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探究】高三历史 精选试题专项限时突破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经济.doc_第1页
【优化探究】高三历史 精选试题专项限时突破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经济.doc_第2页
【优化探究】高三历史 精选试题专项限时突破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经济.doc_第3页
【优化探究】高三历史 精选试题专项限时突破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经济.doc_第4页
【优化探究】高三历史 精选试题专项限时突破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经济.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优化探究2013年高三历史精选试题专项限时突破: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经济第i卷(选择题)1.右图为中国秦汉至唐初城乡分工结构示意图,对该图的描述符合史实的是 a“城郭之民,类多工商” b城市与乡村为行政区域划分单位 c城市商业功能从属于其政治功能 d“市”成为城市活动的中心2.如果你穿越时光隧道,回到距今1150年前的唐朝旅游,你可能( )看到农民正在用曲辕犁耕田看到街道两边店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 买到越窑的青瓷坐“俞大娘航船”在江西至淮南之间观赏沿海风光a b c d 3.明清之时的帝王每年春天都要在北京先农坛亲自下地进行象征性的耕作,这一活动反映了 农本思想根深蒂固 抑商传统仍然盛行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统治者对农业的高度重视 ( )a b c d4.在我国传统的诞生礼仪式中存在着生男仪式繁,生女仪式简的现象,其根本原因是( )a.儒家思想的影响 b.封建制度的存在 c.小农经济的制约 d.佛教文化的浸润5.史记货殖列传载:“周书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财匮少则山泽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司马迁认为a西周实行“工商食官” b秦汉采取重农抑商 c耕种、开采、加工、交换本末有别 d农工皆本,经济民生6.有学者论:“政治权力型经济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典型。”这种经济形式在古代中国的表现有盐铁官营制度 早市夜市出现 商人群体形成 重农抑商政策a b c d7.在古代的中两方交往中,中国有三张“名片”:一是丝绸,二是瓷器,三是茶叶。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 自然经济艮时间内没有根本性突破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占代手工业发展水平在世界领先 在对外贸易中中国一直居出超地位 a b c d8.下列选项是某班同学在探究“古代中国经济发展”时引用的内容。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a战国商鞅变法确立土地私有制 b汉朝乡村大量出现“草市” c魏晋南北朝出现“灌钢法”技术 d宋代的“市”突破时空限制9.一个意大利传教士在乾隆五十年(1785年)来到中国参观考察,这一年他无法经历的事情是 a看到苏州的许多人家从事纺织业 b乾隆帝用中国的龙井茶招待他 c委托中国商人把大量的中国商品通过海路运往欧洲 d收到国内来信听说英国首相解散了议会10.下列文字所描述的经济现象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宗庙之牺(指宗庙中用来祭祀的牛)为畎亩之勤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abcd11.下列文字所描述的经济现象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 a b c d12.司马光奏议载,“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公家之利,舍其细而取其大,散诸近而取诸远则商贾流通矣,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在这里,司马光( )a.坚持“重农抑商”政策 b.指出促进商业流通的重要性 c.提出“农本商末”观点 d.说明保持社会稳定的必要性13.2009年2月25日,圆明园流失文物清代所铸十二生肖铜像之“兔首、鼠首”被法国佳士得拍卖行在法国巴黎大皇宫公开拍卖。下列关于十二生肖说法正确的是:( )古人用动物与公历纪年相配 以一种动物作为当年出生者的生肖属相 都是和古代农民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动物 这种生肖纪年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产物a b c d14.俗话说:“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中国古代有发达的农业、先进的手工业和繁盛的商业,它们为中华文明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以下关于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状况中,出现最早的是a“岁入巨万,财力雄厚,其中尤以徽商势力最大徽商中不少家资万贯,富比王侯。两淮盐商有挟资千万者,最少亦一二百万”b.“辕有越,加箭,可驰张焉。所以进退,曰评。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尽于是。”c“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d“初,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15.下列图片呈现的是我国古代各个时期的生产工具,其中涉及动力革新的有牛耕 花楼机翻车 水排a b c d16.乾隆皇帝对英商送给他的时钟不肖一顾,说中国小民无此物者甚众,但从来没有误了早上起来下地,也从来没有误了晚上回家睡觉。对此现象,下列评价确切的是a乾隆帝为维护国家尊严,痛斥侵略者的野心 b乾隆帝认为中国农民勤劳自觉,不需要闹钟c是小农经济下的一种天朝上国的心态的流露 d乾隆帝为维护天朝体制,担心小农玩物丧志17.“宋以后,不论是政治上的风云人物还是文坛领军人物,大多是南方的面孔了。在科举考试中,南方人的优势明显。”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考试制度不公平 b经济重心南移c商品经济发展 d中央集权加强18.下列文字所描述的经济现象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机户出资,机工出力”“宗庙之牺(指宗庙中用来祭祀的牛)为畎亩之勤”“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abcd19.史学家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统计,l820年中用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29西欧各国的总和占23 6美国和日本分别占l8和3。上述统计表明当时的中国:( ) a仍是世界经济文化中心 b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 d经济总量远超欧美各国20.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一直走在世界前列。请将这些历史事件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曲辕犁;棉布逐渐成为当时民众的主要衣料;灌钢法;粉彩瓷器工艺的发明。a. b. c. d.21.中国古代有所谓“士农工商”四民的说法,这一说法形成于( )a、夏商 b、东周 c、秦汉 d、隋唐22.下图是中国各历史时期天然植被被破坏过程示意图。该图反映了( )a我国古代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趋势 b安史之乱后东北和西南的开发加快c天然植被破坏使农耕区域不断扩大 d农耕文明从黄河流域逐渐扩展到全国23.阅读以下材料:(10分)材料一:苏州桑麻遍野,茧丝棉之所出,四方咸取给焉,虽秦晋燕周大贾,不远数千里求罗绮缯布者,必走浙之东也。 张瀚松窗梦语 材料二:毅庵祖,家道中微,以酤酒为业。因罢酤酒业,购机一张,织诸色贮巾(帛),备极精工。每下一机,人争鬻之。计获利五一。积两旬,复增一机,后增至二十余。商贾所货者,常满屋外,尚不能应。自是家业大饶。张瀚松窗梦语 材料三:迨至嘉靖末,隆庆间末富居多,本富益少。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材料四: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工商者三倍于前;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者,又十之二三矣。何良浚四有斋丛书 请回答: 材料一反映出当时苏州经济的什么特色? (2分)指出材料二中毅庵祖的身份,分析其“家业大饶”的原因。 (3分)材料三、四中的“本”“末”各指什么? (2分)以上材料反映了明代中后期我国出现了哪些重要的经济现象?(3分)2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商业的发展使得种植葡萄和橄榄比种粮食更有利可图,结果产生了新的富户,但又使那些不能投资葡萄因或橄榄因的农民陷入贫困。贫困的农民由于竹不清债务而沦为半奴隶状态,显然几乎就要反叛。贵族统治者为制止这场阶级间的战事,便宣布紧急将权力交给一个名叫梭伦的商人。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政治制度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四 著名学者约瑟夫,奈这样评价:“中国的经济增长不仅使发展中国家获益巨大,中国的特殊发展模式包括特殊的民主方式也被一些发达国家称为可效仿的榜样”某学者也感慨:“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恰恰是没有采用西方民主模式才取得的。” 摘选自人民日报(1)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当时的社会状况。上述状况导致古希腊产生了怎样的政治体制?(3分)(2)材料二描述的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与古希腊有何不同?指出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产生的经济根源。(2分)(3)材料三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近代史上的1例加以说明。(3分)(4)材料四中中国“特殊的民主方式”有何具体表现?与近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4分)(5)综合上述材料,你对人类政治体制的发展有何认识?(2分)第ii卷(非选择题)25.材料一:白居易朱陈村描写了唐代农村生活景象:“机梭声札扎,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材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白头不出门”(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什么经济形态?这种经济有什么特点? (6分)材料二: 唐代 北宋(2)根据材料二,分析隋唐城市和北宋时期城市各有什么特点?(8分)材料三:苏州风俗考记载的明代苏州纺织业情况是:“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3)材料三反映明代经济出现什么新的生产关系?简述明清时期阻碍这种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6分)26.(12分)在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常常能看到国家干预的影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马克思说:“私有财产的真正基础,即占有,是一个事实,是不可解释的事实,而不是权利。只有由于社会赋予实际占有以法律的规定,实际占有才具有合法占有的性质,才具有私有财产的性质。”恩格斯说:“完全的、自由的土地所有权,不仅意味着毫无阻碍和毫无限制地占有土地的可能性,而且也意味着把它出让的可能性。”土地买卖关系中已使用了具有法律文书性质的契约,现在的契约原件有受奴卖田契,已残,为西汉武帝后期至东汉光武帝初年的遗物。文字如下:“囗置长乐里受奴田三十五亩,贾钱九百,钱毕已。丈田即不足,计亩数环钱。”墨子闻诂卷九非命下曰:“今也,农夫之所以早出暮入,强乎耕稼树艺,多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袁行霈中华文明史请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战国至秦汉时期封建经济发展的相关史实,论证国家干预的必要性。要求:论证须围绕主题展开,论述要层次分明,史论结合,叙述要通顺流畅。200字左右。试卷答案1.c2.c3.d4.c5.d6.a7.c8.b9.c10.d11.b12.b13.b14.c15.d16.c17.b18.d19.d20.d21.b22.d23.(1)纺织业发达,发展成为全国纺织品交易中心。(2分)(2)早期资本家。转换行业,采用新兴技术,不断扩大生产规模。(3分)(3)本:农业;末:商业(2分)(4)商品经济发展,纺织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以工商业著称的城市在江南兴起。(3分)24.(1)社会状况:商业发展导致贫富差距加大;社会矛盾激化引发政局动荡。(2分) 政治体制:民主政治。(1分)(2)政治体制:君主专制政体(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1分); 原因:小农经济。(1分)(3)主要观点:引进外国政治制度必须与本国国情(传统)相结合。(1分); 说明:资产阶级维新派照搬西方的君主立宪制,没有成功。(或资产阶级革命派照搬 西方的民主共和制,没有成功。)(2分)(4)表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 治制度。(3分) 区别:人民当家作主(或社会主义民主)。(1分)(5)政治体制受经济形态的制约;政治体制具有多样性、继承性、变革性和交融性;政治 体制必须与其国情相适应;民主政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任答2点2 分)(如有其它表述,言之成理也可得分)25.26.如考生的答案只罗列相关史实,能得的分数见答案要点;论证缺乏史料依据的要扣除4分;论述缺乏条理,不通顺的扣2分。(1)确立并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干预。战国时期,生产力进步,许多诸侯国纷纷变法,例如商鞅变法,以法律的形式肯定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合法性。(1分)适应了生产力的需要,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分)推动社会进步,中国进入封建社会,确立封建制度(1分)。汉代以法律文书的形式保证土地买卖,巩固了封建生产关系(1分)。(只罗列史实,如使用铁犁牛耕,商鞅等人的变法内容得2分)(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