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优化方案】高二下生物电子题库 人教版 阶段性综合检测(二)(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题2.5分,共50分)1如图所示生物关系中,a、b代表两种生物,c代表生物的生活条件,箭头表示营养流动的方向;图甲、乙、丙表示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下列对两图中表示的生物关系配对正确的一组是()a甲b甲c丙 d乙解析:选a。分析图,由营养流动方向知,它们分别代表共生、种内斗争、捕食和竞争的关系,而甲、乙、丙分别表示两种生物的共生、捕食和竞争,所以甲关系配对正确。2某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多种植食性动物,其中某一植食性动物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如图所示。若不考虑该系统内生物个体的迁入与迁出,下列关于该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若a点时环境因素发生变化,但食物量不变,则a点以后个体数量变化不符合逻辑斯谛增长b若该种群出生率提高,个体数量的增加也不会大幅超过b点c天敌的大量捕食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下降,下降趋势与bc段相似d年龄结构变动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发生波动,波动趋势与cd段相似解析:选a。a点时,若环境因素发生变化,可影响种群的个体数量,但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仍符合逻辑斯谛增长。若该种群出生率提高,但因存在生存斗争,死亡率也将会随之升高,故种群个体数量不会大幅超过b点。天敌的大量捕食会使种群个体数量减少,下降趋势与bc段相似。年龄结构变动会使种群个体数量发生变动,但无论增加还是减少,其种群个体数量始终会在k值上下波动,变化过程与cd段相似。3下图是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存在b在该食物网中,h处于三个不同的营养级c若b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则该种群的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明显变大d在该食物网中,如果c种群的数量略有下降,则种群h的数量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解析:选c。每条食物链都从生产者开始算起,到最高级别消费者为止,按此原则可数出这个食物网共有5条食物链。h占有三个不同的营养级,即第三、第四和第五营养级。在正常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营养结构都会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各种生物之间由于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相互制约),其数量不会有明显的变化。4如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假设这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物链。请问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种群数量增加,其可能引起的后果是()a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增加b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减少c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增加d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减少解析:选c。该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为:丙丁甲乙;如果甲的数量增加,乙的数量增加,丁的数量减少,丙的数量增加。5据调查,某校高中学生中基因型的比例为xbxb(42.32%)、xbxb(7.36%)、xbxb(0.32%)、xby(46%)、xby(4%),则该地区xb和xb的基因频率分别为()a6%、8% b8%、92%c78%、92% d92%、8%解析:选d。根据基因频率的概念:某个基因的频率某个基因数/全部等位基因数。6(2011年广西桂林高二检测)如图所示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当种群数量到达e点后,增长率为0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c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c点时进行d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b点解析:选a。在e点时,种群的数量达到最大值k值,此后种群数量保持稳定,增长率为零。将“j”型曲线和“s”型曲线对比,发现c点后种群的增长率在下降,此时体现出了环境的阻力。防治蝗灾,应当使蝗虫种群保持较低增长率,所以控制种群的数量应当在c点以下,c点种群增长速率最高。渔业捕捞后,为了保证鱼种群的快速增长,控制剩余量应在c点。7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的改变说明物种在不断进化b在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频率之和为1c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d因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大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解析:选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不是基因型频率的改变;在一个大的种群中,若不考虑基因突变等因素的影响,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色盲患者男性多于女性,是因为男性个体仅有一条x染色体,而女性个体有两条x染色体,男性只要携带色盲基因就会患病,而女性只有两条x染色体都携带色盲基因时才患病,所以男性患病多,而不是男性群体中的色盲基因频率高;在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频率之和及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等于1。8(2011年北京西城区高二检测)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同化的有机物的量占该生态系统有机物总量的比例,则这四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最可能是()解析:选a。由图中可看出,甲同化的有机物的量最多,是生产者,乙、丙所同化的有机物的量基本相同,属于初级消费者,丁所同化的有机物的量最少,属于次级消费者。因此四种生物构成两条食物链。9关于下图所示食物网(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该食物网中初级消费者是昆虫,次级消费者是鸟b昆虫属于第一营养级,鸟属于第二营养级c若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m,昆虫获得的总能量为m1,鸟获得的总能量为m2,则mm1m2d在鸟类的食物构成中,若动物性食物占1/3,植物性食物占2/3,则鸟类增加能量a时,生产者需提供能量为55a解析:选c。该食物网中鸟也可作初级消费者;植物属于第一营养级,鸟属于第二或第三营养级,由于能量传递效率只有10%,因此绿色植物固定的能量远远大于传给下一营养级昆虫或鸟的能量,故c项正确;在鸟的食物组成中若动物性食物与植物性食物来源各占1/3、2/3,则当鸟类增加能量a时,生产者需要提供2/3a101/3a101040a。10如图表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ae代表各营养级的生物,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各营养级中,能量最多的是c,生物个体数量最多的是ab共有3条食物链c若c所含能量为5.8109 kj,d含1.3108 kj,则a至少约含4.5107 kjd若水体受有机磷农药轻度污染,则受害最严重的是a解析:选a。在该食物网中,c是生产者,第一营养级,能量最多,生物个体数量也最多。共有3条食物链。由于生物富集作用,当水体受有机磷农药污染时,处于最高营养级的a受害最严重。若求a至少从c中获取的能量是多少时,由图可知d应消耗c最多,即为1.3108/10%1.3109 kj,所以c能向a传递的最少能量为5.81091.31094.5109 kj。若求a至少获取的能量,也应按最低传递效率10%计算,由于c向a传递过程中均通过两个传递效率的食物链cba和cea传递,所以a获取的最少能量为4.510910%10%4.5107 kj。11(2011年甘肃兰州高二检测)下图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的图解,猫头鹰体重每增加1 kg,至少消耗a约()a100 kg b44.5 kgc25 kg d15 kg解析:选c。要计算猫头鹰体重每增加1 kg至少消耗a的质量,要消耗a的质量少,能量在传递过程中损失的应该最少,所以应该以能量的最高传递效率20%来进行计算,而且应选择食物链最短的计算,在此图中,流向猫头鹰的食物链一共有三条,食物链越长,能量在沿食物链的流动过程中浪费的就越多,所以应选择食物链最短的即ab猫头鹰。12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生态系统中所接收的全部太阳能是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c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的、不循环的d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其传递效率是10%20%解析:选a。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是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而不是所接收的全部太阳能。13根据生态学原理,要使能量流经食物链的总消耗量降到最低,人们应采取下列哪一种食物结构()a以淡水养殖的鱼类为主b以家畜的肉类为主c以谷类和植物蛋白为主d以禽类的肉和蛋为主解析:选c。根据生态学原理:能量在食物链中的传递过程是逐级递减的。要使能量流动的总消耗量降到最低,应选择食物链最短的途径,即应选择以生产者为食的食物结构。14人们常用能量金字塔来描述一个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所得到能量的数值,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损失的能量越多b最多约有20%的能量从第一营养级流入次级消费者c生产者呼吸消耗的能量一般没有流入初级消费者的能量多d位于金字塔顶部的消费者获能最多解析:选a。b项,最多约有20%的能量从第一营养级流入初级消费者。c项,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中,每个营养级生物都会因细胞呼吸而损失很大一部分能量,而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只占其总能量的10%20%。a、d项,营养级越多,能量的损失就越多,所以能量金字塔顶部消费者获能最少,所以a项正确。15(2011年青海西宁高二检测)在食物链“abc”中,能量流动逐级减少,其原因不包括()a总有一部分a和b会自然死亡和被分解者利用bb、c摄入的能量总有一部分被排出ca、b和c生命活动的维持总要消耗能量d照射到a上的太阳能不能被全部固定解析:选d。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是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能量逐级减少的原因有:每一营养级的生物自身呼吸消耗;未被利用;流向分解者部分。1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成分和能量流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某种蜣螂专以大象粪为食,则流入该蜣螂种群的能量约占大象所同化能量的10%b当狼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c分解者分解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d分解者不一定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也不一定都是分解者解析:选d。蜣螂所食的象粪是大象所食植物的食物残渣,即未被大象同化的一部分,故流入蜣螂种群的能量为大象同化量的0%;兔子是第二营养级,狼捕食兔子时能量是从第二营养级流向第三营养级;绿色植物只能利用光能,而不能利用分解者分解有机物释放出的能量。17在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有两种生物,它们具有竞争关系。则这两种生物之间的生存状况是()a一种生物在竞争中得到保存,另一种被淘汰b两种生物和平共处,都得到保存c两种生物均有各自相对稳定的种群数量d两种生物的种群数量相等且保持稳定解析:选c。在分析这个问题时,注意题干中“稳定的生态系统中”这句话。尽管两种生物之间为竞争关系,但它们都有各自的食物链、食物网,各种生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18下列不属于稳定的生态系统特征的是()a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之间达到相对平衡b动物和植物在数量上保持相对稳定c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构成完整的营养级结构,并且有一定的食物网d各种群都处于增长型,种群密度将越来越大解析:选d。生态系统同其他事物一样,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发展,才能达到一种成熟的稳定状态,而且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保持这种稳定状态的能力。当生态系统达到稳定状态时,每个种群的生物数量基本相对稳定。19据下图判断,下列叙述不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是()a物质经过多级利用,实现了良性循环b每一级生产环节都获得产品,提高了生态经济效益c由于食物链延长,能量逐级损耗,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降低d由于各级产物都可以利用,减少了废物和污染解析:选c。结合图示分析,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是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作物的籽实、家畜、蚯蚓等可以供人们食用或利用,充分实现了物质的再利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所以a、b和d选项符合生态学原理。20我国北方处于平衡状态的某森林生态系统,其碳元素循环如图所示,箭头和字母分别表示碳元素传递方向和转移量,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夏季,abceb秋季,efcf解析:选a。植物固定的碳元素,一部分通过生产者的呼吸作用被分解,一部分则用于生产者的生长、发育、繁殖,即构成植物体的有机物。后一部分物质中,一部分随着植物遗体和残枝败叶等被分解者分解,还有一部分被下一营养级动物摄入体内。我国北方的夏季昼长夜短,气温较高,生产者同化作用占优势,因而abce;在秋季,植物遗体、残枝败叶相对增多,动物的粪便等也相对增多,而土壤中的生物数量相对稳定,由于气温变低代谢变缓、繁殖变慢,因而gcf。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0分)21(10分)假设a、b、c、d是一个简单生态系统中最初仅有的四个种群,其a、c、d的营养关系为acd,a与b的关系如图,a是该生态系统主要的自养生物,请回答:(1)该生态系统中a和b的种间关系是_。(2)若d大量死亡,则一定时间内种群密度增加的种群是_,种群密度减少的种群是_。(3)若持续干旱使a大量死亡,c和d种群密度将会_。(4)当受到外界的轻微干扰后,经过一段时间,该生态系统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说明该系统具有_。与热带雨林相比,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_(低、高)。(5)为了调查该系统c种群的密度,捕获了50个个体,将这些个体标记后放掉,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了40个个体,其中有5个带有标记,c种群的数量约为_个。解析:(1)由图中曲线变化可知,a和b由于争夺生存资源而形成竞争关系。(2)根据a、c、d三个种群的营养关系acd可判定:当食物链中的d大量死亡后,c由于其捕食者数量的大量减少而大量繁殖,同时对a的捕食增多又导致a的种群密度减少。(3)a是该生态系统主要的自养生物,其固定的太阳能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所有能量的源头,c和d都直接或间接以a为食。若a大量死亡,则会导致c和d种群密度降低。(4)生态系统都具有一定的恢复力稳定性,当受到外界轻微的干扰后,都能通过内部的自我调节能力恢复到原来的正常状态。与热带雨林相比,该生态系统结构单一,营养关系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小,抵抗力稳定性低。(5)设c种群的数量为n,根据第一次捕获数种群数量(n)标记个体数第二次捕获数,即50n540,得n400。答案:(1)竞争(2)ca(3)降低(或快速降低)(4)恢复力稳定性(或自我调节能力)低(5)40022(10分)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示意图,据图回答:(1)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 kj。(2)从a到b和从b到c的能量传递效率分别为_和_。(3)欲使c增加3 kg,至少需a增加_kg。(4)分析太阳能a和bc过程中碳流动形式的不同:_。(5)能够保证此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正常进行的是图中的_。解析:(1)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题中a是生产者,其固定的总能量为:1752008751250(kj)。这部分能量通过生产者流向三个方向:一是生产者本身生命活动的消耗;二是枯枝败叶和死亡后的残体被微生物分解而将其能量释放;三是被下一个营养级的生物所同化。(2)在高中生物教材上能量沿食物链的传递效率为10%20%,这是一个平均效率,在不同的食物链和同一条食物链的不同营养级之间的具体传递效率不一定是相同的,要用具体的数值来进行具体的计算。在本题中能量从a到b的传递效率为:100%16%;从b到c的传递效率为100%15%。(3)在计算c增加3 kg至少需要消耗a多少时,应按实际的传递效率计算,即3 kg15%16%125 kg。(4)太阳能a表示生产者将co2固定为有机物;bc表示初级消费者体内的有机物被次级消费者摄食后进入次级消费者体内。(5)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主要的成分,因为它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并流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中,并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进入生物群落。生态系统中的另一个不可缺少的成分是分解者,因它能将动植物遗体、残落物和排泄物中复杂的有机物转变成简单的无机物重新回到无机环境中,从而使物质循环得以顺利进行。答案:(1)1250(2)16%15%(3)125(4)太阳能a是以co2形式,bc是以有机物形式(5)a和d23(14分)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括号内填甲、乙、丙、丁,横线上填其他内容):(1)这一食物链可以表示为_。(2)如果这四种生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两种成分,那么另两种成分是_。(3)大气中的co2进入该生物群落,首先必须通过的_作用。(4)如果该生态系统被ddt(易被吸收,不易被分解)污染,且四种生物内的ddt质量分数及所具有的能量见下表种群甲乙丙丁能量/kj4.61072.81093.51084.8106ddt质量分数/106(mol/l)2.90.040.3331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_(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如果丁要增重10千克需要消耗乙_千克。在能量流动的渠道中,_越高,生物体内ddt浓度也就越高。解析:(1)从图中分析得知,食物链各个不同营养级的生物所含的能量是不同的,从高到低依次为乙、丙、甲、丁。根据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营养级越低,所含有的能量越多,可以写出食物链。(2)这种食物链是以捕食关系形成的,如果它代表了生态系统成分中的两种,那么应该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缺少的成分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以及分解者。(3)co2进入该生物群落,必须经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4)根据表中所给数据,第二营养级丙的能量为3.5108 kj,而第三营养级甲的能量为4.6107 kj,所以能量传递效率为4.6107/3.510813.14%。在各种生物数据全给出的情况下,不必分别计算各营养级的传递效率,直接从两种生物的能量比值即可算出10(4.81062.8109)5.83103。并且从表中的数据我们也可以看出,生物的营养级越高,ddt的浓度也越高,它在生物体内表现了一种富集的现象。答案:(1)乙丙甲丁(2)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3)乙光合(4)13.14%5.83103营养级24(2011年高考天津卷)(16分)放牧强度可影响人工草地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图1是亚热带某人工草地在不同放牧强度下牧草净光合产量(净光合产量光合作用合成量呼吸作用消耗量)的变化图,g0为不放牧,g1g3为放牧强度逐渐增强。据图回答:(1)510月份的最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麦当劳点餐课件
- 品鉴智慧人生课件
- 直销领袖魅力课件
- 滑雪培训机构介绍
- 孕妇学校知识课件
- 质量意识培训课程
- 暑假班绘画课件
- 恐龙手工课课件
- 课件最后一页祝福语
- 练字课程考试题及答案
- 微信小程序开发实战(第2版)全套PPT完整教学课件
-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原文2022版
- 2023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胸心外科常见病诊疗
- 高中数学 人教A版 必修一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 GB/T 3452.2-1987O形橡胶密封圈外观质量检验标准
-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花的学校》精美课件
- 遥感大数据应用解决方案课件
- (精选word)洪恩识字-生字卡片1-200
- 输电线路运行运维巡视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2022年全国数学建模竞赛D题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