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宝应县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苏教版.doc_第1页
江苏省宝应县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苏教版.doc_第2页
江苏省宝应县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苏教版.doc_第3页
江苏省宝应县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苏教版.doc_第4页
江苏省宝应县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苏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宝应县2013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检测试题一。语言运用(15分)1. 下列各组加点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 (3分)a沤肥呕心沥血 拮据佶屈聱牙 框架匡国济民b参谒/斗转参横 翘楚/翘足引领 哄传/一哄而散c贝壳金蝉脱壳 饮马饮水思源 殉职/徇私枉法d复辟开天辟地 累赘硕果累累 结实张灯结彩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a.这辆核载才9人的面包车,居然塞了22个人为了避让其他车辆,突然翻车,事故致一人伤重不治,多人受伤这也在提醒客运司机一定要按标准搭载,不要满载而归。b一边是残忍地从年仅两岁的小孩身上碾过而逃之夭夭,一边是勇敢地跳下河救起落水小孩而最终献身。近日发生的这两件事传得沸沸扬扬。c兰考火灾发生后,人们期待涌现更多的像焦裕禄那样为了人民的事业宵衣旰食、鞠躬尽瘁的人民公仆。d全省工业经济冲刺推进会要求各地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细化指标分解,确保各项目标最终不致陷入纸上谈兵的窘境。3. 概述下面一幅漫画的内容(不超过40字),指明这幅漫画的含意(不超过20字)。(4分)_4根据下面一首诗一、二段的内容与形式,续写第三段。(5分)(第一段)我是植物/我被春天翻译成花朵/我是花朵/我把秋天翻译成果实(第二段)我是雨/我被大地翻译成新绿/我是新绿/我把春天翻译成生机(第三段)/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58题童区寄传 柳宗元柳先生曰,越人少恩,生男女,必货视之。自毁齿以上,父兄鬻卖,以觊其利。不足,则盗取他室,束缚钳梏之。至有须鬣者,力不胜,皆屈为僮。当道相贼以为俗。幸得壮大,则缚取幺弱者。汉官因以为己利,苟得僮,恣所为不问。以是越中户口滋耗。少得自脱,惟区寄以十一岁胜,斯亦奇矣。桂部从事杜周士为余言之。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行牧且荛,二豪贼劫持,反接,布囊其口,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贼易之,对饮酒,醉。一人去为市;一人卧,植刃道上。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因取刃杀之。 逃未及远,市者还,得童,大骇,将杀童。遽曰:“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彼不我恩也,郎诚见完与恩,无所不可。”市者良久计曰:“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幸而杀彼,甚善!”即藏其尸,持童抵主人所,愈束缚牢甚。夜半,童自转,以缚即炉火,烧绝之,虽疮手勿惮;复取刃杀市者。因大号,一虚皆惊。童曰:“我区氏儿也,不当为僮。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愿以闻于官。” 虚吏白州,州白大府。大府召视儿,幼愿耳。刺史颜证奇之,留为小吏,不肯。与衣裳,吏护还之乡。 乡之行劫缚者,侧目莫敢过其门,皆曰:“是儿少秦武阳二岁,而计杀二豪,岂可近耶?”注:毁齿,小孩换牙,指七、八岁。汉官,汉族官员,边境地区多是派汉人做官。秦武阳,战国时燕人,十三岁杀人,后作为荆轲的副手刺杀秦王,未成被杀。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以是越中户口滋耗 耗:减少 b行牧且荛 且:而且c童微伺其睡 伺:观察 d大府召视儿,幼愿耳 愿:老实6下面的句子,全都直接表现区寄机智勇敢的一项是 (3分) ( )少得自脱,惟区寄以十一岁胜,斯亦奇矣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 刺史颜证奇之. 留为小吏夜半,童自转,以缚即炉火,烧绝之,虽疮手勿惮乡之行劫缚者,侧目莫敢过其门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因取刃杀之。a b. c. d.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区寄所以能够自救,在于利用了敌手麻痹大意、低估对方的智力和胆量的弱点。b再被贼人抓获后,区寄危在旦夕,但他用“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打动强盗的心,不仅保住了性命,而且再次留下了杀贼逃脱的可能。c本文中,作者通过一个牧童被劫的故事,揭露了掳掠儿童、贩卖人口的社会现实,并且说明在残害人民这一点上,官匪本是一家。d区寄机智勇敢。他伪儿啼哭,就刀就火绝绳,连杀二贼,哭叫报官等等,这些都是一般孩子难以达到的。虽是传记,但是可以看出本文虚构的成分居多。8请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柳先生曰,越人少恩,生男女,必货视之(3分) 彼不我恩也,郎诚见完与恩,无所不可。(4分) 是儿少秦武阳二岁,而计杀二豪,岂可近耶?(3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9.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除夜作 高适,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首句“旅馆寒灯独不眠” 作者是怎样抒发情感的?(4分) 请具体说明第二句中“何事”的具体内容。(2分) 清人沈德潜评论第三句话“作故乡亲友思千里外人,愈有意味。”,请分析其表达特色及效果。(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春冬之时, ,回清倒影。(郦道元三峡).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 。(杜甫春望). 左牵黄, 。 ,千骑卷平岗。(苏轼江城子). ,靡有朝矣。(诗经氓). ,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唇亡齿寒。(左转)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一小时的故事美国凯特乔宾知道马勒太太心脏有毛病,将她丈夫的死讯透露给她时,尽量婉转也相当费了一番心思的。是姐姐约瑟芬吞吞吐吐告诉她的。理查马勒的朋友,那时也在马勒太太身旁。火车出事惨剧的消息传到报社,他看见“死亡名单”中,马勒先生的名字列为首名。她顿时,突发性、毫无顾及地哭倒在姐姐的怀中。当一阵伤恸过去之后,她独自回到自己房中。敞开的窗户前,立着一张舒适、宽大的靠背椅。她将身子沉了进去,陷入一阵拖缠她的身躯且似乎已噬蚀到她心灵的疲惫。她看见家门前广场上的树梢无不震颤着新春的声息,空气中嗅得到春雨的甜香,窗下街头传来小贩的叫卖声,远处不知谁的歌声袅袅飘到她的耳际,无数的燕子在屋檐下呢喃。面对她窗户的西方天边,相遇又相叠的云层中这里、那里地绽出几块青空。有些什么在向她逼近,而她正怯怯地等待。是什么?她不知道;太微妙,只能意会,无法言传。她开始认出了向她逼近且要占有她的是什么,她奋力地想用如她那白净、瘦长双手一般无力的意志,将它击退。当她不再抗拒的时候,一个渺小、悄然的字眼自她微启的唇间溜了出来。她屏住气息一次又一次地说:“自由、自由,自由!”她的脉搏加快,循流的血液温暖也松弛了她每一寸的肉体。她并没有犹豫且思量自己是不是被一种怪诞的欢愉迷惑了。一股清晰、崇高的意念使她斥笑这根本是不屑一顾的想法。她知道,当她看见那双被死亡合起的仁慈而温柔的手,那张对她从不具安全感与爱,如今该已凝固、灰冷且死亡的脸孔时,她会再度哭泣。但是她却看见在那悲愤的一刻过后,决然属于她自己的长远年华的到来。她张开并伸出臂膀去迎接它们。在今后那些岁月里,她不会再为另外一个人活;她要为自己活。今后将不会再有一种强烈的意志迫使她向那种盲目的坚守屈服,那种男人与女人均自认有权将个人的意志强施于另一同类的信念。无论是出于善意或居心冷酷,她要采取的此一行动,在那觉醒的片刻看来,总觉得像是一种罪过。然而,她终归是爱过他有的时候。多半的时候,她并不爱他。又怎么样呢!当面对自我肯定的执迷,突然认清了这是她生命中最强烈的冲动时,爱情,这无人能探破的神秘,又算得了什么呢!“自由!肉体与灵魂的解放!”她不停地悄声念祷。约瑟芬恳求让她进去:“露易丝,你这样会病倒的。看在老天的面上,开门吧。”“走开。我没有病倒。”的确没有,她吐出了一句明快的祷言:但愿人生长久。就在昨天当她想到人生可能长久时,她还打了个冷颤呢。她终于立起身来,在姐姐的强求下打开了房门。两人走下了楼梯。理查在下面等候她们。有人在用钥匙开启大门的弹簧锁,进来的是马勒先生。他略带旅途的倦容,手里却很从容地提着旅行袋与雨伞。他的旅程离火车出事地点遥不可及,他根本不知道会有车祸发生。他站在那里,对约瑟芬刺耳的尖叫,对理查飞快地要挡住他,不给他妻子看见而感到错愕。然而,理查已经太迟了。医生到来时,说马勒太太死于心脏病乐极生悲的结果。11文中第段中描写窗外景色有哪些作用?(4分) 12本文刻画人物时,最主要的艺术手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6分) 13 “医生到来时,说马勒太太死于心脏病乐极生悲的结果。”这句话颇为精妙,请简析。(4分) 14本文在情节设置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6分) 六实用类文本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西施亡吴之谜吴王夫差是一个亡国之君,却不同于一般昏君,恰恰是个霸才。他的最显著的弱点是刚愎自用,轻敌拒谏。吴越是世仇,都想问鼎中原。越王勾践恰好是个阴谋家。国语越语记勾践曾对范蠡说:“今吴王淫于乐而忘其百姓,乱民功,逆天时”云云,这是从敌人方面说的坏话;从国语吴语及史记看,看不出他怎样沉湎于酒色。吴强越弱时,越国遣大夫文种求和,伍子胥坚决反对,越人便以美女八人献与太宰嚭,太宰嚭向夫差说了好话,夫差就答应了越国,则受美女的是太宰嚭。这人是从楚国逃亡出来,后来成为吴国罪魁,夫差的致命伤是容许卧榻之侧的强敌安然存在。 说到吴国之亡,自然会想起西施,就像谈唐明皇的出奔,会想起杨贵妃一样,可是在国语和史记中,却一句也没有提到西施。 先秦载籍中,墨子亲士篇曾这样说:“是故比干之殪,其伉也。孟贲之杀,其勇也。西施之沉,其美也。吴起之(车)裂,其事(功)也。”这当是最早提到西施名字的史料,但西施为什么会因美而被沉在水中,没有明说。这以后,西施便成为美女的共名,直到今天,也是这样,就像月里嫦娥成为美女共名一样(历史上也有由共名而成为专名的,如漂母)。孟子。离娄的“西子蒙不洁,人皆掩鼻而过之,”西子之称,自孟老始。庄子。天运有西施病心而颦,邻居丑人效之的故事(后来乃有东施效颦之说),荀子。正论里也提到她,这里就从略了。说明在先秦时,西施已成为美人的典型,并且有故事在流传着,流传的地区当在今河南、山东一带。 将西施作为美人计的宠儿,始于后汉人赵晔的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越王和文种商量后,“乃使相者国中,得宁萝山鬻薪之女曰西施、郑旦,临于都巷三年,学服而献于吴,乃使相国范蠡进曰吴王大悦曰:越贡二女,乃勾践之尽忠于吴之证也。”这完全是小说家的笔法,还有是后汉人袁康的越绝书卷八,内容相类,文字更简单。至于馆娃宫、响履廊之类,全出于后人的附会铺张。又据上述记载,越国所进的还有一个郑旦,而西施却独享艳名,现在知道郑旦的人就不多了。 当吴王夫差接受越国二女时,伍子胥立即反对:“臣闻贤士国之宝,美女国之咎,夏亡以妹喜,殷亡以妲已,周亡以褒姒。”这话原是老生常谈,却又很重要,因为这三个美女,都是被征服部落故意以美女进献的。到了后汉的赵晔、袁康时,由于西施在战国时已享艳名,而赵晔、袁康又是会稽人,也即越人,便把她补了进去,成为亡国之君生活上一种连锁性的取败特征,实际仍不脱“女祸论”的习见。总之,在国语和史记时代尚无西施亡吴之说,否则,以史公的好奇,岂有不刻画之理?论语里“子见南子”的寥寥四五语,到了史公笔下,就写得帏影珮声,摇曵生姿。至于墨子里“西施之沉,其美也”二语,墨子问诂引苏时学说,以为与吴越春秋所记的“吴亡后,越浮西施于江”之说符合,那是以后说来弥缝前说,墨子原意究意如何,尚不可知。 颇疑“进美女”一度也成为史学界的思潮,而这又是女性意识强化的一种辐射,也是创作心理上很有趣的现象。回到先秦去,那里有看不尽的迷宫,足够我们徘徊流连,而且同样能够呼吸到新鲜空气。15“说到吴国之亡,自然会想起西施,就像谈唐明皇的出奔,会想起杨贵妃一样”运用了什么手法?在文中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4分) 16作者不同意“西施亡吴”之说,其根据有哪些?请分条列举。(8分) 17指出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6分) 七作文(70分)18. 阅读下面这则材料,按要求写一篇文章。如果你去印度,你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那里的公路特别破旧,最好的路都赶不上我们的二级公路。但只要你沿着公路走,每隔数公里你就会发现一座华丽的教堂,其华丽程度难以用语言来形容。一位旅行者问当地的居民:“你们这里教堂如此华丽,公路却如此破旧,你们就不能把那些建教堂的钱用来修公路吗?”居民答道:“路是通向财富的,不重要;教堂是通向神的,很重要!”要求:全面理解材料含意,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注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参考答案1. 答案:【a】 a项,uu,ji/j,kungkung;b项,cn/shn,qio,hng/hng;c项,kqio,ynyn, xn ;d项,b/p,li,ji/ji。2. 答案:c。a项,“满载而归”是指装满了东西 回来,常形容收获甚丰,不符合语境;b项“沸沸扬扬”,状态词,像沸腾的水一样喧闹,多形容议论纷纷,含贬义。对“救人献身”这一感人行为的社会反应不可用“沸沸扬扬”来形容。用在此处,犯“感情色彩不当”的错误;d项“纸上谈兵”,指在文字上谈用兵策略,比喻不联系实际情况,空发议论。用在此处,犯“望文生义”的错误。此处宜改用“一纸空文”。3. 4分。答案:内容一棵大树被狂风拦腰折断,压坏了一所房子,而房子的主人却巧借大树的断枝悠然地荡起了秋千。(2分)(说明:画面有几个部分。主要部分是折断的大树压坏房子。左上角树丛偏斜,系风所致,暗示自然灾害,并非人为。折断的树干下有一副秋千,一个人坐在秋千上运动;而打秋千的人,可能是房子主人。)寓意面对灾难,要保持一个乐观的心态。(2分)(说明:风把大树刮倒,树把房子压坏。偏斜的树丛(代风)、折断的树、损坏的房屋,都与自然灾害相关,以此借代灾害严重。但主人在灾害面前没有愁眉苦脸,而是利用树干打秋千进行娱乐,以此借代在灾害面前善于寻找快乐的乐观心态。)4. 5分。答案:我是雪/我被太阳翻译成水/我是水/我把种子翻译成植物。一句1分,语句通顺1分。(解答本题必须按照结构特点:我是我被翻译成;我是我把翻译成。内容上三个事物要有一定的联系,修辞上要运用暗喻的手法。)5. 答案:b。且:一边。6. 答案c.7. d,“虚构的成分居多”有误。传记可以有适当的艺术加工,但是所写必须是真人真事。8.10分(3分)柳先生说,越地的百姓寡恩薄情,不论生下男孩女孩,都当作货物一样看待。(“少恩、货”各1分,语句通顺1分。)(4分)他不好好待我,主子你果真能保全我的性命并好好待我,无论怎么样都可以。(1、3两个分句各1分,第2个分句2分) (3分)这个孩子比秦武阳小两岁,却用计谋杀死了两个豪贼,怎么可以靠近他呢?(每个分句1分)9.10分。(4分) “寒灯”二字,渲染了旅馆的清冷,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凄寂(孤寂、凄清、孤独等)之情,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家乡及亲人的无比思念之情(2分)。除夕之夜,寒灯只影,诗人难于入眠,而“独不眠”又会想到一家团聚,其乐融融的守岁景象,这更让诗人内心难耐(1分)。所以这一句看上去是写眼前景、眼前事,但是却处处从反面扣紧诗题,描绘出一个孤寂清冷的意境(1分)。(2分)他身处除夕之夜(1分)。晚上那一片浓厚的除夕气氛,把诗人包围在寒灯只影的客舍之中,他的孤寂凄然之感便油然而生了(1分)。(4分)“故乡”,是借指故乡的亲人;“千里”,借指千里之外的诗人自己。意思是说:“故乡的亲人在这个除夕之夜定是在想念着千里之外的我。(2分)诗人运用了反客为主的写法,即为反衬手法(1分)。不写自己思念故乡亲人,却写千里之外的亲人思念自己,把双方思之久、思之深、思之苦,集中地通过除夕之夜抒写出来了,更好地表现了诗的主题思想(1分)10.8分。每句1分。答案:则素湍绿潭,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右擎苍,锦帽貂裘,夙兴夜寐山河破碎风飘絮,辅车相依114分。借景抒情或以景衬情。所写景物都带有明快、有生机的特点。暗示人物轻松而又愉悦的心情。(2分)以云层、青空分别象征限制自由的婚姻、即将来临的自由。(1分)为下文揭示人物的心理以及情节的发展做铺垫。(1分)126分。运用了心理描写(2分)。作用:交待露易丝的婚姻痛苦。表现露易丝面对即将来临的自由时的喜悦。反映露易丝内心的冲突:在更多解放快感的同时,也有负罪感。(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两点给3分,答对三点给4分)13医生认为马勒太太是乐极猝死,而其实她是因情绪的大起大落而猝死。这句话具有反讽意味(黑色幽默),让人回味无穷。(每点2分,共4分)146分。有许多虽出乎意料,但又合乎情理的地方(2分)。马勒太太接到死讯后看似异常的表现,实际上是符合其生活逻辑的。作者设置仅仅凭借报上登载的名字就判断马勒先生之死这个情节,就埋下了可能会弄错的伏笔。文章开头交待露易丝有心脏病,为最后她的猝死埋下伏笔。(一点1分,两点2分,三点4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