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产项目管理中的问题.doc_第1页
精益生产项目管理中的问题.doc_第2页
精益生产项目管理中的问题.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益生产项目管理中的问题 精益生产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倡导的国际机动车研究小组提出的,1998年,沃马克和琼斯引入了“精益思想”的概念。精益生产的生命力在于持续改进,并追求生产水平在各个领域的完善,从本质上讲,她和丰田生产方式(TPS)源于同一思想。 精益生产是相对于大批量生产而言的,注重时间效率。其焦点是识别整个价值流,使价值增值流动并应用顾客拉动系统,使价值增值行为在最短的时间内流动,找出创造价值的源泉,消除浪费,在稳定的需求环境下以最低的成本及时交付最高质量的产品。 xx第十一期哈佛商业评论中有数据提到:“中国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是美国的4.38%,日本的4%,德国的5%”。印证了中国企业还在劳动密集,低附加值创造的现实。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的压力及日益恶劣的生存环境,企业管理者急于寻求提升企业竞争力以至业绩提升的途径与方法。被MOTO,GE等欧美企业实践并取得巨额财务成效的6Sigma;以及被丰田创造,Dell等企业实践并取得成功的精益生产(leanproduction)进入了在浴血奋战在市场中的企业经理人的视野。但是,精益-六西格玛是否就是中国企业提升竞争力的灵丹妙药呢?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有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在海外被百强企业验证了的方法论,如果不结合中国实际,就很有可能由“橘”变为“枳”。以下则是根据我多年的工作经验所总结的,中国企业在实施精益生产体系过程当中常常出现的八大问题点: 1.管理人员同作业人员的观念没改变。 相关主要执行者的观念没改变,配合上不到位,难以达到精益生产的预期目的 2.急功近利。 那种要求立竿见影”短期内就“大见成效”,发生大的转变的思想是不符合精益生产不断改进的原则的 3.没找到好的切入点。 找到一个好的导入精益生产的切入点,以最容易做到,最明显的改善成果来让每一个人都感受到新工作方式的好处,从此改变意识,建立信心。 4.样办区先行。 制定详细的试行计划,以样办区的形式先行作业,并将样办作业时所出现的问题点均改善后,再推广到全厂。 5.现场“5S”作业没做好。 “5S”所要求的素养等等观念没执行好,不养成一个好的工作态度,难以实施精益生产 6.实施过程遇到困难就停滞不前。 “三个糗皮匠,胜过诸葛亮”要集思广益,准备多个解决方案。打开心胸,吸取不同意见,不要解释不能做的理由,要想出做下去的办法。不要等到十全十美,有五分把握就可以动手 7.投入资金太多。 改善要以不花钱为原则,不要一碰到问题点就想到投入新设备、新技术,应该尽量避免投入大量资金,能在现有的设施或基础上给以改进也是最好的方案。 8.缺乏整体配合。 认为精益生产方式的实施只是IE工程师的责任,与其它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