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肥因素影响.doc_第1页
磷肥因素影响.doc_第2页
磷肥因素影响.doc_第3页
磷肥因素影响.doc_第4页
磷肥因素影响.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磷肥受成本等因素影响,价格走高磷肥受磷矿石,液氨和硫磺等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及生物能源刺激巴西甘蔗和美国玉米种植面积扩大等因素影响,价格上涨;短期来看磷肥供给趋紧,长期来看随着新建产能完成,磷肥的产能增长大于消费增长,国际市场将供大于求。国内磷肥产量持续增长,高浓度磷肥比重已占到70%,磷肥结构持续改善;高浓度磷肥已从净进口变成净出口国;产业布局合理,企业规模扩大,产业集中度提升,磷肥行业整体转好。同样受成本影响,国内磷肥价格有较大的上涨。世界磷矿资源分布相对集中,磷矿资源的稀缺性及出于对国内资源的保护,世界磷矿石产量放缓,2006年为1.67亿吨,产量较05年下降了2.9个百分点,磷矿石的品位下降,出口减少;而国际上对磷矿石需求增加。同时,国际能源价格上涨,开采成本和物流成本上升,国际磷矿石价格维持在高位运行。国内,随着小磷矿整治,磷矿资源集中,国内磷矿开采秩序好转,但未来富矿供应将趋紧,中低矿将成主流,受国际价格影响,和国内开采成本上升及对磷矿石旺盛需求的共同作用,国内磷矿石价格也将保持高位运行。从最初原料磷矿石到下游应用领域,共分为三大部分,上游是磷矿,所有的含/磷材料的磷元素都来自磷矿的加工;黄磷是处于产业链的中游,通过黄磷的深加工,可以开发出有机磷酸盐和无机磷酸盐两大类;磷酸盐根据其性能和特征最终被应用到工业、农业、食品等各个领域。从目前发展趋势来分析,磷化工优势主要体现在是否拥有上游的磷矿资源,降低下游产品受磷矿石供给的波动;另一方面就是下游的精细磷化工领域,国内磷化工企业的产品还基本上属于是低端的、低附加值的磷酸盐产品,因此,今后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将会在精细磷酸盐方面占有一席之地,最终在市场竞争中胜出。中华磷化工网 2008-8摘要:尽管我国磷精细化工仍然存在着小、散、乱、技术和工艺水平低、产品精细化程度低等疑问,但在某些领域正在逐步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特别是三聚磷酸钠的生产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2.2国内磷矿石价格将保持高位运行世界磷矿产量放缓,品位下降世界磷矿产量放缓。据IFA资料统计,2000年产量为1.46亿吨,2006年为1.亿吨,产量增长了14.3%,复合增长率为1.9%,2000年,受磷肥市场低迷影响,世界磷矿石供给为1.46亿吨,为近年来最低,虽然2004年全球磷矿产量增加了5%,达到了1.65亿t,但总体磷矿产能的增长速度减缓,并且优质矿日渐减少,磷矿品位下降。随着磷肥行业复苏,磷肥行业对磷矿石需求增长,2005年世界磷矿石的产量达到1.72亿吨,但2006年产量为1.67亿吨,下降了2.9个百分点。 磷矿品位下降。据IFA统计数据显示,世界磷矿石折P2O5后含量降低,1999年为31.41%,而2006年为31.04%,品位下降了0.4个百分点,对于大吨位磷矿石来说,磷矿品位下降,不仅是有效磷含量的降低,而且还会导致磷矿加工成本的上升。磷酸盐:基础产品为主,精细化产品有待开发国拥有相对丰富的磷矿资源和水电资源,这给我国发展以黄磷为基础的精细磷化工创造了较好的条件。而我国磷酸盐产品仍以基础产品为主,主要为热法磷酸、三聚磷酸钠、饲料磷酸氢钙等,磷酸盐的精细化不足,精细化磷酸盐产品有待开发。磷化工包括磷肥和磷酸盐两个子行业。世界上磷矿石的消费结构中约70%左右,用于农业,其余的用于提取黄磷、磷酸及制造其它磷酸盐系列产品。磷除了在农业中用作磷肥、含磷农药、家禽和牲畜的饲料以外,在洗涤剂、冶金、机械、选矿、钻井、电镀、颜料、涂料、纺织、印染、制革、医药、食品、玻璃、陶瓷、搪瓷水处理、耐火材料、建筑材料、日用化工、造纸、弹药、阻燃及灭火等方面广泛使用。随着科技的发展,高纯度及特种功能磷化工产品在尖端科学、国防工业等方面被进一步的推广应用,出现了大量新产品,如:电子电气材料、传感元件材料、离子交换剂、催化剂、人工生物材料、太阳能电池材料、光学材料等等。由于磷化工产品不断向更多的产业部门渗透,特别是在尖端科学和新兴产业部门中的应用,使磷化工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的产业。磷化工产品在人们的衣、食、住、行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世界磷矿出口减少,供需趋紧,价格上涨磷矿为资源类产品,出于保护本国资源的需要,各国都出台相关政策限制初始产品磷矿石出口。1999年世界磷矿石出口量为3278万吨,2006年为2965万吨,矿石出口下降了9.5%,年均复合降低1.42%个百分点。从出口地区分布来看除非洲的磷矿出口量在上升外,其他地区出口比率都在逐步下降.非洲04,05,06的出口量分别位1618万吨,1774万吨和1861万吨,非洲主要以摩洛哥出口为主;北美主要以美国磷矿为主,除了在1999年和2000年分别出口了27.7万吨和17.9万吨,至今没有磷矿石出口,从一个磷矿石出口国,变成磷矿石进口国;东亚主要是指中国磷矿的出口,数据显示出口比率下降较快,出口量从01年的最高490万吨,下降到06年的100万吨,下降了79.3%;随着摩洛哥磷化工产业的发展,其磷矿出口将逐渐缩减;同时中国、俄罗斯大力发展磷矿下游产品,磷矿出口也将有所减少。磷矿作为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世界磷矿供给减少,而磷化工产业对磷矿的需求较大,未来国际磷矿石的供需趋紧。4季度摩洛哥OCP公司已经确定磷矿石的出口FOB价格在$100/t,预计2008年合同价格将至少在$120/t。磷化工在磷资源下实现联合行业投资策略:基于磷资源下实现多产联合,技术突破发展磷化工,必须拥有磷资源,对于没有资源和成本优势只生产粗放型产品的企业,将被整合或逐渐退出市场,行业集中度将会逐步提高。磷化工行业的竞争优势将通过多产联合降低产品成本,技术突破推动产业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随着技术进步,中国凭借着以磷资源基础的多产联合平台,有希望成为全球磷化工的中心。1.2磷化工产业链磷化工产业链2.磷矿:资源稀缺性体现,价格高企1.磷化工行业概述未来富矿供应趋紧,中低矿将成主流。目前由于小矿众多,导致回收率只有50 %左右。随着资源紧张,资源向大型矿山企业集中,回采率有可能提高,到目前大矿正规开采的75%80 %水平。据此对我国磷矿资源可利用年度估算。全部利用现有的富矿(P2O530世界磷矿资源分布集中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统计,世界磷酸盐岩经济储量180亿t ,基础储量500亿t (经济储量是指开采成本低于35美元吨的磷矿,基础储量是指开采成本低于100美元吨的磷矿),主要分布在非洲、北美、亚洲、中东、南美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80%以上集中分布在摩洛哥、美国、南非、约旦和中国。按基础储量摩洛哥位居第一位,中国居第二位,美国居第三位。目前世界上共有30多个国家生产磷矿,生产能力约为1.72亿t,产量约1.38亿t。主要生产国有美国、摩洛哥、中国和俄罗斯,四国的产量约为总产量的67.6 %。磷矿产量增加,出口下降国内磷矿石产量逐渐增加。1999和2000两年受国际和国内农业形势影响,磷肥需求下降,导致磷矿石产量分别同比下降7.9%和8.4%,1999年的磷矿石产量为2076万吨,随着农业复苏,磷肥需求量增加和磷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磷矿石产量逐渐走高,2005和2006两年产量增速较快分别达到17.1%和21.9%。出口数量和出口比率下降。2001年磷矿石出口数量最多,为491万吨,受国家政策影响,2006年出口量仅为100万吨;同时出口量占产量的比重快速下降,从2001年最高的23.4%,下降到2006年的2.7%,预计未来对磷矿石出口政策更加严格,磷矿石基本上会被加工成多种磷化工产品出口。磷矿资源分布集中,丰而不富。中国磷矿资源比较丰富,已探明资源总量仅次于摩洛哥,位居世界第二位。截止2002年底,中国共有磷矿产地447处,其中大型72处,中型137处,分布在27个省、市、自治区,资源总量127.32亿t,其中基础储量40. 54亿t,基础储量中可采储量只有2.11亿t,中国磷矿资源虽然较多,但是可利用的基础储量仅占资源总储量的24% ,而难以利用的资源量占76% ,可开采矿只能采至2020年。 中低品位矿多,富矿少。我国磷矿平均品位16.95%,P2O5大于30%的富矿储量只有10.69亿t,仅占总储量的8.12%,绝大部分磷矿属中低品位矿石,而且80%左右是沉积型胶磷矿,需经选矿富集才能作为高浓度磷酸盐的原料。P2O5大于30%的富矿工业储量集中分布在5个省份,所占比例分别为:云南35.86%;贵州45.52%;湖北9.87%;四川6.82%;湖南1.91%。湖北富矿储量的96%集中在宜昌磷矿,其一级品夹在上贫矿和下贫矿之间,厚度约1.7m,虽可采取选择性开采,但不仅数量有限,质量也难保证,而且会造成资源严重损失;云南富矿采出品位达到30%以上的只有滇池地区磷资源,而滇池富矿大都是风化矿,需要擦洗脱泥处理;贵州富矿的97%在开阳磷矿和瓮福磷矿,其中富矿地质品位P2O5仅稍高于30%,采出品位约28%,MgO含量还远远超出酸法制肥料的要求,仍要选矿。因此,从应用看,国内采出品位大、可以直接供酸法制肥用的真正富矿资源主要在开阳磷矿,加上息烽磷矿合计地质储量不足3亿t。分布集中,地理分布不均衡,运输不便。贵州、云南、湖北、四川和湖南5个省份拥有的磷矿资源储量占全国的75%。查明资源储量中P2O5品位30%以上的富矿石储量几乎全都集中这5个省内。主要分布在以下8个区域:云南滇池地区,贵州开阳地区、瓮福地区,四川金河清平地区、马边地区,以及湖北宜昌地区、胡集地区、保康地区.尤其是贵州开阳,33%品位以上优质矿的储量占全国优质矿储量的78%,然而,我国北方和东部地区可供利用的磷矿资源很少,从而形成南磷北运,西磷东运的格局。磷矿资源分布不均衡导致运输和利用不便,以上5省除宜昌濒临长江之外,云南和贵州都是内陆高原,运输极为不便。转一篇行业分析文章,希望对大家有帮助。1.1磷化工行业简介2.1世界磷矿供需趋紧,价格上升黄磷:在矿电磷一体化下,以技术推动深加工黄磷产量下降,2006年为80万吨,设备空置率60%;受国家出口政策,黄磷出口数量和出口比例都有较大程度下降;生产成本受磷矿、电力、物流、劳动力、管理等因素影响,成本居高不下,虽然近期价格回升,但盈利不容乐观;且黄磷的深加工弱,产业链短,受市场波动较大。因此,在矿电磷一体化下,以技术推动黄磷的深加工是最佳选择。5.磷酸盐:基础产品为主,精细化产品有待开发黄磷是制造赤磷、磷化物及热法磷酸的基本原料。世界黄磷生产主要集中在美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西欧和中国等。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工业发达国家由于资源、能源和环保政策的调整,纷纷关闭或减少黄生产装置,陆续将一些初级和中间产品的生产转向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成本上升,价格上扬,盈利不容乐观生产成本居高不下。黄磷生产成本上升,主要表现在以下三块:磷矿价格成倍上涨;电力价格上调;物流成本、劳动力成本、管理成本上升;以上成本上升导致生产企业的黄磷生产成本上升,目前成本已超过10000元/吨以上。价格上涨,未来形势不容乐观。根据石油化工协会统计,2007年黄磷单月均价高于2006年同期,10月黄磷国内均价已达到18880元/吨,比年初的16500元/吨,上涨了14.4%,比去年同期上涨了45%,但是价格上涨的背后,掩藏不了成本带来的压力,行业整体整体盈利形势严峻。国内黄磷市场已进入成热期,预计今后市场发展缓慢,供大于求的局面已成定局,市场竞争加剧,一些小黄磷装置受市场竞争的影响将会关停。在电价上涨、磷矿石价格高位盘整的情况下,黄磷的成本仍然居高不下,因此,国内黄磷行业将重新洗牌.因此国内黄磷企业必须充分利用资源和地域优势,降低生产成本、加速下游产品开发的方向发展,走“电磷结合,矿磷结合,下游延伸”的发展道路。磷肥产业布局趋于合理。我国磷肥产量主要集中在磷矿资源产区(云、贵、川、鄂4省),且在总产量中的比重增加,2006年,磷矿资源4省磷肥产量为,已占全国总产量的58.1%,矿肥分布有效结合。高浓度磷肥主要集中在磷矿区和安徽。产业集中度提高。2006年磷肥产量前10名的企业产量之和占磷肥总产量的39.4%,比2005年同期增加4个百分点,最高的云天化国际的产量达到161.9万吨,占全国产量的13%。磷肥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3.磷肥:成本上升,价格走高,短期趋紧,长期过剩3.1世界磷肥市场价格上扬世界磷肥消费增长缓慢据IFA统计资料显示, 1999年磷肥消费为3347万吨,2005年为3678万吨,年均复合增长1.3%,预计未来世界磷肥需求量维持在1-2%左右的增长.磷肥消费的另一趋势就是发达国家消费量减少,而发展中国家对磷肥的需求在增加,尤其以中国,印度,巴西等国家需求增长比较强劲。受生产磷肥的主要原材料磷矿石,合成氨和硫磺价格上涨及国际贸易物流成本增加的影响,世界磷肥生产成本上升,影响了磷肥的利润空间。1999年的出口量为1041万吨,2006年为980万吨,贸易量下降了5.9%,随着世界主要消费国中国,印度和巴西近年来磷肥自给率不断提高,国际磷肥贸易量预计会减少。印度、土耳其等国为, DAP进口大国,巴西、阿根廷等国成为MAP进口大国。4.黄磷:在矿电磷一体化下,以技术推动深加工%)资源以现有格局,在回采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大矿80 % ,小矿50 %) ,则仅能利用到2014年,中低品位矿则可利用到2088年,但成本要提高4050元/ t。表观消费量增加,净进口减少表观消费量增加。2006年,我国磷肥表观消费量1 213万t,同比增长3.9%,居世界首位,占世界磷肥总消费量的32.9%。以1999年的消费量921万吨来计算,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高于同断降低,磷肥自给率由2005年的96.4%提升至99.8%,国产磷肥国内市场占有率由89.7%提升至92.1%,国产磷肥可以满足国内农业生产需求.。净进口减少。我国磷肥进口品种主要是磷酸二铵、磷酸一铵和重钙,出口品种包括磷酸二铵、磷酸一铵、重钙、NPK复混肥等。随着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从2002年起我国磷肥净进口量逐年下降,2005年我国磷肥净进口量为42.5万t,2006年减到2.6万吨。产量继续增长,结构持续改善2005年我国磷肥产量达到1 125万t,已经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2006年全国磷肥产量1210万t,同比增长7.6%,增速减缓。其中磷铵、重钙等高浓度磷肥产量820万t,在磷肥总量中的比重达67.8%,比2005年增加7.5个百分点;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等低浓度磷肥390万t,同比减少12.7%;磷肥产品结构得到进一步改善。世界磷肥未来将供大于求虽然2005年国际磷肥需求比上年增长6.2%,但06年度比上年下降了1.8%,从1999年以来,磷肥消费复合增长率为1.3%,而磷肥的产量复合增长为2.5%,预计为未来几年磷肥需求年增长速度不会超过2%,而有效产能年增长速度将超过10%。因此,虽然短期内磷肥供应可能稍紧,但随着新产能的投产,磷肥过剩趋势将增加。资源稀缺,磷矿整合,价格上涨为改变磷矿开采的混乱局面,具有丰富磷矿资源的省份(云贵鄂)纷纷出台各措施,整顿磷矿开采秩序,保护磷矿资源。如云南省出台一系列政策保护磷矿资源,在采矿规模上规定:2008年底前,开采规模达不到15万吨/年的矿山予以关闭,年底前,开采规模达不到50万吨/年的矿山予以关闭;2004年湖北省颁布实施了湖北省磷矿资源管理暂行办法,对磷矿开采规模实行总量控制,对磷矿石(粉)实行准运制度,对不符合规划要求、年开采规模小于10万吨、不综合利用中低品位磷矿的矿山限期三年整改,到期仍达不到要求的责令关闭。通过各项措施,国内磷矿石资源整合初见成效,目前云南省70%的磷矿资源掌握在云天化集团,云南石化集团及南磷集团三家企业.,湖北省关闭了139处磷矿山开采局面得到抑制,小磷矿企业被迫关闭,磷矿石采选的集中度得到提高,磷矿资源向大企业集中。随着小企业被关闭,磷矿石供应量减少,作为磷矿石的最大消费领域:磷肥对磷矿的需求旺盛,并以年均5%以上的速度增长,在开采成本和供求的共同作用下,磷矿石价格上涨幅度较大,以贵州息烽磷矿为例,目前该公司30%品位的磷矿石车板价已达320元/吨,32%品位车板价为340元/吨.,去年30%品位的价格不到300元/吨,其他地区的磷矿报价均有所上涨,因此具有稀缺性的磷矿,未来将保持高位运行。3.2国内磷肥:产量增长,结构改善,矿肥结合日趋紧密我国有相对丰富的磷矿资源和水电资源,这给我国发展以黄磷为基础的精细磷化工创造了较好的条件。目前我国磷化工企业总数在500家以上,磷化工产品生产能力在6000kt/ a以上,年产量约4000 kt/ a。生产品种80多个,出口数量和出口比例下降。出口数量02年达到最高的16.89万吨,受国家出口政策和关税调节影响,06年出口量降低到7.6万吨。出口比例下降,出口比例从01年的25.2%下降到06的7.9%,下降幅度较大;另外在国际市场上中国黄磷出口份额下降,出口份额有2000年的75.8%下降到04年的46.9%。因此,国家对资源性,高耗能,高污染的黄磷产品,调控效果明显。目前,我国大部分黄磷企业,只生产黄磷,产品处于初级阶段,研发投入不足黄磷的深加工弱,产品应用面窄。黄磷作为生产精细磷酸盐的母料,我国黄磷企业大都只生产黄磷不生产磷酸盐产品,单纯地卖初级产品-黄磷。即使是生产下游产品,其衍生品也非常单一,绝大部份用于生产热法磷酸,五钠、六钠和少量正磷酸盐,直接用黄磷生产的无机及有机磷产品市场开发不够.磷化工各产品环节数量之间不成比例,头大尾小。国外发达国家黄磷-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比例约为3:5,而我国的比例是1:1.5:0.8。处于初始产品阶段。世界磷肥市场复苏近年来,随着世界化肥需求的增加,磷肥市场开始升温。据IFA资料显示,2006年几个主要磷肥品种磷酸一铵(MAP)、磷酸二铵(DAP)、重过磷酸钙(TSP)产量合计达到2391万吨,较1999年的2006万吨,增加了19.2%,年复合增长2.5%,2006年产量同比增长4.3%。具体到单个产品来看,MAP增长较快,为62%,TSP, DAP次之分别为12.5%和2.8%。同时,世界磷肥生产能力近年来也有大幅度增长。据加拿大钾肥公司资料显示,20002004年,除中国外,印度、摩洛哥、澳大利亚、南非等地MAPDAGP产能增加量接近700万t;东南亚的泰国、越南也有新产能出现。到2004年,亚洲MAPDAP产能达到了2 400万t、北美达到2 100万t、前苏联达到1 000万t、非洲达到500万t;预计到2010年,还将在2004年基础上增加1 000万t产能,主要集中在中国、沙特和摩洛哥等国,将大大超过需求量。我国黄磷主要消费于磷酸、三氯化磷以及赤磷、五硫化二磷、次磷酸盐、六偏磷酸盐、五氧化二磷等。热法磷酸是黄磷的主要用户,其消费量占黄磷总消费量的左右。其中,三聚磷酸钠又是热法磷酸的主要用户,约50%以上的热法磷酸用于生产三聚磷酸钠;三氯化磷是黄磷的第二大用户,其消费占国内黄磷总消费量的 左右;国内三氯化磷主要用于生产农药,如草甘膦等,近年我国有机磷农药生产发展缓慢,但水处理、增塑阻燃剂、医药及有机合成生产发展较快,它们在三氯化磷消费中所占的比例逐年增长。黄磷在其它方面的用途主要是生产次磷酸钠、五硫化二磷、赤磷、六偏磷酸盐、五氧化二磷等,年消费占黄磷总消费量的15%左右。未来价格看涨,但成本不容乐观国际市场磷肥价格高企,10月国内DAP和MAP平均价格分别为2718元/吨和1978元/吨,价格维持近年来最高位置,然而原料价格形势不容乐观,国内硫磺价格暴涨带来生产成本增加的影响,以及磷矿石和液氨价格上涨,带来巨大的成本压力,近期许多企业因为硫磺价格上涨,其10月已达2030元/吨,因而“无米下炊”。据石油化工协会最新统计,1月至9月,全国磷肥产量966.6万吨,同比增长15.6%。其中,高浓度磷复肥产量同比增长两成以上,占总产量的比重超过70%;低浓度普钙、钙镁磷肥产量同比减少近一成。1月至8月,全行业共实现利润11.4亿元,同比增加58.8%;实现利税19.2亿元,同比增加50.6%。亏损企业亏损额8862万元,同比下降35.8%;全国磷肥表观消费量为742.2万吨,国产磷肥已经能够满足我国农业生产需求,市场占有率稳步提高。1月8月共进口磷肥40.9万吨,同比减少44.5%;出口共计129.7万吨,同比增长198.4万吨,净出口量88.8万吨,结束了我国对高浓度磷复肥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产量波动,出口下降2000年国内黄磷产量50.59万吨,02年达到高峰94.23万吨,06年产量83.07万吨,截至到2006年底,国内已经建成的黄磷产能近200万吨,而产量仅仅80多万吨,设备空置率高达60%,企业设备维护费用增加,企业利润降低,成本回收期延长。三聚磷酸钠三聚磷酸钠俗称五钠,亦称三磷酸钠、磷酸五钠或焦偏磷酸钠。三聚磷酸钠具有螯合、悬浮、分散、胶溶、乳化、pH缓冲等作用,可用作合成洗涤剂助剂、工业水软水剂、制革预鞣剂、染色助剂、有机合成催化剂、医药工业分散剂和食品添加剂等。目前,其最大的用途仍然合成洗涤剂的助剂。有机磷化工是将黄磷加工成PCl3、POCl3、P2S5等中间体,进而和醇、酚反应可以制备出亚磷酸酯、膦酸酯、磷酸酯、氯代磷酸酯、硫代磷酸酯等,被广泛用作水处理剂、抗氧剂、增塑剂、阻燃剂、表面活性剂、纺织印染助剂、皮革加工助剂、油品添加剂、催化剂和有机磷农药等。这是一大类高技术含量、高市场需求、高附加值的精细磷化工产品,也是精细磷化工中最有活力和最有发展前途的研究开发领域,已经成为黄磷深加工的重要发展方向。有机磷表面活性剂的典型产品有磷酸丁酯、己酯、辛酯、癸酯、聚磷酸己酯、辛酯、混合脂肪酸单甘油磷酸酯、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等。磷酸酯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分子中有磷酸酯键,分单酯、双酯、三酯3种类型,其中三酯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磷酸酯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耐热性较好,对皮肤刺激性小,其性质随脂肪醇的种类,单酯、双酯、三酯所占的比率,及其盐的种类不同而变化,使用范围比较广泛。有机磷阻燃剂有机磷系阻燃剂主要有膦酸酯类、磷酸酯类及其盐类等。有机磷在合成材料上的阻燃原理是采用接枝含磷单体进行阻燃,如阻燃聚酯纤维的阻燃性能很好,经洗涤15次后棉花的续燃时间仍为零。以季戊四醇、亚磷酸三苯酯为原料、氢氧化钠为催化剂制得的三季戊四醇亚磷酸酯,也是一种性能良好的膨胀型,同时还具有缓蚀、杀菌、杀藻作用,防止藻类生成。1995我国饲料磷酸氢钙的产量仅为44万吨,2005年产量为170多万吨,10年期间,产量增长了3.86倍,年均复合增长14%,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由于我国具有成本和资源方面的优势,出口产品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产品出口前景广阔,预计到2010年产量将突破220万吨。生产成本上升,工艺需转变。世界各国通常采用两种生产工艺:即用热法磷酸与纯碱中和,称为热法磷酸工艺;采用湿法磷酸与纯碱中和,称为湿法工艺。我国三聚磷酸钠生产工艺以热法为主,黄磷和纯碱是生产三聚磷酸钠的主要原料,随着磷矿石,天然气、原盐、煤、电,物流等因素的影响,产品的原料和能耗将呈上升趋势,产品的生产成本增加。湿法工艺的成本优势将会体现,但而功能性净化酸应用比例有限,靠湿法酸完全取代黄磷生产五钠的工艺仅仅是个开始,企业还需加大科研投入来解决相关技术难题。上述疑问,磷化工行业内企业积极应对,通过相关产业联合取得突破:即磷矿资源与煤化工、电力工业的联合,解决生产中的动力疑问;磷矿磷肥与冶金硫,酸、高硫石油或天然气化工,氯碱化工联合,解决生产中原料疑问。磷酸按工艺可分热法磷酸和湿法磷酸。热法磷酸即有黄磷加工而成,我国热法磷酸所占比重较大,在磷酸工业中达70%左右,大多数企业基本上是黄磷-热法磷酸-三聚磷酸钠或六偏磷酸钠,生产品种单一,产品规格较少。目前我国湿法磷酸的生产能力已达600万t/ a (P2O5 ,下同) ,2010年将达到1 000万t/a。随着我国高浓度磷肥的快速发展,供需趋向平衡,生产能力供过于求的状况日渐突出,湿法磷酸的深加工和精细化是我国磷酸工业必须面对的疑问。国内一些磷化工企业开始尝试用净化的湿法磷酸或用净化湿法磷酸部分取代热法磷酸生产三聚磷酸钠和其他工业磷酸盐。5.2有机磷酸盐磷化工行业包括磷肥和磷酸盐工业,所涉及要素资源主要包括磷素资源、氮素资源、硫素资源、能源、环境资源、技术资源、物流资源等7项。磷肥的关键要素包括磷、硫、氮、物流、环境容量。所以磷肥产业必须优化磷矿,液氨和硫酸的结合,特别是硫酸,我国硫磺对外依存度已超过90%,而高浓度磷复肥用硫磺占进口硫磺量的60%以上。由于我国对进口硫磺的依赖性较强,国际硫磺贸易商对于中国供应量的调控对中国硫磺市场影响很大。而硫酸成本对磷肥的成本影响较大,以磷酸二铵为例,国外Potash公司的硫酸占成本比例为30%,在国内没有冶金硫酸工业的地区为40%左右;在我拥有冶金硫酸的地区,这个比例是15%。因此,充分考虑物流因素、优化磷矿和硫酸的供应是磷肥工业必须正视的疑问.近年来我国能源价格不断上涨,电力供应紧张,加上磷矿资源紧缺,导致黄磷生产成本上升,下游磷化工产品的生产成本也随之增加。从长远来看,黄磷价格上涨的趋势难以逆转,并将对下游磷化工产业产生不利影响。而我国的磷酸盐工业,基本上是以黄磷为基础,产业集中度低,出口一度居高不下,与其说是出口黄磷,不如说是出口资源和能源,为此,政府有关部门已加大对高能耗、高污染、资源型产业的布局和产品结构调控力度,因而磷化工也急需向深加工转移。在欧美发达国家磷酸盐产业的磷素大约72%来自于净化湿法磷酸,而净化湿法磷酸能源消耗和污染可控强度大约是等摩尔磷的35%,因此湿法磷酸是磷酸盐可持续发展的选择。国内从磷酸氢钙生产量分布上来看,集中在四川、云南、贵州、湖北、河北等省。大体上来讲。四川产量一般占全国60%左右,云南和贵州各占10%.湖北和河北各占约5%,其余地区占10%左右。因此合理和充分利用磷资源,加强对低品位磷矿的开发,降低低附加值无机磷化工产品的比例,增加高附加值的有机磷产品份额,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改变目前我国磷化工行业的产品结构,从而促进磷化工行业快速、健康的发展。磷资源具有稀缺性,世界磷矿主要生产国重视对国内磷矿资源的保护,限制初级磷矿石的出口,鼓励磷矿石深加工,以磷酸盐产品出口;同时,国际市场对磷矿石需求旺盛,物流成本上升,导致国际磷矿石价格一路走高。随着中国和摩洛哥等磷矿资源相对丰富国家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产能扩张,欧洲和北美大量成本较高的磷化工装置将继续关闭。全球主要的精细磷化工产业将逐步集中在美国、中国和摩洛哥,长期来看,随着技术进步,中国凭借着以磷资源为基础的多产联合平台,最有希望成为全球磷化工的中心,中国磷化工行业内的优势企业将成为全球化的磷化工企业。市场状况:产能过剩,国内市场萎缩,对外依存度增加。2002年我国三聚磷酸钠产量达到最高94.2万吨,以后3年产量逐步减少,05年减少到74.6万吨,但06年产量迅速上升到91.万吨.产量增加的同时,国内市场消费萎缩,02年国内市场消费量为9.9万吨,占52.9%,由于洗衣粉的禁磷使用,国内消费量迅速下滑,06年国内消费量仅为28.4万吨,较最高消费量下降了21.5万吨,下降比例43%。在国内市场需求不旺的时候,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拓展产品销售渠道,产品出口呈上升态势, 02年的出口量为44.5万吨,出口比例达到47.2%;06年出口数量达到57.7万吨,出口比例为63.4%,产品出口数量增加,产品对外的依存度提高。100多个规格型号。从产能和产量上看我国已列为世界第二的磷酸盐大国,个别产品能力和产量位居世界第一。我国磷化工产品仍以基础产品为主,主要为热法磷酸、三聚磷酸钠、饲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