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你学】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八章 第六节 物体的浮沉条件同步训练 北师大版(1).doc_第1页
【伴你学】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八章 第六节 物体的浮沉条件同步训练 北师大版(1).doc_第2页
【伴你学】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八章 第六节 物体的浮沉条件同步训练 北师大版(1).doc_第3页
【伴你学】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八章 第六节 物体的浮沉条件同步训练 北师大版(1).doc_第4页
【伴你学】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八章 第六节 物体的浮沉条件同步训练 北师大版(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节物体的浮沉条件a组1. 死海是世界著名的咸水湖,当人完全浸入死海时,人受 到的浮力_人受到的重力,所以人就会自然向上浮起,当人浮在海面上时,人受到的浮力_人受到的重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 某农户生绿豆芽时,将绿豆倒入盛水的容器中,发现成熟饱满的绿豆沉入水底,干瘪、虫蛀的绿豆漂浮在水面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 .沉底的绿豆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漂浮在液面的绿豆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b. 沉底的绿豆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漂浮在液面的绿豆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c. 沉底的绿豆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漂浮在液面的绿豆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d. 沉底的绿豆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漂浮在液面的绿豆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3. 一个鸡蛋悬浮在盐水中,在盐水中再加入水后,鸡蛋将()a. 下沉.b. 悬浮c. 上浮d. 无法确定(:.ii无法4. 在远洋轮船的船舷上,都漆着几条“载重线”俗称“吃水线”,轮船满载时,水面不能超过规定的“载重线”.图8-42所示为一艘远洋轮船及载重线的示意图,其中标有“w”的是北大西洋的载重线,标有“s”的是印度洋的载重线.轮船由北大西洋驶向印度洋时,轮船在海水中受到的浮力将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 一艘轮船的排水量为20000t,它的自重为n,它可以装载_kg的货物.6. 三国时代,诸葛亮曾放出一种“会飞”的灯笼,后人称其为“孔明灯”,如图8-43所示.它上升的主要原因是:灯笼内的热空气密度_空气密度,导致灯笼受到的浮力_灯笼所受重力,所以灯笼才上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7. 王华将一支密度计分别放入两种不同的液体中,如图8-44所示若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静止时密度计所受浮力分别为、,则()a. ,=b. c. ,=8. 气象站使用的高空探测气球连同其中的气体质量共1kg,体积是3.已知空气的密度是1.29kg/,这个气球最多可以携带质量是_kg的探测仪器升空.9. 有一艘质量为的运输船,在一次海难中沉入海底,打捞船利用超声波测出沉船到海面的距离约100m.打捞沉船的方案之一是用许多浮力袋绑在船身上,利用这些浮力袋受到的浮力使船上浮.(每个浮力袋的体积约1,海水的密度是kg/),则至少需要_个浮力袋.b组1. 洗碗时,将不锈钢饭勺和木筷浸没在水中,放手后不锈钢饭勺下沉,木筷上浮,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 木筷的密度比不锈钢饭勺的密度小,所以木筷上浮,不锈钢饭勺下沉.b. 不锈钢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所以不锈钢饭勺下沉.c. 木筷受的重力小于它受的浮力,所以木筷上浮.d. . 不锈钢饭勺受的重力比木筷受的重力大,所以不锈钢饭勺下沉.2. 一个体积为300c,重为2.5n的物体,放入水中静止时,受到的浮力为_n(g取10n/kg).3. 在如图8-45所示的装有水的杯中漂浮着一块冰,冰块内有一实心小铁块.当冰全部熔化后,杯中的液面将会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4. 某同学做以下实验:先在一个玻璃水槽中注入一定量的水,后将盛有一些小石子的塑料小船放入水里(如图8-46所示),测得船底到液面的距离为h、再每隔一定时间向水里加食盐并搅动,直至水中出现剩余的食盐.在他所绘制的吃水线至船底距离h随加盐量而变化的图像中(如图8-47所示)正确的是 ()5. 如图8-48所示,展示了历史故事“曹冲称象”,请你用所学的知识来解释称量的道理.6. 小明和小婷完成了下列实验:(1)小明将装满水的溢水杯放在天平的左盘,在右盘加砝码使天平平衡.然后把木块轻轻地放入溢水杯中后,有20 c的水排入量筒,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此时天平恢复平衡,如图8-49所示小明由此计算出了多个物理量,请你说出其中的三个(g取10n/kg)(2) 小婷在做这一实验时,将装有水的溢水杯放在天平左盘,在右盘加砝码使天平平衡.当她把木块轻轻放入水中,发现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时,须在右盘添加砝码,天平才重新平衡.请你分析原因_.7. 某兴趣小组在研究马铃薯在水中的浮沉情况时,通过往水中加盐,终于使马铃薯漂浮在水面上.由于时间关系,当时并没有及时收拾实验器材,几天后他们来收拾时,惊奇地发现原来浮在水面的马铃薯又都沉在容器底部,他们决定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对此现象,他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猜想1可能由于水的蒸发,盐水的密度变大,导致马铃薯下沉; 猜想2:可能是马铃薯在盐水中浸泡几天后质量变大,导致马铃薯下沉;猜想3:可能是马铃薯在盐水中浸泡几天后体积变小,导致马铃薯下沉,经过一番讨论,他们马上否定了猜想1,你认为他们否定的理由是_.接着他们就猜想2和猜想3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1) 取三块马铃薯,编上a,b,c号,分别测出其质量和体积;(2) 配制一大杯盐水;(3) 将三块马铃薯放在盐水中,使其漂浮,几天后发现马铃薯都沉在容器底部,将其捞出、 擦干,分别测出其质量和体积实验数据如下表:请分析上述实验数据后回答:猜想2是: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你认为导致马铃薯下沉的原因是_.第六节物体的浮沉条件 a组 1.大于,等于2.b3.a4.不变5.11076.小于,大于7.d8.2.879.题错了(2000) b组 1.c2.2.53.降低4.d5.两次称量使水面到船上的同一刻记,保证了两次v排相等,由公式f浮=液gv排,两次浮力相等,又由两次都是漂浮状态,f浮=g,得出两次的重力相等,也就是两次的质量相等。因此只要称出石块的质量就知道了大象的质量。6.(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