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写作 记叙的线索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和理解记叙文的线索及其重要性。2.学会抓线索写作记叙文的方法,提高学生习作水平。3.增强学生根据题目合理选取线索来布局文章结构、表现主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热爱生活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1.掌握文章线索作用2.掌握关于文章线索题型的解题方法。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如果说记叙文是一条光彩夺目的珍珠项链,那么素材就是珍珠,而线索就是串起珍珠的金缕银线。离开了线索,素材再熠熠闪光,也只能七零八落、散乱无序,不能成为一件珍品。所以写好记叙文,抓住线索是关键。指导:什么是线索线索是贯穿全文、将材料串连起来的一条主线,是贯穿在整篇文章中的情节脉络,以及作者表现在文章中的思想感情的起伏变化。它的作用就像链条一样,串联起文章中的全部人、事、景、物,它把文章的各个部分联结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有机体,即一线串珠法。如果说丰富而生动的材料是一颗颗珍珠,那么线索就是将这些珍珠串连起来的一条线。因此,线索确定得恰当,会使文章内容多而不乱,全篇浑然一体。我们在写记叙文的时候,常常觉得自己选择的材料还挺精彩的,但写出来以后却觉得杂乱散漫,其原因往往就是未能给全文确定一条合理、清晰的线索。如果线索不清,文章必然杂乱无章。可见,在记叙文中确立线索是多么重要。记叙文线索的分类1.选取记叙文线索的方法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以一个具体的事物为线索。“一物”是指作品中所描绘的具体物件。有些文章往往是以一个具体的实物贯穿全文,将各种人或事都集中到它的周围,以此来展开故事情节。例如牛汉的我的第一本书,以“第一本书”为线索,回忆了“我”儿时上学的乐趣、同学的友谊,也表现了生活的艰辛和人间的温情。如羚羊木雕一文的故事情节是围绕“羚羊木雕”展开的。“羚羊木雕”在文章结构、实现主题、塑造人物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一物”还指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如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其中的“花儿落了”一语双关,既指爸爸栽植的花花草草,也指爸爸的生命。(2)以人物为线索。有的记叙文,按人物动作行为的变化、思想性格的发展、人生历程的见闻来组织材料,把人物作为文章的线索。如胡适的我的母亲,以“母亲”为线索,记叙了“我”的童年、少年时代,母亲对“我”影响较大的几件事。如最后一课一文,“我”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我”在村公所外看布告到教室后发现教室情况不同寻常,上课时明白了事情的原委。(3)以事件为线索。情节通常包括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几部分,有些文章事件本身便是线索。如莫怀戚的散步,以“散步”为线索,展现了在那个来得有些迟的春天,“我们”一家人无限温馨的画面。如皇帝的新装一文情节发展的线索是:皇帝“爱新装做新装看新装穿新装展新装”。(4)以情感的发展变化为线索。如鲁迅的藤野先生,就暗含了一条作者思想感情变化的线索,作者写东京“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写赴仙台途中对日暮里和水户的深刻印象,写仙台医专日本“爱国青年”寻衅和看电影事件,写弃医从文,都是围绕这条线索来组织材料的。又如生命生命一文,该文以“我”对蜜蜂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厌烦地赶走没有耐心地拍打内疚地观察由衷地敬佩。再如阿长与山海经一文,“我”对阿长的感情是:憎恶、讨厌敬重、爱戴。(5)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如伟大的悲剧是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记叙了斯科特和他的队员悲壮的失败以及覆灭。伟大的悲剧的线索的语言标志是:1912年1月16日这一天1月18日2月17日夜里1点钟3月2日一天中午3月21日3月29日。(6)以空间的变换为线索。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题目“从到”就可以看出文章所写之人、所叙之事是以地点的转移来组织材料的。像这样以由一个地点到另外一个地点的转移为线索来写出人物的见闻和感受的文章很多,文中人物活动的空间很大,地点的转换很具体而且明显,至少变换的地点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如登上地球之巅中登山运动员的行踪是:在8500米以上的冰雪世界里第二台阶处在“死亡地带”的高度上8830米左右的地方峰顶。像这样的是通过时空的推移来组织材料的,由于地点的转变是靠任务活动来实现的,所以,往往这类文章的线索又叫“以人物活动为线索”或“任务行踪为线索”。2.线索是构造艺术作品的一种艺术手段,为了作品结构的完整统一,一篇作品的主要线索只能一个,并且应贯穿始终。实际上,除了抒情作品和一些内容、情节极其简单的叙事作品外,很多作品都不只有一条线索,而是灵活、巧妙地运用多重线索。我们常常把只有一条线索的作品,称为单线,如朱自清的背影;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线索的作品,称为复线,如鲁迅的藤野先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线索的作品中,主要的线索一般只有一条,叫做主线,其余叫副线是围绕主线展开并服务于主线,副线可以贯穿全文,也可以局部点缀。线索除了主线和副线的区别外,还有明线和暗线之分。明线一般是指呈现于文章情节发展表面的线索,读者往往很容易能从文章中直接找出来;暗线则是隐藏在情节发展内部的线索,往往要通过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才能得出。如藤野先生一文就有明暗两条线索:一条是鲁迅先生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属于明线;另一条是鲁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属于暗线。写作时,可以设计明、暗两条线索。在写作中巧妙地实现明线和暗线的叠合,不仅可以营造动人的情境,还可以打造精巧的结构,丰富故事的内容。 3.记叙的线索,应该自然而然地隐含在文章中,与文章内容吻合熨帖,而不能人为地生硬加进去。凭主观臆想制造线索,硬套内容,就不能准确的表达文章的内容和情感,线索反而会成为束缚文章的绳索。 三、例文赏析:迷惑了,世界这不是一个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解读《GB-T 30589-2014钢丝绳绳端 套管压制索具》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检测卷及答案
- 新解读《GB-T 5613-2014铸钢牌号表示方法》
- 新解读《GB 30509-2014车辆及部件识别标记》
- 《大学物理1A》课程简介与教学大纲
- 《高级阅读2》课程介绍与教学大纲
- CN120204030A 一种用于中医护理的中药熏蒸装置
- 酸碱中和反应课件
- 复合微纳阻燃板(GPDF)外墙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 四川省达州市渠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含答案)
- 铁路专项病害课件
- 开学安全教育课件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专业(学前教育)学前儿童发展-学前教育原理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日本设备销售合同范本
- (2024)大学生宪法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2025山西阳泉平定县从社区专职网格员中选聘社区专职工作人员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云南昭通昭阳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招聘编外工作人员5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新高一数学暑假检测卷(学生版)-2025年新高一数学暑假衔接讲练 (人教A版)
- 电工与电子技术的发展
- 城市综合治理规划与实施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