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江口深水航道河床演变与航道回淤研究【摘要】:河口是海陆相互作用的界面,受到流域来水来沙和外海波浪、潮汐、盐淡水混合等多种因子的叠加作用,形成了复杂的水流动力和泥沙运动条件。经过长期自然演变,河口形成了与自然水流和泥沙条件相适应的平衡地貌形态。人类进行的航道整治工程,即使调整或改变其中的一个因子,都将引起其它因子的变化,航道整治工程与河口动力、沉积和地貌形态之间存在复杂的响应过程。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是我国水运交通行业关注的热点,又是世界河口治理的难点。周边河势的新变化、河口细颗粒泥沙运动理论的不完备和现有模型试验技术的不完善,使得工程前难以精确预测工程后的实施效果。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一、二期工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在二期工程完成后,北槽水流、泥沙和地形边界条件出现了新的不利航道建设维护的方向变化,上航道淤积强度增大。为此,本论文收集和整理了1998年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一期工程开工以来系列的原型水文、泥沙、地形和航道回淤资料,试图对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工程的河床冲淤调整作用、深水航道回淤的时空变化规律及二期工程后上航道集中回淤的机理和减淤对策等几个问题开展研究。获得的主要认识如下:“宽间距双导堤+长丁坝群”河床调整作用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工程采用“宽间距双导堤+长丁坝群”的平面布置形式,其设计思想为“导流、挡沙、减淤”。一、二期工程实施后,北槽(丁坝段)河床冲淤演变特点为“丁坝缩窄河道、主槽冲刷加深、坝田边滩淤涨”。一、二期工程引起的(丁坝段)主槽河床冲刷效应持续至整治工程完工1年左右,调整后的航道自然水深保持在89m。在一、二期工程实施阶段,(丁坝段)主槽河床冲刷量与丁坝长度具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平均每km丁坝长度可引起主槽冲刷量达761万m3。综上可知,“宽间距双导堤+长丁坝群”整治建筑物在工程实施阶段(19982005)展示出良好的“导流、挡沙、减淤”效果,具体表现为北槽水流向中泓汇聚,不同阶段工程实施后相应的(丁坝段)主槽冲刷增深,航道成槽率高,在疏浚工程的配合下,深水航道一、二期工程的预定目标(航道水深8.5m和10m)顺利实现。另一方面,“宽间距双导堤+长丁坝群”在北槽形成大范围的丁坝坝田。一、二期工程实施后,北槽丁坝坝田经历了持续的淤积过程,平均淤积速率约0.5m/a。随着北槽丁坝坝田淤积量增加,2002年之后北槽河槽总容积(坝田+主槽)呈现减小趋势。北槽河槽总容积减小同时伴随着潮间带面积的增大,造成北槽纳潮能力下降,落潮分流比不断减小,这不仅导致北槽进口段(非丁坝)淤积,而且使丁坝段主槽由冲转淤。若按丁坝坝田淤积至0m水深时估算,在二期工程完成后上述河床的淤积调整尚需持续67年。因此,二期工程完成后,伴随着丁坝坝田淤积引起的主槽河床淤积调整,整治工程实施阶段对主槽河床冲刷调整的效果将有所弱化。深水航道回淤的时空变化规律航道回淤与水流、泥沙运动和河床边界条件有关。由于整治工程引起的北槽水流、泥沙和河床边界条件的改变,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一、二期工程实施后,北槽航道回淤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表现为全槽回淤强度减小,局部区段回淤强度增大。20002005年,尽管航道维护水深有所增加,但北槽航道回淤强度却呈现下降趋势,航道年淤积强度由工程前的2.93m,减小至一期工程的1.46m和二期工程的1.00m,一、二期工程航道治理效果明显。从空间上看,一、二期工程航道主要回淤部位经历了下移和上提的过程。航道回淤强度与地形因素即滩槽高差有关,各单元回淤强度与航道两侧7m、8m河槽的宽度呈负相关关系。相同的河槽宽度,随着航道维护水深的增大,航道的回淤强度将明显增大。当8m河槽宽度等于1000m时,维护8.5m和10m航道水深,航道回淤强度分别约为5m/d和20mm/d。伴随着二期工程北槽整治段主槽的冲淤调整,航道回淤分布呈现向上航道集中的特点,回淤强度大的区段位于W3以上及附近区域。从时间上看,航道回淤的年际、年内变化与流域的来水来沙关系密切,航道回淤呈洪季多淤、枯季少淤;洪季淤积位置下移,枯季淤积位置上提的特点,洪季(510月)北槽航道回淤量约占全年回淤量的80%,8月通常为航道回淤强度最大的月份。回淤量的年内分布与来沙量的相关关系好于来水量的相关关系,径流变化可引起航道回淤重心的变化,洪枯季北槽航道回淤的重心上、下移动约710km。北槽上航道(W2W3)淤积的机理地形因素。二期工程后北槽上航道两侧地形冲淤的非对称性,即上航道上段(G单元以上)北侧淤积,上航道下段(G单元以下)南侧淤积,致使上航道轴线与深泓线交错,滩槽高差加大。动力机制。落潮分流比的减小。二期工程完成后,北槽的落潮分流比仍在减小,导致主槽落潮流优势降低,上航道下段(G单元以下)出现滞流点;涨、落潮动力轴线分异。上航道上段受科氏力、横沙通道和长兴岛涨潮沟落潮流水流下泄的影响,落潮主流偏南。受科氏力、横沙东滩窜沟封堵的影响,上航道下段涨潮流偏北,上航道区段涨、落潮动力轴线分异,水流分散;水流与上航道存在夹角。盐淡水混合。上航道处在盐淡水交会活动的范围,航道主要淤积部位与洪季5盐度等值线、最大混浊带核心的摆动范围基本吻合,进一步说明细颗粒泥沙絮凝沉降形成近底高含沙量带,促使了上航道的集中淤积。泥沙来源。近几年南导堤南侧的九段沙不断淤高,部分滩面已呈跨越南导堤进入北槽之势,九段沙与北槽之间的泥沙交换明显增强。九段沙滩面相对较高浓度的含沙水体涨潮越堤进入北槽,演变成为上航道淤积的重要泥沙来源。北槽上航道(W2W3)的减淤对策根据上航道回淤机理分析,结合国内、外河口航道治理的理论与经验,进一步的减淤对策有:加高南导堤,阻挡九段沙越滩泥沙进入北槽:修复瑞丰沙,减小上游泥沙来源;调整航道轴线,减小上航道与深泓线之间的夹角;延长丁坝,缩小河宽,减小主要回淤段治导线的放宽率;增大治导线曲率半径,避免水流过分弯曲跨越航道;南槽进口段进行防护与限流,以增加北槽的落潮流动力和落潮流优势。【关键词】:长江口北槽航道河床演变航道回淤【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学位级别】:博士【学位授予年份】:2008【分类号】:U617【目录】:论文摘要6-9ABSTRACT9-18第一章绪论18-361.1问题的提出18-191.2研究综述19-311.2.1河口与拦门沙19-211.2.2国外主要河口拦门沙航道治理的回顾21-261.2.3国内主要河口拦门沙航道治理的回顾26-301.2.4长江口深水航道的治理原则与治理思想30-311.3研究意义31-341.3.1有利于加深对大型航道整治工程功能和作用的认识31-321.3.2有利加深整治工程对河床调整作用的认识32-331.3.3有利于加深长江口深水航道回淤规律的认识33-341.4研究内容34-36第二章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36-422.1流域来水来沙状况362.2北槽及深水航道治理工程概况36-392.3资料与方法39-402.4长江口航道数据库40-42第三章长江口北槽冲淤演变及其对深水航道工程的响应42-573.1冲淤演变特征42-493.1.1冲淤演变模式42-473.1.2河槽容积变化473.1.3北槽泥沙预算47-483.1.4完整的河槽形态特征48-493.2地形冲淤演变对整治工程的响应49-523.2.1主槽49-503.2.2丁坝坝田50-513.2.3冲淤量与丁坝长度的关系51-523.3讨论52-563.3.1冲淤变化特点52-533.3.2冲淤变化原因533.3.3泥沙来源53-543.3.4丁坝坝田淤积趋势54-553.3.5”宽间距双导堤+长丁坝群”对北槽河床冲淤调整的认识55-563.4小结56-57第四章南北槽分汊段河床演变及其对深水航道工程的响应57-684.1南北槽落潮分流、分沙变化57-604.1.1落潮分流比变化57-584.1.2落潮悬沙分沙比变化58-594.1.3落潮悬沙分沙比/分流比的值变化59-604.2河床冲淤变化60-624.2.1平面冲淤变化60-614.2.2横断面变化61-624.3讨论62-664.3.1南、北槽落潮分流比变化原因62-644.3.2南、北槽落潮分流比变化趋势64-654.3.3河床冲淤对落潮分流比变化的响应65-664.4小结66-68第五章长江口深水航道(一、二期工程)回淤变化68-835.1航道回淤的时空变化69-765.1.1时间变化69-725.1.2空间变化72-765.2讨论76-815.2.1航道回淤与大通径流、输沙量的关系76-785.2.2航道回淤与7m、8m等深线宽度的关系78-805.2.3航道回淤特征80-815.3小结81-83第六章、北槽上航道(W2W3)回淤机理的探讨83-1136.1地形因素85-896.1.1滩槽高差85-876.1.2航道与深泓夹角87-896.2动力因素89-966.2.1涨、落潮潮量896.2.2涨、落急流速89-906.2.3优势流与滞流点90-926.2.4平面环流92-956.2.5水流跨越航道95-966.3盐淡水混合96-1016.4泥沙来源101-1116.4.1上游来沙101-1036.4.2下游来沙1036.4.3滩槽泥沙交换103-1096.4.4最大混浊带的泥沙补充109-1116.5小结111-113第七章、北槽上航道(W2W3)减淤对策113-1227.1加高南导堤,阻挡九段沙越滩泥沙进入北槽113-1147.2修复瑞丰沙,减小上游泥沙来源1147.3调整航道轴线,减小上航道与深泓线之间的夹角114-1157.4延长丁坝,缩小河宽,减小主要回淤段治导线的放宽率115-1187.5增大治导线曲率半径,避免水流过分弯曲跨越航道118-1207.6南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物业管理合同风险控制指南
- 乡村合作社经营模式合同
- XX治疗类器械厂2023年度ESG绿色发展报告:携手供应商打造环保产业链
- 2025年征信数据质量控制与征信报告与应用试题试卷
- 包买票据合同文本格式3篇
- 2025年小鹏汽车智能化新能源汽车市场消费者行为分析报告
- 2025年宜家家居零售场景设计中的智能家居产品展示策略研究报告
- 江苏省家庭装饰重点工程合同4篇
- 路灯采购合同范本
- 招标路灯采购合同范本
- 医院过期药品处理流程规范
- 苏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 幼儿园教材教学培训
- 2025年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库(带答案能力提升)
- 金属结构自检自查报告
- 2025年高端酒店装修设计与施工合同范本2篇
- 个人健康个性化营养搭配与服务提供系统建设
- 房地产估价四假设开发法的应用案例
- 2023年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考试题库(含答案)
- 大型运输车辆交通安全教育
- 《国有资产管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