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济法律理论与实务授课大纲授课教师: 白 彦授课时间: 2010年7月12第一讲 法的基础理论一、法、法制、法治1、法是人的创造物2、法的各种理解3、法制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法律上层建筑的各个因素所组成的系统,从其构成看,包括法、法律实践、及指导法和法律实践的法律意识。4、法治是治理国家的方略-与人治相对立。5、我国的依法治国策略(提出的背景、核心内容、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等等)二、法的特征1、法是为主体提供行为标准的社会规范2、法是以国家意志形式出现的社会规范3、法是司法机关办案主要依据的社会规范4、法是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的社会规范三、法的价值与作用1、法的工具性价值2、法本身的价值、法律价值3、法的社会性价值4、法与市场经济(主要谈法律与市场经济的关系,谈法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我觉得学生强调课程与实际的联系,可以在基础理论课程中增加该内容,以突出经济法课程的实际意义)四、法的起源和法的发展1、法的起源2、法的历史发展3、近代民商法的特点和原则五、法的分类与当代中国法律体系1、分类2、中国当代的法律体系3、我国目前主要法律渊源六、法律责任与法律救济1法律责任的概念及构成2法律责任:3、救济方法:第二讲、与企业密切相关的民商法基本理论一 基本理论(一)民商法的概念及调整对象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民商法包括民法和商法。民法主要包括物权法、债权法、人身权法、侵权行为法、知识产权法、婚姻家庭法、继承法等;商法(包括商主体法和商行为法)主要包括公司法、企业法、保险法、票据法、破产法、海商法等。 民法是基本法,商法是特别法。民法注重交易安全,商法注重效率。(二)民商法的调整对象1民商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2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三)民法的基本原则1平等原则2自愿原则3公平原则4、诚实信用原则5、公序良俗原则二、民商事法律关系(一)民商事法律关系的概念民商商事法律关系是由民事法律规范所调整的、具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的具体的平等社会关系,简称民事关系。平等性是民事法律关系最重要的特征。(二)民商事法律关系的要素(三)民商事法律事实民商事法律事实,是指法律规定的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现象或事实。民商事法律事实大致可以分为事件和行为两大类。三、民商事权利(一)权利的概念。民商事权利指民商法规范赋予当事人为实现其利益所可实施的行为范围。(二)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1根据权利的作用不同分为:支配权、请求权、形成权、抗辩权2根据权利的相互关系分为:主权利、从权利。从随主原则:当主权利转移时从权利也随之转移;当主权利终止时,从权利也随之终止。(三)权利的保护 权利的保护可以分两种方式,即自力救济与公力救济两种。 1自力救济。民事权利的自力救济,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时,民事权利主体自己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其权利。民事权利的自力救济分为自卫行为和自助行为两种。 2公力救济。公力救济,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时,由国家机关通过法定程序予以保护。公力救济的手段主要有两种:民事诉讼和强制执行。 四、民商事主体(一)自然人(二)个体工商户和农村承包经营户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的债务,个人经营的,以个人财产承担;家庭经营的,以家庭财产承担。(三)个人合伙(四)法人1法人的概念法人是具有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2法人成立的程序3、法人的民事能力4、法人的分支机构法人的分支机构不具有法人资格,其参与民事活动的权利义务及责任由法人享有和承担。5、法人的变更企业法人分立、合并,它的权利和义务由变更后的法人享有和承担。6、法人的终止法人终止,应当依法进行清算,停止清算范围外的活动。五、民事法律行为(一)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民事法律行为简称法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设立、变更和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是一种以意思表示为要素的法律事实。(二)民事行为的成立(三)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1一般生效要件: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自愿真实;行为的内容不违法2特殊生效要件:分为约定和法定两种。(四)无效民事行为1行为人不合格的民事行为2内容违法的民事行为3意思表示不真实的民事行为(五)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六)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七)民事行为撤销或无效的法律后果1返还财产2赔偿损失3其他法律后果:追缴财产;行政责任;刑事责任。(八)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六、代 理(一)代理的概念代理,是指代理人在代理权限范围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独立与第三人为法律行为,由此产生的法律效果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的法律制度。根据代理权产生的原因的不同,可分为委托代理、法定代理和指定代理。(二)代理的特征(三)复代理复代理也称为再代理,是代理人为了实施代理权限内的全部或部分行为,以自己的名义选定他人担任自己的被代理人的代理人(复代理人),他所为代理行为产生的法律效果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四)无权代理(五)表见代理1概念:代理人虽不具有代理权,但因某种表面现象,足以使善意第三人相信代理人有代理权而与代理人为法律行为,由此产生的法律效果依法直接归本人承担的代理。2效力:第三人可以主张有权代理或无权代理。(六)代理权行使的原则不得越权的原则、亲自代理的原则、勤勉和谨慎代理的原则、维护被代理人的合法利益的原则、禁止滥用代理权的原则(七)代理关系消灭的原因七、诉讼时效 (一)诉讼时效1概念:权利人经过法定期间不行使自己的权利,即丧失请求法院依诉讼程序强制义务人履行的权利。2法律效力:诉讼时效完成,权利人丧失胜诉权,但不丧失其实体民事权利和程序意义上的诉权。(二)诉讼时效的种类1普通诉讼时效。2特别诉讼时效。3权利保护的最长期限: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20年。(三)诉讼时效的起算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四)诉讼时效的中止(五)诉讼时效的中断第三讲 物权法基本问题一、物(一)动产和不动产不动产是指土地及固着在土地上的物;除了不动产之外,其余的物称为动产。(二)主物和从物“从物随主物”原则:主物所有人对主物进行处分时,其效力直接及于从物。(三)原物和孳息由原物产生的物,称为孳息,包括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二、物权概述(一)物权的概念物权是权利人直接支配一定的物,并排斥他人干涉的财产权利。(二)物权的效力(三)物权法的基本原则三、财产所有权(一)财产所有权的概念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二)区分善意占有与恶意占有(三)所有权的取得1原始取得:生产;孳息(收益);添附;没收;无人继承的遗产、无人认领的遗失物和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隐藏物所有权的取得;集体组织成员无人继承的遗产所有权的取得;先占2继受取得:买卖;赠与、互易;继承或受遗赠;其他合法原因(四)善意取得制度(五)财产所有权的取得时间财产所有权从财产交付时起转移,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不动产和适用不动产制度的特殊动产的所有权,从办理完毕登记过户手续之时起转移。遗产的所有权,从被继承人死亡时转移给全体继承人。(六)财产所有权的种类四、财产共有(一)按份共有的特征(二)按份共有人的处分权(三)共同共有的特征(四)共同共有人的处分权(五)共有财产分割的原则遵守法律;遵守约定;平等协商、有利于生产和生活五、建筑物区分所有制度(一)建筑物区分所有的特征六、相邻关系(一)相邻关系的概念(二)处理相邻关系的原则1兼顾各方的利益,互谅互让、互助团结2有利生产、方便生活3公平合理七、用益物权(一)国有土地使用权(二)农地承包经营权(三)房屋典权的内容八、担保物权(一)担保物权的概念担保物权,是指以确保债权实现为目的而在债务人或第三人的特定财产上设定的、由债权人享有的一种他物权。(二)抵押权的概念抵押权是指债权人对债务人或第三人提供的不移转占有而作为履行债务担保的财产,于债务人到期不履行债务时,得就其价值优先受偿的权利。(三)禁止抵押的财产(四)抵押权的效力1抵押权担保的债权范围:主债权、利息、损害赔偿金、实行抵押权的费用等。2抵押权的优先效力、保全效力、物上代位效力、追及效力及实行效力(五)质押的特征(六)动产质押质权人的权利(七)留置权成立的条件1债权人占有债务人的财产2债权人对债务人财产的占有与债权人的债权具有牵连关系3债权已届清偿期4留置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和当事人的约定(八)留置权的内容留置权人的权利:有权继续占有并拒绝交付标的物;收取孳息;请求偿还费用;就留置物优先受偿九、关于物权的立法的问题1、我国物权立法的重大意义2、物权立法与市场经济建设3、我国物权立法的进程4、我国物权法草案的体例5、我国物权立法中具体问题的争议6、我国物权法草案的成功与不足7、目前我国物权立法中的重大争议第四讲、 合同法律制度一、债产生的法律依据 1、合同:是债产生最主要的法律依据2、侵权行为: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行为人不法侵害他人的人身权和财产权的,应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受侵害方可请求侵害人承担赔偿损失。因侵权行为的实施在侵害人和受害人之间便形成债权债务关系。3、不当得利:不当得利是指既无法律上的规定也无双方约定,一方减少利益而另一方获得利益。依法律规定,取得不当利益的一方应将其取得的利益返还受损失一方,受损失一方有权请求取得不当利益的一方返还利益。基于不当得利产生的债务为不当得利之债。4、无因管理:无因管理是指管理人没有约定、法定义务,为避免本人利益受损失,对本人的事务进行管理和服务的行为。无因管理一成立,管理人与本人之间即产生债权债务关系,管理人有权请求本人偿还管理所支付的费用,本人有义务偿还。二、合同和合同法概念与特征(一)合同1、概念在合同法理论上,合同也称为契约,我国学者一般认为,合同在本质上是一种合意或者协议。例如,民法通则第85条规定,“合同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的保护。”我国合同法继续沿用了民法通则第85条的规定。合同法第2条规定,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意思表示一致的协议。2、合同的特征:3、合同的相对性(二)合同法1、合同法的概念合同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交易关系的法律。它主要规范合同的订立、合同的效力以及合同的履行、变更、解除、保全、违约责任等问题2、合同法的特征:(1)合同法具有任意性;(2)合同法强调平等协商与等价有偿原则;(3)合同法具有公法要素与私法要素混合的性质,但主要是私法;3、合同法的适用范围4、合同法的渊源:三、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四、合同的分类 典型合同与非典型合同;双务合同与单务合同;诺成合同与实践合同;有偿合同与无偿合同;要式合同与不要式合同;主合同与从合同;确定合同与射幸合同这样分类的标准和分类的意义。五、合同的订立 1、要约2、承 诺 3、强制缔约和附合缔约 六、合同的内容和形式 1、合同的条款合同的主要条款,有时是法律直接规定的。当法律直接规定某种特定合同应当具备某些条款时,这些条款就是主要条款,例如合同法要求借款合同应有借款币种的条款(第197条第2款),该条款即为借款合同的主要条款。2、合同的形式我国现行法对合同形式的态度,主要体现为民法通则第56条的规定,合同法继承并完善了它: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合同法第10条)。七、合同的效力 1、合同的概念及有效要件2、合同的无效3、合同的撤销 八、合同的履行双务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1、同时履行抗辩权2、先履行抗辩权3、不安抗辩权九、合同的保全1、债权人的代位权2、债权人的撤销权十、合同的转让与变更1、合同的变更 2、合同变更的条件3、合同的转让十一、合同权利与义务的终止1、清偿,是指当事人实现债权目的的行为。清偿与履行的意义相同。 2、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呼伦贝尔农垦那吉屯农牧场招聘笔试备考及答案详解(典优)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练习题库(培优b卷)附答案详解
- 汽车行业峰会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低温制粒饲料加工技术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自动驾驶汽车路径算法部件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通关试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强化训练高能带答案详解(典型题)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前冲刺测试卷讲解含答案详解【达标题】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复习提分资料附参考答案详解(a卷)
- 2025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有限公司社会招聘50人笔试有答案详解
- 重庆市南开中学高2026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数学答案
- GJB135B-2021合成航空发动机润滑油规范
- 商业航天行业深度报告:政策技术需求共振商业航天赛道加速
-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造房子教案(共6课)(2025秋)
- 《系统工程》课件 胡祥培 第1-3章 绪论、系统工程相关理论、系统工程方法论
- 《人工智能基础》课件-AI的前世今生:她从哪里来
- 四川普通高中会考英语试卷及答案
- 营造林技能竞赛试题及答案
- 科比受伤及励志
- JIS G4305-2021 冷轧不锈钢板材、薄板材和带材
- 复旦大学大学物理热学课件Heat-Ch1-partI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