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训练 2.1.14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岳麓版.doc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训练 2.1.14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岳麓版.doc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训练 2.1.14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岳麓版.doc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训练 2.1.14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岳麓版.doc_第4页
高考历史一轮训练 2.1.14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岳麓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4讲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一、选择题1我国的二十四节气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冬至、小寒、大寒”。下列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节气反映了中国传统农业与四季变化密切相关b节气体现了国家的“重农抑商”政策c节气影响着中国人的生产与生活d节气体现了中国古代天文历法的进步解析二十四节气的确立体现了天文历法的进步,这与中国传统农业密切相关,影响着中国人的生产与生活,但不能反映出“重农抑商”政策。答案b2(2011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战国时期,诸侯国大力兴修水利工程,主要是为了()a发展长途贸易 b运送军粮c发展小农经济 d加强中央集权解析本题考查战国时期我国重视兴修水利的原因。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确立的时期,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小农经济,故各诸侯国均大力兴修水利工程以促进农业的发展。答案c3(2011浙江省温州市高三测试)下列关于唐代农业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牛耕开始普及全国出现结构更加完备的曲辕犁设置渠堰使负责水利工程的管理出现高转筒车a bc d解析牛耕普及全国是在汉代,错误;隋唐时期,曲辕犁安装了犁评使其结构更加完善,正确;唐代重视水利建设,专门设有渠堰使负责水利工程的管理,正确;高转筒车最早出现在晚唐,用于灌溉水田,正确。答案d4(2011海南省毕业班调研)诗经大田中说:“有渰萋萋,兴雨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与此相关的历史背景是()a精耕细作技术成熟b土地公有制瓦解c土地兼并现象严重d井田制遭到破坏解析由“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可知,春秋时期,由于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使用,井田以外的荒地被大量开垦为私田,井田制遭到破坏,d正确。精耕细作技术成熟于隋唐时期,a错误;b显然不符合史实,排除;土地兼并是封建土地私有制下的现象,春秋时期封建土地私有制尚未确立,c错误。答案d5(2011东北三校联考)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中记载,海上(松江府一带)官民军皂,垦田凡二百万亩;大半植棉,当不止百万亩。这说明当时()a粮食作物比重下降b出现了棉花的区域化经营c农产品完全商品化d棉纺织业是税收的主要来源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题干材料反映了松江府一带棉花种植面积扩大,反映不出(全国)粮食作物比重下降,a错误;由“垦田凡二百万亩;大半植棉,当不止百万亩”,可知c错误;d项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答案b6标志着我国精耕细作传统农业在唐代发展到一个新水平的是() 解析注意关键词“唐代”,曲辕犁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步犁的基本定型,此后一直沿用千余年。答案a7自宋代始,租佃经营已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农民乐于接受这种经营方式b土地兼并造成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出现c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彻底废除d商品经济的发展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宋代土地兼并现象严重,明清时期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失去土地的农民租种地主的土地,向地主缴纳地租。答案b8(2011温州测试)古代中国的手工业曾在许多方面取得辉煌的成就,下列对我国古代冶铁业的表述正确的是()a商代出现人工冶炼铁器b战国炼钢和淬火工艺有所发展c西汉时发明水力鼓风装置水排d宋代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解析春秋时期开始出现人工冶炼铁器,东汉杜诗发明水力鼓风装置水排,汉代冶铁开始使煤炭做燃料,a、c、d三项均表述错误。答案b9马克思说,在18世纪珍妮纺纱机发明以前,“要想找出一个能够同时纺出两根纱的纺织工人并不比找一个双头人容易”。而这一局面在中国被打破是哪一时期()a唐代 b元代c明清 d民国初年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纺织业的发展情况。元朝时黄道婆发明脚踏三锭纺车,能同时纺出三根纱。答案b10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威尼斯一位画家的作品群神宴上,画有盛水果和汤的三件器皿,这三件器皿都是来自中国明朝的青花瓷。画家把瓷器放在突出的位置上,反映出()a当时欧洲国家已能够生产瓷器b当时欧洲国家的手工业发展极其缓慢、落后c当时欧洲人对中国瓷器格外珍视d明朝青花瓷出口量最大解析本题主要通过创设情境来考查中国瓷器在欧洲的地位和影响,从题干中的“画家把瓷器放在突出的位置上”可以看出对中国瓷器的重视,可知c项最符合题意。a、b两项从材料中体现不出,而仅凭三件明朝瓷器也不能足以证明出口量大。答案c11(2011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调研)淅川下寺曾发掘出一处春秋楚国贵族墓群,出土了大量青铜礼器,不少还带有铭文,其铸造使用了失蜡法溶模工艺。这一发现,把我国使用失蜡法铸造青铜器的历史提早了一个多世纪。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出()a青铜器铸造在春秋时期开始进入鼎盛时期b我国古代青铜铸造中心集中在黄河流域c青铜器的铭文有助于印证古代史料的真伪d春秋时期各国主要使用青铜器进行农业生产解析商周时期是青铜器铸造的鼎盛时期,a项错误;楚国地处长江流域,故无法推测出b项;春秋时期各国主要使用铁器进行农业生产,d项错误。c项正确。答案c12官营手工业在古代手工业生产中占优势,它的主要特点是()生产规模大、范围广、分工细致主要生产武器和供官府、贵族消费的生活用品占据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优势,生产不计成本主要是为市场生产精美商品和对外贸易提供精品a bc d解析本题考查古代手工业经营的形态和特点。官营手工业不是为市场生产产品,而主要是生产武器和为宫廷、官府和贵族生活服务的。答案b13(2011开封质检)(东汉)班固汉书卷五九张安世传:“(张)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绨(黑色),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霍)光。”该材料反映出西汉()a私人纺织作坊颇具规模b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c官营纺织作坊非常发达d政府鼓励民间手工业的发展解析本题属材料选择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能力。由材料“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可见为私人纺织作坊,排除c项,a项正确。b、d两项材料中没有体现。答案a二、非选择题14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天仙配是我国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它寄托着下层劳动人民对自由纯真爱情的向往。其中脍炙人口的歌词唱到:七仙女:树上的鸟儿成双对,董永:绿水青山带笑颜。七仙女:从此不再受那奴役苦,董永:夫妻双双把家还。七仙女:你耕田来我织布,董永:我挑水来你浇园。七仙女:寒窑虽破能避风雨,董永:夫妻恩爱苦也甜。材料二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寒暑,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西汉晁错论贵粟疏(1)董永和七仙女的生活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什么生活方式,你能说说这种生活方式的特点吗?(2)以上两则材料哪个更能反映小农的生产生活状况,概括该则材料的观点。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综合分析问题和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解答“特点”类问题时要注意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进行概括。第(2)问,审清设问要求“概括该则材料”。答案(1)生活方式:男耕女织。特点:自给自足;以家庭为单位;封闭性。(2)材料二。主要观点:农民长年劳累、生活贫困;赋役和徭役负担沉重;农民生产规模小,生产资料有限;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生产生活条件艰苦。15(2011安徽屯溪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雍正帝)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材料二清代沿袭明制设置的税关大有增加,计共设户关26个,工关5个清代税关对商船户缴纳也极为苛重。全国又缺乏统一税率,以致各税关吏敢于巧立名目,动辄以商人违反规定为由,没收财货李仁龙奏称,关税害商,有单书之弊、包揽之弊、关牙之弊、量船之弊等五弊。在这样的苛税下“商贾望见关津,如赴汤蹈火之苦!”材料三(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1)从材料一看,雍正帝是怎样看待农工商之间的关系的,他的根据是什么?(2)材料二和材料三揭示了哪些社会现象,这些现象对社会经济发展将会产生什么影响?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一中信息回答,特别注意分清雍正帝的主要观点和理由;第(2)问,依据材料二、三归纳揭示的社会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现象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答案(1)以农业为本,工商业为末,主张重本抑末。他认为,农业为四民提供粮食,所以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