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第32讲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课后达标检测 苏教版(1).DOC_第1页
【优化方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第32讲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课后达标检测 苏教版(1).DOC_第2页
【优化方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第32讲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课后达标检测 苏教版(1).DOC_第3页
【优化方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第32讲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课后达标检测 苏教版(1).DOC_第4页
【优化方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第32讲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课后达标检测 苏教版(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建议用时:45分钟)双基题1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分类依据是()a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b组成生物的细胞结构c生物的代谢类型d生物个体中含有能量的多少2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关于生产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都位于能量金字塔同一营养级b一定能固定co2c都是生态系统能量转换的载体d一定是植物3森林枯枝落叶层中可发现多种生物,其中属于初级消费者的是()a白蚁b蚯蚓c蜘蛛 d蛇4为了保护环境,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除了将塑料以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体尿液、粪便等废物带离,这是因为南极()a缺少生产者 b分解者很少c没有消费者 d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5下列有关食物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复杂,个体数量越庞大,食物链就越多b沿着食物链的方向,动物个体越来越大c食物链的环节数是无限的d生态系统中引入的生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6如图表示在某生态系统中,a、b、c三个种群数量变化的相互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a肯定是生产者,b肯定是初级消费者ba与b,b与c为捕食关系ca与c为竞争关系dabc构成一条食物链7.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的总量,结果如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如果乙的种群数量增加,则会引起()a甲、丁的种群数量增加,丙的种群数量下降b甲、丙、丁的种群数量均增加c甲、丁的种群数量下降,丙的种群数量增加d甲的种群数量下降,丙、丁的种群数量增加8(2014江苏扬州模拟)图中a、b、c、d表示某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箭头表示各成分之间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a和c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群落bc1的同化量越大,流向c2的能量就越少cd不一定是原核生物db中co2的含量增加将减缓温室效应9.由绿色植物、兔、鼠、鹰等构成的食物网如图所示,关于该食物网的说法错误的是()a该食物网中共有3条食物链b初级消费者是鼠和兔,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竞争关系,鹰和蛇只是捕食关系c若食物网中蛇的数量下降,有可能是鼠的数量下降或鹰的数量上升所致d环境中的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积累,鹰的积累量最大10(2014河南新乡市模拟)下列有关图示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b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物群落c细菌与蝉之间的关系属于竞争d蛇属于三级消费者11.(2012高考海南卷)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在该食物网中,共有_条食物链,最高营养级属于第_营养级。(2)乙和丙的种间关系是_。(3)为了调查该生态系统中乙种群数量,某研究小组捕获了100只乙,经标记后放回。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100只,其中有10只带有标记。在该生态系统中,乙的种群数量大约为_只。12某岛屿栖息着狐和野兔,生态系统相对稳定。后来有人登岛牧羊、捕食野兔和狐,狐也捕食羊羔。第5年,岛上狐濒临灭绝,但野兔数量大大超过人登岛前的数量。第6年,野兔种群暴发了由兔瘟热病毒引起的瘟疫,其数量骤减。回答问题:(1)人与狐的种间关系是_,兔瘟热病毒与野兔的种间关系是_。(2)画出由人、羊、狐、野兔和牧草组成的食物网。(3)人登岛后的第5年,与登岛前相比,野兔种内竞争强度_(增加、减小、不变)。(4)一般情况下,被捕食者传染病的流行程度将随捕食者种群密度的增加而_(增强、减弱、不变)。提升题13.最近科学家在水深约3 200米的太平洋底部的一副鲸的骨架上,发现了两种新型蠕虫。这些蠕虫没有消化器官,它们通过附肢里的细菌摄取营养。像树根一样的附肢可深入到死鲸的骨髓里“挖掘”营养,其中的细菌可将骨中的脂肪转化为糖,供给蠕虫进行生命活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这些蠕虫与细菌都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b蠕虫与细菌的关系在生物学上属于互利共生c这种细菌在繁殖时不可能发生有丝分裂d可创造一个富含有机物和氧气的人工环境培养这种细菌14经调查,某生态系统中y、x、z分别为第一、第二和第三营养级,每个营养级不同物种的个体数量如图甲所示(图中每一柱条代表一个物种)。一段时间后个体数量发生变化,结果如图乙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营养级的生物被捕食的压力明显增加bz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增加是由捕食对象专一引起的cy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变化是由于捕食者对捕食对象有选择的结果dx营养级的生物之间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且其中某种生物处于竞争劣势15某同学为了研究环境中重金属元素对生物的污染情况,分别测定了池塘和草原生态系统中某金属元素在各种生物体内的质量分数,结果如下表。请据表回答问题。生物及环境因素重金属质量分数/%生物及环境因素重金属质量分数/%土壤0.01池塘水0.02猫头鹰12浮游植物0.5食虫鸟5浮游动物2昆虫0.2大鱼10草0.02小鱼5(1)请分别写出两个生态系统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池塘生态系统:_。草原生态系统:_。(2)重金属元素在这两条食物链中的各种生物体内的分布有什么规律?_。(3)出现这种现象,你认为合理的假设应当是_。(4)在上述池塘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_;在上述草原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的是_。(5)人如果误服重金属盐会引起中毒,原因是_,采取解毒的相应措施是可服用大量的_(选填:a.水;b.食盐水;c.牛奶;d.蛋清;e.豆浆)(多选)。16(2014陕西安康高三检测)下表是生物学工作者收集到的某湖区几种生物的食物关系(“”表示存在食物关系)。请据下表和图回答问题:被食者捕食者绿藻螺蛳水草鲫鱼轮虫螺蛳鲫鱼轮虫(1)该湖区中全部生物的总和构成了_。鲫鱼与轮虫之间信息传递的方向是_。(2)若由于某种原因螺蛳全部死亡,轮虫的种群数量在短时间内将_,该湖泊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将_。(3)如图是对引进某经济鱼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后绘出的种群增长速率曲线。调查该经济鱼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_,在t2时期该鱼的种群数量是该河流对该鱼的_。(4)鸡粪是优良的鱼类饲料,适量的投入可以给鱼提供食物,从而提高鱼的产量。向河流中少量投入鸡粪对生态系统不产生明显的影响,这是因为该生态系统具有_;如果投入鸡粪过多,将导致浮游植物大量增殖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直接原因是由鸡粪分解产生的_引起的。答案与解析1解析:选a。a项中,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按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b项中,原核、真核生物都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c项中,异养型生物既有分解者又有消费者,代谢类型不是分类依据。d项中,生产者生物个体有的含有能量多,有的含有能量少,能量多少不是分类依据。2解析:选d。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能够利用光能或化学能合成有机物,它包括光能自养型生物和化能自养型生物,化能自养型生物大多为微生物,如硝化细菌等。3解析:选a。蜘蛛、蛇一般通过捕食昆虫而生活,不属于初级消费者;白蚁是啃食木材,由其体内的鞭毛虫分解消化纤维素,再吸收利用,通过这样一种特殊的共生关系,来维持白蚁的生存;蚯蚓是以土壤中的落叶烂根为食,经其初步消化分解为简单的有机物后进入土壤,属于分解者。4解析:选b。南极气候恶劣,生物种类较少,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差,科学工作者如果把人类代谢废物留在南极,会因为分解者稀少,导致代谢废物大量积累而破坏南极的生态系统,因此,除了将塑料以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体尿液、粪便等废物带离。5解析:选a。沿着食物链的方向,动物个体不一定越来越大;营养级之间能量的传递效率约为10%,当一个营养级的能量(或生物量)不足以养活下一个营养级的生物时,这个食物链就自然终止了,一般来说,一个食物链的环节不超过五个;将新的物种引入到一个生态系统中,可能会造成生物入侵,从而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遭到破坏,抵抗力稳定性降低。6解析:选b。由b增加a增加,b减少a减少,a减少b增加,可推出a捕食b,同理可推出b捕食c。该三个种群的捕食关系为:cba,但c不一定是生产者,b也不一定是初级消费者。7解析:选d。营养级越高的种群,所含有的能量越少。在该生态系统中,这四种生物之间形成的食物链是:丙甲乙丁。如果乙的种群数量增加,则甲的种群数量下降,丙、丁的种群数量增加。8解析:选c。结合图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可知a、b、c、d分别代表生产者、非生物成分、消费者、分解者,分解者不一定是原核生物,比如真菌;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生物构成群落,包括a、c、d的所有种群;某一营养级的能量约有10%流向下一营养级,所以c1的同化量越大,流向c2的能量就越多;b中co2的含量与温室效应有关,co2含量越小越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9解析:选b。鹰和蛇同时捕食鼠,二者构成竞争关系,鹰又捕食蛇,二者又构成捕食关系。10解析:选a。图示中包括了无机环境(光、co2等)、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蝉等)和分解者(细菌),它们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蝉是消费者,细菌是分解者,两者之间不构成竞争关系。蛇属于四级消费者。11解析:由题中食物网示意图可知:(1)该生态系统食物网中,共有4条食物链,最高营养级为生物戊,该生物占有第三、四、五3个营养级,其中所处的最高营养级是第五营养级;(2)乙和丙具有捕食和竞争关系;(3)由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可知,n1 000(只)。答案:(1)4五(2)竞争和捕食(3)1 00012解析:(1)根据题中的信息可知,人捕食狐且人和狐又捕食野兔,故人和狐的种间关系是竞争和捕食;兔瘟热病毒寄生在野兔体内。(2)由人、羊、狐、野兔和牧草之间的捕食关系,可绘出如下食物网:(3)人登岛后的第5年,狐濒临灭绝,野兔数量大幅度增加,由于岛上的资源和空间有限,野兔种内斗争强度增大。(4)一般情况下,在捕食过程中,捕食者优先捕捉到的是老弱病残的被捕食者,随着患病个体不断被淘汰,传染病的流行程度将随着捕食者数量的增加而减弱。答案:(1)竞争和捕食寄生(2)(3)增加(4)减弱13解析:选d。蠕虫与细菌都是利用鲸的遗体作为能量来源,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蠕虫与细菌的关系为互利共生;水深约3 200米的太平洋底部是一个无氧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生存的细菌是厌氧型生物,培养时不需要氧气,否则会抑制其生命活动。14解析:选a。x营养级各物种的个体数量均减少,z营养级的生物个体数量增加,x营养级的生物被捕食的压力增加,z营养级的捕食对象并不专一;y营养级各物种的个体数量的增加是由x营养级各物种的个体数量减少引起的;x营养级的个体数量减少是由被捕食引起的,不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15解析:有毒物质的生物富集作用是沿着食物链逐级增加的。营养级越高含有的有毒物质越多。人如果误服重金属盐会引起人体内的蛋白质变性失活,相应的解毒措施是服用蛋白质类物质。答案:(1)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小鱼大鱼草昆虫食虫鸟猫头鹰(2)营养级越高,含有的有毒物质越多(3)在生物体内有毒的物质不被分解,有生物富集的作用(4)浮游植物昆虫、食虫鸟、猫头鹰(5)重金属盐能使人体内的蛋白质发生变性而失去生理活性c、d、e16解析:(1)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的所有生物的全部个体。信息传递能调节种间关系,信息传递是双向的。(2)根据生物间的关系绘制食物网如图所示:螺蛳和轮虫都是鲫鱼的食物,当螺蛳全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