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利津县第一实验学校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 云南的歌会》导学案1(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山东省利津县第一实验学校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 云南的歌会》导学案1(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山东省利津县第一实验学校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 云南的歌会》导学案1(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山东省利津县第一实验学校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 云南的歌会》导学案1(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云南的歌会 课型:新授学习目标1、学习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2、朗读、揣摩、品味文章语言,感受文章浓郁的乡土气息。3、探寻并领略民族风情,热爱民俗文化。重点难点预见1、品味语言中感受云南的民歌文化。2、学习作者表现民歌文化的几种描写手法。知识链接 1、作者 (19021988)苗族,湖南凤凰人,历任武汉大学、青岛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教授,大公报文艺副刊编辑,中国历史博物馆文物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在散文、小说创作和古代服饰研究方面均取得很大成绩,代表作有小说集 、散文集 、论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2、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在各族人民生活中,民间歌唱活动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几乎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他们以歌唱倾诉男女间的相互爱慕,以歌唱激发生产斗争中的劳动热情,以歌唱表示对死者的哀悼、对婚配的祝福,以歌唱抒发丰收的喜悦和节日的欢乐尤其是那些没有文字的民族,就往往靠那些知识广博、阅历丰富的老歌手,以长篇的叙事性歌曲,向本民族群众和青少年传授历史知识、生产知识、生活知识和礼仪知识。因此,在许多民族中,小孩还在牙牙学语的时候,也就跟着大人学唱歌了。而一个高明的民歌手也就常常在本民族中得到人们的特别尊敬。云南各民族民歌所表现的内容十分丰富,无论是民族历史上重大事件,生活中的婚丧礼俗,几乎生活中所能接触到的一切事物,在民歌中都有生动的反映。学法指导1、预习部分:在预习时间内,自读课文后独立完成,由小组长检查完成情况并作出评价;2、合作学习部分:先独立思考,再由学习组长主持全组讨论;并确定展示人;3、展示部分:由各组负责展示的同学在课堂上展示;4、当堂检测部分:在课堂上独立完成,由小组长检查完成情况,并作出评价、打上等级;5、课后练习:课后独立完成。 学习流程1、 自主学习1、 默读课文,给下列加点词注音:迤( )西 譬( )喻 糯( )米 蹲踞( )忌讳( ) 酬( )和 铁箍( ) 熹( )微2、朗读课文,思考:作者写了哪三种形式的歌会?(用四字短语回答) 3、 你最喜欢哪种形式的歌会?找出相关句、段读一读,并结合具体段落、句子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2、 合作探究1、 从文中你感受到云南美在何处?结合课文内容说说理由。 2、文章虽是为云南的歌会而写,却用大量的笔墨写了云南的人、云南的景、云南的情,这样写,你能从文中感受到作者一种怎样的情感呢? 3、在三种不同形式的歌会中,作者都进行了细腻的人物刻画,请跳读课文,划出三处人物描写的句子。看看作者分别写了哪三种人? 4、在三种歌会形式中,作者重点刻画这三种人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5、作者在对这三个人物进行描写时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6、在文中画出描写自然环境的语句,并分析在这里景色的美丽,鸟的宛转啼叫和人的美丽,歌的优美如何交融在一起的? 三、展示提升1、课外收集一些民歌、民谣,分小组进行交流,看看哪些属于“见景生情,即物起兴”,哪些属于“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哪些属于“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的。 2、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很多的民族和地区都有自己特有的艺术形式来表现本民族本地区的风土人情,你能说说你所知道的吗? 4、 达标测评1、请选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a、目前,各地中小学、幼儿园建立并完善了校园安全管理工作机制。b、通过举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使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到了飞速发 展中的中国。c、窗外的暴风雨突然渐渐地停下来。d、膳食营养搭配是否合理,是身体健康的基本保证。2、阅读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听民歌(1)听过民歌。(2)陕北信天游、陇东花儿、江南田歌、闽北山歌。(3)从小听的是闽北山歌。曲调很简单,旋律似乎只有一句。这一句翻来覆去地唱,翻来覆去地唱。只在每句的结尾略加不同的装饰音,以与下一句相区别。那时,常有一个老翁,走在弯弯的崎岖长路上,他一边赶着牛,一边豁开嗓子扯出一首首山歌。没有应和,没有对答。老人的嗓子孤独、苍老、悲凉。有时他根本发不出音。老人走在牛群的背后,唱得再也唱不下去了,就沉默。老人是终日与牛群为伴的牛倌。那时我听不懂老人唱的山歌,因为隔得太远,老人又豁了牙,吐字不清。但我至今闭上眼睛,还能清晰地浮现出一条长路上的一群牛,一个老翁,一首首托音很长的山歌。(4)后来参加山场劳动,穿蓑衣、挂柴刀、扛长锄去山上,开始近距离地听到男女对唱的山歌。男的女的两拨人,往往分得很开,往往是隔着一条山岙,这边望得见那边的人,那边望得见这边的人。第一个音是这样发出的,有人觉得要唱了,就停下手中的活儿,把箬笠往脑后掀了掀,吸一口气,然后扬脖仰头。“哎-”,这个“哎”字由低往高,高到一定音阶,然后平滑着延伸,“哎-”然后波动,上挑,收尾。接下的句子是妹呀-”什么什么的。这是典型的中青年唱的山歌,底气十足、穿透力强,同时也是粗野的、质朴的。山中的人并不指望什么爱情,但是他们唱的却是纯粹的爱歌。如果认真地听他们彼此的对唱,还真唱得情深意长。与老人们的山歌相比,年轻人的山歌欢快、短促,更加明快也充满向往。年轻人是对着 异性唱,老人则是对着大山与天空唱。(5)时间继续往后推移,就听到了乐清的著名山歌对鸟。对鸟的旋律要比闽北的山歌复杂、华丽得多,而且歌词也来得更加富有情趣。与闽北相比,乐清的山没有那里的深,没有那里的高,也没有那里的大,但人也因此而复杂了许多,山歌也因此而华丽了些,想来并非没有道理。(6)如今听民歌,是听磁带上、音响中的民歌,流畅,华彩,大白菜扎上红绸,早已没有了那种质朴。从歌星那猩红的嘴唇间和花花绿绿的mtv中唱出,“民歌“已不再是民歌了。1、文中写了作者几次听民歌的经历?分别听的什么? 2、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作者听民歌的经历的?文章的结构有何特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