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金榜】八年级政治上册 4.9.1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练习 教科版(1).doc_第1页
【世纪金榜】八年级政治上册 4.9.1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练习 教科版(1).doc_第2页
【世纪金榜】八年级政治上册 4.9.1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练习 教科版(1).doc_第3页
【世纪金榜】八年级政治上册 4.9.1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练习 教科版(1).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单项选择题1.一项调查表明:学生中吸过烟的占29.6%,初中、普高、职高学生分别为17.2%、36.3%和61.9%。喝过酒的学生占55.90%,3.4%的学生在校园中喝过酒,19.40%的学生有喝醉酒的经历。中学生吸烟、喝酒的行为是一种()a.不良行为b.严重不良行为c.一般违法行为d.犯罪【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对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以及违法行为的区别的认识。材料中所列举的吸烟、酗酒的行为属于不良行为,a项符合题意。【知识拓展】青少年不良行为的特点(1)违反社会公共生活准则和有关行为规范;(2)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生活;(3)对社会、他人和本人造成一定的危害;(4)由青少年实施(青少年不良行为与犯罪有根本的区别)。2.吸烟、酗酒有害身体健康,赌博是犯罪的祸根,吸毒是走向死亡之路。这警示我们()a.违法犯罪必然受到法律制裁b.要远离诱惑,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和健康的娱乐上c.不良行为一定会发展成为违法犯罪d.要改变不良生活习惯,预防违法犯罪【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对不良行为与犯罪之间的关系的认识。a与题意无关;诱惑有好坏之分,好的诱惑能激励人,因此,b中远离诱惑的说法不妥当;不良行为并不必然导致违法犯罪,c说法错误,故正确答案为d。3.(2013仙桃中考)某校初中生不良行为调查表(总人数:814人)吸烟喝酒无故旷课打架斗殴沉迷网络偷窃、损毁财物人数6153198所占比例0.7%1.8%0.4%2.3%0.1%部分同学了解表格中的内容后,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认识错误的是()a.要提高自我控制能力,自觉抵制不良诱惑b.这些不良行为无关紧要,只要不违法就没有关系c.对自己不负责任,就要对不负责任所造成的后果负责d.不良行为若任其发展可能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辨别能力。本题是逆向选择题。表格中所列的学生的不良行为如不及时改正,很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从而分析b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a、c、d三项说法正确。4.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共同点是()a.都具有社会危害性b.都要承担同等的法律责任c.都触犯了我国刑法d.都具有刑罚当罚性【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对于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关系的理解。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之间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相同点在于都是违法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b的观点错误在于没有认识到二者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一样,承担的法律责任也不一样。c、d不是二者的共同点而是犯罪行为的基本特征。5.(2014济南济阳期末)中国法制报“法庭记录”专栏介绍的案件中,有人因违犯交通法规被罚款,有人因欠朋友的债不还遭起诉,有人因持刀抢劫受处罚。根据违犯的法律可将他们的行为分为()a.一般违纪行为和严重违纪行为b.违犯宪法、一般违法和严重违法行为c一般不良行为和严重违纪行为d.行政违法、民事违法和刑事违法行为【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对违法行为的种类的认识。违犯交通法规被罚款是行政违法行为;欠债不还是民事违法行为;抢劫是刑事违法行为,d项分析正确。6.(2014邢台沙河期末)2013年8月29日,河北省保定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曲阳县七里庄村村支书刘某等20人涉黑案一审宣判:刘某犯受贿罪,涉嫌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妨碍公务罪等11项罪名,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刘某受到了法律的严惩,说明国家打击犯罪、惩治犯罪分子()有利于保卫国家财产可以遏制、教育犯罪分子,使其悬崖勒马对某些有不良动机的人也是一种震慑有利于保障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a.b.c.d.【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对打击违法犯罪分子的意义的认识。四个题肢从不同的角度对打击犯罪的意义进行了正确的阐述,故正确答案为a。【知识拓展】预防违法犯罪的名言警句祸之所由生也,生自纤纤也。荀子岂知千仞坠,只为一毫差。柳宗元冰厚三尺,不是一日之寒。兰陵笑笑生千里之差,兴自毫端。范晔微邪者,大邪之所生也。管仲恶不可积,过不可长。陈寿杜渐防萌,慎之在始。房玄龄二、简答题7.阿光(化名)3岁时就失去了父亲,自幼随外婆长大,母亲王女士从事销售工作,工作繁忙,无暇顾及阿光的成长。16岁的阿光入读一所中职学校,常流连于网吧、游戏机室、酒吧。渐渐地,他结识了一群不良青年,开始每天与朋友瞎混。因常逃课又违反校规,屡教不改,最后,他被学校劝退。就这样,阿光走向了社会,走进了“另类人生”。在“哥们”的蛊惑下,阿光第一次沾上了毒品。慢慢地,阿光离不开毒品了。为了吸毒,他一再向母亲要钱。但吸毒开支大,时间一长,家里也没钱供他使用。他最后走上了盗窃、抢劫的不归路,被公安机关抓获,受到了法律的严惩。阅读上述案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阿光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原因有哪些?(2)上述案例给了你怎样的警示?【解析】本题以生活案例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第(1)问应注意结合材料,从家庭、学校、社会、自身四个方面分析原因;第(2)问可从珍惜受教育权、加强道德自律、预防违法犯罪等方面组织答案。答案:(1)父母没有尽到家庭保护的责任;学校对阿光缺乏正确引导,使其过早辍学,没有尽到学校保护的责任;游戏机室业主等接纳未成年人,没有尽到社会保护的责任;阿光没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法律意识淡薄,交友不慎,缺乏自我保护意识。(2)青少年要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要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拒绝不良诱惑;要学法、知法、守法,增强法律意识;要正确认识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三、材料分析题8.2013年9月13日,德州市夏津县公安局经过缜密侦查,打掉一个青少年寻衅滋事违法犯罪团伙,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7人,多为未成年人,有的年仅15岁。经调查,这伙人以张某、刘某为首,也只有此二人是成年人,在他们周围聚拢了一批不务正业的少年,大的17岁,小的只有15岁,他们无正当职业,游手好闲,爱好所谓的“江湖义气”,以给他人“看场子”、帮人打架“出气”为业。这些正处在叛逆期的少年不愿学习早早辍学出来“混社会”,有家不回,甚至集体在外租房居住。他们围绕在所谓的“大哥”身边“为非作歹”觉得好风光、好威风,殊不知他们正一步步走向违法犯罪的深渊。目前,张某被依法刑事拘留;刘某等六人被依法行政拘留。(1)他们的行为给社会带来什么危害?(2)张某的行为与刘某的行为有什么区别和联系?【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违法犯罪行为的危害和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的关系。第(1)问分析材料可以看出,他们的打架斗殴等行为侵犯他人生命健康,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第(2)问张某被刑事拘留说明他的行为是犯罪,刘某被行政拘留表明他的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结合所学回答即可。答案:(1)侵犯了他人和集体的生命财产,危害社会治安,对社会造成了相当大的危害。(2)张某被刑事拘留说明他的行为是犯罪行为,刘某被行政拘留表明他的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一般违法与犯罪既有区别,也有联系。一般违法行为的违法情节比较轻微,社会危害性不大,未触犯刑法;犯罪则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并触犯了刑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