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句容市后白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蝉 孤雁 鹧鸪》导学案(无答案)(新版)苏教版.doc_第1页
江苏省句容市后白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蝉 孤雁 鹧鸪》导学案(无答案)(新版)苏教版.doc_第2页
江苏省句容市后白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蝉 孤雁 鹧鸪》导学案(无答案)(新版)苏教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蝉、孤雁、鹧鸪【课前预习】1、字词认读 緌( ) 藉( ) 鹧鸪( )2、虞世南(558638),唐初( )。字伯施,越州余姚(今属浙江)入。杜甫:( )代诗人。字( ),诗中尝自称( )郑谷(约851约910),( )代诗人。字守愚,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3、熟读三首诗。能借助翻译每一首诗歌。【课堂反馈】(一)赏析蝉这首诗蝉(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1、 诵读并写出每句诗的意思。2、 ( )一句运用比兴的手法暗示自己的显宦身份和清廉的品质。3、 “居高”的“高”有哪两层含义?4、 该诗的艺术手法是什么?作用是什么?(二)赏析孤雁这首诗孤雁(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鸭无意绪,鸣噪自纷纷。1、 先写出每句诗的意思:2、孤雁在干什么?作者为何“怜”它?2、 作者为何在尾联提到野鸦?诗中传递(表现)出作者什么样的情绪?(三)、赏析鹧鸪这首诗鹧鸪(郑谷)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1、翻译全诗:2、颔联渲染了什么样的意境?为何提到“青草湖”和“黄帝陵”?3、“乍、才”两个虚词的作用?“征袖湿,翠眉低”以人的感受烘托了什么?4、作者借鹧鸪啼声抒写什么情怀?【课后巩固】1、蝉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d )a、首句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含有象征意义。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诗人将“贵”与“ 清”统一在“垂绥饮清露”的形象中。b、次句写蝉声之远传。“流响”状蝉声长鸣不已,悦耳动听。一个“出”字,使人感受到蝉唱的响度与力度。c、三四句蕴含深意,表明立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自能声名远播,表达出对高尚品格的热情赞美。d、这首诗,事、景、情、议融为一体,显示出诗人寓情于景的艺术才能。2、作者借“蝉”表达什么情怀?4、孤雁这首诗描写了失群的孤雁叫唤、追赶雁群的形象,其形可悯,其志可嘉。试以第二、四联为例,分析其表现手法与艺术效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