因素 1 知识群体队伍的壮大 无论是知识分子 还是民间艺人 无论是古代戏曲的创造者 还是表演者 正是由于他们的贡献 戏曲艺术才得以发展成熟 2 其他文化形式的影响 南戏吸收了宋词的曲调和唐宋乐曲的成分 元杂剧将诗词 歌唱 对白 音乐 舞蹈等艺术形式结合起来 3 京剧的形成 是地方戏曲与北京语言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总之 中国古代戏曲的发展 前期是以政治因素为主 后期则以经济因素为主 而知识群体则自始至终都起了重要作用 返回 1 下图物品在当时的用途不可能是 a 驱魔b 娱神c 避邪消灾d 戏剧的道具 解析答案 随堂达标检测 1 2 3 4 5 6 解析上图是傩戏面具 当时人们为避邪消灾 戴着面具 口呼 傩傩 之声 以惊吓 驱逐恶魔 这种仪式只是古代戏曲的萌芽 当时还没有产生戏剧 不可能作为戏剧的道具 d 2 下列关于南戏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南戏是随着宋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形成的b 南戏主要在宫廷内流行c 南戏主要在浙江温州一带流行d 南戏表达劳动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答案 1 2 3 4 5 6 b 3 宋元时期 话本 杂剧的出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其流行主要是适应了下列哪一社会阶层的需要 a 官僚b 市民c 皇族d 农民解析宋元时期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 商业和城市的繁荣使市民阶层队伍壮大 适应城市发展的世俗文学也随之兴起 如话本 杂剧等 它丰富了市民的精神生活 b 解析答案 1 2 3 4 5 6 4 乾隆时期 北京百姓 所好唯秦声 罗 弋 厌听吴骚 闻歌昆曲 辄哄然散去 的原因是 a 百姓与士大夫有矛盾b 朝廷扬 雅部 而抑 花部 c 秦声 罗 弋比昆曲好听d 昆曲脱离广大民众解析百姓不喜欢昆曲的主要原因是其脱离民众 无法满足民众的精神需求 解析答案 1 2 3 4 5 6 d 5 饮酒仰脸要翻手 喝茶平饮微低头 丑角总要多出相 其他人物要遮口 下列与这句艺术谚语有关的是 a 汉赋b 宋词c 京剧d 传奇解析从材料中的 丑角 关键词 并结合对京剧的理解和认识可以判断 c 解析答案 1 2 3 4 5 6 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为了适应戏曲剧情和表演的需要 京剧吸收了中国戏曲的传统角色划分 依照不同类型人物的年龄 性别 身份与性格特征 从脸谱 服装 唱腔等方面将演员划分为生 旦 净 丑四类 称为四大行当 材料二 四大徽班 为三庆班 四喜班 和春班 春台班 俱为徽调著名戏班 据载 三庆班于1790年进京为乾隆帝祝寿 后受乾隆帝所宠爱 因为臣下有所议论 道光帝将他们驱逐出宫 徽班从此在北京民间继续演出 广受欢迎 请回答 1 阅读材料一 指出京剧人物类型与明清小说的关系 1 2 3 4 5 6 解析答案 解析注意舞台艺术必须有剧本 由此来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答案京剧的人物造型 故事情节有很多取材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民爆企业安全员培训课件
- 民法总则相关课件
- 初中生中考试题及答案
- 财务室职责考试题及答案
- 广州:新质生产力发展探析
- 民族风少女课件教学
- 网络热词新质生产力解析
- 新华社新质生产力要素
- 《统计学-SPSS和Excel实现》(第9版)课件 第6章 假设检验
- 新质生产力十问十答
- 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处理
- 铁路货运信息化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 中建八局《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口袋书~基础、主体结构、装饰分册》
- 智能矿山技术在硬岩铀矿山的应用实例与挑战
- 畜禽疫病防控技术课件教学
- 2025静脉输液规范
- 大学英语 专升本 课件 第十节 定语从句
- 瑜伽急救知识培训课件
- 2《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课件【知识精研】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 切口妊娠介入治疗
- 2024年高校红十字应急救护大赛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